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系统的构建与整体推进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370724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整体的,教育是整体的,文化素质教育弥漫在高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课堂等各项教育活动中,而高校作为按照分工理论和职能专化思想设计的科层组织,教育工作或课程开设是分科、分别实施的。通识教育得益于本科教学管理系统的组织推进,在近年高校教育实践上风生水起,而囿于组织分工的限制,需要高校系统整体推进的文化素质教育在实践上差强人意。如何保证高校各项教育要素、资源的投入,课程的开展,都是有利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相互重叠、扯皮或有所疏漏,甚至相互抵消、冲突。当前,有必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高度,来认识文化素质教育在格局上如何系统构建、在实施中如何整体推进的问题了。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复杂系统思维的观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成为现代系统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作为第三代的系统观,区别于第一、二代系统观将部分、元素等概念部分看成“死”的、被动的对象的观念,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将系统中的成员称为具有适应性的个体,简称主体。所谓适应性,就是指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遵循一般的刺激———反应模型,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并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在客观环境中生存[1]。
  与还原论相对立,在系统运动中整体论作为系统思维的核心,是以整体的、系统的、动态的观点来考察事物。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它有两层涵义:一是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要素和系统不可分割。二是系统是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要素的功能之和,系统整体具有不同于各组成要素的新的功能和属性,即整体涌现性。
  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教育活动本身是文化活动。素质教育、文化的教育传承统一于复杂的、整体的、具有适应性、主动性的生命个体。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应将“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复杂的人”来看待,通过一定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环境、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使人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得以提高,进而促使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得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把人培养成“全面的人”,而非“片面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适应性、主体性的学习者经历着知识的学习、审美的感受、道德的提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智结构和行为方式,以适应环境的需要。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整体性的教育,是促进文化素质与其他各种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在教育研究和实施上,我们通常把教育分成德、智、体、美、心等,而这只是人为划分的一些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分隔的领域。某一项教育活动的实施主要侧重于人的某一方面的成长,但不能将某种教育活动完全对应于人的某一方面素质的提高,这里发生着协同、重叠、甚至抵消等多种交叉影响。其教育机理,促进人的文化素质提升的机制并不是单线向的。教育活动或影响与人的文化素质提升,往往不是“一对一”、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多对多”、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相互影响、渗透,互为表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构建高校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组织模式:弥散与融入
  “通识教育在制度上具有更强的结构性,是‘文理教育+专业教育’这一本科教育架构中的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教育既是本科教学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结构性,更重要的是它更具有弥漫性,它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2]。针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组织上分隔、孤立的状况,笔者借用美国学者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组织”(SeamlessOrganization)理论[3],提出构建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组织模式,以更好地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融入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过程。
  考察“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组织模式”概念有两个维度:一是弥散与融入,文化素质教育存在于大学四年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专业学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宿舍生活等,处处、时时都渗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影响。在时空状态上,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全覆盖、无缝隙”。二是以学生文化素质提升的需要和成才结果为导向,而不是以部门、职能为导向,对高校现有各部门、人员的职能进行整体性的统筹安排,协调各教育要素的行为,形成共同着力点与合力,向学生传递“完整的、连贯的、持续一致的”的文化信息,使组织始终处于一种良性运行状态。这指的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或运行机制。通过该组织模式的构建,以促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组织进行一场面向大学生对象的自我变革,即由一个相对封闭、职能专化、界限分明、刚性化的结构系统,向一个开放的、整合的、网络化、柔性化的结构系统转型,这种转型不是否定现有组织的职能分工与合作,而是在此基础上强调整合以及组织与社会环境、家庭、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以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一致性、连贯性。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高校作为一种开放的文化素质教育系统(组织),对于学生教育在时空上要做到“无缝隙”,在文化素质教育的组织管理上要做到“无缝隙”,然而,在高校系统本身与环境(社会)的关系上,又不可能是“无缝隙”的,它们之间始终在不停地在进行着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高校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输入、输出、转化、变异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相互的———高校系统通过自组织功能的发挥,向外部环境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并在外部环境转化为新的形式,造成外部环境的变异,反过来,亦如此。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自组织的优化,要能够有效的将正面或负面的外界输入转化为自身所需,调动政府、社会、媒体、家庭等各类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源,使自身向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组织管理更加有效的组织形态转化。
  三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系统构建与整体推进:导向与路径   高校构建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组织模式,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系统构建与整体推进,笔者认为,要坚持四个导向。
  战略导向。素质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战略主题”。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围绕这一战略主题展开,即围绕促进大学生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在内的各项能力、素质全面、协调的发展,统筹安排各类教育教学和管理资源。这一导向不仅指明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各项工作的方向,也指明了与学生培养有关的一切工作的方向。文化素质教育各项具体安排应由实施这一战略的各项措施分解而成,统一于战略之中,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整体的战略管理。
  协同导向。高校系统在文化素质教育组织上应具有整体综合、统筹协同的功能,能协调各要素的行为。高校内部要形成广泛的共识,协同组织各部门、各类人员(包括学生),强化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宿舍生活等文化育人功能,形成共同着力点与合力,产生出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综合育人效应。
  对象导向。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组织模式不是要全盘推翻高校现行的工作运行程序,而是提供了一种面向对象的自我改革的模式,以一种针对对象的、整体的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方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使每一项资源投入、人员活动等,都能真正而有效地符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的需要,使其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都能得到文化的滋养、思想的引导、素质的提升。
  结果导向。在高校现有层级制、部门职能专化的情况下,很多教育和管理人员习惯于从部门或个人职能角度考虑问题,工作内容往往是以职能为导向而不是以过程和结果为导向,对自己的角色和整个部门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以及对什么样的结果负有责任所知甚少,更无法控制自己的工作结果。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组织模式就是要使各部门、各类人员以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作为考核工作绩效的最终标准,提高各项工作对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系统构建与整体推进的路径上,要真正调动起全校可以调动的人力及各类资源,有效统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观念强化。要强化高校各机构、人员文化育人的教育价值观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等各类人员的文化素养和守土有责、文化育人的自觉意识,形成“工作有分工、价值都在育人”的整体育人的舆论和观念氛围,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行为合力。2011年6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典礼上,作为教职工代表被邀请上台演讲的宿舍管理员“吴阿姨”,不到800字的讲话,被学生热情的掌声打断了11次,就是整体育人的典型事例。
  机制优化。要科学地进行文化素质教育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及工作机制设计,建立健全文化素质教育的组织保障机制。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可以分别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各部门、院系等负责人参加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学者、教授组成的专家咨询小组,对全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咨询和指导;各部门、院系等单位围绕学校决策各负其责,执行决策,逐步形成全局指导和协调局部,局部服务于整体,发挥整体凝聚力和资源整合力的无缝隙的文化素质教育组织保障机制,以保障文化素质教育组织的整体性、计划性、系统性与科学性。
  文化化人。要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软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浸润”作用。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提到塑造师生灵魂、铸造大学精神的高度来重视。注重以文化学术活动为重点,突出文化传承创新功能,重视创立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使校园文化成为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莫飞平.CAS理论与高校德育[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08-110.
  [2]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异同[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62.
  [3]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人工神经网络(简称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是模仿人类大脑思维方式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人类大脑生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的网络结构,用于模仿人脑的网络结构和
早在2001年,我国师范教育的理念开始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的“教师教育”转型。教师教育的发展,开始从单一的师范院校职前培养向“专业教育、入职辅导、职后培训”的一体
目前,投资向高风险高收益基金集中、持有基金周期日益缩短、无明显的绩优基金持有偏好、偏好于“一元”低价基金、偏好于新发基金等特点都凸显了当前基金持有人选择基金的非
最近,笔者听到一位县委领导在干部大会上讲了这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如今,一些基层干部一见到有群众反映问题,心里就‘发毛’,脸色就难看, Recently, I heard a county par
大学文化是依据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制度体系、物质特征和行为方式的集合,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和价值取向,是对大学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具有历史继承性、延续性、稳定性和排他性。以最常见的文化四分说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种要素中,以精神文化为灵魂,物质文化为载体,制度文化为保障,行为文化则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1]。  大学因文化这种内在
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学生是具有良好文化道德修养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与普通高校类似,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维和人文精神等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但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强调了对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重技能、轻人文”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基于机器视觉的识别技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工件识别技术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自动工件识别技术在工业产品检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
空有才情的父母官“在葱茏茏、葳蕤蕤的山坳平地上,田园诗般地填放着数十栋青砖碧瓦房,这便是汝城县田庄村。也许是生在农村的缘故,下乡于我而言,既是一种工作的调研,又是一
教育改革制度的推进改变了高校过去“统包统分、免费入学、毕业分配”的招生模式,而废除免费教育、实行收费教育的体制也创造了学费年年增长的新趋向。在许多普通工人农民家庭中,为孩子支付的学费占到了家庭总支出的一半以上,这无疑成为贫困学生继续接受教育的拦路虎。为了实现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学生拥有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给经济困难的家庭送去温暖和希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一我
众所周知,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根本特征。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一方面是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学生,另一方面又是参与各种学术训练和研究的初学者,这其中必然会涉及到学术问题,因此如何深化学术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是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高校学术素质教育的现状  学术素质不完全等同于学术水平或科学研究能力,它既涉及一定的科研能力,也包含学习能力,同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