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教育想要更切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坚持教育改革,打破以往固化的教育思想,积极推进教学创新的实施策略,使教学模式更加灵活、生动,从而促使教育得到新的机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最终目的,也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共同的追求,更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发挥数学教学价值的最佳策略.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其次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低效的原因,最后重点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希望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途径;低效;意义
前言:众所周知,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反映教学好坏的重要因素,而教学方法对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等同于创新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就具体的教学方法而言,仍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其有效性依然低下.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了解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掌握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以此对教学方法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和调整,使教学方法更加有效,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内涵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实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切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遵循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特点,立足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体现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有利于落实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促使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言,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提升对其适应社会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利,对小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科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学习的动力有着本质的影响,对小学数学实现教学本质的目标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多年来传统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思想,有效缓解繁重学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轻松的学习.第二,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能够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对学生智力、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提升无论是对教学还是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
(一)教学方法太过于单一
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是很多教师教学过程中缺少的一个步骤,导致教学方法无法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促使教师只能被动地采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无法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幅度降低,甚至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出现排斥现象,这无疑给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教学困难,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
(二)教学方法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新课程改革针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很多教师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但是还是无法彻底摈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事先安排好的教学活动,这不但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提升,从而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没有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领域与信息技术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也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再加上小学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导致小学生很难轻松地进行数学学习.因此,想要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利用现代技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简单化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然而,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将教学方法与现代技术进行有效结合的少之又少,这也是导致小学数学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
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因此,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能快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还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
以“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为例,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这一教学重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除法知识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从实际的情境中理解除法的意义,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为学生讲述生活中的实例:我校决定组织363名学生分3批去参观博物馆,如何知道一批有多少名学生呢?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情境创设,有利于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产生回答欲望,为除法计算方法的教学打下基础.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列出相应的数学算式,学生已经学过了除法相关的知识,所以很容易就能列出相应的数学算式“363÷3=”,但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新的知识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此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回顾旧知:“如果是36÷3,你能计算出来是多少吗?”并引导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的计算方法尝试解决这个算式.最后鼓励学生与同桌互相探讨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并且思考需要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验算,引导学生利用乘法进行再次验算.这一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以往枯燥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起来,还能帮助学生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再次回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学有效性得到明显提高. (二)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以促进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笔者认为想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地去挖掘数学知识更深层的内涵,去体会数学的潜在魅力,还能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以“平移、旋转、轴对称”教学为例,图形的运动规律是一个十分抽象的知识,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图形变换的特征,所以教师可以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目标,这样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加高效.针对轴对称的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1)通过对图形的观察,说一说这些图形有什么样的特征.(2)动手操作,制作出具有以上特征的图形.(3)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且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有梯度的学习任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来,从而确保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数量的题型,这样既能保护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能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落实课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转化理念是培养学生转化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信息技术将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快速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转化,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刻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在引入新课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三室一厅一卫的房屋平面图,让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以此活跃课堂氛围.此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追问,例如,如何才能知道客厅的大小呢?学生回答:计算它的面积.教师继续发问:那应该怎么求客厅的面积呢?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填满客厅的过程,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形,就表明客厅的面积是多少,教师还可以对其他长方形的房间进行演示,并让学生思考长和宽各能摆几个小正方形.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刚的演示过程,总结其中的规律,使学生了解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种加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加快速地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
(四)联系生活,促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是教育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较为简单,有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生活中的元素,将生活实际与数学问题相结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量身高的场景,并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知道本班学生的身高增长情况呢?学生1答道:“要先知道每一个学生的身高增长情况.”学生2答道:“要先了解学生去年的身高,在测量现在的身高.”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对教师提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去年和今年的身高情况,通过学生的回答,发现不同学生的增长情况是不一样的,以此引导学生,统计班级每个同学的身高数据.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统计身高增长高度相同的人数.在此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举例,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数据收集的意义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结 语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的职责,也是实现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调整和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积极努力地寻找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和性格特征的教学方法,并对此进行实践,以此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快乐、获取知识、增长本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瑞兰.浅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才智,2012(19):112.
[2]王冬梅.信息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2019(13):97.
[3]梁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方法漫谈[J].科学咨询,2019(13):13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途径;低效;意义
前言:众所周知,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反映教学好坏的重要因素,而教学方法对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等同于创新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就具体的教学方法而言,仍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其有效性依然低下.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了解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掌握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以此对教学方法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和调整,使教学方法更加有效,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内涵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实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切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遵循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特点,立足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体现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有利于落实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促使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言,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提升对其适应社会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利,对小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科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学习的动力有着本质的影响,对小学数学实现教学本质的目标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多年来传统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思想,有效缓解繁重学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轻松的学习.第二,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能够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对学生智力、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提升无论是对教学还是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
(一)教学方法太过于单一
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是很多教师教学过程中缺少的一个步骤,导致教学方法无法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促使教师只能被动地采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无法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幅度降低,甚至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出现排斥现象,这无疑给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教学困难,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
(二)教学方法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新课程改革针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很多教师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但是还是无法彻底摈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事先安排好的教学活动,这不但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提升,从而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没有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领域与信息技术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也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再加上小学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导致小学生很难轻松地进行数学学习.因此,想要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利用现代技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简单化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然而,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将教学方法与现代技术进行有效结合的少之又少,这也是导致小学数学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
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因此,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能快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还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
以“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为例,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这一教学重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除法知识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从实际的情境中理解除法的意义,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为学生讲述生活中的实例:我校决定组织363名学生分3批去参观博物馆,如何知道一批有多少名学生呢?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情境创设,有利于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产生回答欲望,为除法计算方法的教学打下基础.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列出相应的数学算式,学生已经学过了除法相关的知识,所以很容易就能列出相应的数学算式“363÷3=”,但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新的知识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此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回顾旧知:“如果是36÷3,你能计算出来是多少吗?”并引导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的计算方法尝试解决这个算式.最后鼓励学生与同桌互相探讨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并且思考需要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验算,引导学生利用乘法进行再次验算.这一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以往枯燥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起来,还能帮助学生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再次回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学有效性得到明显提高. (二)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以促进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笔者认为想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地去挖掘数学知识更深层的内涵,去体会数学的潜在魅力,还能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以“平移、旋转、轴对称”教学为例,图形的运动规律是一个十分抽象的知识,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图形变换的特征,所以教师可以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目标,这样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加高效.针对轴对称的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1)通过对图形的观察,说一说这些图形有什么样的特征.(2)动手操作,制作出具有以上特征的图形.(3)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且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有梯度的学习任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来,从而确保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数量的题型,这样既能保护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能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落实课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转化理念是培养学生转化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信息技术将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快速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转化,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刻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在引入新课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三室一厅一卫的房屋平面图,让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以此活跃课堂氛围.此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追问,例如,如何才能知道客厅的大小呢?学生回答:计算它的面积.教师继续发问:那应该怎么求客厅的面积呢?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填满客厅的过程,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形,就表明客厅的面积是多少,教师还可以对其他长方形的房间进行演示,并让学生思考长和宽各能摆几个小正方形.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刚的演示过程,总结其中的规律,使学生了解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种加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加快速地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
(四)联系生活,促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是教育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较为简单,有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生活中的元素,将生活实际与数学问题相结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量身高的场景,并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知道本班学生的身高增长情况呢?学生1答道:“要先知道每一个学生的身高增长情况.”学生2答道:“要先了解学生去年的身高,在测量现在的身高.”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对教师提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去年和今年的身高情况,通过学生的回答,发现不同学生的增长情况是不一样的,以此引导学生,统计班级每个同学的身高数据.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统计身高增长高度相同的人数.在此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举例,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数据收集的意义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结 语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的职责,也是实现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调整和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积极努力地寻找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和性格特征的教学方法,并对此进行实践,以此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快乐、获取知识、增长本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瑞兰.浅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才智,2012(19):112.
[2]王冬梅.信息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2019(13):97.
[3]梁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方法漫谈[J].科学咨询,2019(1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