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87-01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技能,体验学习乐趣,培养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目前中学化学教师的共识。为了保持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态平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性情境,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探究行为的表现,教学环境的变化等进行实验探究调节控制,达到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缩小与教学目标的偏差,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一、化学实验探究目标的调控
化学中的抽象概念,复杂原理,丰富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等,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不仅能使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学会应用,更能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培养科学创新的能力。化学实验探究目标有整体的,有细节的,有预设的,有生成性的。课前,教师对探究活动目标的研究很重要。如在“氯气的生产原理”课题中,哪些内容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实验探究?哪些内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进行探究?哪些内容只让学生进行理性推理讨论交流探究?哪些内容可以留给学生课后调查发现探究?以及通过这些探究,能使学生获得哪些新的进步?这些都是教师要调控的对象。对探究目标的调控是实验探究调控的起点。
二、化学实验探究过程的调控
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不能失控。我们常能看到这样一幅情景:在化学实验室里,学生拿着试管追闹着,嬉戏着;学生一进实验室,就点燃酒精灯,开起水龙头;实验桌面上的试剂瓶,你拿我的,我拿他的,乱成一团;“哐当”“呯咣”玻璃一声脆裂,全班同学都注视到某个角落。所以,实验探究过程的调控是最核心的调控,是实现探究目标的保证。
1.谁在调控?首先是教师。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不是放羊式的活动,不是恣意妄为的自主随意活动,虽然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主导。其次是学生。学生只有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才能保证实验探究活动的顺利完成。
2.如何调控?探究调控不是教师要操纵和折腾学生的探究活动,而是通过调节和引导,保证探究活动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①建立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常规,规范各项活动要求。普通农村中学,学生接触化学实验室或探究室的机会较少,他们一进入实验室,一接触到药品和仪器,倍感新鲜好奇,这是好事,但往往就忘了实验规范要求,违反了实验室纪律。所以教师要多次强化纪律要求,特别是安全规范要求,坚决排查学生的实验安全隐患,纠正学生的不安全和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②遇“乱”不乱,从容调控。有探究,就会有新问题的发现,就会有讨论交流,就会有点“乱”。但这样的“乱”其实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教师不能打压,不能扼杀,相反地可以巧用肢体语言,如微笑、点头、眼神等给予鼓励,一些真的是偏离了探究目标的行为,可以采取适当方式,适合时机地指正。爱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也是一种调控。
③调控实验探究小组成员结构,培养小组责任感。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通常是分组进行的,小组成员的分配最好不是学生的自由组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表达能力的差异,男女学生性格不同等因素,合理搭配。这样可以促进在小组实验探究中,同学相互带动,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④调控实验探究材料供给时间、次序、方式。如在探究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操作之前暂不提供铝片,在探究浓硫酸性质中,先暂不提供浓硫酸,学生就不得不认真听清实验操作要求。探究活动有时需要停下来,有时需要记一记,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进行探究节奏的调控。
⑤分层次调控。同样的一节课,不是所有学生都获得一样多的新知识。学生的能力不同,基础不同,实验探究的目标也应不同,可以分层次要求。如碳酸钠的性质探究中,对于操作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把少量碳酸钠加入稀盐酸中,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与稀盐酸,与石灰水反应等内容,而一般同学则完成基本探究任务既可。
三、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后的“升华”调控
探究活动从行为上看,是热热闹闹,尽兴尽致的,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升华吗?实验过程中,学生也许来不及仔细思考问题,过后也抛到脑后无暇顾及,所以探究后再思考就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活动。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做了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的探究实验。课后教师要求同学根据实验有关数据(略),思考总结如下问题:
(1)此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怎样影响反应速率?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呢?为什么?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
通过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验探究就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数据上了。
四、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合作”调控
一节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任务都是由一位教师去完成,为什么不能由两位教师共同去完成呢?在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使用到的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有毒有污染,许多化学仪器易脆易裂,不可控的因素较多,突发性事件增加,如果两位或多位教师参与实验教学过程,共同调控,既可保证实验探究活动的安全性,又可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比如,在Fe2+与Fe3+的转化实验探究中,学生提出的探究方案很多,有的需要用到维生素C,有的需要用到电子电路板,有的还想检测猪肝中的铁元素,一位老师肯定忙不过来,于是我校同组几位化学老师一起准备实验,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共同地分工分组指导,协力完成,每一小组同学的探究目标都实现了。所以,合作调控也成为我校化学组的常态行为了。
“学科学的中心环节就是探究”。探究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放手,但放手不是放开不管,学生的自主探究必需有教师的智慧调控。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并不意味着教师静下去了,教师仍是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指导者,解惑者,赏识者。我认同一句话:如果学生是一只飞翔的风筝,老师就要做那条与风筝不可分割的线。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技能,体验学习乐趣,培养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目前中学化学教师的共识。为了保持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态平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性情境,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探究行为的表现,教学环境的变化等进行实验探究调节控制,达到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缩小与教学目标的偏差,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一、化学实验探究目标的调控
化学中的抽象概念,复杂原理,丰富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等,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不仅能使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学会应用,更能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培养科学创新的能力。化学实验探究目标有整体的,有细节的,有预设的,有生成性的。课前,教师对探究活动目标的研究很重要。如在“氯气的生产原理”课题中,哪些内容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实验探究?哪些内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进行探究?哪些内容只让学生进行理性推理讨论交流探究?哪些内容可以留给学生课后调查发现探究?以及通过这些探究,能使学生获得哪些新的进步?这些都是教师要调控的对象。对探究目标的调控是实验探究调控的起点。
二、化学实验探究过程的调控
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不能失控。我们常能看到这样一幅情景:在化学实验室里,学生拿着试管追闹着,嬉戏着;学生一进实验室,就点燃酒精灯,开起水龙头;实验桌面上的试剂瓶,你拿我的,我拿他的,乱成一团;“哐当”“呯咣”玻璃一声脆裂,全班同学都注视到某个角落。所以,实验探究过程的调控是最核心的调控,是实现探究目标的保证。
1.谁在调控?首先是教师。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不是放羊式的活动,不是恣意妄为的自主随意活动,虽然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主导。其次是学生。学生只有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才能保证实验探究活动的顺利完成。
2.如何调控?探究调控不是教师要操纵和折腾学生的探究活动,而是通过调节和引导,保证探究活动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①建立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常规,规范各项活动要求。普通农村中学,学生接触化学实验室或探究室的机会较少,他们一进入实验室,一接触到药品和仪器,倍感新鲜好奇,这是好事,但往往就忘了实验规范要求,违反了实验室纪律。所以教师要多次强化纪律要求,特别是安全规范要求,坚决排查学生的实验安全隐患,纠正学生的不安全和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②遇“乱”不乱,从容调控。有探究,就会有新问题的发现,就会有讨论交流,就会有点“乱”。但这样的“乱”其实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教师不能打压,不能扼杀,相反地可以巧用肢体语言,如微笑、点头、眼神等给予鼓励,一些真的是偏离了探究目标的行为,可以采取适当方式,适合时机地指正。爱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也是一种调控。
③调控实验探究小组成员结构,培养小组责任感。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通常是分组进行的,小组成员的分配最好不是学生的自由组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表达能力的差异,男女学生性格不同等因素,合理搭配。这样可以促进在小组实验探究中,同学相互带动,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④调控实验探究材料供给时间、次序、方式。如在探究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操作之前暂不提供铝片,在探究浓硫酸性质中,先暂不提供浓硫酸,学生就不得不认真听清实验操作要求。探究活动有时需要停下来,有时需要记一记,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进行探究节奏的调控。
⑤分层次调控。同样的一节课,不是所有学生都获得一样多的新知识。学生的能力不同,基础不同,实验探究的目标也应不同,可以分层次要求。如碳酸钠的性质探究中,对于操作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把少量碳酸钠加入稀盐酸中,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与稀盐酸,与石灰水反应等内容,而一般同学则完成基本探究任务既可。
三、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后的“升华”调控
探究活动从行为上看,是热热闹闹,尽兴尽致的,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升华吗?实验过程中,学生也许来不及仔细思考问题,过后也抛到脑后无暇顾及,所以探究后再思考就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活动。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做了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的探究实验。课后教师要求同学根据实验有关数据(略),思考总结如下问题:
(1)此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怎样影响反应速率?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呢?为什么?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
通过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验探究就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数据上了。
四、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合作”调控
一节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任务都是由一位教师去完成,为什么不能由两位教师共同去完成呢?在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使用到的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有毒有污染,许多化学仪器易脆易裂,不可控的因素较多,突发性事件增加,如果两位或多位教师参与实验教学过程,共同调控,既可保证实验探究活动的安全性,又可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比如,在Fe2+与Fe3+的转化实验探究中,学生提出的探究方案很多,有的需要用到维生素C,有的需要用到电子电路板,有的还想检测猪肝中的铁元素,一位老师肯定忙不过来,于是我校同组几位化学老师一起准备实验,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共同地分工分组指导,协力完成,每一小组同学的探究目标都实现了。所以,合作调控也成为我校化学组的常态行为了。
“学科学的中心环节就是探究”。探究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放手,但放手不是放开不管,学生的自主探究必需有教师的智慧调控。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并不意味着教师静下去了,教师仍是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指导者,解惑者,赏识者。我认同一句话:如果学生是一只飞翔的风筝,老师就要做那条与风筝不可分割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