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态度,看到了重振“工匠精神”的信心,也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承担起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重任,深刻查找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工匠精神”
当前有部分研究认为,高职院校由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资金实训基地受限、实训设备落后等原因,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非常少从而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因素。这些难题主要从技术条件角度考量工匠精神难以培养的原因,却忽略了工匠精神在人文道德层次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学校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实际共同呼唤“工匠精神”
职业学校以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实践技能及实际工作能力,也要使学生具备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就职校生目前的就业状况而言,有就业岗位并不难,难的是在行业中有晋升与发展的空间。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应在专业思想的巩固、专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理想的树立等过程中将“工匠精神”渗透进去,发展学生个性,触动学生的灵魂。职业学校的人文课程更应凭借自身优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其就业能力。
二、对人文课程进行重新定位
首先,從功能上对人文课程进行重新定位。职业学校的人文课程应具备什么样的教学功能,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本能说”,认为人文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另一种是“服务说”,认为人文课程就是要为专业课服务。但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职业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工作技能,还包括促进人的发展,全面地陶冶人、塑造人,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时代前进的现代意义的“人”。职业学校的人文课程教学功能应该定位于把人本性(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性(即企业对岗位素质的要求)有机统一起来,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让其得到能力的提升和精神的熏陶。
第二,教学定位。当前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是学科知识的陈述,教学方法也多以“师讲生听”的线性传递方式为主,背离了职业教育的特性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与学习规律。事实上,学生喜欢的是与自身生活、未来职业联系的知识。因此,职业学校的人文课程教学在理念上要突出实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在教学内容上要生活化、实用化、专业化和校本化;在教学策略上要采取分层式、激励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方法。
第三,角色定位。职业学校人文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应该是“双重”的,即既要精通本专业的教学,成为本专业教学的行家能手,又要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开阔视野,做到文理兼知、优势互补。特别要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便于多方面教育和影响学生,并为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铺路。
三、“体验式”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完美和极致;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三是耐心、专注、坚持;四是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传统的工匠精神教育往往以教师讲为主,而教师讲授的往往是规范,“应该怎么做”或“不应该怎么做”,这就使学生无形中感受到工匠精神与自己本身的脱离感。但凡是通过灌输得来的道德教育都是外在的塑造,表面的影响,治标不治本。因此就导致了学生往往会因为并未真正了解到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而看似接受,其实并没有得到内化。这样的工匠精神教育过程无法使学生完成自我内化和自主建构,因此阻碍或是延缓了工匠精神在学生身上由他律水平上升到道德自律水平。而学生要实现自主选择,实现工匠精神的内化,一定离不开亲身的体验。
体验式教育是一个从具体体验到反思观察到抽象概括最后到主动运用的过程。它注重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是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运用辩证方法不断解决冲突的过程;一个适应世界的完整过程;是一个个体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而工匠精神追求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体验、观察、思考再继续体验,这就是人文教育中关于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在人文课施行体验式教育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这一职业道德要求做更加细化、明确的思考和实践显得尤为有意义。
工匠精神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灵魂,成为每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式有很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目前,职业教育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身处职业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要主动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从熟悉的课程中挖掘新东西,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无论是在意识上还是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文化课教师都应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培养其“工匠精神”改进或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更切合实际的内容,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努力向企业、向社会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钱穆.民族与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3]徐少锦.中国传统工匠伦理初探[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4)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工匠精神”
当前有部分研究认为,高职院校由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资金实训基地受限、实训设备落后等原因,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非常少从而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因素。这些难题主要从技术条件角度考量工匠精神难以培养的原因,却忽略了工匠精神在人文道德层次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学校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实际共同呼唤“工匠精神”
职业学校以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实践技能及实际工作能力,也要使学生具备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就职校生目前的就业状况而言,有就业岗位并不难,难的是在行业中有晋升与发展的空间。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应在专业思想的巩固、专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理想的树立等过程中将“工匠精神”渗透进去,发展学生个性,触动学生的灵魂。职业学校的人文课程更应凭借自身优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其就业能力。
二、对人文课程进行重新定位
首先,從功能上对人文课程进行重新定位。职业学校的人文课程应具备什么样的教学功能,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本能说”,认为人文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另一种是“服务说”,认为人文课程就是要为专业课服务。但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职业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工作技能,还包括促进人的发展,全面地陶冶人、塑造人,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时代前进的现代意义的“人”。职业学校的人文课程教学功能应该定位于把人本性(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性(即企业对岗位素质的要求)有机统一起来,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让其得到能力的提升和精神的熏陶。
第二,教学定位。当前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是学科知识的陈述,教学方法也多以“师讲生听”的线性传递方式为主,背离了职业教育的特性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与学习规律。事实上,学生喜欢的是与自身生活、未来职业联系的知识。因此,职业学校的人文课程教学在理念上要突出实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在教学内容上要生活化、实用化、专业化和校本化;在教学策略上要采取分层式、激励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方法。
第三,角色定位。职业学校人文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应该是“双重”的,即既要精通本专业的教学,成为本专业教学的行家能手,又要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开阔视野,做到文理兼知、优势互补。特别要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便于多方面教育和影响学生,并为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铺路。
三、“体验式”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完美和极致;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三是耐心、专注、坚持;四是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传统的工匠精神教育往往以教师讲为主,而教师讲授的往往是规范,“应该怎么做”或“不应该怎么做”,这就使学生无形中感受到工匠精神与自己本身的脱离感。但凡是通过灌输得来的道德教育都是外在的塑造,表面的影响,治标不治本。因此就导致了学生往往会因为并未真正了解到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而看似接受,其实并没有得到内化。这样的工匠精神教育过程无法使学生完成自我内化和自主建构,因此阻碍或是延缓了工匠精神在学生身上由他律水平上升到道德自律水平。而学生要实现自主选择,实现工匠精神的内化,一定离不开亲身的体验。
体验式教育是一个从具体体验到反思观察到抽象概括最后到主动运用的过程。它注重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是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运用辩证方法不断解决冲突的过程;一个适应世界的完整过程;是一个个体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而工匠精神追求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体验、观察、思考再继续体验,这就是人文教育中关于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在人文课施行体验式教育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这一职业道德要求做更加细化、明确的思考和实践显得尤为有意义。
工匠精神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灵魂,成为每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式有很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目前,职业教育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身处职业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要主动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从熟悉的课程中挖掘新东西,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无论是在意识上还是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文化课教师都应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培养其“工匠精神”改进或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更切合实际的内容,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努力向企业、向社会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钱穆.民族与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3]徐少锦.中国传统工匠伦理初探[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