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依据当前课改中的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活动阐述了建构主义在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以及建构主义的课堂模式,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自主探究、主动学习。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84
一、建构主义课堂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随着新课改浪潮的推进,一些新颖的名词出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建构主义无疑是对传统主流最有挑战性的一项内容。
建构主义思想的倡导者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而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而且这种新的图式是创造性的,它在性质上也不同于原来的图式。他从有机体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出发,认为学习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积极建构过程。
在世纪之末,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影响与日俱增,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他认为:新知识的形成首先源于个人对新知识的主观建构,即个人通过自身的创造过程,在其主观知识的基础上,对客观知识的积累发挥潜在的作用。这一作用简单地区分为“增添”“再建”“再现”。
不管是皮亚杰还是维果茨基,他们都在理论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认为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只能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他们都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学习理论,那种“灌输式”的学习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这也是我国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精神。
二、建构主义课堂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根据课程、课标告诉学生应该知道的知识和技能,继承前人世代积累的财富。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不可能用技术去学习,因为这些事情教师都已经为他们做好了,学生也就不可能成为有意图的构建性的学习者。所以我们不应该让学生像教师所传授的那样去理解世界,而是应该构建出他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知识,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熟悉程度。它可能包括事实、信息、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我们对待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初中教学,死记硬背成了惯用掌握知识的手段,死记硬背的知识是呆滞的知识,学习的目的不是掌握这样的知识,而是掌握有效的处理现实问题的工具和能力。建构主义的提出就好比建筑工人利用脚手架完成建筑搭建的过程,而教师在建构主义课堂中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创设情境从而最终完成知识的生成甚至迁移。
三、建构主义的课堂环节
1.创设情境。知识不同于信息,它是复杂的、触类旁通的,它的意义与形成的情境是紧密联系的,情境把知识镶嵌在其中,又凭借情境进行相关的知识能力训练,并在这一过程中启迪智慧。
2.抛出问题。从情境中选择出与当前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来启动教学,鼓励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生成项目,这种方式一改传统的灌输教学,灌输教学带来的惰性知识问题十分突出,抛出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探究、发现、解决新的问题。
3.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鼓励学生从初始问题开始延展到类似问题、拓展问题、学生各自独立要解决的问题,探究解决方案,包括考虑各种解决的方案以及每种方案中涉及的子目标、相关的资料背景等等。教师变成教学活动中的管理者、参与者和引导者。通过这种方式以及学生之间相互的协助,帮助他们进入情境中的问题,担当角色、理解体验角色,最终与角色统一从而解决问题,产生顿悟,达成对知识的理解、构建和内化。
4.效果评价。建构主义课堂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测验的分数,评估的关键是在于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为学习者探索、操纵技术的成分和参数。能否以原有知识为起点在新旧经验互动的基础上改变原有观念,促进认知的发展和深化;是否能清楚地表达他们学会的知识并在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反思它的意义与价值;注重创新和实践。
四、结论
建构主义可以说为课改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因素和思想武器,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应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发挥建构主义的积极意义。依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可能的教学形式,使我们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中既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和发展,又重视去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共同体中积极的一员,在课堂中受益。
(责任编辑斯陌)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84
一、建构主义课堂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随着新课改浪潮的推进,一些新颖的名词出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建构主义无疑是对传统主流最有挑战性的一项内容。
建构主义思想的倡导者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而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而且这种新的图式是创造性的,它在性质上也不同于原来的图式。他从有机体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出发,认为学习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积极建构过程。
在世纪之末,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影响与日俱增,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他认为:新知识的形成首先源于个人对新知识的主观建构,即个人通过自身的创造过程,在其主观知识的基础上,对客观知识的积累发挥潜在的作用。这一作用简单地区分为“增添”“再建”“再现”。
不管是皮亚杰还是维果茨基,他们都在理论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认为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只能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他们都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学习理论,那种“灌输式”的学习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这也是我国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精神。
二、建构主义课堂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根据课程、课标告诉学生应该知道的知识和技能,继承前人世代积累的财富。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不可能用技术去学习,因为这些事情教师都已经为他们做好了,学生也就不可能成为有意图的构建性的学习者。所以我们不应该让学生像教师所传授的那样去理解世界,而是应该构建出他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知识,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熟悉程度。它可能包括事实、信息、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我们对待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初中教学,死记硬背成了惯用掌握知识的手段,死记硬背的知识是呆滞的知识,学习的目的不是掌握这样的知识,而是掌握有效的处理现实问题的工具和能力。建构主义的提出就好比建筑工人利用脚手架完成建筑搭建的过程,而教师在建构主义课堂中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创设情境从而最终完成知识的生成甚至迁移。
三、建构主义的课堂环节
1.创设情境。知识不同于信息,它是复杂的、触类旁通的,它的意义与形成的情境是紧密联系的,情境把知识镶嵌在其中,又凭借情境进行相关的知识能力训练,并在这一过程中启迪智慧。
2.抛出问题。从情境中选择出与当前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来启动教学,鼓励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生成项目,这种方式一改传统的灌输教学,灌输教学带来的惰性知识问题十分突出,抛出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探究、发现、解决新的问题。
3.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鼓励学生从初始问题开始延展到类似问题、拓展问题、学生各自独立要解决的问题,探究解决方案,包括考虑各种解决的方案以及每种方案中涉及的子目标、相关的资料背景等等。教师变成教学活动中的管理者、参与者和引导者。通过这种方式以及学生之间相互的协助,帮助他们进入情境中的问题,担当角色、理解体验角色,最终与角色统一从而解决问题,产生顿悟,达成对知识的理解、构建和内化。
4.效果评价。建构主义课堂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测验的分数,评估的关键是在于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为学习者探索、操纵技术的成分和参数。能否以原有知识为起点在新旧经验互动的基础上改变原有观念,促进认知的发展和深化;是否能清楚地表达他们学会的知识并在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反思它的意义与价值;注重创新和实践。
四、结论
建构主义可以说为课改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因素和思想武器,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应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发挥建构主义的积极意义。依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可能的教学形式,使我们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中既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和发展,又重视去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共同体中积极的一员,在课堂中受益。
(责任编辑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