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

来源 :中国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u_hech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位教师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在讲台上认认真真的讲着课,可讲台下的学生却不以为然,漫不经心的说着玩着。说他几句,还不如不说,让你气愤,让你无奈。而经历了无奈之后,我们都会有所反思,怎样做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之中呢?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课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呢?我在苦恼中无数次的琢磨过这个问题。
  几年前有一次看电视,偶然看到厨师炖鱼比赛。同样的鲜鱼,不同的方法,炖出来的鱼却味道不同。比赛结束后,一位记者采访大赛冠军,问他有什么高明之处,这位冠军只简单的说了一句话:“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只是在炖鱼的汤中加了一点点别人没有的小作料。”厨师的一句平淡之语,给了我极大地启发。我想:如果我能在授课过程中,给它加上一点点小“作料”,是否能如炖鱼一般,使之产生特别的效果。为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着从三个方面入手,给课堂加“作料”,果然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 我就来谈一下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一句名言一个故事——让每一堂课都精彩
  为了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选择的第一个“作料”就是课前讲述一个名言或一个小故事,诱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
  如开学初讲《在山东那边》一课时,我首先展示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在讲解了这句名言后,我又给学生讲了马克思如何刻苦学习的故事,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课后,学生结合马克思这句名言来理解课文,加深体会了课文中“山”“海”的比喻意义,畅谈了学习本课的体会,表示了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开学第一课上得异常精彩,为今后的上课开了个好头。
  课间穿插名句及故事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古诗《论诗》时,我问学生:“江山代有才人出,”你们能不能说出我国历代名人?你们能否说出我们当地的名人?学生可以说出一部分历史名人,但对当地名人知之甚少,我便给学生讲了当地晚清时期著名学子李龙石的故事,并讲解了李龙石的名句“季札高风三尺剑,匏庵事业百成书”的历史典故。不仅让学生多学了历史知识,还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课后,学生和我说:“老师,我特别想多学一些历史知识,尤其是文学方面的,能在语文课上学到这些,我真高兴!”
  我不仅自己查资料,找“作料”下锅,还让学生针对下一篇课文自查名言锦句和故事,在课上讲给大家听。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大家找着、讲着、学着,课堂上十分活跃,课课精彩,。学生们都能在有趣、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没有了厌烦,老师没有了无奈,有的是为学生不断进步而喜悦。
  2学生成主人——你说我说解难题
  在运用名句故事引入兴趣的基础上,我给课堂加入的第二道“作料”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人人参与,你说我说大家说,齐心合力解难题。
  美国著名教育家萨奇曼曾指出:“在教育过程中,应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如此这般的发生?然后由学生解开疑问,合乎逻辑地获得资料和加工资料,并形成一般的理智策略,找到为什么就像现在这样的答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萨奇曼的话: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与策略,教师利用学生天生的探究精神,通过训练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与探究,从而掌握探究的技能,提高探究能力。基于上述分析与理解,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一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三是培养学生的发现精神;四是要有研究精神。将这些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我也曾听过一些老师的课,课上得很热闹,但缺少真东西,面子活太多,水分太大,学生的活动都是些表面化的东西,而精神的培养欠力度。别人的失利,对自己也是经验和教训。为了切实实现教育的目标,我主要采用如下方式:1、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查找资料,做好记录,把自己的理解写成发言稿。2、小组讨论时,大家要一起沟通、交流,人人有一种积极认真的合作态度,在合作中培养一种和谐情绪,在争论中享受快乐。3、看谁有新发现、新观点,对这些同学及时表扬,给与鼓励,跳动学生的创新激情。4、发现了问题,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要有不畏难的研究精神,鼓励学生研究和探索。例如在学习《出师表》一课时,我给学优生设题:通过查找资料和读课文,你来评价一下诸葛亮(设题有深度)。给学困生设题:正确译出“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一句,再说一说历史上还有哪些这样的人物 (设题较肤浅)?上课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完成了一般知识学习之后,集中讨论疑难问题,除了老师设置的问题以外,学生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大家将自己查找的资料拿出来,分别陈述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争论,求得对问题的认同。
  3适时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思路宽
  我给课堂增加的第三道“作料”是运用多媒体。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吸引学生有很大的作用。我在设计教案时,适时设计富有情趣的课件,通过视听结合,让学习的内容通过形和声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仅提高了记忆率和学习效率,而且使课堂增加了活力,形成了向心力。例如我在讲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我按照作者行文思路,制作了“柳宗元游小石潭”的课件,画面上有竹子、有小路、有清潭、有游鱼、有小鸟等,声音有风吹竹叶声、有溪水流淌声、有游人赞叹等。声情并茂,再加上播音员的优美朗诵,令学生心绪愉悦,兴趣大增,教学效果非常好。
  我根据每节课内容的特点,尽量制作有吸引力的课件,以求最佳教学效果。当然,也并不是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而是有选择地用。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感受到:利用好多媒体授课,对学生会产生更极大的感染力,不仅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扩展思路、增强兴趣、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总之,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自己努力学习与探索,千方百计地抓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让课堂产生磁石般的吸引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语文课,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力争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我所执教的班级语文成绩大幅度提高,在多次统考和竞赛中,成绩都名列前茅。我的多篇论文在省、市、县语文学会上发表,均取得优秀论文证书,所指导的学生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自己决心继续努力,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让语文教学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是形成学生渴求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的“学习场”。新课程实施以来,情境教学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采用,预设情境、展现情境、生成情境、升华情境,正成为新课堂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课堂上,师生在情境中一起体验、探究、思考、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乐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教学情境;情境创设;重要性;基本要求  1什么是情境教学  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等1
期刊
情趣教学,即激发情趣,兴趣盎然的教与学。目的是让老师有感情的教,学生有感情的学。教师不能脱离学生而唱独角戏,搞满堂灌,得注意学生主体。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情趣对人们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强烈而持久的情趣是人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动力。教学更是如此,发现并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精神需要,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情感和兴趣,如喜爱、满意、愉快等内心体验,将会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能。学生在学校除了有获得知识的需要外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及实施,我们的语文课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四、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世纪的今天,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
期刊
【摘要】我们的学校—双流县白沙初级中学位于成都市区南约30公里,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丘区学校。站在教学楼上可以遥望巍巍的龙泉山,品味泥土的芬芳,聆听蝉和蛐蛐儿的弹奏,欣赏美丽的油菜花开 。这里有一群默默奉献、兢兢业业的老师,一群单纯可爱、渴望新知识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有着不同于城市中学的办学条件和环境因素,提高学生的化学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有更多的创新空间。  【关键词】初级中学;农村;化学
期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明确指出: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现代心理学也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造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我们都知道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要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数学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期刊
我班有一学生叫小罗,现读八年级。我任教她英语,我教她一年的英语了,我接任她们班英语时,她的英语成绩是班上中上水平,也听原来教她的英语老师说,此学生上课认真,听话,勤奋,踏实,不多言语,英语还是可以,故我很关注她。上课时经常叫她回答问题,但她不善于在课堂说及表现自己,每次都沉默着,于是我叫其他学生来帮忙,来解决这尴尬的局面。叫她背课文,她还是主动到老师那里背。每次听写单词,她都能会写单词,但是从她的
期刊
1 重视课堂语言  1.1 准确精练的语言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初中学生思维活跃,但注意的持久性差,抽象思维发展不够。口头语言和文字不同,时间延续性差,因此老师在讲课时最忌语言拖沓、冗长、繁琐复杂,否则学生就很难完整地记忆和理解。老师口头语言应该简短精练、富有层次,不拖泥带水、重复啰嗦。同时,口头语言的灵活性强,所以有些老师不免有些随便,但学生很难将整节课的老师所以有话都听完记住,如果学生刚好听
期刊
听同学说你昨天在宿舍哭得厉害,是那种撕心裂肺般的恸哭。其实我早就知到这一天会来的,可我不知道它会来得这么快,快得不仅让你措手不及,甚至连我个这自认为有先见之明的老师都感到了茫然不知所措。  其实很早我就知道了你父母之间的矛盾,我还曾瞒着你帮你的父母调和过他们之间的矛盾,可我失败了。我之所以不把这一结果告诉你,是担心你啊!其实我又错了,既然知道它会发生,为什么不提前让你知道呢!如果你提前知道的话,也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既是综合性又是专业性的人才,这就是全世界推行素质教育的内在原因,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多数学生家长、部分学校依然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所以严重阻碍了完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美术教育教学发展。当前,在如何推动美术教育,让学生学好美术的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人都有惰性,在没有一点压力的情况下学习是不
期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名言有着深刻的含义,他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有着相同之处,就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能在解决问题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提高。如何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浅谈自己的认识。  1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课堂上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们一片沉寂,无人应答,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