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唯命是从于高考的观念的影响下高中语文的教学陷入一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大幅度下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语文教学开始注重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唤醒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当今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本文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模式 学習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8.025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注重文章的分析,忽略思想文化的体会;注重传授固有的知识,忽略兴趣与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语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国家开始重视作为传统科目的语文的教学工作。如何唤醒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一、做好课前准备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对于高中语文来说,教师必须要按照课程目标来制定好一个学期的教学总进度,并按照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来准备具体的教案。
作为教师备课之前要的首要任务是钻研教材,尤其是对于语文这样主观性较强,且明显偏向于感性理解的课程来说,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古诗词鉴赏或者是理解课文方面需要教师总结引导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教材内容钻研透彻,做到烂熟于心,还要结合具体的课程补充进一些课外的知识,如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时,课本明确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就是背诵,翻译。但是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能只是针对这首诗来进行讲解,还要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进行内容的分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与背诵,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
备课时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所了解,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同,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所考虑,有些教师备课时习惯于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思考,往往容易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于是就会出现课堂上教师讲的天花乱坠,但学生却依旧不明白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学生的接受状况,做好课堂反馈。
二、让课堂活起来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结合,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语文的教学同样如此,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接受者,在整个教学工作中,首先需要老师发挥教学引导作用,老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氛围的掌控者,好的教学方式会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也需要学生发挥主动作用,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老师的教学和组织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成果。
但是,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将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起到引导作用但是绝对不能主导整个课堂,让学生只是亦步亦趋的被动学习,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形成思想上的惰性,只会跟着教师的思想走而失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只有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配合结合起来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充满活力。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教授高考要求掌握的东西,还要适当的进行知识的拓展,素质教育制度推行时间并不长,很多教师还是受到高考至上观念的影响,习惯于按部就班的讲课本上规定的内容,只要求学生掌握与考试相关的知识,表面上看起来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却是一种画地为牢的桎梏,最终导致学生知识储备变少,视野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养成和发散性思维的锻炼。只局限于课本也会让授课内容受到限制,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开展互动活动。教师在课堂上一方面要讲解课本上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与解题技巧,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素养;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提问题、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让学生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一个知识传递者和参与者。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与讨论问题中获得知识的同时找到课堂的归属感,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传统的语文课堂由于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语文教学多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即老师板书学生记笔记的形式进行授课。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工具也开始有所改良,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增添了语文课堂的乐趣,用好多媒体,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多媒体教学,改过去简单直白的黑白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多彩的的图片或感性的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使得语文的教学变得丰富而有趣,如在古诗词鉴赏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配上相应的图片或背景音乐,从而促使学生们更好的领会诗词中表达的寓意和作者抒发的情感。其次,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如语文课本中选入的许多名家名作会被改成电影、电视剧,像《雷雨》等课文就可以直接采用看电影或话剧的形式来进行授课,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边看电影一边引导学生掌握课本中所要求的内容,还可以分组进行讨论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模式不仅将教师从繁重的讲课工作中解脱出来,还无形中调动了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四、做好课后督导工作
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的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课外知识累积和大量的练习。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到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使在课后也要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练习与检测,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如在字词的记忆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堂的学习反馈来布置每天的课后作业,以保证学生当天学习的知识当天消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其实不然,适当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锻炼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语文思维的产生,同时也能在学习课本知识之余得到片刻的放松和休息,以便于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的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努力的过程,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只有做好引导工作,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结合,使得语文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模式 学習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8.025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注重文章的分析,忽略思想文化的体会;注重传授固有的知识,忽略兴趣与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语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国家开始重视作为传统科目的语文的教学工作。如何唤醒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一、做好课前准备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对于高中语文来说,教师必须要按照课程目标来制定好一个学期的教学总进度,并按照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来准备具体的教案。
作为教师备课之前要的首要任务是钻研教材,尤其是对于语文这样主观性较强,且明显偏向于感性理解的课程来说,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古诗词鉴赏或者是理解课文方面需要教师总结引导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教材内容钻研透彻,做到烂熟于心,还要结合具体的课程补充进一些课外的知识,如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时,课本明确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就是背诵,翻译。但是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能只是针对这首诗来进行讲解,还要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进行内容的分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与背诵,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
备课时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所了解,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同,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所考虑,有些教师备课时习惯于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思考,往往容易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于是就会出现课堂上教师讲的天花乱坠,但学生却依旧不明白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学生的接受状况,做好课堂反馈。
二、让课堂活起来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结合,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语文的教学同样如此,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接受者,在整个教学工作中,首先需要老师发挥教学引导作用,老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氛围的掌控者,好的教学方式会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也需要学生发挥主动作用,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老师的教学和组织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成果。
但是,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将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起到引导作用但是绝对不能主导整个课堂,让学生只是亦步亦趋的被动学习,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形成思想上的惰性,只会跟着教师的思想走而失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只有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配合结合起来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充满活力。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教授高考要求掌握的东西,还要适当的进行知识的拓展,素质教育制度推行时间并不长,很多教师还是受到高考至上观念的影响,习惯于按部就班的讲课本上规定的内容,只要求学生掌握与考试相关的知识,表面上看起来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却是一种画地为牢的桎梏,最终导致学生知识储备变少,视野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养成和发散性思维的锻炼。只局限于课本也会让授课内容受到限制,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开展互动活动。教师在课堂上一方面要讲解课本上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与解题技巧,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素养;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提问题、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让学生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一个知识传递者和参与者。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与讨论问题中获得知识的同时找到课堂的归属感,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传统的语文课堂由于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语文教学多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即老师板书学生记笔记的形式进行授课。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工具也开始有所改良,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增添了语文课堂的乐趣,用好多媒体,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多媒体教学,改过去简单直白的黑白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多彩的的图片或感性的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使得语文的教学变得丰富而有趣,如在古诗词鉴赏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配上相应的图片或背景音乐,从而促使学生们更好的领会诗词中表达的寓意和作者抒发的情感。其次,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如语文课本中选入的许多名家名作会被改成电影、电视剧,像《雷雨》等课文就可以直接采用看电影或话剧的形式来进行授课,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边看电影一边引导学生掌握课本中所要求的内容,还可以分组进行讨论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模式不仅将教师从繁重的讲课工作中解脱出来,还无形中调动了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四、做好课后督导工作
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的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课外知识累积和大量的练习。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到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使在课后也要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练习与检测,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如在字词的记忆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堂的学习反馈来布置每天的课后作业,以保证学生当天学习的知识当天消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其实不然,适当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锻炼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语文思维的产生,同时也能在学习课本知识之余得到片刻的放松和休息,以便于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的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努力的过程,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只有做好引导工作,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结合,使得语文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