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对人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才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教育,教育部门不失时机地进行课程教育改革,并提出:要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由于培养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因此它向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在历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率。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们绝大部分学生缺乏的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以及由此产生的创新能力,这一方面与其认识水平高低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受种种束缚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对学生“满堂灌”,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倒给学生,让他们记住,而很少让学生思考,或者让学生在原有的答案上作出一些补充甚至是修改,这无疑是造成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新课程的形势下,考试评价体系也日趋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无疑向我们历史教师发出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墨守陈规,而应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个途径
本着“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发展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形成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它指出师生关系好,学生对教师信任,就会学得更好,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愉快教育。愉快教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一个师生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一种宽松感、安全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在现行教学活动中,教师权威、教师主体的不民主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有时甚至是一言堂,这样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让师生成为知心朋友。课堂上教师要始终以亲切、友善的教学态度对待他们,以“爱生乐教”为座右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成功的信心,让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爱的力量,继而转换成学生的内部动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赏识学生,多鼓励学生。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生活在赞美声中的学生学会自信,没有哪一个学生不希望教师的赏识,没有哪一个教师的赏识不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师要经常用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此外,在设计活动或提出问题时,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思考是智慧的生长点,创新能力的落实,需要教师交给学生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让他们在思考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而思考的问题不一定是历史上的,也可以是现实中的,因为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对许多现实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反之亦然,使他们在学习中有历史感和现实感交融的体会。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虽不成熟,但却闪烁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要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不要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而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中民主、平等的气氛,让鼓励和赞美成为学生创新的动力。鲁迅先生说过:“自己思考,自己作主”,就让我们的学生多一点思考,多一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教师只有创设了这样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学生才敢说、愿说,才能为他们燃起创新思维的火花创造条件,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
新课标提倡注重过程性,体验性和自主性学习,引导合作探究。这说明在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中,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我们要把“讲堂”变成“学堂”,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场所。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主动的,教师应在“导”字上下功夫,在“精讲”上动脑筋,精心布置台阶,把学生引入到发生疑问——实验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动笔,互相合作,在互动中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感,体验获得知识,迈向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2003年北京素质教育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提出:为什么我们赢得了起点,而没有赢得终点。反思我国的传统教育并非一种智慧化的知识教育,而是记忆性的知识教育。教室像牢房一样,教师像监工一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中学生思维处在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他们“在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中学历史教学应满足学生的需要,以激发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思维习惯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发展创新能力。凡是学生能独立获取的知识,就让学生通过自学获得,而教师重在引导。
对初中生来说,把创新能力定位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成果”是不切合实际的。然而,教师问学生答,或略加讨论式的那种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绝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中国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书本或教师所给的现成答案,不愿多问个为什么,就如李政道先生所指出的中国大陆基础教育的弊端: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不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不要受课本内容局限,以史实为依据对已形成的结论提出新的看法。
新教材的编写也非常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活动,设计有阅读、朗诵、讲故事、设计表格、撰写小论文、辩论、参观、动手制作等,但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许多人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不知如何处理,对于教材几乎面面俱到,但看似轻描淡写的内容究竟该拓展到什么程度成为一个难题。我认为这正是新课程给我们的一个启示:用教科书而非教教科书,这是个再创过程,要根据自身特点超越教材,根据自我优势发展完善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舍教材,决不能照本宣科,正所谓“死教书把活人教死,活教书把死书教活。”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和学生留下更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
4、终身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成为学生创新的启迪者
创新教育的实施要靠教师,新一轮历史课程的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才能成为学生创新的启迪者和实践的扶植者。
首先,教师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要有一种勇于开拓的精神和敢为人先,标新立异的豪气,那种盲目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做法,最终将一事无成。
其次,教师要具备“专+宽”的知识结构,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决策,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为新课程中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个挑战。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创新结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即使自己有一桶水,也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迫使教师终身学习,扩大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只要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科学处理教材,灵活运用教法,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把问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思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把舞台提供给学生,那么,埋在他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正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梁侠老师说的:“只要努力,我们就能把每一节课都变成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作者联通:075100河北省宣化县第十一中学)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们绝大部分学生缺乏的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以及由此产生的创新能力,这一方面与其认识水平高低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受种种束缚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对学生“满堂灌”,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倒给学生,让他们记住,而很少让学生思考,或者让学生在原有的答案上作出一些补充甚至是修改,这无疑是造成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新课程的形势下,考试评价体系也日趋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无疑向我们历史教师发出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墨守陈规,而应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个途径
本着“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发展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形成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它指出师生关系好,学生对教师信任,就会学得更好,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愉快教育。愉快教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一个师生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一种宽松感、安全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在现行教学活动中,教师权威、教师主体的不民主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有时甚至是一言堂,这样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让师生成为知心朋友。课堂上教师要始终以亲切、友善的教学态度对待他们,以“爱生乐教”为座右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成功的信心,让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爱的力量,继而转换成学生的内部动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赏识学生,多鼓励学生。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生活在赞美声中的学生学会自信,没有哪一个学生不希望教师的赏识,没有哪一个教师的赏识不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师要经常用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此外,在设计活动或提出问题时,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思考是智慧的生长点,创新能力的落实,需要教师交给学生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让他们在思考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而思考的问题不一定是历史上的,也可以是现实中的,因为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对许多现实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反之亦然,使他们在学习中有历史感和现实感交融的体会。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虽不成熟,但却闪烁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要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不要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而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中民主、平等的气氛,让鼓励和赞美成为学生创新的动力。鲁迅先生说过:“自己思考,自己作主”,就让我们的学生多一点思考,多一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教师只有创设了这样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学生才敢说、愿说,才能为他们燃起创新思维的火花创造条件,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
新课标提倡注重过程性,体验性和自主性学习,引导合作探究。这说明在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中,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我们要把“讲堂”变成“学堂”,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场所。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主动的,教师应在“导”字上下功夫,在“精讲”上动脑筋,精心布置台阶,把学生引入到发生疑问——实验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动笔,互相合作,在互动中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感,体验获得知识,迈向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2003年北京素质教育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提出:为什么我们赢得了起点,而没有赢得终点。反思我国的传统教育并非一种智慧化的知识教育,而是记忆性的知识教育。教室像牢房一样,教师像监工一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中学生思维处在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他们“在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中学历史教学应满足学生的需要,以激发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思维习惯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发展创新能力。凡是学生能独立获取的知识,就让学生通过自学获得,而教师重在引导。
对初中生来说,把创新能力定位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成果”是不切合实际的。然而,教师问学生答,或略加讨论式的那种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绝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中国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书本或教师所给的现成答案,不愿多问个为什么,就如李政道先生所指出的中国大陆基础教育的弊端: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不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不要受课本内容局限,以史实为依据对已形成的结论提出新的看法。
新教材的编写也非常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活动,设计有阅读、朗诵、讲故事、设计表格、撰写小论文、辩论、参观、动手制作等,但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许多人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不知如何处理,对于教材几乎面面俱到,但看似轻描淡写的内容究竟该拓展到什么程度成为一个难题。我认为这正是新课程给我们的一个启示:用教科书而非教教科书,这是个再创过程,要根据自身特点超越教材,根据自我优势发展完善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舍教材,决不能照本宣科,正所谓“死教书把活人教死,活教书把死书教活。”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和学生留下更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
4、终身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成为学生创新的启迪者
创新教育的实施要靠教师,新一轮历史课程的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才能成为学生创新的启迪者和实践的扶植者。
首先,教师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要有一种勇于开拓的精神和敢为人先,标新立异的豪气,那种盲目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做法,最终将一事无成。
其次,教师要具备“专+宽”的知识结构,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决策,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为新课程中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个挑战。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创新结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即使自己有一桶水,也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迫使教师终身学习,扩大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只要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科学处理教材,灵活运用教法,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把问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思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把舞台提供给学生,那么,埋在他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正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梁侠老师说的:“只要努力,我们就能把每一节课都变成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作者联通:075100河北省宣化县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