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很重要,数学学习中有许多原因会使中职生养成不良的数学习惯。可通过树立信心,调动积极性,亲自“动一动”,“积极想、善于问、认真听、仔细审、勇于辩”等方式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词: 中职生 数学学习习惯 养成策略
什么是习惯?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也就是说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学习上习惯就是指积久养成的学习方式。
中职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十五”计划纲要再次重申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那么现在的中职生能接受国家对他们的选拔吗?要成为国家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那就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养成良好的习惯。美国教育学家威·詹姆斯说:“习惯是社会的巨大的飞轮和最可贵的维护者。”我是一名中职数学教育工作者,为中职生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肩负着不可推卸的数学教育之责,认为培养中职生的良好数学习惯是数学教育当务之急。《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教学目标”提到:“引导中职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中职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一、当前中职生不良数学习惯产生的原因
1.缺乏数学学习热情,学习意志薄弱。
中职生普遍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求知欲低,特别对于抽象性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还有,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题目较长就产生畏惧心理,再就是部分中职生本身自控能力弱,贪玩,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
2.数学听课效率低。
究其原因就是很多中职生数学基础差,听不懂;还有就是周边人都听不懂,想听也没兴趣和干劲;再就是被迫学习,进入中职校学习后,还像初中那样有依赖心理,跟着老师惯性思考,不会掌握学习主动权等。
3.没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教师上课一般情况是要讲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一部分中职生由于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靠死记硬背,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中职生。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仍存在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忽视对中职生的研究、对知识点的研究以适应中职生的特点;教师讲得过多,中职生练得过少,中职生只听讲,不能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忽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探讨。
二、中职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养成树立信心、调动积极性的良好数学习惯,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只有正确恰当树立起信心和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就能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才会自主地学习数学、自觉地运用数学、主动探究数学。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节课中,有的中职生学得生动活泼、津津有味;有的中职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兴趣问题。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2.养成亲自“动一动”的数学习惯,体验成功与失败。
(1)亲自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要求在上课前阅读要学的数学内容,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有疑问的地方等,以便在老师讲课时多留心。这样在第二天上课时就会听得懂,还可以对照老师的思路检验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否正确,锻炼自己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得到了加强。同时这种学习能力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2)亲自推导公式与定理的习惯。中职数学课本中有大量的公式,无论课本上有无推导过程,都可以亲自用学过的知识公式试推导一遍;再把自己推导过程和书上的相对照;书上若没有推导过程的则可在课堂上和老师推导的过程相对比一下。这样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提高了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良好的数学习惯。
(3)亲自试做练习的习惯。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出的。在上课前通过预习后对照例题可以试做那些练习,中职数学课本中的数学例题和知识点与练习关联密切。在试做中,并不强调要做对,只是用于检验自己亲自“做”的效果。这样可以有效检验自己的数学水平。
3.养成“积极想、善于问、认真听、仔细审、勇于辩”的数学习惯。
(1)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使自己始终置身于教学活动中,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中职生思考、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随着年龄的升高,思考问题时应逐步渗透联想、假设、转化等数学思想,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的質量和速度。
(2)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中职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孕育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与数学学习思维方法、思想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中职生在发现和寻找思维上的困难、疑惑,并将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在课堂里向教师提问,这就是提问。“学者须要会疑”,“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积极提问是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重要学习习惯。
(3)认真听是由于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因此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求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专心听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并提倡边听边做听课笔记。
(4)审题能力是中职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解题时的错误往往是由于不细心审题,没有弄清楚已知、未知条件就急于解题造成的。教师会要求中职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要学会抓住字眼,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旁注、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性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增强中职生自身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5)勇于辩就是中职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教学的关键之处。大多中职生存在胆怯心理,往往有了疑难问题不敢提。因此在教师的鼓励下中职生要主动质疑问题,主动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讨论和争辩是思维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渠道、广泛的信息交流。让中职生在争辩中表现自我、互相启迪、交流所得、增长才干,最终统一对知识的认同。
总而言之,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中职生有意志,也需要教师的培养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只要中职生在中职学习期间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其习惯的惯性将会跟随中职生走向社会,良好习惯将会使中职生终生受益。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参考文献:
[1]李琴.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及教学策略.互联网,2014.
[2]林宜玉.影响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数学成绩的基本因素及对策——以黔东南三所农村中学为例.硕博学位论文,2004.
[3]王素岩.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
关键词: 中职生 数学学习习惯 养成策略
什么是习惯?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也就是说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学习上习惯就是指积久养成的学习方式。
中职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十五”计划纲要再次重申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那么现在的中职生能接受国家对他们的选拔吗?要成为国家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那就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养成良好的习惯。美国教育学家威·詹姆斯说:“习惯是社会的巨大的飞轮和最可贵的维护者。”我是一名中职数学教育工作者,为中职生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肩负着不可推卸的数学教育之责,认为培养中职生的良好数学习惯是数学教育当务之急。《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教学目标”提到:“引导中职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中职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一、当前中职生不良数学习惯产生的原因
1.缺乏数学学习热情,学习意志薄弱。
中职生普遍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求知欲低,特别对于抽象性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还有,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题目较长就产生畏惧心理,再就是部分中职生本身自控能力弱,贪玩,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
2.数学听课效率低。
究其原因就是很多中职生数学基础差,听不懂;还有就是周边人都听不懂,想听也没兴趣和干劲;再就是被迫学习,进入中职校学习后,还像初中那样有依赖心理,跟着老师惯性思考,不会掌握学习主动权等。
3.没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教师上课一般情况是要讲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一部分中职生由于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靠死记硬背,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中职生。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仍存在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忽视对中职生的研究、对知识点的研究以适应中职生的特点;教师讲得过多,中职生练得过少,中职生只听讲,不能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忽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探讨。
二、中职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养成树立信心、调动积极性的良好数学习惯,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只有正确恰当树立起信心和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就能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才会自主地学习数学、自觉地运用数学、主动探究数学。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节课中,有的中职生学得生动活泼、津津有味;有的中职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兴趣问题。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2.养成亲自“动一动”的数学习惯,体验成功与失败。
(1)亲自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要求在上课前阅读要学的数学内容,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有疑问的地方等,以便在老师讲课时多留心。这样在第二天上课时就会听得懂,还可以对照老师的思路检验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否正确,锻炼自己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得到了加强。同时这种学习能力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2)亲自推导公式与定理的习惯。中职数学课本中有大量的公式,无论课本上有无推导过程,都可以亲自用学过的知识公式试推导一遍;再把自己推导过程和书上的相对照;书上若没有推导过程的则可在课堂上和老师推导的过程相对比一下。这样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提高了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良好的数学习惯。
(3)亲自试做练习的习惯。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出的。在上课前通过预习后对照例题可以试做那些练习,中职数学课本中的数学例题和知识点与练习关联密切。在试做中,并不强调要做对,只是用于检验自己亲自“做”的效果。这样可以有效检验自己的数学水平。
3.养成“积极想、善于问、认真听、仔细审、勇于辩”的数学习惯。
(1)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使自己始终置身于教学活动中,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中职生思考、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随着年龄的升高,思考问题时应逐步渗透联想、假设、转化等数学思想,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的質量和速度。
(2)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中职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孕育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与数学学习思维方法、思想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中职生在发现和寻找思维上的困难、疑惑,并将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在课堂里向教师提问,这就是提问。“学者须要会疑”,“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积极提问是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重要学习习惯。
(3)认真听是由于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因此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求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专心听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并提倡边听边做听课笔记。
(4)审题能力是中职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解题时的错误往往是由于不细心审题,没有弄清楚已知、未知条件就急于解题造成的。教师会要求中职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要学会抓住字眼,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旁注、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性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增强中职生自身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5)勇于辩就是中职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教学的关键之处。大多中职生存在胆怯心理,往往有了疑难问题不敢提。因此在教师的鼓励下中职生要主动质疑问题,主动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讨论和争辩是思维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渠道、广泛的信息交流。让中职生在争辩中表现自我、互相启迪、交流所得、增长才干,最终统一对知识的认同。
总而言之,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中职生有意志,也需要教师的培养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只要中职生在中职学习期间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其习惯的惯性将会跟随中职生走向社会,良好习惯将会使中职生终生受益。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参考文献:
[1]李琴.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及教学策略.互联网,2014.
[2]林宜玉.影响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数学成绩的基本因素及对策——以黔东南三所农村中学为例.硕博学位论文,2004.
[3]王素岩.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