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院校人文教育初探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院校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占比重非常大。但是,目前教育模式中的一个缺陷就是人文教育课程明显不足,这在理工类院校教学中尤为突出。高等院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很明显,在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一、人文素质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的不断丰富,我国当今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精神追求迷茫、道德价值观念衰落、审美趋向畸形。这一系列的问题体现在人文教育上,就出现了重功利、重实用的做法和缺乏发展的眼光。特别是在大学教育中,出现了重视技术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现象。究其成因,不仅仅是院方的责任,作为受教育者在第一任职需求的市场规律作用之下,也有这样的要求。但是,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型的人才,仅仅具有专业技术不能立足于未来的竞争和发展,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院校中学生成分组成相对比较简单,大部分来自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中小学阶段接受的是“应试教育”,绝大多数人是高中文理分科教育模式中人文知识缺失的受害者;大学阶段接受的人文教育非常有限,距离素质的完备还比较遥远。以上种种原因,都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人文知识的缺失,从而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是专业技术知识充满大脑,另一方面是人文知识有着极大的空白。这种知识结构的缺陷妨碍了他们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在现实实践中突出的表现就是:只会管物,不会管人;只能干活,不能干事。虽然优秀的技能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其综合素质的缺陷却阻碍着他们的持续性发展。
  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是人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科学教育侧重于智慧、理性和能力的发展,通过求真,使其行为符合客观规律;人文教育侧重于人类社会价值、规范、情感的形成和确立,通过“求善”,使其行为合乎本真人性。一个完整的人,既需要有理性的力量,又应该有人格的力量。忽视了人文教育,必然会影响到他的人格力量和全面发展。
  (一)人文教育可以完善自身素质
  自然之美是人类非常向往的,举凡秀丽的山川、雄伟的江河、历经千年风雨的人文古迹、变幻莫测的自然神奇,都是自然之美的组成。对于它们的审美会形成一种审美体验,其中包涵着审美主体的情感和思想。美好的景物可以使人形成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自古以来,民族英雄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都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为崇高理想奋斗的精神之美。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以之为关照客体,充分体验,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使其中的精神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
  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美德,这是中华民族主流精神的组成和体现。人文教育中劳动人民的形象都可以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美的熏陶。
  (二)人文教育可以完善精神人格
  人文教育中的理想教育,可以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奠基阶段,也是理想的强化阶段。人文素质的理想教育可通过正确的引导,对他们今后形成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人文素质中的挫折教育,可以培养抗挫的心理品质。当今的学生,缺少苦难的磨炼,其成长过程中容易在心理上受到挫折和伤害。但如果教育得法,挫折也会形成动力。寓挫折教育于人文素质的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正视挫折、了解挫折中的期待、帮助处于挫折心态中的学生释放体内的潜藏能量,通过疏导学生弥补心理上的创伤,开辟一条希望之路。
  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可以培养自主自立的心理品质。一个人的心理依赖程度越高,其承受能力越低。应当帮学生克服依赖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自己进行自我管理,以减低心理依赖程度,形成自信、自强的品质。
  (三)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发展创新思维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以辩导学,以猜启思。人文教育所提供的认知既有真理性,也有形象性。所以,这种认知常常带有模糊性,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施辩论式教学。通过辩论,使学生在交流、争论中学会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创新型教育。人文可以洞悉、改造世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人类的实践和发展来看,人文既是一种文化内涵,更是一种社会准则,影响、制约着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内在素质都源于人文的熏陶和体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将其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观念。
  人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重要的学科因素。
  (四)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替代
  在任何学校教育中,都有思想教育课程,其目的就是实施对学生的世界观、思想观的教育塑造。然而,这不能取代人文素质教育。二者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不能相互取代。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思想教育以说教为手段,将直接的思想观念和伦理诉求置于教育之中,目的性过于直接,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有待商榷;人文教育的价值观教育是以“文以载道”的形式进行的,是“诗教”——在教学中隐含着审美形成和道德教育,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的。它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完善。学习个体在对某一个人、现象、事件的分析判断产生赞成看法的同时,就会将诵读对象的精神理念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人文教育可以实现在审美过程中完成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效果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的缺失对社会和个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是短期所能够改善的,甚至会影响几代人。因此,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普遍关注,素质教育局面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对人文知识的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现实情况与理想还有较大的差异,还需要我们积极努力。
  (责编 张敬亚)
其他文献
基坑的稳定与地下水息息相关。某基坑浅层潜水的降水,采用轻型井点的降水方案,降水期间加强监测,保证了基坑的稳定及基坑开挖的正常进行,取得了满意的工程效果。
编写校史,是再现学校历史、复原学校面貌的行为。校史中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志》,编写新颖,在体例上,大胆借鉴了其它作品中的优秀做法,并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多媒体教学是近年兴起一种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手段。本文通过对物流概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研究,探讨多媒体教学在物流概论这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有失有效性的教学弊端,这些教学缺陷在实际教学中严重抑制了课堂整体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使得我们在追求教学高效率、高目标的路上困难重重。我通过这几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验积累,对小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和相应的改善措施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在此和广大同仁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能很好地顾及班级学生学习程度的悬殊差异,使教学的有效
艺术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诱惑力,那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了"情",享受到了"美"。语文教学要想变成一种艺术,使语文成为学习者主动、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就必
21世纪是信息革命的时代,也是文化艺术创新的时代。视觉传达设计需要,发展到了影视和多媒体静态图形、动态图像及互动语言的设计阶段。新颖的3d造型形式的广泛应用,让文化艺
【摘 要】在新课改过程中,高中现代阅读教学出现了两个误区,即“去文本”阅读和“标准化”阅读,导致解读脱离文本和扼杀学生个性的结果,本文对这两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去文本” “标准化”     当前,有关素质教育、教育创新提法不断,新课程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是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去文本”阅读、“标准化”阅读两个误区,本文旨在对这两个
本文论述了基于Web2.0技术的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对编目外包业务的支持,并对文献采访与编目加以质量控制,以提高编目质量;同时论述了Web2.0技术通过整合采访与编目各流程,重新构
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怕写和不会写的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阐释了作文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并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积累文章素材等两个方面,论
【摘 要】在常人的眼光中,鲁迅及其创作都是严酷、冷峻的。但笔者在对鲁迅的诗歌、小说及散文作品的解读中,却看到一份浓郁的诗意和浪漫情怀,本文揭示了一个在无情外表掩盖下的多情诗人。  【关键词】鲁迅 诗意 作品 人生    我依然固执地认为鲁迅骨子里就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浪漫多于写实的诗人。  他的作品无不充满着诗意,洋溢着诗情。  请读他的诗: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其泪洒江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