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实践中,应用新课程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注重他们的学习、生活的点滴,对学困生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促使他们阳光、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学困生 分析 转化 关注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08-0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品德上,学习上处于落后或困惑的学生,我们常常把这些学生称之为“学困生”。我认为“学困生”的产生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大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客观上使教师难以兼顾差生,很多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机会极少,自觉不自觉地沦为边缘人,失去了掌握知识的最佳时机。有的教师讲课速度快,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节奏。
2.课堂失去的没有在课外及时弥补,导致知识链脱节,影响了后续学习,恶性循环,问题越积越多,从量变走向质变。因为要补的知识太多,教师精力不济,只好放弃,听之任之。
3.教师教育手段简单,粗暴,不科学。有的师生之间关系紧张,互不尊重。学生恶其师,自然不信其道,不学其术。
只要在教学工作中学会反思,不断学习,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最大力度的照顾到那些需要指导、帮助的学困生,坚信他们会有一定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只要对他们教育得体,很有可能会沿着教育轨迹逐步走上成功的道路,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学困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缺乏学习的兴趣。学困生对学习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脆弱。他们厌恶学习,上课开小差,搞小动作,极少举手回答。作业经常不完成或者随便抄袭应付。在他们眼里,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缺乏学习信心,上进心不强。因为基础差,没有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他们学习不知从何入手。回答、练习、考试往往错误较多,经常碰壁,多次失败打击之下,自卑感产生。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怀疑,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自暴自弃。于是采取逃避政策,不愿举手发言,不愿和同学、老师交流,害怕考试,甚至害怕上课被老师叫到。
3.心情压抑,有失落感。由于学习上处于落后位置,学困生在课堂上是被冷落和忽视的一群。上课老师怕浪费时间,很少叫他们发言,合作学习中又常常是优生掌握操作和话语权。他们得不到重视,被批评、歧视,受到表扬、鼓励的机会极少,导致心情压抑,失落感严重。
轉化“学困生”的几点措施:
1.教师要主动接近并走进“学困生”心里
作为教师首先要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反思一下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有没有把他们当作累赘,认为拖了班级的后腿,影响自己出成绩,从而对他们没有好脸色,用有伤自尊的语言对待他们,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对他们不闻不问。要知道师生之间的情感融洽与否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我们教师要主动走近学困生,关爱学困生,去了解他们的心理,解决他们的困难,宽容他们的错误,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生活中,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温暖的抚摸,一句表扬的话语,一次耐心的等待,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期望。
2.实施分层评价,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重大作用。评价学困生应该立足现实,着眼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着眼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提高自信心。评价时多采用激励性评价,让他们感到自己被赏识和重视,在表扬激励中提升学困生的自我评价。
3.分类指导,适当照顾,促进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转化学困生也必须向40分钟要质量,但我们教师一节课不可能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个别学困生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的办法是:同步教学,分类指导,适当照顾。就是说让学困生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课堂学习,但要求不同,评价各异,适当多给机会参与回答、练习。比如新课伊始复习型提问、练习以及新授后检查型提问、板演,旨在复述、回忆,我就适当多给学困生机会。巩固新知时只要求他们完成一些基础题。课堂巡视关注他们,发现做的正确的就让他们板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提问优先,尽量让优等生来回答,视作对优生的检查。作业弹性处理,完成指定的基础题后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其它题目。碰到较难的题目,教师予以提示或进行分解,使他们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从而诱发他们获得成功的欲望。
学困生教育转化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的工作 :一是转化学困生宜早不宜晚,最好从一年级开始抓起,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精力;二是教师要对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有清醒的认识,要始终充满信心,坚持不懈;三是要经常和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让他们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关键词】学困生 分析 转化 关注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08-0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品德上,学习上处于落后或困惑的学生,我们常常把这些学生称之为“学困生”。我认为“学困生”的产生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大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客观上使教师难以兼顾差生,很多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机会极少,自觉不自觉地沦为边缘人,失去了掌握知识的最佳时机。有的教师讲课速度快,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节奏。
2.课堂失去的没有在课外及时弥补,导致知识链脱节,影响了后续学习,恶性循环,问题越积越多,从量变走向质变。因为要补的知识太多,教师精力不济,只好放弃,听之任之。
3.教师教育手段简单,粗暴,不科学。有的师生之间关系紧张,互不尊重。学生恶其师,自然不信其道,不学其术。
只要在教学工作中学会反思,不断学习,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最大力度的照顾到那些需要指导、帮助的学困生,坚信他们会有一定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只要对他们教育得体,很有可能会沿着教育轨迹逐步走上成功的道路,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学困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缺乏学习的兴趣。学困生对学习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脆弱。他们厌恶学习,上课开小差,搞小动作,极少举手回答。作业经常不完成或者随便抄袭应付。在他们眼里,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缺乏学习信心,上进心不强。因为基础差,没有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他们学习不知从何入手。回答、练习、考试往往错误较多,经常碰壁,多次失败打击之下,自卑感产生。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怀疑,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自暴自弃。于是采取逃避政策,不愿举手发言,不愿和同学、老师交流,害怕考试,甚至害怕上课被老师叫到。
3.心情压抑,有失落感。由于学习上处于落后位置,学困生在课堂上是被冷落和忽视的一群。上课老师怕浪费时间,很少叫他们发言,合作学习中又常常是优生掌握操作和话语权。他们得不到重视,被批评、歧视,受到表扬、鼓励的机会极少,导致心情压抑,失落感严重。
轉化“学困生”的几点措施:
1.教师要主动接近并走进“学困生”心里
作为教师首先要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反思一下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有没有把他们当作累赘,认为拖了班级的后腿,影响自己出成绩,从而对他们没有好脸色,用有伤自尊的语言对待他们,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对他们不闻不问。要知道师生之间的情感融洽与否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我们教师要主动走近学困生,关爱学困生,去了解他们的心理,解决他们的困难,宽容他们的错误,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生活中,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温暖的抚摸,一句表扬的话语,一次耐心的等待,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期望。
2.实施分层评价,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重大作用。评价学困生应该立足现实,着眼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着眼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提高自信心。评价时多采用激励性评价,让他们感到自己被赏识和重视,在表扬激励中提升学困生的自我评价。
3.分类指导,适当照顾,促进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转化学困生也必须向40分钟要质量,但我们教师一节课不可能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个别学困生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的办法是:同步教学,分类指导,适当照顾。就是说让学困生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课堂学习,但要求不同,评价各异,适当多给机会参与回答、练习。比如新课伊始复习型提问、练习以及新授后检查型提问、板演,旨在复述、回忆,我就适当多给学困生机会。巩固新知时只要求他们完成一些基础题。课堂巡视关注他们,发现做的正确的就让他们板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提问优先,尽量让优等生来回答,视作对优生的检查。作业弹性处理,完成指定的基础题后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其它题目。碰到较难的题目,教师予以提示或进行分解,使他们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从而诱发他们获得成功的欲望。
学困生教育转化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的工作 :一是转化学困生宜早不宜晚,最好从一年级开始抓起,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精力;二是教师要对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有清醒的认识,要始终充满信心,坚持不懈;三是要经常和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让他们共同承担教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