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比较文学接受研究为基本方法,通过对伊万斯小说近20年来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评论情况的量化分析,总结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她作品的基本状况,并从中国的社会时代条件、中国人的文化接受心理等角度出发,阐释她的长篇小说被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的原因。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小说;出版;接受
【作者单位】常晓丹,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又译玛丽·安·埃文斯)笔名乔治·艾略特,是与奥斯丁、勃朗特齐名的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其一生创作了7部长篇小说,1部中篇小说以及若干短篇小说。美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把她视为妇女文学的先驱。然而在中国,她的名字远没有像同时代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一样为中国读者所熟识。是什么样的社会条件和接受心理造成了这样的反差?本文以比较文学接受研究为基本方法,通过对伊万斯小说近20年来在中国(主要指大陆)的翻译出版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评论情况的量化分析,总结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她作品的基本状况,并从中国的社会时代条件、中国人的文化接受心理等角度出发,阐释她的长篇小说被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的原因,从而加深中国读者对其作品出版和接受过程中存在“错位”现象的理解。
一、伊万斯小说近20年来的翻译出版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伊万斯的小说就作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先后进入了中国大陆读者的视域。她早期创作的3部长篇小说均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中国出版社的翻译出版,其中《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在1956年和1957年得到了两次再版。随着赵德鑫注释版《织工马南传》在1964年的再版,《织工马南传》逐渐取代了《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成为备受当时中国普通读者喜爱的现实主义代表作。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伊万斯作品的翻译出版逐渐增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伊万斯小说译介和评论著作出版进入繁盛时期。比如:
1.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存在两个版本的成名作《亚当·比德》出现了7种译本并存的繁荣景象。199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孟祥明的译本。2000年,宁玉鑫的译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2001年,宁玉鑫的译作分别由九州出版社和远方出版社再版;孟祥明的译本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再版;李强的译作、金澜的译作也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时李智的译作由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2002年,周定之的译作也由南方出版社再版。2011年,傅敬民的译本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得到两次再版的女性成长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出现了9种译本并存的繁荣景象。1996年,伍厚恺的译本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2007年、2008年由重庆出版社。1999年,祝庆英等共同完成的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1年,刘静、王勤的译本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2002年由国家戏剧出版社再版。2002年,孙法理的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同年,刘思远的注释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并于2003年再版。2004年,它的盒式录音版英文读本由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出版。2007年,翟莉的译本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吴春晓的译本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年,祝庆英、郑淑贞等共译的版本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3.曾在20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的《织工马南》到20世纪90年代也再度出现了出版热潮。除曹庸的译本于1995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外,由韦斯特改写、邹晓明翻译的牛津英汉对照本在1998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随着该英汉对照读本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流行,《织工马南》很快成了这一时期在中国销售量最大、普及面最广的伊万斯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马南身上强烈的道德意识和他作为养父的慈爱情怀,使该作品赢得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读者大众的广泛认可。进入21世纪以后,《织工马南》作为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拓展能力的必读英语读物,依然在中国有极大的出版份额。它的三种英文读本分别在2003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由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再版。
4.给伊万斯带来极高声誉的小说《米德尔马契》也在20世纪90年代被收录到“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又从文库中精选60种深受读者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组成新的“名著名译插图本”丛书,《米德尔马契》则作为其中的一种分别在2006年、2008年得以两次再版。《米德尔马契》在人物形象和心理分析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为伊万斯赢得了“现代小说先驱之一”的称号,也确立了它在中国的经典地位。
遗憾的是,伊万斯的《罗慕拉》在198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再无新的译本出版;而《丹尼尔·德隆达》和《菲利克斯·霍尔特》至今还没有中译本;她的短篇小说,散文、诗歌以及评论性文章和个人传记都未曾被人翻译过来。2002年刘文荣编的《19世纪英国小说史》,2003年高继海编的《英国小说史》,2003年李维屏编的《英国小说艺术史》,2005年侯维瑞、李维屏编的《英国小说史》,2006年蒋承勇等编的《英国小说发展史》等史著的出版,虽然都对伊万斯的生平和创作特征有全面的介绍,在广大学生群体中产生普遍的影响,为伊万斯被中国读者接受起到了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译本出版和再版的频率来看,体现善良、热情且对生活充满期待的普通人生活的伊万斯早期长篇小说,仍是中国普通读者的选择。可以说,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和接受心理,依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普通读者的选择,而普通读者的消费需求又进一步造成了国内伊万斯小说翻译出版的不足。
二、中国读者对伊万斯小说的接受状况
回顾近20年来中国出版业和翻译界对伊万斯小说的推介不难发现:伊万斯7部长篇小说在中国出版情况极不均衡、后期经典作品并不受中国读者重视。 最值得一提的是,被中国评论家读者群普遍接受并推崇为西方文学经典的小说《米德尔马契》。该作品由项星耀翻译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得到第一次出版。朱虹在该书序言中,不仅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做了详细的介绍,也对这部作品的情节线索进行了梳理。他认为:“译者对作品中人物心理的拿捏、情景描写的把握,宏大场面的控制都十分准确到位,原著中有大量的英文长句,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既忠实了原著,又结合汉语的特点,把长句变成短句,迎合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可以说,朱先生的评语在肯定了项星耀先生功劳的同时,也强调了作品在人物心理、情景描写方面的成就。2006年,该译本再版时,苏福忠进一步强调,该作品在人物形象和心理分析方面的成就,使这位产量不高却富于创新精神的文学家在世界文坛赢得一席之地。这些观点在近年来发表在中国知网上的相关评论性论文中也可寻得踪迹。1995年至2015年间,在知网可检索到与《米德尔马契》直接相关的评论性文章78篇。国内学者从该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女性观等角度谈论伊万斯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和作品女主人公多萝西娅的婚姻生活;从原型批评、精神分析、新历史主义等角度来解读该小说丰富的道德内涵和现代性问题。在专著出版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马建军的专著《乔治·艾略特研究》,它从创作生涯、创作思想与艺术、代表作赏析、伊万斯批评等4个方面进行了研讨和介绍,是迄今为止国内最为全面、系统、深入的伊万斯研究专著。与《米德尔马契》的接受状况恰好相反的是,《织工马南》这部在新时期出现井喷式出版热潮的伊万斯小说,虽然在中国普通读者中引起过强烈的个体反应,却没有成为中国评论家读者关注的核心。在中国知网以“织工马南”为关键词搜索,并将时间限定为1995年至2015年,仅可检索到31条与其直接相关的出版信息。从内容上来看,这些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所讨论孤独、异化感、出走等主题,显然已经与中国普通读者对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的评价范式产生了极大的差异。
中国普通读者与评论家对伊万斯小说的接受情况相一致的作品非《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莫属。该作品不仅引起了出版和再版的热潮,评论家公开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也逐渐增多。1995年至2015年间,在中国知网可以检索到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相关的出版信息66条,多数文章从女性主义、女性观出发,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玛姬的女性意识、成长困惑。中国评论界对伊万斯小说作品的女性意识的研究也同样影响了中国评论家对《亚当·比德》的接受,以同样的时间限制输入“亚当·比德”能检索到与之相关22条出版信息,且多数以小说的宗教思想和女性主义意识为研究内容。遗憾的是,她后期创作的3部长篇小说:《罗慕拉》《丹尼尔·德隆达》和《菲利克斯·霍尔特》不仅一直没有得到中国人的翻译,也同样没有引起中国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近20年间,在中国知网仅可检索到与《罗慕拉》和《丹尼尔·德隆达》相关的论文出版信息各6条、《菲利克斯·霍尔特》1条。
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出版和接受过程中的“错位”现象
如果说小说译本的发行量代表了普通读者对伊万斯小说的接受,译本和相关评论性文章的出版代表了具有专业素养的中国评论家对伊万斯小说的接受,那么,通过以上对近20年来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评论出版状况的总结,不难发现:中国普通读者与中国评论家读者对伊万斯小说的接受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是什么造成了伊万斯7部长篇小说在中国的出版“错位”现象呢?
首先,从时代本身来追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大众消费文化的崛起,置身于市场中的各类出版社、期刊社在生存的压力下不得不将精力放在迎合读者娱乐性消费需求方面,大量通俗文学乃至亚文学受到青睐;电子、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登场及其与传统媒体结合之后,使文化、文学的环境氛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文学创作及其出版产生了深刻而多重的影响。虽然中国评论家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显性影响下选择了伊万斯后期创作的长篇小说,并在译本序言和专著中有意识地介绍了伊万斯的7部长篇小说,但是伊万斯作为与狄更斯齐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与夏洛特·勃朗特一起共筑维多利亚女性小说巅峰的女性主义小说家,在中国普通读者中的受欢迎度却无法与狄更斯或勃朗特相媲美。伊万斯长篇小说虽然以心理描写和场面描写见长,却少了同时代奥斯汀作品中那种才子配佳人的浪漫、狄更斯笔下那种戏剧性的情节,因此,其受众自然不广泛,小说译本和出版数量自然也少。正是这种时代文化语境造成了伊万斯7部长篇小说在中国出版情况不均衡、后期作品无法引起中国读者的重视等现象。
其次,中西方文化、审美接受心理的差异也是造成伊万斯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和接受“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伊万斯在她的小说中表达的宗教伦理婚姻观常引起中国读者的“误读”,如《米德尔马契》中的多萝西娅在宗教伦理婚姻观的影响下选择了与卡苏朋的婚姻,却在婚后渴望得到激情澎湃的爱情,这一设计就违背了中国读者对女性“从一而终”的传统文化设定,因此多萝西娅的悲剧命运就难以得到中国读者的认同。另外,从审美接受心理来说,中国读者更倾向于像简·爱一样自持且上进的女性、像马南一样不仅勤劳质朴且拥有慈父情怀及道德意识的劳动人民,而不是像《米德尔马契》中的多萝西娅或者《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玛姬一样,追求个性、生活方式离经叛道的新女性。因此,伊万斯描写的这些蕴涵了女性文化特质的经典女性在中国普通读者看来就成了不守妇道的女性形象。
其三,具有典型西方小说艺术特征的伊万斯小说,在语言特征、主题和结局设计方面与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存在巨大差异。伊万斯后期小说中大段大段的心理叙述以及道德说教,不仅给翻译带来很高的难度,其所描述的幻灭主题和人物形象经历的惨淡结局也很难使中国读者适应。相对来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的英汉对照改写本,则因为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满足了中国读者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结局的期待,成为在中国销量较大的伊万斯小说。
以上对玛丽·安·伊万斯长篇小说在中国近20年的翻译出版和评论性文章的发表情况进行的实证性统计分析足以说明:虽然《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和《亚当·比德》以出版量证实了它们在中国普通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但是《米德尔马契》等充满现代性特点的伊万斯后期长篇小说则广泛地吸引了思想上和心灵上正在发生变化的中国读者。
[1]乔治·艾略特著, 项星耀译. 米德尔马契[M]. 项星耀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廖昌胤. 悖论叙事:乔治·艾略特后期三部小说中的政治现代化悖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李维屏,宋建福. 英国女性小说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4]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被译介的语境:跨文化交往中的语言、历史与审美[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朱桃香. 《米德尔马契:外省生活研究》的叙述形式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07(3).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小说;出版;接受
【作者单位】常晓丹,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又译玛丽·安·埃文斯)笔名乔治·艾略特,是与奥斯丁、勃朗特齐名的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其一生创作了7部长篇小说,1部中篇小说以及若干短篇小说。美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把她视为妇女文学的先驱。然而在中国,她的名字远没有像同时代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一样为中国读者所熟识。是什么样的社会条件和接受心理造成了这样的反差?本文以比较文学接受研究为基本方法,通过对伊万斯小说近20年来在中国(主要指大陆)的翻译出版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评论情况的量化分析,总结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她作品的基本状况,并从中国的社会时代条件、中国人的文化接受心理等角度出发,阐释她的长篇小说被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的原因,从而加深中国读者对其作品出版和接受过程中存在“错位”现象的理解。
一、伊万斯小说近20年来的翻译出版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伊万斯的小说就作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先后进入了中国大陆读者的视域。她早期创作的3部长篇小说均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中国出版社的翻译出版,其中《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在1956年和1957年得到了两次再版。随着赵德鑫注释版《织工马南传》在1964年的再版,《织工马南传》逐渐取代了《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成为备受当时中国普通读者喜爱的现实主义代表作。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伊万斯作品的翻译出版逐渐增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伊万斯小说译介和评论著作出版进入繁盛时期。比如:
1.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存在两个版本的成名作《亚当·比德》出现了7种译本并存的繁荣景象。199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孟祥明的译本。2000年,宁玉鑫的译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2001年,宁玉鑫的译作分别由九州出版社和远方出版社再版;孟祥明的译本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再版;李强的译作、金澜的译作也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时李智的译作由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2002年,周定之的译作也由南方出版社再版。2011年,傅敬民的译本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得到两次再版的女性成长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出现了9种译本并存的繁荣景象。1996年,伍厚恺的译本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2007年、2008年由重庆出版社。1999年,祝庆英等共同完成的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1年,刘静、王勤的译本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2002年由国家戏剧出版社再版。2002年,孙法理的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同年,刘思远的注释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并于2003年再版。2004年,它的盒式录音版英文读本由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出版。2007年,翟莉的译本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吴春晓的译本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年,祝庆英、郑淑贞等共译的版本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3.曾在20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的《织工马南》到20世纪90年代也再度出现了出版热潮。除曹庸的译本于1995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外,由韦斯特改写、邹晓明翻译的牛津英汉对照本在1998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随着该英汉对照读本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流行,《织工马南》很快成了这一时期在中国销售量最大、普及面最广的伊万斯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马南身上强烈的道德意识和他作为养父的慈爱情怀,使该作品赢得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读者大众的广泛认可。进入21世纪以后,《织工马南》作为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拓展能力的必读英语读物,依然在中国有极大的出版份额。它的三种英文读本分别在2003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由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再版。
4.给伊万斯带来极高声誉的小说《米德尔马契》也在20世纪90年代被收录到“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又从文库中精选60种深受读者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组成新的“名著名译插图本”丛书,《米德尔马契》则作为其中的一种分别在2006年、2008年得以两次再版。《米德尔马契》在人物形象和心理分析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为伊万斯赢得了“现代小说先驱之一”的称号,也确立了它在中国的经典地位。
遗憾的是,伊万斯的《罗慕拉》在198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再无新的译本出版;而《丹尼尔·德隆达》和《菲利克斯·霍尔特》至今还没有中译本;她的短篇小说,散文、诗歌以及评论性文章和个人传记都未曾被人翻译过来。2002年刘文荣编的《19世纪英国小说史》,2003年高继海编的《英国小说史》,2003年李维屏编的《英国小说艺术史》,2005年侯维瑞、李维屏编的《英国小说史》,2006年蒋承勇等编的《英国小说发展史》等史著的出版,虽然都对伊万斯的生平和创作特征有全面的介绍,在广大学生群体中产生普遍的影响,为伊万斯被中国读者接受起到了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译本出版和再版的频率来看,体现善良、热情且对生活充满期待的普通人生活的伊万斯早期长篇小说,仍是中国普通读者的选择。可以说,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和接受心理,依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普通读者的选择,而普通读者的消费需求又进一步造成了国内伊万斯小说翻译出版的不足。
二、中国读者对伊万斯小说的接受状况
回顾近20年来中国出版业和翻译界对伊万斯小说的推介不难发现:伊万斯7部长篇小说在中国出版情况极不均衡、后期经典作品并不受中国读者重视。 最值得一提的是,被中国评论家读者群普遍接受并推崇为西方文学经典的小说《米德尔马契》。该作品由项星耀翻译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得到第一次出版。朱虹在该书序言中,不仅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做了详细的介绍,也对这部作品的情节线索进行了梳理。他认为:“译者对作品中人物心理的拿捏、情景描写的把握,宏大场面的控制都十分准确到位,原著中有大量的英文长句,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既忠实了原著,又结合汉语的特点,把长句变成短句,迎合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可以说,朱先生的评语在肯定了项星耀先生功劳的同时,也强调了作品在人物心理、情景描写方面的成就。2006年,该译本再版时,苏福忠进一步强调,该作品在人物形象和心理分析方面的成就,使这位产量不高却富于创新精神的文学家在世界文坛赢得一席之地。这些观点在近年来发表在中国知网上的相关评论性论文中也可寻得踪迹。1995年至2015年间,在知网可检索到与《米德尔马契》直接相关的评论性文章78篇。国内学者从该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女性观等角度谈论伊万斯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和作品女主人公多萝西娅的婚姻生活;从原型批评、精神分析、新历史主义等角度来解读该小说丰富的道德内涵和现代性问题。在专著出版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马建军的专著《乔治·艾略特研究》,它从创作生涯、创作思想与艺术、代表作赏析、伊万斯批评等4个方面进行了研讨和介绍,是迄今为止国内最为全面、系统、深入的伊万斯研究专著。与《米德尔马契》的接受状况恰好相反的是,《织工马南》这部在新时期出现井喷式出版热潮的伊万斯小说,虽然在中国普通读者中引起过强烈的个体反应,却没有成为中国评论家读者关注的核心。在中国知网以“织工马南”为关键词搜索,并将时间限定为1995年至2015年,仅可检索到31条与其直接相关的出版信息。从内容上来看,这些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所讨论孤独、异化感、出走等主题,显然已经与中国普通读者对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的评价范式产生了极大的差异。
中国普通读者与评论家对伊万斯小说的接受情况相一致的作品非《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莫属。该作品不仅引起了出版和再版的热潮,评论家公开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也逐渐增多。1995年至2015年间,在中国知网可以检索到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相关的出版信息66条,多数文章从女性主义、女性观出发,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玛姬的女性意识、成长困惑。中国评论界对伊万斯小说作品的女性意识的研究也同样影响了中国评论家对《亚当·比德》的接受,以同样的时间限制输入“亚当·比德”能检索到与之相关22条出版信息,且多数以小说的宗教思想和女性主义意识为研究内容。遗憾的是,她后期创作的3部长篇小说:《罗慕拉》《丹尼尔·德隆达》和《菲利克斯·霍尔特》不仅一直没有得到中国人的翻译,也同样没有引起中国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近20年间,在中国知网仅可检索到与《罗慕拉》和《丹尼尔·德隆达》相关的论文出版信息各6条、《菲利克斯·霍尔特》1条。
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出版和接受过程中的“错位”现象
如果说小说译本的发行量代表了普通读者对伊万斯小说的接受,译本和相关评论性文章的出版代表了具有专业素养的中国评论家对伊万斯小说的接受,那么,通过以上对近20年来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评论出版状况的总结,不难发现:中国普通读者与中国评论家读者对伊万斯小说的接受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是什么造成了伊万斯7部长篇小说在中国的出版“错位”现象呢?
首先,从时代本身来追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大众消费文化的崛起,置身于市场中的各类出版社、期刊社在生存的压力下不得不将精力放在迎合读者娱乐性消费需求方面,大量通俗文学乃至亚文学受到青睐;电子、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登场及其与传统媒体结合之后,使文化、文学的环境氛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文学创作及其出版产生了深刻而多重的影响。虽然中国评论家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显性影响下选择了伊万斯后期创作的长篇小说,并在译本序言和专著中有意识地介绍了伊万斯的7部长篇小说,但是伊万斯作为与狄更斯齐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与夏洛特·勃朗特一起共筑维多利亚女性小说巅峰的女性主义小说家,在中国普通读者中的受欢迎度却无法与狄更斯或勃朗特相媲美。伊万斯长篇小说虽然以心理描写和场面描写见长,却少了同时代奥斯汀作品中那种才子配佳人的浪漫、狄更斯笔下那种戏剧性的情节,因此,其受众自然不广泛,小说译本和出版数量自然也少。正是这种时代文化语境造成了伊万斯7部长篇小说在中国出版情况不均衡、后期作品无法引起中国读者的重视等现象。
其次,中西方文化、审美接受心理的差异也是造成伊万斯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和接受“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伊万斯在她的小说中表达的宗教伦理婚姻观常引起中国读者的“误读”,如《米德尔马契》中的多萝西娅在宗教伦理婚姻观的影响下选择了与卡苏朋的婚姻,却在婚后渴望得到激情澎湃的爱情,这一设计就违背了中国读者对女性“从一而终”的传统文化设定,因此多萝西娅的悲剧命运就难以得到中国读者的认同。另外,从审美接受心理来说,中国读者更倾向于像简·爱一样自持且上进的女性、像马南一样不仅勤劳质朴且拥有慈父情怀及道德意识的劳动人民,而不是像《米德尔马契》中的多萝西娅或者《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玛姬一样,追求个性、生活方式离经叛道的新女性。因此,伊万斯描写的这些蕴涵了女性文化特质的经典女性在中国普通读者看来就成了不守妇道的女性形象。
其三,具有典型西方小说艺术特征的伊万斯小说,在语言特征、主题和结局设计方面与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存在巨大差异。伊万斯后期小说中大段大段的心理叙述以及道德说教,不仅给翻译带来很高的难度,其所描述的幻灭主题和人物形象经历的惨淡结局也很难使中国读者适应。相对来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的英汉对照改写本,则因为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满足了中国读者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结局的期待,成为在中国销量较大的伊万斯小说。
以上对玛丽·安·伊万斯长篇小说在中国近20年的翻译出版和评论性文章的发表情况进行的实证性统计分析足以说明:虽然《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和《亚当·比德》以出版量证实了它们在中国普通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但是《米德尔马契》等充满现代性特点的伊万斯后期长篇小说则广泛地吸引了思想上和心灵上正在发生变化的中国读者。
[1]乔治·艾略特著, 项星耀译. 米德尔马契[M]. 项星耀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廖昌胤. 悖论叙事:乔治·艾略特后期三部小说中的政治现代化悖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李维屏,宋建福. 英国女性小说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4]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被译介的语境:跨文化交往中的语言、历史与审美[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朱桃香. 《米德尔马契:外省生活研究》的叙述形式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