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9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关键词】化学;情感教育;方法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例如,在讲述“电子云”时,教师可以运用投影叠加法,将氢原子的电子云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创设一幕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入境”,领略原子结构的奥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索的欲望,就可在好奇与欣喜中直观地理解原本抽象的“电子云”概念。又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可创设实验探索的情境:将分别盛有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或OH-,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在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试误、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以知育情
  情感与认识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反作用于认识。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有动力、强化等功能。动力功能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强化功能指情感对主体认识活动的巩固或改变的效能,积极情感体验对认识起巩固作用即正强化;反之,起改变作用即负强化或称“情感校正”。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
   在化学教学中,对许多知识难点的分化,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非但不感到艰涩、困苦,而且还能够饱尝成功学习的欢乐。
   例如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难点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对比、联想、浓缩、提炼等方法,使其中涉及的氧化与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电子得与失等诸多概念,清晰、明了地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学生感到的不是这部分知识的杂乱、难记,而是有序、有理、有趣,特别是可让学生从对比中领悟到“对立统一”、“物质不灭”等闪耀人类智慧之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锤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探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寓学法训练于教学之中。
   例如,在上述提及的“盐类的水解”教学中,可先以“探讨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为范例,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逐步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循着一条清晰的逻辑思路,积极思维,深入探索CH3COONa的水解过程,使学生认识到:CH3COO-与H2O电离产生的H+结合成弱电解质CH3COOH,引起H2O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导致溶液中[H+]<[OH-]。然后,启发学生由此及彼地独立探索NH4Cl等其它类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盐类的水解”实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典型范例,指导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二、以理育情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化学较其它学科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必须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
   例如,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融化学原理和规律于工农业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应用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化学工业获得了飞跃发展,我国的化学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讲“元素化合物”内容时,可结合我国的丰富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造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以情育情
   情感活动具有泛化扩散的规律。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移情到与此相关的一些物上,此即情感的感染和迁移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长肩负的重大责任对他的精神世界--他的道德情操、智力素质、意志品质提出了许多要求。其中一个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
  总之,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学习实践活动中。
  四、以需育情
   情感与需要具有相互制约的规律。一方面情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情感又可以调节一个人的需要。一般地说,凡是与主观需要相符合,并能使之得到满足的事物,就会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反之,则会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如果学生将学习活动、求知欲望作为自己的优势需要,则他们就会产生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情感。一个有严重厌学情绪的学生,他就会将学习看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或累赘。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合理正当的需要,以利于形成自己的高尚情操;同时,又必须使自己的较为低级的情绪变成较为高级的情操,从而使自己的需要受到这种高尚情操的支配和调节。
   在化学教学中,可联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的实际,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却又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例如,在讲“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时,教师可这样导言:大家知道,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生锈,为此全世界每年损失的钢铁占当年钢铁产量的20-30%,而在干燥的空气中钢铁制品却不易生锈,这是为什么?怎样保护钢铁制品?又如,在实验室里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反应速度较慢,这时如滴加进少量硫酸铜溶液,则会明显加快反应速度(可配合演示实验说明之),这又是为什么?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望一定会油然而生,揭示课题便是水到渠成之事。学生一旦对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就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进而产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之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其他文献
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至关重要,它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行为,从而才能取得良好的收效,所以培养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与关键。通过多年实践,探求总结出了几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开端引趣、诱生深入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起学生对学习内容强烈的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
【摘要】中学生作文的痼疾在于,其写作摹仿的是已有的文化产品而不是现实生活。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应试的指挥棒下中学教育与生活脱节,中学生与生活分离。改变这一固有模式,使学生观照生活和书写生活,使作文来源于生活成为当今中学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学作文;写作;生活    目前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应付考试而写作的应试性作文,包括考场作文和平时教学训练的各类写作,姑且称为应
现代文阅读观念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  一、讲求方法,做到精读细读。  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探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为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语文教学 现状 自主学习 方法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尝试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特别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以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发展学生的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新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下面,笔者谈几点拙识。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作为传授者、组织者
一、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1.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  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育者要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别是潜能生的发展。找到解决潜能生学习障碍的可操作性策略与方法,从而帮助学困生改善学习状况,为每一位学困生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新课标指出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潜能生更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课堂拓展是将课文内容向纵深或课外的渗透与延伸。新课标倡导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堂上合理有效的拓展,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丰富,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到有利于发展的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以下结合我平时教学的实际谈一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拓展。  一、运用联想与想象,积极拓展  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应运而生。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必须细化活动的目的,进行精心的活动设计,以教师的有效引导为辅助,并注重活动课的拓展。  关键词:数学实践活动 自主学习 引导 拓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为此,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增设了“实践活动”栏目。每册均安排了1-2个实践活动课,
众所周知,班主任在一个班级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按照现代的教育先进理论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初三这一年决定着他们能否顺利地升入高中,考入理想的高中,继而走向理想的高等院校,为以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打下基础。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秉承着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