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段时间经常下校听课,与基层教师交流,感受颇深。目前各种课改理念充斥课堂,基层教师纷纷模仿或者践行,教师展示的各种示范课或课改课令人眼花缭乱,倍感耳目一新。但静心而思,又有几分担忧。教师备课累,学生听课累,课堂效果并不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该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该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笔者认为,课堂应该简单点,让教者轻松,学者获益。
一、目前出现的几种状况
(一)文本解读“冗”
有一次随堂听课,一位年轻的教师解读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多角度分析人物时,他出示了四个问题:
1.父亲:父亲是如何帮助孩子爬下悬崖的?试想一下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其它什么办法?试比较哪种方法更好?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2.母亲:如果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么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3.杰利: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还是抛下“我”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4.你欣赏四个孩子的行为吗?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这四个问题,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很善于思考,也很用心。但我仔细一想,似乎离本课的目标远了一点。笔者认为只要设两个问题即可。一是父亲是如何帮助孩子爬下悬崖的(引导学生用文中字词回答)?二是学完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课堂中当堂写,还可以展示写作成果,相互交流)?这样似乎更简洁,目的更明确,不至于像天女散花。
(二)课堂架子“花”
笔者还听了另一教师解读八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篇文言文,既是写景的散文,又是一篇游记。教师在授课时,首先由一个小组四位同学到讲台前解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这四位同学有明确的分工,两位同学翻译课文,一人读一句,另一人翻译一句;另两位则在黑板板书文中的重点或疑难的字词。然后,这个小组的同学问大家有什么疑难,由全班同学任意提问。接着,由另一小组解读第二自然段,方法相同。课堂好不热闹,有探讨,有争论。教师还给各学习小组打上奖励分。一节课听下来,感觉到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被激发了,教师以学情定教,适当点拨。但我感觉到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有些微瑕。本文的重点是写景即白描写法,作者的内心情感是本文的难点。白描的写法只需抓住“五个一”:“一小舟”“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作者的情感只需抓住“独”字并联系作者的经历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而文中的几处词类活用,学生也未问到,其实是没有发现,教师又没有特意归纳讲解,这样对文言文的解读有些偏颇。
二、课堂应该简单些为好
(一)教师应审慎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没有定好,等于没有把握好方向,方向不明确就达不到结果。其实人教版的语文课本这一点做得很好,每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都有提示,我们教师若能把这些完成好就足够了。比如有位教师解读九年级语文中的《范进中举》,他先安排学生品读小说中写的精彩之处,要求找出文段并朗读,进而讲解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归纳。然后安排续写:消息报错了,中举的是邻乡的范进。全班分成四组来写:范进组、胡屠户组、张乡绅组、乡邻组。最后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写作成果。教与学目标明确,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正确处理“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自己教了二十几年的书,总担心学生听不懂,什么都讲,认为讲得多,面面俱到才放心,其实学生听了很烦。我们常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也许是“主要”与“次要”的绝妙注脚。比如解读《中国石拱桥》,一是我国石拱桥的特点,二是赵州桥和卢沟桥能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吗?这两个问题是不能绕开的,像文中的说明顺序只需适当点拨。解读《苏州园林》一文,第2~9自然段是重要的,但我们在其中又可以重点选取“亭台轩榭的布局”与“假山池沼的配合”两自然段引导学生重点剖析,其余自然段让学生自学或讨论,因为它们说明都是图画美,只是着眼点不同而已。取舍分明,那么“主要”与“次要”也相当明确,课堂也更吸引学生。
(三)课堂的“调控”起主导作用
课堂中教师不管“演”还是“导”,关键是“调控”课堂,课堂“张弛”有度,才能达成目标。目前不少主题阅读课堂教学做得挺不错,它让课堂的深度与广度得以延伸。
1.把握好精讲的“度与量”。比如有一节说明文解读课,以文带文,目的是解读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教师设计这几个问题:一是找出《中国石拱桥》中的用语很讲究分寸的句子。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然后用以读带讲的方式。其实课后的练习中就有,不必让学生再找了,把这几题练习讲清楚就行了;二是带文阅读《水乡的桥》,文章篇幅长,而且是说明文,如果走马观花式的泛读是难以找出其语言特点的,学生草草读完,教师也就草草讲完。其实教师应该限定性的要求学生完成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段落精度读即可,然后精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布置练习,要求学生课后读《桥之美》。整堂课设计得很巧,但教师对课堂时间没有很好地控制,带文阅读时间有限,造成赶课现象。
2.设计好精练的“难与易”。又如有一位教师教学《孟子二章》内容,是第二课时,他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找出两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然后学写议论文。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以孟子或孔子等人的某一句名言为中心论点,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只列提纲,还要有论据,教师要求学生课堂上10分钟完成。我发现学生写了七八分钟,基本上只列出了名言,但找不到论据,无法按教师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相应的问题之后,然后用幻灯片出示六七条孔子和孟子的名言来启发学生,几分钟后提问学生,但都效果不佳。其实教师在设计这一教学过程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能力,要在短时间内用这两位名人的名言作为论点来写议论文,不要说学生,我看老师也很难完成。教师在发现自己教学设计有问题后,不要慌,应变措施就是立即改变方式。如果此时教师立即设计一句名言来要求学生写(而且一定要考虑学生实际),那么课堂机制就发生了变化,就不至于陷入尴尬的局面。比如设计,围绕“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中心论点来列提纲就要浅显得多,学生会列提纲,而且课堂也有交流时间,教学目标也就容易达成。所以,课堂调控显得很关键,你可以出彩,也可以出丑。
我想,我们的课程改革或课堂改革,努力的方向就是提高效益,课堂是主阵地,掌控得好课堂效益就高,不要让教者累,学者烦。课堂应该朝着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方向发展,那么课堂真的应该简单点,教师应该在“清瘦”方面下功夫,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七、八年级。
一、目前出现的几种状况
(一)文本解读“冗”
有一次随堂听课,一位年轻的教师解读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多角度分析人物时,他出示了四个问题:
1.父亲:父亲是如何帮助孩子爬下悬崖的?试想一下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其它什么办法?试比较哪种方法更好?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2.母亲:如果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么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3.杰利: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还是抛下“我”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4.你欣赏四个孩子的行为吗?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这四个问题,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很善于思考,也很用心。但我仔细一想,似乎离本课的目标远了一点。笔者认为只要设两个问题即可。一是父亲是如何帮助孩子爬下悬崖的(引导学生用文中字词回答)?二是学完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课堂中当堂写,还可以展示写作成果,相互交流)?这样似乎更简洁,目的更明确,不至于像天女散花。
(二)课堂架子“花”
笔者还听了另一教师解读八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篇文言文,既是写景的散文,又是一篇游记。教师在授课时,首先由一个小组四位同学到讲台前解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这四位同学有明确的分工,两位同学翻译课文,一人读一句,另一人翻译一句;另两位则在黑板板书文中的重点或疑难的字词。然后,这个小组的同学问大家有什么疑难,由全班同学任意提问。接着,由另一小组解读第二自然段,方法相同。课堂好不热闹,有探讨,有争论。教师还给各学习小组打上奖励分。一节课听下来,感觉到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被激发了,教师以学情定教,适当点拨。但我感觉到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有些微瑕。本文的重点是写景即白描写法,作者的内心情感是本文的难点。白描的写法只需抓住“五个一”:“一小舟”“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作者的情感只需抓住“独”字并联系作者的经历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而文中的几处词类活用,学生也未问到,其实是没有发现,教师又没有特意归纳讲解,这样对文言文的解读有些偏颇。
二、课堂应该简单些为好
(一)教师应审慎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没有定好,等于没有把握好方向,方向不明确就达不到结果。其实人教版的语文课本这一点做得很好,每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都有提示,我们教师若能把这些完成好就足够了。比如有位教师解读九年级语文中的《范进中举》,他先安排学生品读小说中写的精彩之处,要求找出文段并朗读,进而讲解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归纳。然后安排续写:消息报错了,中举的是邻乡的范进。全班分成四组来写:范进组、胡屠户组、张乡绅组、乡邻组。最后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写作成果。教与学目标明确,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正确处理“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自己教了二十几年的书,总担心学生听不懂,什么都讲,认为讲得多,面面俱到才放心,其实学生听了很烦。我们常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也许是“主要”与“次要”的绝妙注脚。比如解读《中国石拱桥》,一是我国石拱桥的特点,二是赵州桥和卢沟桥能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吗?这两个问题是不能绕开的,像文中的说明顺序只需适当点拨。解读《苏州园林》一文,第2~9自然段是重要的,但我们在其中又可以重点选取“亭台轩榭的布局”与“假山池沼的配合”两自然段引导学生重点剖析,其余自然段让学生自学或讨论,因为它们说明都是图画美,只是着眼点不同而已。取舍分明,那么“主要”与“次要”也相当明确,课堂也更吸引学生。
(三)课堂的“调控”起主导作用
课堂中教师不管“演”还是“导”,关键是“调控”课堂,课堂“张弛”有度,才能达成目标。目前不少主题阅读课堂教学做得挺不错,它让课堂的深度与广度得以延伸。
1.把握好精讲的“度与量”。比如有一节说明文解读课,以文带文,目的是解读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教师设计这几个问题:一是找出《中国石拱桥》中的用语很讲究分寸的句子。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然后用以读带讲的方式。其实课后的练习中就有,不必让学生再找了,把这几题练习讲清楚就行了;二是带文阅读《水乡的桥》,文章篇幅长,而且是说明文,如果走马观花式的泛读是难以找出其语言特点的,学生草草读完,教师也就草草讲完。其实教师应该限定性的要求学生完成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段落精度读即可,然后精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布置练习,要求学生课后读《桥之美》。整堂课设计得很巧,但教师对课堂时间没有很好地控制,带文阅读时间有限,造成赶课现象。
2.设计好精练的“难与易”。又如有一位教师教学《孟子二章》内容,是第二课时,他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找出两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然后学写议论文。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以孟子或孔子等人的某一句名言为中心论点,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只列提纲,还要有论据,教师要求学生课堂上10分钟完成。我发现学生写了七八分钟,基本上只列出了名言,但找不到论据,无法按教师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相应的问题之后,然后用幻灯片出示六七条孔子和孟子的名言来启发学生,几分钟后提问学生,但都效果不佳。其实教师在设计这一教学过程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能力,要在短时间内用这两位名人的名言作为论点来写议论文,不要说学生,我看老师也很难完成。教师在发现自己教学设计有问题后,不要慌,应变措施就是立即改变方式。如果此时教师立即设计一句名言来要求学生写(而且一定要考虑学生实际),那么课堂机制就发生了变化,就不至于陷入尴尬的局面。比如设计,围绕“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中心论点来列提纲就要浅显得多,学生会列提纲,而且课堂也有交流时间,教学目标也就容易达成。所以,课堂调控显得很关键,你可以出彩,也可以出丑。
我想,我们的课程改革或课堂改革,努力的方向就是提高效益,课堂是主阵地,掌控得好课堂效益就高,不要让教者累,学者烦。课堂应该朝着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方向发展,那么课堂真的应该简单点,教师应该在“清瘦”方面下功夫,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七、八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