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兴起根源在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觉醒。随着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等的热播,电视文博节目又重新回到了中国观众的视野,引起了荧屏内外热切的关注,同时也将随着观众知识水平与审美趣味的提高而更具市场,此类节目的模式形态正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加多样。
关键词:文博类节目;创新;策略
引言
文化类节目以文化知识为传播内容,注重节目的原创性。其宗旨是向大众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傳播正确的文化观。在原创文化类节目中,文博类电视节目的文化价值极高。这类节目以考古、鉴赏为核心,讲述与文物相关的历史故事,在传播文博知识的同时,力争唤醒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1文博节目概念界定
文博节目,即题材围绕文物与博物馆的节目,以文化传承为主要功能,以历史文物、藏品、博物馆等知识为主要内容,运用电视化的表现手法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开发、制作集娱乐性、权威性、知识性为一体,激发大众对文物、博物馆、民族文化的兴趣,进而提升大众的学识素养、传承文明的节目。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博节目更加注重国宝器物背后的人文价值并对其进行现代性的文化解读,将“死”的文物与“活”的艺术融合在一起,丰富了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了优良传统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完善了民族形象。
2文博类节目创新策略
2.1围绕文物巧妙设置悬念
虽然文博类电视节目的模式与风格在一直变化,但是一些基本理念却始终被创作团队坚守着,在这些理念中最核心的就是故事性原则。文博类电视节目离不开一个好的规定情境与故事模型,以及一种能够把故事讲好的叙事方式,这一点是中国同类节目中所欠缺的。一档节目想要讲好故事,使故事吸引观众,戏剧性的叙述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悬念和冲突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将电视节目中的悬念设置方法归纳为:“一、受众不知,故事人物知,编导截留或隐藏事件中的关键信息;二、受众知,故事人物不知,给予观众上帝般的视角;三、给予受众和故事人物同样的信息,但对最终的结果大家都不明。”文博类电视节目中的悬念设置也可借鉴以上方法。
2.2以高科技场景设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国家宝藏》的舞台布景以投影为主,体现出高质量的视觉效果。屏幕由背景大屏幕与可活动的LED透明冰屏组成,具有较强的视觉纵深感。与同类节目的单一背景或全实物搭景不同,《国家宝藏》中的大多数表演场景都是由透明冰屏立柱与背景大屏幕一动一静加上投影技术来完成。投影布景首次被运用到文博类节目中,省略了大面积搭建实景或者古迹现场录制等环节,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它具有以下特点:从布景时间来看,能实现在很短的时间内无缝切换;从效果上看,LED透明冰屏通透率能够达到85%,在不影响采光的前提下做到色彩高保真、场景还原度高。新颖独特的视觉效果还能带给观众沉浸式观感,也有利于演员们进入角色。与其他文博类节目相比,《国家宝藏》的布景设备先进,避免了单调背景和简陋搭景,运用动感效果提高视觉质量,具有较强的视觉传播优势。
2.3以“多元融合”为主的节目形态创新
节目形态创新是节目创新的关键,也是吸引受众的主要手段。对节目形态进行创新就是对节目结构组成和构成元素的创新,通过丰富多元的节目形态创新故事的讲述方式,深度挖掘文物的人文价值,赋予“死”物“活”的灵魂,用现代话语讲述古代器物,传承其承载的历史和精神,把传统文化和民族自信带入观看者的精神世界。
文博节目的形态经历了从发展初期的“播报”“讲述”“纪录”的一元形式到过渡阶段的“讲述+演绎”的二元形式,时至今日,文博节目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糅合,在《国家宝藏》中实现了“综艺+纪录+舞台剧+真人秀”四合一的多元形式。节目环节层层相扣,辅以精美绝伦的舞台设计和声乐配合,通过对文物的感知勾引出受众内心的家国情怀与民族信念,给予寻常百姓一种专业体验感。当利用舞台剧讲述文物的前世,运用合理的史实改编重塑古代人的刻板形象,赋予人物丰富且饱满的情感,刻画出像乾隆帝的“农家乐审美”。此外,护宝人的阵容则是“明星+素人”,除了发挥明星的粉丝效应外,在其身份选取上,更是深刻了人物与国宝的联系,使人物所展现的精神气质与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相辅相成。
2.4通过台网联动多屏传播扩大传播范围
《国家宝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同时,还选择了五个网络平台,分别是央视网、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和哔哩哔哩网(以下简称B站)。前四个是流量较大的视频门户网站,而B站则充分体现了节目“年轻”的定位。B站用户的主要特征就是年轻,而且央视为了在年轻群体中推广特意申请了一个B站官方账号“央视综艺官方”,用“国家宝藏”官方宣传海报作为账号的头像,所发布的相关视频中除了正片、预告、集锦片段之外,还有各类搞笑段子,这些段子融入热点事件与网络热词,更贴合年轻群体的兴趣点。电视与网络联动,兼顾不同文化程度的收看群体,受众范围明显拓展。
在社交平台上,《国家宝藏》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采取密集式互补宣传,力度堪比一些大牌综艺节目。微信文字信息量大而全,详细介绍背景知识;微博文字量小而精,摘撷节目精华内容。总体来说,两个平台所发布的文字内容活泼、新颖,用词大胆、配图诙谐,一改以往过于严肃的文博类电视节目形象,频繁与网友们互动,吸引受众主动转发、评论。随着评论量、转发量的增长,节目吸引更多社交用户回流到节目播放平台,扩大了节目的传播范围。
结语
每件文物都代表一个时代、一段历史,每座博物馆都是一个精神世界。文博类节目在2017年引领了内容生产的潮流,其兴起的基础是大众的精神需求与文化自信的契合。相信今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会为我国的文博类节目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无限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琳笛:《浅谈国内文博电视节目与受众需求》,《群文天地》2012年第7期.
[2]王晓晖:《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文博类电视节目的研究——以河南〈文物宝库〉频道为例》,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
关键词:文博类节目;创新;策略
引言
文化类节目以文化知识为传播内容,注重节目的原创性。其宗旨是向大众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傳播正确的文化观。在原创文化类节目中,文博类电视节目的文化价值极高。这类节目以考古、鉴赏为核心,讲述与文物相关的历史故事,在传播文博知识的同时,力争唤醒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1文博节目概念界定
文博节目,即题材围绕文物与博物馆的节目,以文化传承为主要功能,以历史文物、藏品、博物馆等知识为主要内容,运用电视化的表现手法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开发、制作集娱乐性、权威性、知识性为一体,激发大众对文物、博物馆、民族文化的兴趣,进而提升大众的学识素养、传承文明的节目。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博节目更加注重国宝器物背后的人文价值并对其进行现代性的文化解读,将“死”的文物与“活”的艺术融合在一起,丰富了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了优良传统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完善了民族形象。
2文博类节目创新策略
2.1围绕文物巧妙设置悬念
虽然文博类电视节目的模式与风格在一直变化,但是一些基本理念却始终被创作团队坚守着,在这些理念中最核心的就是故事性原则。文博类电视节目离不开一个好的规定情境与故事模型,以及一种能够把故事讲好的叙事方式,这一点是中国同类节目中所欠缺的。一档节目想要讲好故事,使故事吸引观众,戏剧性的叙述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悬念和冲突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将电视节目中的悬念设置方法归纳为:“一、受众不知,故事人物知,编导截留或隐藏事件中的关键信息;二、受众知,故事人物不知,给予观众上帝般的视角;三、给予受众和故事人物同样的信息,但对最终的结果大家都不明。”文博类电视节目中的悬念设置也可借鉴以上方法。
2.2以高科技场景设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国家宝藏》的舞台布景以投影为主,体现出高质量的视觉效果。屏幕由背景大屏幕与可活动的LED透明冰屏组成,具有较强的视觉纵深感。与同类节目的单一背景或全实物搭景不同,《国家宝藏》中的大多数表演场景都是由透明冰屏立柱与背景大屏幕一动一静加上投影技术来完成。投影布景首次被运用到文博类节目中,省略了大面积搭建实景或者古迹现场录制等环节,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它具有以下特点:从布景时间来看,能实现在很短的时间内无缝切换;从效果上看,LED透明冰屏通透率能够达到85%,在不影响采光的前提下做到色彩高保真、场景还原度高。新颖独特的视觉效果还能带给观众沉浸式观感,也有利于演员们进入角色。与其他文博类节目相比,《国家宝藏》的布景设备先进,避免了单调背景和简陋搭景,运用动感效果提高视觉质量,具有较强的视觉传播优势。
2.3以“多元融合”为主的节目形态创新
节目形态创新是节目创新的关键,也是吸引受众的主要手段。对节目形态进行创新就是对节目结构组成和构成元素的创新,通过丰富多元的节目形态创新故事的讲述方式,深度挖掘文物的人文价值,赋予“死”物“活”的灵魂,用现代话语讲述古代器物,传承其承载的历史和精神,把传统文化和民族自信带入观看者的精神世界。
文博节目的形态经历了从发展初期的“播报”“讲述”“纪录”的一元形式到过渡阶段的“讲述+演绎”的二元形式,时至今日,文博节目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糅合,在《国家宝藏》中实现了“综艺+纪录+舞台剧+真人秀”四合一的多元形式。节目环节层层相扣,辅以精美绝伦的舞台设计和声乐配合,通过对文物的感知勾引出受众内心的家国情怀与民族信念,给予寻常百姓一种专业体验感。当利用舞台剧讲述文物的前世,运用合理的史实改编重塑古代人的刻板形象,赋予人物丰富且饱满的情感,刻画出像乾隆帝的“农家乐审美”。此外,护宝人的阵容则是“明星+素人”,除了发挥明星的粉丝效应外,在其身份选取上,更是深刻了人物与国宝的联系,使人物所展现的精神气质与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相辅相成。
2.4通过台网联动多屏传播扩大传播范围
《国家宝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同时,还选择了五个网络平台,分别是央视网、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和哔哩哔哩网(以下简称B站)。前四个是流量较大的视频门户网站,而B站则充分体现了节目“年轻”的定位。B站用户的主要特征就是年轻,而且央视为了在年轻群体中推广特意申请了一个B站官方账号“央视综艺官方”,用“国家宝藏”官方宣传海报作为账号的头像,所发布的相关视频中除了正片、预告、集锦片段之外,还有各类搞笑段子,这些段子融入热点事件与网络热词,更贴合年轻群体的兴趣点。电视与网络联动,兼顾不同文化程度的收看群体,受众范围明显拓展。
在社交平台上,《国家宝藏》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采取密集式互补宣传,力度堪比一些大牌综艺节目。微信文字信息量大而全,详细介绍背景知识;微博文字量小而精,摘撷节目精华内容。总体来说,两个平台所发布的文字内容活泼、新颖,用词大胆、配图诙谐,一改以往过于严肃的文博类电视节目形象,频繁与网友们互动,吸引受众主动转发、评论。随着评论量、转发量的增长,节目吸引更多社交用户回流到节目播放平台,扩大了节目的传播范围。
结语
每件文物都代表一个时代、一段历史,每座博物馆都是一个精神世界。文博类节目在2017年引领了内容生产的潮流,其兴起的基础是大众的精神需求与文化自信的契合。相信今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会为我国的文博类节目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无限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琳笛:《浅谈国内文博电视节目与受众需求》,《群文天地》2012年第7期.
[2]王晓晖:《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文博类电视节目的研究——以河南〈文物宝库〉频道为例》,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