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从观察中来发现生活,从观察中来积累写作素材,从观察中来获得写作兴趣,是我们初中写作教学中的一项根本任务。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客观的现象,并从中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通过观察,可以寻找被观察对象的特点,以及对观察者带来什么样的情感触动。也有学生认为,通过观察可以将所看到的事物进行如实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以兴趣为导向,鼓励学生留心生活
观察力并非自然养成,而是从不断的观察实践中渐进习得。要让学生喜好观察,就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来观察。比如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些現象,看到一则广告,看到一段话;在学生交往中观察对方的表情、动作,并想象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记录;从周围的生活环境进行观察,建筑、房屋、道路、田野、花草、河流等等,来寻找不同景物之间的差异和变化。比如有一个学生看到挺着肚子的女子跪在小模块乞讨,很多学生认为该女子是生活上遇到了困难,而对于这个问题,很显然是个骗子。于是,借助于这个话题,鼓励学生从细节观察上来分析,来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大家的观察热情被激发,争先恐后地去观察,最终证明教师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从中也让学生感受到观察的乐趣。另外,为了鼓励学生能够更好地去观察生活,建议在作文课堂上,也可以利用摄影照片来引导学生配文练习,从照片中来观察,并将自己的所见、所想写出来。利用图文并茂的看图配文方式,增强了学生对观察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多个视角观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
对事物的观察应该做到全面,而全面就是要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来分析事物的全貌。事物的发展是联系的,对事物的观察,也应该从联系的视角来认识事物。比如在对人物进行观察时,可以从外貌、语言、行为、细节等方面去观察;对于某一个物体,在观察时,可以从大小、形状、颜色、姿态、生长环境等方面去观察;对于某一景物,可以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来观察,还可以从不同时间节点来观察。通过让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引导学生从观察中来把握事物的特征,以帮助学生从观察中来筛选信息,增强观察力。当然,对于观察力的培养,还需要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最初的观察,很多学生抱怨不知道如何去观察,在写作时面临无处下笔的尴尬。对于这个问题,主要与学生观察的眼睛有关,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用听觉、触觉、嗅觉等等感官去体验。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对于春天的景象描写,我就引领学生了解作者从多个视角、多个感官进行了生动刻画。视觉上的颜色变化,嗅觉上的味道,听觉上的蜜蜂,百花盛开的热闹景象跃然纸上。
三、抓住事物特征,呈现打动人心细节
在观察力培养中,要注重对事物特征的分析和归纳。所谓特征,即事物所呈现的个性,也可以是某一事物所独有的特色。在观察的前期,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主要是整体的印象;在不断深入的观察中,会发现一些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事物最具个性的特色。只有深入观察、认真比较,才能发现事物的细节与特色。当然,对于观察来说,观察是为了写作而铺垫,观察时要留意观察对象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关键部分。比如对于一棵树,有的学生未能从观察顺序上进行合理承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凌乱不堪;有的学生从观察者的视角,先看到满树的叶子,再到枝干,最后到树根;也有的学生能够从树的整体到局部,挖掘树的细节和特色。所以,观察力的培养,要把握相应的观察顺序,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展开细节描写。
四、基于观察内容,洞悉关系启发思考
庄子提出“飓风起于萍末”,肆虐的飓风是由小小的微风逐渐转化而来。由此而来,对于任何事物总是普遍联系的。在平时的观察力训练中,要鼓励学生从观察中来把握内容,从观察中来发现方向。比如对于自然景物的观察,山川、河流、小桥流水进行观察;对人文景观进行观察,从亭台楼阁、雕塑绘画中来观察;对历史人物进行观察,对现实世界进行观察。从中来观察光线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并由此来展开对事物的全面认知和体验,并从联想中来洞悉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观察中来启发思考。如果对清朝的禁烟运动不了解的话,对于虎门遗址上的炮台,仅仅是一座锈迹斑斑的废铁;而了解历史的人,会联想到中国曾经的羸弱,对鸦片的愤慨。
学会观察,勤于思考便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使其感到有话可写,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这是提高初中生习作水平的一大制胜法宝。
边爱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边河中学教师。
一、以兴趣为导向,鼓励学生留心生活
观察力并非自然养成,而是从不断的观察实践中渐进习得。要让学生喜好观察,就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来观察。比如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些現象,看到一则广告,看到一段话;在学生交往中观察对方的表情、动作,并想象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记录;从周围的生活环境进行观察,建筑、房屋、道路、田野、花草、河流等等,来寻找不同景物之间的差异和变化。比如有一个学生看到挺着肚子的女子跪在小模块乞讨,很多学生认为该女子是生活上遇到了困难,而对于这个问题,很显然是个骗子。于是,借助于这个话题,鼓励学生从细节观察上来分析,来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大家的观察热情被激发,争先恐后地去观察,最终证明教师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从中也让学生感受到观察的乐趣。另外,为了鼓励学生能够更好地去观察生活,建议在作文课堂上,也可以利用摄影照片来引导学生配文练习,从照片中来观察,并将自己的所见、所想写出来。利用图文并茂的看图配文方式,增强了学生对观察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多个视角观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
对事物的观察应该做到全面,而全面就是要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来分析事物的全貌。事物的发展是联系的,对事物的观察,也应该从联系的视角来认识事物。比如在对人物进行观察时,可以从外貌、语言、行为、细节等方面去观察;对于某一个物体,在观察时,可以从大小、形状、颜色、姿态、生长环境等方面去观察;对于某一景物,可以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来观察,还可以从不同时间节点来观察。通过让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引导学生从观察中来把握事物的特征,以帮助学生从观察中来筛选信息,增强观察力。当然,对于观察力的培养,还需要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最初的观察,很多学生抱怨不知道如何去观察,在写作时面临无处下笔的尴尬。对于这个问题,主要与学生观察的眼睛有关,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用听觉、触觉、嗅觉等等感官去体验。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对于春天的景象描写,我就引领学生了解作者从多个视角、多个感官进行了生动刻画。视觉上的颜色变化,嗅觉上的味道,听觉上的蜜蜂,百花盛开的热闹景象跃然纸上。
三、抓住事物特征,呈现打动人心细节
在观察力培养中,要注重对事物特征的分析和归纳。所谓特征,即事物所呈现的个性,也可以是某一事物所独有的特色。在观察的前期,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主要是整体的印象;在不断深入的观察中,会发现一些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事物最具个性的特色。只有深入观察、认真比较,才能发现事物的细节与特色。当然,对于观察来说,观察是为了写作而铺垫,观察时要留意观察对象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关键部分。比如对于一棵树,有的学生未能从观察顺序上进行合理承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凌乱不堪;有的学生从观察者的视角,先看到满树的叶子,再到枝干,最后到树根;也有的学生能够从树的整体到局部,挖掘树的细节和特色。所以,观察力的培养,要把握相应的观察顺序,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展开细节描写。
四、基于观察内容,洞悉关系启发思考
庄子提出“飓风起于萍末”,肆虐的飓风是由小小的微风逐渐转化而来。由此而来,对于任何事物总是普遍联系的。在平时的观察力训练中,要鼓励学生从观察中来把握内容,从观察中来发现方向。比如对于自然景物的观察,山川、河流、小桥流水进行观察;对人文景观进行观察,从亭台楼阁、雕塑绘画中来观察;对历史人物进行观察,对现实世界进行观察。从中来观察光线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并由此来展开对事物的全面认知和体验,并从联想中来洞悉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观察中来启发思考。如果对清朝的禁烟运动不了解的话,对于虎门遗址上的炮台,仅仅是一座锈迹斑斑的废铁;而了解历史的人,会联想到中国曾经的羸弱,对鸦片的愤慨。
学会观察,勤于思考便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使其感到有话可写,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这是提高初中生习作水平的一大制胜法宝。
边爱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边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