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揭示了与生活沟通、了解社会是品德课程的一个标志性要求。品德课程也张扬着这么一种新理念:德育源自于人类的生活,德育是人的一种需要,更是一种享受,人在享受德育中成长。
品德课程追求回归生活,其实就是要探索人的生命涌动与理性超越在生命活动中的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发挥课程的作用,更多地给予学生温暖的感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唤醒、激活他们心中潜藏着的对于美好生活与美好事物的向往,使学生在生活中享受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发展道德智慧。这种智慧是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基于以上认识,我尊重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热爱生活。
一、 积极感受,充分享受
我们追求的“让学生在享受中成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确定“知行融合”的有效途径,落实在具体课堂上就是寻求道德传递与个体体验相统一的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既能在课堂上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以引发和调节社会道德的个体化,又能作为学生个体品德社会化的内在保证。于是,循着课程标准的基本走向,我们走进课堂。当我们把目光锁定在“高情感”这把开启“德性生长”大门的钥匙上时,我们感受到了课堂上洋溢着的生命气息。
我有幸聆听了一年级的品德课——《认识新朋友》。老师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照片带进课堂,对着照片说故事,展现特长作自我介绍。一个学生讲述着照片上自己打球的故事,那虎头虎脑的样子很快让同学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威尼”;一个学生把自己的淘气事一股脑儿搬了出来,在愉快的笑声中,一个“乐乐猴”的形象印入同学们的脑海;听着小伙伴把自己的藏书放进了班级的图书角,许多学生心中的“爱心鸽子”在飞翔;看到身边同学的才艺展示,学生们羡慕的眼神在告诉我们:要和这个“小松鼠”交朋友。课堂上,沉思凝眸间最让人心动。那一瞬,课堂成了生命相通、心灵相约的场所,情感所激发的人性的闪光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拥有的,而在课堂安详而活跃的氛围中,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心灵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张扬。是什么让品德课如此美丽?在这堂课里,我们享受到明净而纯洁的、那种被人们唤为“情感与态度”的东西。我们知道,课程标准把“情感与态度”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教材内容哪怕是阅读部分,如《奇妙的冬天》《春天的盛会》……也是篇篇美文段段情。当我们把学生带入极为丰富的高情感地带时,学生的课堂感受将更愉悦,内心体验将更深刻,道德评价将更准确,反应选择将更敏捷,品德学科也将走进“带着情绪去体验情境的第三个时代”。
二、 珍藏感动,享受感动
感动是对生活的感恩,感动是一种幸福。学会感动,是生活所需要的。感动是对生活的精神融入,是对人生的珍视。与感动同行,我们才能发掘出有价值的东西,能更敏锐地发现、开发、利用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感动是对真善美的心灵回应。
感动源于对生活的挚爱,源于对生命意义的领悟。细腻地感受生活,我们会发现感动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沉静地融入生活,让他们的心细腻起来、敏感起来、柔软起来,相互分享体验,分享感动:从老师新添的几根白发里读出呕心沥血的感动,从妈妈清晨起床时蹑手蹑脚的动作中读出体贴关怀的感动。如果我们能引领学生细细地体味生活,就会发现感动的天地是那么广阔,我们和学生就能从普普通通的生活里,感应到更强的情感“电流”,享受到更多的心灵感动。
三、 回归真实,享受真实
教育,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孩子们把自己成长中的苦恼、成长中的乐趣、成长中的收获,通过各种形式与同伴、老师、父母进行思想、情感,方法等多领域的交流和探讨。然而,我们有没有想过:这种交流是否赋予了真情实感?是否以真实为基础,孩子是否用漂亮的语言“哄”着我们?我们身为师长、父母者是否反思和检讨过自己在教育上的失策和误导?当教育与真实“分家”的时候,那是教育的悲哀!社会的悲哀!
1.真实的德育应该以人为本,充满人性
我们要教会学生,也要教会自己,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会悦纳。学生由于个性、家庭、年龄等各方面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审美习惯、价值观念,教师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评价。应该塑造灵魂,张扬个性,让孩子在教师开明的态度中,回归天性,真实地暴露、自由地舒展。教师要有多元的德育观,允许不同的价值观念并存,要营造多元价值并存的空间,提供足够的自由表达与争论的机会。比如:学生不善交往,不要一味指责;学生挑吃,不要讽刺;学生自私,不要急着要批评。
2. 淡化说教,教育无痕
“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是一个享受心灵成长的过程。能让我们的学生在不经意间得到熏陶,有所感悟,产生心灵的感应,从而由内到外地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得到升华。比如:有一位女孩子,她的计算器不见了。女孩子看到班上另一位女同学用的计算器与她的一模一样。老师悄悄找到那位女同学,平静地对她说:“别人丢了计算器,和你用的一样的,请你帮忙回家找一找,你会不会当成自己的带回家了呢?如果真的在你那儿,明天就带来给老师,好吗?”第二天,计算器就回到了主人的手中。老师表扬她拾金不昧,这位学生的脸顿时红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刻骨铭心的。
3. 给学生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
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不断生成的。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真实情境和教育契机,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考虑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状态,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心理状态下真实地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心灵的沟通。面对课堂生成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因为“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生命是丰富的、多变的、复杂的,所以对不同的生命也应有不同的解读。学生在这样真实的课堂中快乐地探究着、享受着过程。学生就应该在这样的氛围中享受着成长的快乐。
我们努力着,力图让学生通过思想的砥砺和碰撞,情感的体悟与交流,美感的激发与生成,掌握与继承既有的道德规范与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最终让学生至于“真”,达于“善”,臻于“美”的境界,获得精神享受,形成他们所特有的道德精神,成为一个能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从而享受成长的快乐。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小学)
品德课程追求回归生活,其实就是要探索人的生命涌动与理性超越在生命活动中的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发挥课程的作用,更多地给予学生温暖的感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唤醒、激活他们心中潜藏着的对于美好生活与美好事物的向往,使学生在生活中享受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发展道德智慧。这种智慧是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基于以上认识,我尊重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热爱生活。
一、 积极感受,充分享受
我们追求的“让学生在享受中成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确定“知行融合”的有效途径,落实在具体课堂上就是寻求道德传递与个体体验相统一的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既能在课堂上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以引发和调节社会道德的个体化,又能作为学生个体品德社会化的内在保证。于是,循着课程标准的基本走向,我们走进课堂。当我们把目光锁定在“高情感”这把开启“德性生长”大门的钥匙上时,我们感受到了课堂上洋溢着的生命气息。
我有幸聆听了一年级的品德课——《认识新朋友》。老师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照片带进课堂,对着照片说故事,展现特长作自我介绍。一个学生讲述着照片上自己打球的故事,那虎头虎脑的样子很快让同学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威尼”;一个学生把自己的淘气事一股脑儿搬了出来,在愉快的笑声中,一个“乐乐猴”的形象印入同学们的脑海;听着小伙伴把自己的藏书放进了班级的图书角,许多学生心中的“爱心鸽子”在飞翔;看到身边同学的才艺展示,学生们羡慕的眼神在告诉我们:要和这个“小松鼠”交朋友。课堂上,沉思凝眸间最让人心动。那一瞬,课堂成了生命相通、心灵相约的场所,情感所激发的人性的闪光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拥有的,而在课堂安详而活跃的氛围中,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心灵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张扬。是什么让品德课如此美丽?在这堂课里,我们享受到明净而纯洁的、那种被人们唤为“情感与态度”的东西。我们知道,课程标准把“情感与态度”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教材内容哪怕是阅读部分,如《奇妙的冬天》《春天的盛会》……也是篇篇美文段段情。当我们把学生带入极为丰富的高情感地带时,学生的课堂感受将更愉悦,内心体验将更深刻,道德评价将更准确,反应选择将更敏捷,品德学科也将走进“带着情绪去体验情境的第三个时代”。
二、 珍藏感动,享受感动
感动是对生活的感恩,感动是一种幸福。学会感动,是生活所需要的。感动是对生活的精神融入,是对人生的珍视。与感动同行,我们才能发掘出有价值的东西,能更敏锐地发现、开发、利用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感动是对真善美的心灵回应。
感动源于对生活的挚爱,源于对生命意义的领悟。细腻地感受生活,我们会发现感动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沉静地融入生活,让他们的心细腻起来、敏感起来、柔软起来,相互分享体验,分享感动:从老师新添的几根白发里读出呕心沥血的感动,从妈妈清晨起床时蹑手蹑脚的动作中读出体贴关怀的感动。如果我们能引领学生细细地体味生活,就会发现感动的天地是那么广阔,我们和学生就能从普普通通的生活里,感应到更强的情感“电流”,享受到更多的心灵感动。
三、 回归真实,享受真实
教育,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孩子们把自己成长中的苦恼、成长中的乐趣、成长中的收获,通过各种形式与同伴、老师、父母进行思想、情感,方法等多领域的交流和探讨。然而,我们有没有想过:这种交流是否赋予了真情实感?是否以真实为基础,孩子是否用漂亮的语言“哄”着我们?我们身为师长、父母者是否反思和检讨过自己在教育上的失策和误导?当教育与真实“分家”的时候,那是教育的悲哀!社会的悲哀!
1.真实的德育应该以人为本,充满人性
我们要教会学生,也要教会自己,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会悦纳。学生由于个性、家庭、年龄等各方面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审美习惯、价值观念,教师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评价。应该塑造灵魂,张扬个性,让孩子在教师开明的态度中,回归天性,真实地暴露、自由地舒展。教师要有多元的德育观,允许不同的价值观念并存,要营造多元价值并存的空间,提供足够的自由表达与争论的机会。比如:学生不善交往,不要一味指责;学生挑吃,不要讽刺;学生自私,不要急着要批评。
2. 淡化说教,教育无痕
“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是一个享受心灵成长的过程。能让我们的学生在不经意间得到熏陶,有所感悟,产生心灵的感应,从而由内到外地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得到升华。比如:有一位女孩子,她的计算器不见了。女孩子看到班上另一位女同学用的计算器与她的一模一样。老师悄悄找到那位女同学,平静地对她说:“别人丢了计算器,和你用的一样的,请你帮忙回家找一找,你会不会当成自己的带回家了呢?如果真的在你那儿,明天就带来给老师,好吗?”第二天,计算器就回到了主人的手中。老师表扬她拾金不昧,这位学生的脸顿时红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刻骨铭心的。
3. 给学生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
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不断生成的。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真实情境和教育契机,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考虑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状态,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心理状态下真实地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心灵的沟通。面对课堂生成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因为“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生命是丰富的、多变的、复杂的,所以对不同的生命也应有不同的解读。学生在这样真实的课堂中快乐地探究着、享受着过程。学生就应该在这样的氛围中享受着成长的快乐。
我们努力着,力图让学生通过思想的砥砺和碰撞,情感的体悟与交流,美感的激发与生成,掌握与继承既有的道德规范与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最终让学生至于“真”,达于“善”,臻于“美”的境界,获得精神享受,形成他们所特有的道德精神,成为一个能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从而享受成长的快乐。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