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感受逐步由粗糙到细腻,由表层到深层感受文本呢?如何引导学生把对外在的语言文字的感知转化为内在的感情波澜呢?我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课文的作者或文中的主人公作深层次的心灵对话,在想象与感悟中,填补与完善文中的意义空白,或把单纯的画面变成电影似的动起来,使平面的文字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一、紧扣关键词,由表及里
阅读理解是一项创造性的感知活动,感知过程离不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更需要教师有对文本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有层次、有步骤地,由表及里地剖析文本,借助想象,完成对文本中知识意义的建构。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抓住了“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这句话,扣住“饱经风霜”分五步激发学生想象:(1)让学生观看三幅老人面部的图像(又黑又瘦的脸、苍白蜡黄的脸、苍老枯瘦的脸),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看到了怎样的脸?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脸?(2)让学生尽情想象车夫那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的一张脸?(3)在农村,你见过那饱经风霜的脸吗?(4)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旧社会中富人“容光焕发”的脸。(5)通过“饱经风霜”的脸与“容光焕发”的脸作比较,你们体会到什么?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和现实生活充分发挥词语丰富内涵的召唤作用,顺藤摸瓜,借助观察画面,品文诵读,激活想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我通过对文本空白的补充和延伸,深刻领会到鲁迅先生痛恨那不公平的黑暗社会,同情穷苦的劳动人民的情感,从而使阅读更富有灵性,意义更丰富,感悟更深刻。
二、激活课中图,品诗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文学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学《十五从军征》时,我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诗的意蕴。
(1)诗中哪句诗最能表现老兵从军历时之久?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老兵服兵役65年,在80岁回乡的路程,此时他的心情怎样?请用具体语言描述。
(3)他是怎样向乡里人打听“家中有阿谁”?乡亲们怎么告诉他?
(4)假如你是乡里人,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老兵这个消息?
(5)面对这一切,老兵拄着拐杖“出门东向看”,他在看什么?
(6)“泪落沾我衣”是写老兵在哭泣,老兵在哭泣什么?他为什么哭泣?
在教学中,我以“老兵回乡见闻”为主线,把老兵见到的无限凄凉之景和道不尽的悲哀之情像放电影一样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缩短了学生与古诗词的时空距离,让学生与诗人或诗中的主人公进行真诚的对话,进而渐渐了解并热爱上中华民族的古文化。
三、抓住情感线,内引外联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文中的一个中心句或一条情感线,做到一线串珠,内引外联,“把短文读成长文,把薄书读成厚书”,就能够填补文本的空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透过语言文字呈现作者丰富的内心视线,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并进一步构建情感丰富的课堂。
如《白桦林的低语》有一条情感线贯穿全文——“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我在教学中,抓住两个自然段进行探究,发挥想象,树立起守林人的崇高形象。
在第五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抓住两点:(1)联系见闻谈体会——让一位学生结合自己的父亲有烟瘾总是戒不掉烟谈体会,让学生谈醉酒误事的事例,让学生谈听歌曲而不能听、爱看书报而不能看的感受,想象守林人在岗位上绝不抽烟、严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的情景;(2)剖析守林人的精神世界——他们为什么要用“双眼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为什么“不能将他原谅”?其深层意义是守好森林,默默奉献,这正是“我一直怀念你”的第一个原因。
在第六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想象守林人在茫茫的林海中寂寞的情境,让学生谈自身寂寞的事例及感受,通过课内知识的引导和生活实际的再现,让学生体会到守林人热爱本职工作、以苦为乐的精神。紧接着,我播放了大兴安岭的风光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想象:森林是大地的绿毯,这绿毯除了铺到北京城的边上,还会铺到什么地方?让学生畅所欲言,体会到守林人的坚定信念,从而对守林人产生敬佩赞美之情。这正是“我一直怀念你”的第二个原因。
我正是抓住第五、六两个自然段的剖析,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发挥想象,才使学生感受到“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领悟到作者“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的深层意图。
四、设疑“闹矛盾”,引思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用富有激情的课堂导语在矛盾处拉开课堂的“序幕”,激疑引思,品读探究,通过语言描述、渲染描摹、情境想象,让学生内心的视线变得生动丰满,感受变得丰富深切、细腻敏锐。
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我先播放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让学生欣赏,听后说感受;紧接着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进入文本:(1)假如我告诉大家,这么一位出色的琴手以前竟是一位“音乐白痴”,你们相信吗?是怎么想的?(2)课文中的人物为什么能从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出色的琴手?我通过设计“音乐白痴”与“出色琴手”的矛盾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走进文本,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在读书探究时,我紧扣插图,切实解决三个重点:(1)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关老人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仔细体会老人金子般的心灵。文章中多次出现了老人“平静地望着我”,我激发学生想象:“我”像拉锯一般的琴声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破坏了老人正独享的幽静,而老人却能“天天早晨”都“静静地听着”,表情如此“平静”,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与思议,从人物的语言、神态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进一步了解老人的语言蕴藏着对少年的爱惜与鼓励。(2)让学生结合课文想象“尽心尽力地演奏”、“汗水湿透了衬衣”的两个情景,体会出琴手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对拉琴的全身心投入,感受琴手的勤奋与真诚。(3)假如“我”当初知道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那“我”这个“音乐白痴”还能成为“出色的琴手”吗?“我”获知老人善意的“耳聋的秘密”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我”为什么没有点破秘密?课堂上,我组织大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一抒胸臆。
在教学中,我从矛盾处入手,结合课文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深化探究,把学生之情、作者之情及文中主人公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读书思议,交流探究,引导学生升华对人物美好情感的理解,彰显语文课堂的活力,同时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
一、紧扣关键词,由表及里
阅读理解是一项创造性的感知活动,感知过程离不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更需要教师有对文本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有层次、有步骤地,由表及里地剖析文本,借助想象,完成对文本中知识意义的建构。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抓住了“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这句话,扣住“饱经风霜”分五步激发学生想象:(1)让学生观看三幅老人面部的图像(又黑又瘦的脸、苍白蜡黄的脸、苍老枯瘦的脸),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看到了怎样的脸?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脸?(2)让学生尽情想象车夫那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的一张脸?(3)在农村,你见过那饱经风霜的脸吗?(4)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旧社会中富人“容光焕发”的脸。(5)通过“饱经风霜”的脸与“容光焕发”的脸作比较,你们体会到什么?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和现实生活充分发挥词语丰富内涵的召唤作用,顺藤摸瓜,借助观察画面,品文诵读,激活想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我通过对文本空白的补充和延伸,深刻领会到鲁迅先生痛恨那不公平的黑暗社会,同情穷苦的劳动人民的情感,从而使阅读更富有灵性,意义更丰富,感悟更深刻。
二、激活课中图,品诗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文学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学《十五从军征》时,我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诗的意蕴。
(1)诗中哪句诗最能表现老兵从军历时之久?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老兵服兵役65年,在80岁回乡的路程,此时他的心情怎样?请用具体语言描述。
(3)他是怎样向乡里人打听“家中有阿谁”?乡亲们怎么告诉他?
(4)假如你是乡里人,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老兵这个消息?
(5)面对这一切,老兵拄着拐杖“出门东向看”,他在看什么?
(6)“泪落沾我衣”是写老兵在哭泣,老兵在哭泣什么?他为什么哭泣?
在教学中,我以“老兵回乡见闻”为主线,把老兵见到的无限凄凉之景和道不尽的悲哀之情像放电影一样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缩短了学生与古诗词的时空距离,让学生与诗人或诗中的主人公进行真诚的对话,进而渐渐了解并热爱上中华民族的古文化。
三、抓住情感线,内引外联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文中的一个中心句或一条情感线,做到一线串珠,内引外联,“把短文读成长文,把薄书读成厚书”,就能够填补文本的空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透过语言文字呈现作者丰富的内心视线,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并进一步构建情感丰富的课堂。
如《白桦林的低语》有一条情感线贯穿全文——“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我在教学中,抓住两个自然段进行探究,发挥想象,树立起守林人的崇高形象。
在第五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抓住两点:(1)联系见闻谈体会——让一位学生结合自己的父亲有烟瘾总是戒不掉烟谈体会,让学生谈醉酒误事的事例,让学生谈听歌曲而不能听、爱看书报而不能看的感受,想象守林人在岗位上绝不抽烟、严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的情景;(2)剖析守林人的精神世界——他们为什么要用“双眼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为什么“不能将他原谅”?其深层意义是守好森林,默默奉献,这正是“我一直怀念你”的第一个原因。
在第六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想象守林人在茫茫的林海中寂寞的情境,让学生谈自身寂寞的事例及感受,通过课内知识的引导和生活实际的再现,让学生体会到守林人热爱本职工作、以苦为乐的精神。紧接着,我播放了大兴安岭的风光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想象:森林是大地的绿毯,这绿毯除了铺到北京城的边上,还会铺到什么地方?让学生畅所欲言,体会到守林人的坚定信念,从而对守林人产生敬佩赞美之情。这正是“我一直怀念你”的第二个原因。
我正是抓住第五、六两个自然段的剖析,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发挥想象,才使学生感受到“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领悟到作者“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的深层意图。
四、设疑“闹矛盾”,引思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用富有激情的课堂导语在矛盾处拉开课堂的“序幕”,激疑引思,品读探究,通过语言描述、渲染描摹、情境想象,让学生内心的视线变得生动丰满,感受变得丰富深切、细腻敏锐。
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我先播放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让学生欣赏,听后说感受;紧接着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进入文本:(1)假如我告诉大家,这么一位出色的琴手以前竟是一位“音乐白痴”,你们相信吗?是怎么想的?(2)课文中的人物为什么能从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出色的琴手?我通过设计“音乐白痴”与“出色琴手”的矛盾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走进文本,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在读书探究时,我紧扣插图,切实解决三个重点:(1)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关老人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仔细体会老人金子般的心灵。文章中多次出现了老人“平静地望着我”,我激发学生想象:“我”像拉锯一般的琴声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破坏了老人正独享的幽静,而老人却能“天天早晨”都“静静地听着”,表情如此“平静”,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与思议,从人物的语言、神态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进一步了解老人的语言蕴藏着对少年的爱惜与鼓励。(2)让学生结合课文想象“尽心尽力地演奏”、“汗水湿透了衬衣”的两个情景,体会出琴手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对拉琴的全身心投入,感受琴手的勤奋与真诚。(3)假如“我”当初知道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那“我”这个“音乐白痴”还能成为“出色的琴手”吗?“我”获知老人善意的“耳聋的秘密”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我”为什么没有点破秘密?课堂上,我组织大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一抒胸臆。
在教学中,我从矛盾处入手,结合课文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深化探究,把学生之情、作者之情及文中主人公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读书思议,交流探究,引导学生升华对人物美好情感的理解,彰显语文课堂的活力,同时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