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需求是学生追求学习成就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的一种活动的激起状态。学习需求可以激起学习活动,激发学习驱动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以人为本”,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独特感受和需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需求,在需要的自我的实现中,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判断,形成方法能力。
一、 激发需求,让学生主动走进阅读活动
需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推动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学习活动同样受学生需求的支配,只有在一定的内在动机驱使下,学生才会主动地走进阅读教学活动,独立思考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教材摆在学生前面,他关注的焦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需求,在没有走进教材之前,学生无法选择,也不可能进行理解和判断。为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前阅读,构建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使学生自己想学、想听、想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强调要以学生的阅读为前提,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提前阅读正是主体参与师生学习活动的动机的生发环节。在教师一定的情境引导下,学生进入提前阅读,他们独立思考判断,有收获,亦有所惑,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交往动机——与师生交流阅读的收获,或寻求帮助解决疑难。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做这样一个事情,在自己同座的头上找一根最长的头发。学生虽然对我所布置的任务有点奇怪,但还是饶有兴趣的在同座的头上找了起来。几分钟后,虽然有几个学生自称找到了最长的头发,可是绝大数学生无法找到最长的头发。这时我说,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叫他的学生做和你们刚才相似的事,那就是让他的学生到麦田里找一支最大的麦穗。他们找到了吗?苏格拉底为什么叫他们做这样的事?在这样的情境导入下,学生满怀疑问,继而兴致盎然地打开了课本,进入了提前阅读。学生充分阅读后,对上述问题有了自己思考判断,同时又有了新的发现和疑惑,继而在交往动机的驱使下各小组展开了交流讨论。需求使主体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展开交流探讨,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当然,学生的需求受家庭教育、教师的言行、学习成绩、个人的兴趣、教学环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但作为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课堂中,在同一教学情境引导下,面对同样的教材,所产生的需求和动机必然呈现出一定的共性。
二、尊重需求,组织学生展开自主的合作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他阐述道:“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是独一无二的。”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才真正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个性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在进行提前阅读时,所能运用的知识、技能、方法都可能有不同。由此,个体将有不同的收获或疑难,并导致合作交流的内容和目标的差异。由于这样的“差异”,不同群体展开合作交流的内容与水平都有不同,进而呈现出个性化特征。我曾看到一位教师教学《狱中联欢》(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贴对联”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在提前阅读之后,展开了小组间的合作探讨,有的小组朗读着对联,品味着其中内涵;有的小组在为某一对联的理解而争执不休,有的小组正借助资料共同探究……全班交流时,各小组派代表发表了本组的意见,并提出仍可能存在的疑难问题供大家再次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了一些提示及社会背景方面的补充。学生兴致盎然,在朗读讨论中不仅理解了对联,而且为革命者不屈的斗争精神及乐观主义精神深深感动。而这一过程,都与教师的理解和教学设计不一致。作为主导者,教师积极发挥了“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尊重了学生对内容的选择和理解,组织好学生的交流讨论,肯定
了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不以所谓的标准化的解读规范学生的理解判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三、紧扣需求,促进学生策略的形成和内化
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标志,是学习个性化的显著特征。有一幅漫画,笔者印象很深刻:一个小伙子牵着一头牛,欲下地耕田,一个老头拖住牛尾巴大叫道:“不会耕田,下地干嘛?”小伙子争辩道:“不下地,怎会耕田?”是啊,不下地,怎會耕田?学习方法只有在自己的实践和体验中,才能真正内化,了然于心,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创造出真正的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由于个体的差异,对于同样的内容,个体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必然呈现出多样性。该采取何种方法为最佳,对于有着差异的不同个体来说,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我们必须尊重理解学生,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策略。比如学生在进行提前阅读时,一般来说,教师总喜欢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理解内容。诚然,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或适合用这样的方法,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他们有些已形成默读的读书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应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当然,由于本身学习经历和积累的欠缺,有些学生选择了错误的学习途径,这时教者应避免直接干涉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因为,这样的思维过程和经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在成败之后,在对比之中,他才能体会到方法的优劣,随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诚然,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需求的实现和满足中形成能力,内化策略,不断发展。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目标的落实,以及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同时,要引导学生围绕主导性的问题展开学习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更多的收获。总之,无论学生有怎样的学习要求,学习活动以怎样的形式展开,都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一、 激发需求,让学生主动走进阅读活动
需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推动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学习活动同样受学生需求的支配,只有在一定的内在动机驱使下,学生才会主动地走进阅读教学活动,独立思考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教材摆在学生前面,他关注的焦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需求,在没有走进教材之前,学生无法选择,也不可能进行理解和判断。为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前阅读,构建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使学生自己想学、想听、想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强调要以学生的阅读为前提,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提前阅读正是主体参与师生学习活动的动机的生发环节。在教师一定的情境引导下,学生进入提前阅读,他们独立思考判断,有收获,亦有所惑,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交往动机——与师生交流阅读的收获,或寻求帮助解决疑难。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做这样一个事情,在自己同座的头上找一根最长的头发。学生虽然对我所布置的任务有点奇怪,但还是饶有兴趣的在同座的头上找了起来。几分钟后,虽然有几个学生自称找到了最长的头发,可是绝大数学生无法找到最长的头发。这时我说,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叫他的学生做和你们刚才相似的事,那就是让他的学生到麦田里找一支最大的麦穗。他们找到了吗?苏格拉底为什么叫他们做这样的事?在这样的情境导入下,学生满怀疑问,继而兴致盎然地打开了课本,进入了提前阅读。学生充分阅读后,对上述问题有了自己思考判断,同时又有了新的发现和疑惑,继而在交往动机的驱使下各小组展开了交流讨论。需求使主体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展开交流探讨,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当然,学生的需求受家庭教育、教师的言行、学习成绩、个人的兴趣、教学环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但作为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课堂中,在同一教学情境引导下,面对同样的教材,所产生的需求和动机必然呈现出一定的共性。
二、尊重需求,组织学生展开自主的合作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他阐述道:“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是独一无二的。”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才真正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个性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在进行提前阅读时,所能运用的知识、技能、方法都可能有不同。由此,个体将有不同的收获或疑难,并导致合作交流的内容和目标的差异。由于这样的“差异”,不同群体展开合作交流的内容与水平都有不同,进而呈现出个性化特征。我曾看到一位教师教学《狱中联欢》(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贴对联”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在提前阅读之后,展开了小组间的合作探讨,有的小组朗读着对联,品味着其中内涵;有的小组在为某一对联的理解而争执不休,有的小组正借助资料共同探究……全班交流时,各小组派代表发表了本组的意见,并提出仍可能存在的疑难问题供大家再次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了一些提示及社会背景方面的补充。学生兴致盎然,在朗读讨论中不仅理解了对联,而且为革命者不屈的斗争精神及乐观主义精神深深感动。而这一过程,都与教师的理解和教学设计不一致。作为主导者,教师积极发挥了“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尊重了学生对内容的选择和理解,组织好学生的交流讨论,肯定
了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不以所谓的标准化的解读规范学生的理解判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三、紧扣需求,促进学生策略的形成和内化
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标志,是学习个性化的显著特征。有一幅漫画,笔者印象很深刻:一个小伙子牵着一头牛,欲下地耕田,一个老头拖住牛尾巴大叫道:“不会耕田,下地干嘛?”小伙子争辩道:“不下地,怎会耕田?”是啊,不下地,怎會耕田?学习方法只有在自己的实践和体验中,才能真正内化,了然于心,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创造出真正的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由于个体的差异,对于同样的内容,个体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必然呈现出多样性。该采取何种方法为最佳,对于有着差异的不同个体来说,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我们必须尊重理解学生,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策略。比如学生在进行提前阅读时,一般来说,教师总喜欢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理解内容。诚然,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或适合用这样的方法,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他们有些已形成默读的读书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应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当然,由于本身学习经历和积累的欠缺,有些学生选择了错误的学习途径,这时教者应避免直接干涉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因为,这样的思维过程和经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在成败之后,在对比之中,他才能体会到方法的优劣,随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诚然,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需求的实现和满足中形成能力,内化策略,不断发展。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目标的落实,以及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同时,要引导学生围绕主导性的问题展开学习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更多的收获。总之,无论学生有怎样的学习要求,学习活动以怎样的形式展开,都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