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由幽默写家到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的创作显然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成熟的过程。在创作上,老舍始终未脱离他所熟悉的城市平民题材,由早期对这种题材的简单展现到其幽默成熟后的正确表现,再到解放后对北京新市民的歌颂,反映出作家对于文学外部环境的自觉以及对于题材认识的深化;艺术上由伤于滑稽到幽默再到现实主义的严肃表现,反映出老舍市民题材作品发展的过程。30年代老舍的文艺自觉表现为创作上的积极参与和理论上的自我消化。理论修养体现于创作之中,表现为幽默的成熟和题材的扩展深入与典型化。30年代老舍文艺自觉的
【机 构】
:
南开大学中文系 南开大学中文系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由幽默写家到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的创作显然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成熟的过程。在创作上,老舍始终未脱离他所熟悉的城市平民题材,由早期对这种题材的简单展现到其幽默成熟后的正确表现,再到解放后对北京新市民的歌颂,反映出作家对于文学外部环境的自觉以及对于题材认识的深化;艺术上由伤于滑稽到幽默再到现实主义的严肃表现,反映出老舍市民题材作品发展的过程。30年代老舍的文艺自觉表现为创作上的积极参与和理论上的自我消化。理论修养体现于创作之中,表现为幽默的成熟和题材的扩展深入与典型化。30年代老舍文艺自觉的主要内容是对于自我创作活动的认识和反思。回国后,老舍很快进入了社
其他文献
<正> 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是现代化商品经济的一大潮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和企业集团的实现形式作出较明确的界定。企业联合体有多种形态,企业集团是其中组织程度较高的一种,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企业集团具有多层次的组织机构。(1)集团核心层,即具有母公司性质的集团公司,一般以较大公司为主体,下有若干成员;(2)集团紧密层,由被集团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所组成;(3)集团的半紧密层,由集团公司的参股公司所组成;(4)集团的松散层,由与集团公司有同定协作关系的企业所组成。如果只有集团核心而没有
<正> 目前,我国统一的劳动法律法规尚未最终形成,劳动力流动和职业介绍等活动还处于不够规范的状态之中,劳动力市场管理的立法工作严重落后于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需要。随着我国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力市场规范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系统的劳动立法,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管理立法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和探讨。
<正> 中国民众宗教意识是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目前学术界尚缺乏系统的分析与探讨。中国民众宗教意识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形成、发展的,并且受到它们的制约。因此要想进一步揭示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形成、发展的根源,并科学地把握其特征及变化规律,就必须对它的生成环境——社会土壤进行一番剖析。
<正> 1990年秋,在一次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讨论会上,一位德国朋友强调“中体西用”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最大阻力。这一简单的直言判断乍听很觉奇怪,细想则深有趣味。问题的症结在于:1.同光年间“举国以为至言”(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其后屡遭批判的“中体西用”,何以又成为当今四个现代化的阻力?2.究竟如何正确评价“中体西用”这一“流行语”的历史价值。显而易见,这位朋友直觉到持续批判了近一个世纪的“中体西用”,虽然在学术界销声匿迹,但并未退出文化舞台,反而还在现实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正> 开放经济社会的结合外债的经济增长进程能否稳定进行下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适度外债规模的确定。对发展中国家政府来讲,虽然具体量化这一规模是非常困难的,但它却是国家债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有关适度债务规模确定的几个理论问题。适度外债规模的确定目前有两类办法,一类以外债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原则来确定,一类以某些纯现金流量指标来确定。前者认为外债用于何处无关宏旨,只要其作用于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只要这一增加的资本存量之边际收益高于外债
<正>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经典作家反复论证过国家的社会性及其同国家阶级性的内在联系问题。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方面的学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研究。相反,一些人从国际共运的某些特殊情况出发,肢解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把国家本质理论的研究推向了极端,国家的镇压职能和专政的作用被人为地突出到了远远超出实际情况的地位,而本来不应回避的国家社会职能,
<正>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但在塑造郭沫若文化心理结构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而且在郭沫若文学创作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甚至可以这样说,郭沫若一生文学创作上的优长与不足,都与儒家文化、儒家美学密切相关。儒学的中心命题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人而不仁如礼何,
<正> 国家利益的问题在国家与国家的相互关系中显得特别重要和引人注目,因而,它尤其为国际政治学家所重视。著名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认为:“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所构成的,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汉斯·摩根索:《政治学的困境》[Dill-ma of Politics]第68、54页,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以他为主要代表的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直接把国家利益当作国际政治分析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国家利益不仅仅是一个国际关系的概念,事实上,它更是一个国内政治的概
<正> 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早的传播者。但他并非从一开始就接触到科学社会主义,而是和同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一样,在寻求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一方面憧憬、向往、追求西方的民主主义,一方面接触到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当时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潮主要有三派: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从蒲鲁东到
<正> 一、社会利益主体的形态分化与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什么叫知识分子?本文简单地把知识分子界定为“一定社会中具有超过一般水平的知识才华和技能,以此为谋生手段,并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示范作用和利益导向功能的那一部分人”。这里有个方法论问题。迄今为止的知识分子问题研究,大多把知识分子当成一个阶层、一个社会集团、一个利益群体,具有整体的利益独立性。这种方法在一定范围内考察判断知识分子问题是有意义的。但换个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