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小学,规则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必不可少的助手。但是,班主任如何理解和实施规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规则、班级甚至教师的认识,进而决定了教室里的氛围。
规则背后的价值内涵
《哲学概念辨析辞典》中指出,规则“通常指人们在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具体要求”,“各种法律、规章、章程、规程、规定、守则、习俗、习惯等都是规则的具体表现”。学校实施规则教育,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规则,按照规则办事,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成长。从教育的显性结果来看,学生能够有规则意识、遵守规则就是教育成效。但我们目前的规划教育效果如何?
笔者曾做过一项调研,发现在某些公共场合规则的遵守上,小学生比初中生好,初中生比高中生好。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反映出教育自身的一些问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习惯从社会公约等外在层面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并通过训练、规范、惩戒等方式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由于学生并没有理解“为什么要遵守规则”“规则背后的价值意蕴是什么”“遵守规则能给自身带来怎样的积极情绪体验”,因此不能从内心敬畏规则进而崇尚规则。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自我意识的增强,当成人对其失去“控制力”的时候,学生就会出现种种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所以,要使规则教育达到好的效果,就需要师生透过规则本身,共同理解规则背后的价值内涵。要正确理解规则的内涵,认识到让学生理解规则背后蕴含的积极价值,并体验到遵守规则给人带来的积极体验,将有助于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
规则教育中常见的价值偏颇
制定规则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使人获得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促进集体的良性运作。从价值判断来看,规则是指向服务人、发展人的。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规则与自由、规则与个性、规则与惩戒、规则与教育等之间的关系,不能很好地把握规则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张力,致使规则带给学生更多的是“强制”“约束”的印象。很多时候,教师规则教育中不恰当的言语及处理方式不仅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还会影响学生规则意识的树立。
教师在进行规则教育时,很容易以“遵守规则”作为教育的目的。遵守规则侧重强调教育结果,以是否遵守了规则作为衡量一个人对错的杠杆。假如遵守了规则,就会得到教师的认可;假如违背了规则,就会得到教师的批评。为此,在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学校以及班级都会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并作为班级之间评比的标准。如果学生违背了班级或者学校规则,导致班级荣誉受损,还会受到来自班级的压力,有时也会遭到教师的批评甚至惩罚。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年级的教师发现了几本留存的小本子,并说要发给同学们。一个学生看见后非常喜欢,但是由于数量比较少觉得自己很难得到,于是未经教师同意偷偷拿走了一本。教师发现后,在班级里询问哪位同学拿走了,那位同学承认,并当场还给了教师。教师随后批评教育学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乍一看,教师的处理没有错误,是按照规则行事。但在上面案例中,教师处理问题时的方式值得反思。教师当着所有同学的面,问“谁拿走了小本子”,这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这个学生身上,学生会感觉到教师质问带给他的心理压力,虽然他承认并把本子还给了老师,但众多同学的“在场”会给这个学生带来情绪上的负面影响,并会产生一种负罪感——“我犯错了”“老师批评我了”。虽然通过教师的“索要”以及随后的“批评”,学生知道了“别人的东西我不拿”,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背后蕴含的“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并理解。
假如换一种处理方式是否会达到好的效果呢?当教师发现丢失了本子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有几本小本子,他们本是在一起的,可以有一本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老师有点伤心,有谁能帮忙让它们团聚吗?”这时候,这个学生可能会很“自觉”地把本子还给老师。但老师的教育不能止于此,否则会强化学生的此类行为。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不经过主人的同意就拿走东西,这样主人会很伤心。如果你看到主人很伤心,你是不是也会很伤心?”这样的对话会让学生体会到:如果我遵守“不随意拿别人东西”的规则,不仅能带给他人快乐,同时我也能因他人的快乐而获得快乐。这样的情境创设与引导,不仅不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多负面的情绪,而且同学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的道理,进而感悟规则的意义所在以及自身遵守规则的价值所在。学生就不会觉得规则是一种“负担”,也不会觉得教师就是监管学生犯错误的人,而是自己的知心朋友。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规则以及道德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此刻他们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把自己不遵守规则的问题看成是成人眼里的道德问题。弗洛伊德曾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控制。超我努力抑制本能冲动,追求完善境界,即遵守社会中的规则。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当低年级儿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本我会使他产生拿走的冲动,但超我又告诉他“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这个规则,这个时候儿童会在内心做出抉择,他知道规则,但由于年龄比较小,又不能很好地约束和控制自我,所以很多时候是本我驾驭了超我,从而使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按照规则行事。但这绝不能说明这个学生存在什么品性问题,只不过由于年龄原因不能很好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已。当学生违反规则时,教师仅仅是给予“对”与“错”的评判,而不进行深入的意义引导,长期积累,他们就会认为:规则是妨碍自己的“枷锁”,教师就是学生的“监工”,从而对规则以及教师形成抵触,也会因为自己经常违反规则而不愿意去学校。
为此,当教师发现学生违背规则时,不要仅仅停留在“对”与“错”的层面教育学生,而要引导学生感受规则中蕴含的积极价值。不仅能使学生认识规则,遵守规则,还不会使学生因为违背规则而背负过多的心理负担。 从规范教育走向引领教育
从制定规则的本源来说,规则的目的是使大家遵守规则从而使人与人和谐相处,使社会良性运作,大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因此,规则本身是服务于人的,人遵守规则应该获得幸福感,而不是压抑感。幸福感的来源是遵守规则给他人以及集体带来了便利,而这种便利也给自己带来了相应的便利和快乐。
为此,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必须从规范教育走向引领教育,提高学生遵守规则的责任感。事实证明,只有一个人从内心认可规则,追寻“真正的道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遵守自己认可的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教育意味着成人为儿童制定了一个普世规则,这个规则是统一的、所有儿童无条件遵守的道德标尺,也是人们对所有人道德水平的评判标准。规范教育是目的指向,不考虑不同人群不同的生活现实,不考虑生活的多样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引领教育与规范教育相反,它认可普世价值,但同时关注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引领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引领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价值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为什么学生随着年龄增长,规则意识越来越淡薄?这与教育者“灌输”“强迫接受”的方式有直接的关系。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学生逐渐对所谓的“权威”开始质疑,在社会不良氛围的影响下,对主流价值观开始质疑。因此,规则教育必须进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在教师引导下,给予学生讨论的空间,给予学生价值澄清与价值选择的机会,甚至给予学生体验不同选择带来不同情绪的机会。学生在理解规则背后的价值内涵后,能够积极认同规则,并对自己遵守规则产生积极的情绪。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知行统一,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要的不是规范,而是规范的理由;任何一种‘应该’都有可能是不应该的;任一规范都只是人类生活中的权宜之计,尽管在事实上规范是必需的,但在价值上却不值得尊重;重要的是人性,而不是规范。”美国著名教师克拉克制定的班规注重细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规则帮助学生,使学生获得喜悦的感受,比如:克拉克老师要求学生“坐车要坐好,别打扰司机”,这是强调学生乘坐校车时的纪律,但更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克拉克老师强调,下车的时候“任何时候都要记得感谢司机,并祝他一天开心”,这是规则,但当学生执行这个规则时,得到的也是司机的问候和祝福,他也会感受到彼此关心和问候的感动和喜悦。
为此,教师在制定规则时,可以把“禁止”等否定性语言改为“请”等启示性语言,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少一些教师的教导。同时,在处理学生违反规则问题时,采取艺术性教育策略。让遵守规则带给学生的是幸福,而不是抑制。
编辑 江泓
规则背后的价值内涵
《哲学概念辨析辞典》中指出,规则“通常指人们在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具体要求”,“各种法律、规章、章程、规程、规定、守则、习俗、习惯等都是规则的具体表现”。学校实施规则教育,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规则,按照规则办事,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成长。从教育的显性结果来看,学生能够有规则意识、遵守规则就是教育成效。但我们目前的规划教育效果如何?
笔者曾做过一项调研,发现在某些公共场合规则的遵守上,小学生比初中生好,初中生比高中生好。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反映出教育自身的一些问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习惯从社会公约等外在层面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并通过训练、规范、惩戒等方式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由于学生并没有理解“为什么要遵守规则”“规则背后的价值意蕴是什么”“遵守规则能给自身带来怎样的积极情绪体验”,因此不能从内心敬畏规则进而崇尚规则。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自我意识的增强,当成人对其失去“控制力”的时候,学生就会出现种种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所以,要使规则教育达到好的效果,就需要师生透过规则本身,共同理解规则背后的价值内涵。要正确理解规则的内涵,认识到让学生理解规则背后蕴含的积极价值,并体验到遵守规则给人带来的积极体验,将有助于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
规则教育中常见的价值偏颇
制定规则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使人获得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促进集体的良性运作。从价值判断来看,规则是指向服务人、发展人的。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规则与自由、规则与个性、规则与惩戒、规则与教育等之间的关系,不能很好地把握规则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张力,致使规则带给学生更多的是“强制”“约束”的印象。很多时候,教师规则教育中不恰当的言语及处理方式不仅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还会影响学生规则意识的树立。
教师在进行规则教育时,很容易以“遵守规则”作为教育的目的。遵守规则侧重强调教育结果,以是否遵守了规则作为衡量一个人对错的杠杆。假如遵守了规则,就会得到教师的认可;假如违背了规则,就会得到教师的批评。为此,在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学校以及班级都会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并作为班级之间评比的标准。如果学生违背了班级或者学校规则,导致班级荣誉受损,还会受到来自班级的压力,有时也会遭到教师的批评甚至惩罚。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年级的教师发现了几本留存的小本子,并说要发给同学们。一个学生看见后非常喜欢,但是由于数量比较少觉得自己很难得到,于是未经教师同意偷偷拿走了一本。教师发现后,在班级里询问哪位同学拿走了,那位同学承认,并当场还给了教师。教师随后批评教育学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乍一看,教师的处理没有错误,是按照规则行事。但在上面案例中,教师处理问题时的方式值得反思。教师当着所有同学的面,问“谁拿走了小本子”,这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这个学生身上,学生会感觉到教师质问带给他的心理压力,虽然他承认并把本子还给了老师,但众多同学的“在场”会给这个学生带来情绪上的负面影响,并会产生一种负罪感——“我犯错了”“老师批评我了”。虽然通过教师的“索要”以及随后的“批评”,学生知道了“别人的东西我不拿”,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背后蕴含的“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并理解。
假如换一种处理方式是否会达到好的效果呢?当教师发现丢失了本子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有几本小本子,他们本是在一起的,可以有一本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老师有点伤心,有谁能帮忙让它们团聚吗?”这时候,这个学生可能会很“自觉”地把本子还给老师。但老师的教育不能止于此,否则会强化学生的此类行为。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不经过主人的同意就拿走东西,这样主人会很伤心。如果你看到主人很伤心,你是不是也会很伤心?”这样的对话会让学生体会到:如果我遵守“不随意拿别人东西”的规则,不仅能带给他人快乐,同时我也能因他人的快乐而获得快乐。这样的情境创设与引导,不仅不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多负面的情绪,而且同学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的道理,进而感悟规则的意义所在以及自身遵守规则的价值所在。学生就不会觉得规则是一种“负担”,也不会觉得教师就是监管学生犯错误的人,而是自己的知心朋友。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规则以及道德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此刻他们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把自己不遵守规则的问题看成是成人眼里的道德问题。弗洛伊德曾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控制。超我努力抑制本能冲动,追求完善境界,即遵守社会中的规则。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当低年级儿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本我会使他产生拿走的冲动,但超我又告诉他“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这个规则,这个时候儿童会在内心做出抉择,他知道规则,但由于年龄比较小,又不能很好地约束和控制自我,所以很多时候是本我驾驭了超我,从而使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按照规则行事。但这绝不能说明这个学生存在什么品性问题,只不过由于年龄原因不能很好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已。当学生违反规则时,教师仅仅是给予“对”与“错”的评判,而不进行深入的意义引导,长期积累,他们就会认为:规则是妨碍自己的“枷锁”,教师就是学生的“监工”,从而对规则以及教师形成抵触,也会因为自己经常违反规则而不愿意去学校。
为此,当教师发现学生违背规则时,不要仅仅停留在“对”与“错”的层面教育学生,而要引导学生感受规则中蕴含的积极价值。不仅能使学生认识规则,遵守规则,还不会使学生因为违背规则而背负过多的心理负担。 从规范教育走向引领教育
从制定规则的本源来说,规则的目的是使大家遵守规则从而使人与人和谐相处,使社会良性运作,大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因此,规则本身是服务于人的,人遵守规则应该获得幸福感,而不是压抑感。幸福感的来源是遵守规则给他人以及集体带来了便利,而这种便利也给自己带来了相应的便利和快乐。
为此,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必须从规范教育走向引领教育,提高学生遵守规则的责任感。事实证明,只有一个人从内心认可规则,追寻“真正的道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遵守自己认可的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教育意味着成人为儿童制定了一个普世规则,这个规则是统一的、所有儿童无条件遵守的道德标尺,也是人们对所有人道德水平的评判标准。规范教育是目的指向,不考虑不同人群不同的生活现实,不考虑生活的多样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引领教育与规范教育相反,它认可普世价值,但同时关注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引领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引领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价值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为什么学生随着年龄增长,规则意识越来越淡薄?这与教育者“灌输”“强迫接受”的方式有直接的关系。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学生逐渐对所谓的“权威”开始质疑,在社会不良氛围的影响下,对主流价值观开始质疑。因此,规则教育必须进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在教师引导下,给予学生讨论的空间,给予学生价值澄清与价值选择的机会,甚至给予学生体验不同选择带来不同情绪的机会。学生在理解规则背后的价值内涵后,能够积极认同规则,并对自己遵守规则产生积极的情绪。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知行统一,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要的不是规范,而是规范的理由;任何一种‘应该’都有可能是不应该的;任一规范都只是人类生活中的权宜之计,尽管在事实上规范是必需的,但在价值上却不值得尊重;重要的是人性,而不是规范。”美国著名教师克拉克制定的班规注重细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规则帮助学生,使学生获得喜悦的感受,比如:克拉克老师要求学生“坐车要坐好,别打扰司机”,这是强调学生乘坐校车时的纪律,但更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克拉克老师强调,下车的时候“任何时候都要记得感谢司机,并祝他一天开心”,这是规则,但当学生执行这个规则时,得到的也是司机的问候和祝福,他也会感受到彼此关心和问候的感动和喜悦。
为此,教师在制定规则时,可以把“禁止”等否定性语言改为“请”等启示性语言,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少一些教师的教导。同时,在处理学生违反规则问题时,采取艺术性教育策略。让遵守规则带给学生的是幸福,而不是抑制。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