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考,圈地运动,试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3-0017-04
天津历史卷第14题的立意兼顾了现实关怀与引领教学的功能,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道好题。当然再优秀的选题,在设计上都还有进一步发掘的空间。全题如下:
14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16个牧羊场。……汤申家族还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
——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什么经济运动有关?汤申家族属于哪个社会阶层?(4分)
材料二: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
下表是对1660年和1760年英国东部粮食产量的一种估算。
(2)材料二中的“四区轮作制”能推行,需以什么样的土地关系为前提?指出英国农业技术革命所产生的结果。(4分)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的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这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2分)
答案:(1)圈地运动、新贵族。
(2)大土地所有制。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3)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大农场的形成有利于农业技术革命;农业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农业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更能适应现代化需要。
一、该题的巧妙之处
首先,这道题体现了历史学以史为鉴的基本功能。
它通过英国的圈地运动说明了大地产制的形成是农业技术进步的要求,规模经营得以产生并发挥优势,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换句话说,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土地关系的发展方向是大地产所有制取代小农所有制。目前中国正在逐步展开农村土地流转,尽管眼前的土地流转仅仅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其集体所有制和承包权仍然不变,但实现规模经营以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与当年的圈地运动却是相通的。这很好地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发挥了历史服务现实的学科功能。
圈地运动在欧洲许多国家都发生过,但以英国最为典型。圈地运动被视为英国农业资本主义成长中的一大特色,大约从15世纪末延续到19世纪初。那么圈地之前,英国的土地制度是个什么样子呢?
中世纪欧洲尤其是英国,最典型的土地制度是敞田制(open-field system)。在这种土地制度下,村落中存在的大量荒地、林地是可以共享的,被称为“公用地”(common land),而耕地则按照各种条件被分成许多条田,然后分配给村民。因此,村民的土地无法连接成片,而是与别人家的条田相互间隔。他们往往组成生产小组共同耕种,然后收取自家条田上的产物。收割完毕后,条田成为公共牧场。这种生产方式,要求各农户在同一时间耕、收,播种相同的作物。
这样显然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改良和新技术的应用。比如,1797年的《合并土地法令》中就写道:“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的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和草地以及所述的公有地、沼泽地、荒地、未开垦地,以及公有的森林、田地和场地,采取围圈就能获得很大改良。”
敞田对农业发展的不适应性,本身就构成了圈地运动的重要原因。经过漫长时期的各种形式的圈地运动,敞田逐渐被围田取代,大量“公用地”、分属不同农户的条田被合并圈占起来,既明确了土地的私有权,又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大地产。据学者统计,到1851年,英国1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已然占据了70~80%的农业经营土地。
大地产的建立,为农业组织的革新和农业技术的改良创造了条件。18世纪初开始,一场农业革命在英国拉开了序幕。马耕取代了牛耕,新的农具得到推广,无需休耕的新的耕作制度——四茬轮作制(诺福克轮作制)被推广开来。
圈地运动中,敞田围圈、公地私有化、小户土地被收购,渐渐汇成大土地所有制。因此,圈地运动本身就是一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施之初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从现代化进程的长远发展来看,通过土地流转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是必由之路。
其次,该题所用材料都是新近的学术成果,体现出很强的学术性,对教学有引领作用。
材料一出自《英国土地制度史》。南京大学沈汉教授于2005年出版的这本专著,是2000年以来英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力作。它分析了中世纪至19世纪英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作者一改单纯从生产力角度研究英国农业史的方法,着重从生产关系和土地法的角度人手,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对英国农业经济历史发展道路作了新的探讨。
材料二出自《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的一篇文章:《东盎格利亚道路:英国传统农业区的曲折转型》。作者是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刘景华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崔洪健。该文翔实地探讨了由诺福克、萨福克两郡和剑桥郡东部以及埃塞克斯郡东北部组成的东盎格利亚地区,自中世纪至19世纪初的两次经济转型,包括该地区的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情况,比如试题中所提的“四区轮作制”。该文为我们理解圈地运动及其由规模效应所推动的农业革命提供了具体的区域案例。
其三,该题跳出了只从教材正文内容中选取考点的套路,关注的是在历史转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圈地运动在旧版教材中地位相对突出,属于正文内容,而且属于英国工业革命背景的几大要素之一。“英国资产阶级一方面……进行殖民掠夺,集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配套的教参也专门开辟一目解释圈地运动。但新版人教版教材在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却把圈地运动放在了“历史纵横”栏目里。
以教材为基础是好的,但容易下意识地陷入一切从教材出发的旧教材观。本课涉及内容极其复杂,重点内容非常集中,放在边框里的这项内容很容易被忽略。然而圈地运动在欧洲经济史上的地位是极高的,它推动了农业革命的发展,形成了大地产制资本主义农业经济,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使欧洲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促进了乡村工业的发展,最终为近代工业革命准备了劳动力、资金、原料、市场等条件。显然,这是教学中不应忽略的内容。
二、围绕本题目可发掘更多的学习资源
像圈地运动这样重大的历史环节,从不同的维度进行透视,可以得到很多历史的启示,我们还可以换换角度对该题做出新的发掘。
1 从圈地运动的主要手段是暴力还是市场入手,培养批判思维。
历史学习,终归还是要培养能力,养成一套历史学科的方法和思维。历史学科在本质上并非严格的科学,历史观点往往会受到资料和时代的局限。因此,学习历史一定要养成对既定历史结论的更新观念或批判观念。
关于圈地运动的手段,大学主流教材做了如下描述:“由于国内外市场上对羊毛的需求激增,羊毛价格上涨,急于发财的地主便利用手中特权侵占荒地和公地,用栅栏和沟渠圈围起来,建立大牧羊场;有的地主将自领地直接改为牧场,赶走大部分农民;有的则当出租地租约期满后,用提高地租的办法迫使农民放弃续租,甚至强迫农民退佃,然后将土地大片出租给牧场主经营。”“侵占”“赶走”“强迫”等关键词汇,烘托出了一种残忍的“暴力”意象。农民是圈地运动的牺牲品,圈地运动是对农民的“暴力”掠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则进行了更为直接的描述,造就了“羊吃人”的经典结论,“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
然而,无论晚近的西方研究,还是90年代以来的国内学术界,早就有人指出了圈地运动的主要手段并非暴力,它是比较漫长、温和的,协商、经济手段起了重大作用。孙立田教授也在《英国都铎王朝时期圈地运动考察》一文中指出,“这样的判断与历史的实际并不完全相符”。侯建新教授则指出:“领主圈地中的强制和暴力行为确实存在……不过,以16世纪的圈地为例,圈地运动主要是以经济的、非暴力的方式进行的……不论领主圈地,还是一般农民圈地,本质上,都是一场土地所有权和生产方式的革命。”
或许试题还可以经过一番精心设计,通过使用新结论方面的材料,与旧观念产生碰撞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2 从社会史角度,引导学生关注圈地运动时期英国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监管、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救济。
英国的圈地运动,很大程度上是在法制的前提下展开的。比如,13世纪英国就颁布了《默顿法令》。英国的协议圈地、私法圈地、一般法圈地,都有严格的法律程序,是相对公正的。农民的权益得到了一定照顾和补偿。英国对待圈地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也制订了相关的救济方案,从严惩流浪到财物救济,再到帮助就业、创业。这是很有现实价值和人文价值的视角。
3 圈地运动或农业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尽管我们也认为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的背景之一,但往往把更多的关注倾注在了海外市场、技术对工业的拉动上。
吴于廑先生指出,“农产剩余的长趋势增长,是农本经济孕育工业世界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也就没有工业世界的孕育,即使孕育了也难产”。圈地运动为农业革命提供了规模和产权上的条件。农业革命又增加了农村的经济收入,扩大了农村对工业品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乡村工业,最后是大工业的发展。比如,英国冶铁业的发展最初主要缘于满足圈地运动后农村的市场需要。以18世纪为例,制犁和马蹄铁所需的铁原料,约占英格兰铁需求总量的一半。可见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初是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其中农村市场是主体。
另外,英国的很多大农场主本身也兼营乡村工矿业,农业上的利润为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农业革命既催生了农业资本家也制造了工业家。
总之,借此,我们可以对资本主义的起源,以及工业革命的起源有一种新的见解。这对于更新中学的知识体系会有促进作用。
三、对中学教学的启示
天津卷的14题是一道价值丰富的题目,值得思考以后的教学方向。
1 教学中古今结合是浪费时间?否。
历史学科的诸多功能中,教化、人文等功能并非本学科独有。其最具特色的应是通过解读过去为理解现实、指导现实服务。
将历史现象、走势与当前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是最上乘的历史教学。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加强现实立意,加强“问题意识”,拒绝传授死知识。这样做不但不会浪费时间,反而是符合现代高考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的。这道高考题,是再好不过的例子了。
2 高考备考仅仅根据教材体系确定重点?否。
在“一标多本”的格局下,教材不是神圣的经典,本质上也只是一种的教学资源而已。教学重点不能单纯看某一段落在教材中的位置,而应该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特别关注那些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很多这样的事件,教材都没有充分展开。可以结合现实热点,给予适度的拓展。
尽管难度很大,值得尝试。
3 中学老师不必关注学术?否。
历史学科的主观性是非常突出的,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研究视角的转换、史学研究的积累,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范式发生了大规模转型,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甚至有些体系性的结论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尽管中学教学的任务是传播主流研究成果,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标新立异,但新成果是必须借鉴的。我们努力学习新成果,与时俱进,我们的知识体系就是活的、有生命力的,反之,将在专业领域越走越窄。
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历史教师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吴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3-0017-04
天津历史卷第14题的立意兼顾了现实关怀与引领教学的功能,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道好题。当然再优秀的选题,在设计上都还有进一步发掘的空间。全题如下:
14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16个牧羊场。……汤申家族还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
——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什么经济运动有关?汤申家族属于哪个社会阶层?(4分)
材料二: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
下表是对1660年和1760年英国东部粮食产量的一种估算。
(2)材料二中的“四区轮作制”能推行,需以什么样的土地关系为前提?指出英国农业技术革命所产生的结果。(4分)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的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这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2分)
答案:(1)圈地运动、新贵族。
(2)大土地所有制。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3)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大农场的形成有利于农业技术革命;农业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农业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更能适应现代化需要。
一、该题的巧妙之处
首先,这道题体现了历史学以史为鉴的基本功能。
它通过英国的圈地运动说明了大地产制的形成是农业技术进步的要求,规模经营得以产生并发挥优势,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换句话说,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土地关系的发展方向是大地产所有制取代小农所有制。目前中国正在逐步展开农村土地流转,尽管眼前的土地流转仅仅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其集体所有制和承包权仍然不变,但实现规模经营以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与当年的圈地运动却是相通的。这很好地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发挥了历史服务现实的学科功能。
圈地运动在欧洲许多国家都发生过,但以英国最为典型。圈地运动被视为英国农业资本主义成长中的一大特色,大约从15世纪末延续到19世纪初。那么圈地之前,英国的土地制度是个什么样子呢?
中世纪欧洲尤其是英国,最典型的土地制度是敞田制(open-field system)。在这种土地制度下,村落中存在的大量荒地、林地是可以共享的,被称为“公用地”(common land),而耕地则按照各种条件被分成许多条田,然后分配给村民。因此,村民的土地无法连接成片,而是与别人家的条田相互间隔。他们往往组成生产小组共同耕种,然后收取自家条田上的产物。收割完毕后,条田成为公共牧场。这种生产方式,要求各农户在同一时间耕、收,播种相同的作物。
这样显然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改良和新技术的应用。比如,1797年的《合并土地法令》中就写道:“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的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和草地以及所述的公有地、沼泽地、荒地、未开垦地,以及公有的森林、田地和场地,采取围圈就能获得很大改良。”
敞田对农业发展的不适应性,本身就构成了圈地运动的重要原因。经过漫长时期的各种形式的圈地运动,敞田逐渐被围田取代,大量“公用地”、分属不同农户的条田被合并圈占起来,既明确了土地的私有权,又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大地产。据学者统计,到1851年,英国1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已然占据了70~80%的农业经营土地。
大地产的建立,为农业组织的革新和农业技术的改良创造了条件。18世纪初开始,一场农业革命在英国拉开了序幕。马耕取代了牛耕,新的农具得到推广,无需休耕的新的耕作制度——四茬轮作制(诺福克轮作制)被推广开来。
圈地运动中,敞田围圈、公地私有化、小户土地被收购,渐渐汇成大土地所有制。因此,圈地运动本身就是一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施之初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从现代化进程的长远发展来看,通过土地流转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是必由之路。
其次,该题所用材料都是新近的学术成果,体现出很强的学术性,对教学有引领作用。
材料一出自《英国土地制度史》。南京大学沈汉教授于2005年出版的这本专著,是2000年以来英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力作。它分析了中世纪至19世纪英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作者一改单纯从生产力角度研究英国农业史的方法,着重从生产关系和土地法的角度人手,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对英国农业经济历史发展道路作了新的探讨。
材料二出自《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的一篇文章:《东盎格利亚道路:英国传统农业区的曲折转型》。作者是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刘景华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崔洪健。该文翔实地探讨了由诺福克、萨福克两郡和剑桥郡东部以及埃塞克斯郡东北部组成的东盎格利亚地区,自中世纪至19世纪初的两次经济转型,包括该地区的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情况,比如试题中所提的“四区轮作制”。该文为我们理解圈地运动及其由规模效应所推动的农业革命提供了具体的区域案例。
其三,该题跳出了只从教材正文内容中选取考点的套路,关注的是在历史转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圈地运动在旧版教材中地位相对突出,属于正文内容,而且属于英国工业革命背景的几大要素之一。“英国资产阶级一方面……进行殖民掠夺,集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配套的教参也专门开辟一目解释圈地运动。但新版人教版教材在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却把圈地运动放在了“历史纵横”栏目里。
以教材为基础是好的,但容易下意识地陷入一切从教材出发的旧教材观。本课涉及内容极其复杂,重点内容非常集中,放在边框里的这项内容很容易被忽略。然而圈地运动在欧洲经济史上的地位是极高的,它推动了农业革命的发展,形成了大地产制资本主义农业经济,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使欧洲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促进了乡村工业的发展,最终为近代工业革命准备了劳动力、资金、原料、市场等条件。显然,这是教学中不应忽略的内容。
二、围绕本题目可发掘更多的学习资源
像圈地运动这样重大的历史环节,从不同的维度进行透视,可以得到很多历史的启示,我们还可以换换角度对该题做出新的发掘。
1 从圈地运动的主要手段是暴力还是市场入手,培养批判思维。
历史学习,终归还是要培养能力,养成一套历史学科的方法和思维。历史学科在本质上并非严格的科学,历史观点往往会受到资料和时代的局限。因此,学习历史一定要养成对既定历史结论的更新观念或批判观念。
关于圈地运动的手段,大学主流教材做了如下描述:“由于国内外市场上对羊毛的需求激增,羊毛价格上涨,急于发财的地主便利用手中特权侵占荒地和公地,用栅栏和沟渠圈围起来,建立大牧羊场;有的地主将自领地直接改为牧场,赶走大部分农民;有的则当出租地租约期满后,用提高地租的办法迫使农民放弃续租,甚至强迫农民退佃,然后将土地大片出租给牧场主经营。”“侵占”“赶走”“强迫”等关键词汇,烘托出了一种残忍的“暴力”意象。农民是圈地运动的牺牲品,圈地运动是对农民的“暴力”掠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则进行了更为直接的描述,造就了“羊吃人”的经典结论,“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
然而,无论晚近的西方研究,还是90年代以来的国内学术界,早就有人指出了圈地运动的主要手段并非暴力,它是比较漫长、温和的,协商、经济手段起了重大作用。孙立田教授也在《英国都铎王朝时期圈地运动考察》一文中指出,“这样的判断与历史的实际并不完全相符”。侯建新教授则指出:“领主圈地中的强制和暴力行为确实存在……不过,以16世纪的圈地为例,圈地运动主要是以经济的、非暴力的方式进行的……不论领主圈地,还是一般农民圈地,本质上,都是一场土地所有权和生产方式的革命。”
或许试题还可以经过一番精心设计,通过使用新结论方面的材料,与旧观念产生碰撞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2 从社会史角度,引导学生关注圈地运动时期英国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监管、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救济。
英国的圈地运动,很大程度上是在法制的前提下展开的。比如,13世纪英国就颁布了《默顿法令》。英国的协议圈地、私法圈地、一般法圈地,都有严格的法律程序,是相对公正的。农民的权益得到了一定照顾和补偿。英国对待圈地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也制订了相关的救济方案,从严惩流浪到财物救济,再到帮助就业、创业。这是很有现实价值和人文价值的视角。
3 圈地运动或农业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尽管我们也认为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的背景之一,但往往把更多的关注倾注在了海外市场、技术对工业的拉动上。
吴于廑先生指出,“农产剩余的长趋势增长,是农本经济孕育工业世界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也就没有工业世界的孕育,即使孕育了也难产”。圈地运动为农业革命提供了规模和产权上的条件。农业革命又增加了农村的经济收入,扩大了农村对工业品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乡村工业,最后是大工业的发展。比如,英国冶铁业的发展最初主要缘于满足圈地运动后农村的市场需要。以18世纪为例,制犁和马蹄铁所需的铁原料,约占英格兰铁需求总量的一半。可见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初是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其中农村市场是主体。
另外,英国的很多大农场主本身也兼营乡村工矿业,农业上的利润为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农业革命既催生了农业资本家也制造了工业家。
总之,借此,我们可以对资本主义的起源,以及工业革命的起源有一种新的见解。这对于更新中学的知识体系会有促进作用。
三、对中学教学的启示
天津卷的14题是一道价值丰富的题目,值得思考以后的教学方向。
1 教学中古今结合是浪费时间?否。
历史学科的诸多功能中,教化、人文等功能并非本学科独有。其最具特色的应是通过解读过去为理解现实、指导现实服务。
将历史现象、走势与当前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是最上乘的历史教学。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加强现实立意,加强“问题意识”,拒绝传授死知识。这样做不但不会浪费时间,反而是符合现代高考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的。这道高考题,是再好不过的例子了。
2 高考备考仅仅根据教材体系确定重点?否。
在“一标多本”的格局下,教材不是神圣的经典,本质上也只是一种的教学资源而已。教学重点不能单纯看某一段落在教材中的位置,而应该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特别关注那些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很多这样的事件,教材都没有充分展开。可以结合现实热点,给予适度的拓展。
尽管难度很大,值得尝试。
3 中学老师不必关注学术?否。
历史学科的主观性是非常突出的,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研究视角的转换、史学研究的积累,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范式发生了大规模转型,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甚至有些体系性的结论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尽管中学教学的任务是传播主流研究成果,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标新立异,但新成果是必须借鉴的。我们努力学习新成果,与时俱进,我们的知识体系就是活的、有生命力的,反之,将在专业领域越走越窄。
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历史教师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