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即: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养成质疑、调查和分析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措施。
所谓探究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问、探”等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有学习的能力。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他们参与探究的关键。因为“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起点,教师如果能在一堂课的开头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就能为下一步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统计图表”的教学,我先利用多媒体以统计图表的形式展现学校各种情况(包括教职工人数、学校的绿化分布情况,以及教师收入情况等),然后出示本班学生去年的体检统计表及今年的体检数据,让学生对统计表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感受统计表的优越。由于提供给学生的都是他们身边的材料,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立刻引起了学生学习统计图表的兴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入了探究的意境。再次,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参与时空,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主要途径。一节课,应把多数时空留给学生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放在展示目标、激发兴趣、引导思考、揭示方法、调控节奏、主持讨论和解惑答疑等方面,而学生的活动重在操作、观察、思维、探究、求异、交流、评价、质疑和情感体验等方面。最后,构建民主、和谐、互动的“学习场”,是培养学生参与探究的主要方法。在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场”中,学生能以平等的身份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他们的人格和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求知欲也能得到充分满足。
二、根据内容鼓励学生猜想、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提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为他们的主动质疑打好基础,其次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质疑提供机会,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在提出教学目标后,我马上问:“三角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一投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围绕目标展开猜想,议论纷纷,有的猜想可能与三边的长短有关,有的猜想可能与底及相应的高有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验证,学生就会觉得目标清晰,方向明确,再加上小组间的竞争,此时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中了。当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也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并对学生的主动质疑、释疑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哪怕提出错误的问题,教师首先也要肯定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再加以引导。
三、启发学生運用已有知识,论证猜想
在学生确定探究内容后,教师要注意架设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认知桥梁,促进他们知识的内化。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认识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固定点”,从而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把新知识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教师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根据假设运用多种途径和形式收集有价值的证据,并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分析和综合处理,证明自己的假设,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点拨”这一角色,就是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指点、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使学生学会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加工、理解、重组,达到主动建构,并形成新知识的目的。在探究教学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程度不同的指导。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论证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及相应高之间的关系时,有的学生已经想到把它转化成已学的平行四边形来论证,此时教师只要帮助他们找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组合成平行四边形,实现如何转化;有的学生可能根本无从着手,这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思考怎么通过一些形式把未知的转化成已知的,此时是从思路上进行点拨;而有的学生可能已经非常明白各种思路及操作程序,那么教师只要在情感上加以鼓励即可。当然不同类型的课应采取的指导形式也有所区别,如概念课,学生的相关原有知识比较贫乏,教师则可多一些指导,而对于一些综合实践,教师则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摸索,这更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更有利于探究任务的完成。因为合作学习是利用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使探究问题的思路更清晰,获得的概念更清楚,习得的知识更牢固。同时,开展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四、注重探究的成果交流,巩固探究意识
探究学习在目标上追求开放性,其课程目标不仅指向某种知识内容,而且指向各种知识的综合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它指向学生所发展的探究意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指向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综合探究过程的情感体验。而在整个交流活动中,学生不仅在交流,而且在学习。因此,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体验了新知识的产生过程后,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寻找出内在的解题规律,从而让学生学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并把自己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这既巩固了探究成果,又检验了探究效果,这种探究成果的体验将激励儿童继续进行新的探究活动,成为其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如上面所述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后,各小组再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究过程,揭示三角形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而且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逐步学会了学习。当然成果交流采取的、形式等根据内容而定。
所谓探究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问、探”等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有学习的能力。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他们参与探究的关键。因为“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起点,教师如果能在一堂课的开头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就能为下一步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统计图表”的教学,我先利用多媒体以统计图表的形式展现学校各种情况(包括教职工人数、学校的绿化分布情况,以及教师收入情况等),然后出示本班学生去年的体检统计表及今年的体检数据,让学生对统计表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感受统计表的优越。由于提供给学生的都是他们身边的材料,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立刻引起了学生学习统计图表的兴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入了探究的意境。再次,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参与时空,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主要途径。一节课,应把多数时空留给学生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放在展示目标、激发兴趣、引导思考、揭示方法、调控节奏、主持讨论和解惑答疑等方面,而学生的活动重在操作、观察、思维、探究、求异、交流、评价、质疑和情感体验等方面。最后,构建民主、和谐、互动的“学习场”,是培养学生参与探究的主要方法。在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场”中,学生能以平等的身份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他们的人格和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求知欲也能得到充分满足。
二、根据内容鼓励学生猜想、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提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为他们的主动质疑打好基础,其次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质疑提供机会,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在提出教学目标后,我马上问:“三角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一投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围绕目标展开猜想,议论纷纷,有的猜想可能与三边的长短有关,有的猜想可能与底及相应的高有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验证,学生就会觉得目标清晰,方向明确,再加上小组间的竞争,此时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中了。当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也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并对学生的主动质疑、释疑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哪怕提出错误的问题,教师首先也要肯定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再加以引导。
三、启发学生運用已有知识,论证猜想
在学生确定探究内容后,教师要注意架设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认知桥梁,促进他们知识的内化。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认识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固定点”,从而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把新知识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教师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根据假设运用多种途径和形式收集有价值的证据,并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分析和综合处理,证明自己的假设,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点拨”这一角色,就是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指点、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使学生学会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加工、理解、重组,达到主动建构,并形成新知识的目的。在探究教学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程度不同的指导。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论证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及相应高之间的关系时,有的学生已经想到把它转化成已学的平行四边形来论证,此时教师只要帮助他们找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组合成平行四边形,实现如何转化;有的学生可能根本无从着手,这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思考怎么通过一些形式把未知的转化成已知的,此时是从思路上进行点拨;而有的学生可能已经非常明白各种思路及操作程序,那么教师只要在情感上加以鼓励即可。当然不同类型的课应采取的指导形式也有所区别,如概念课,学生的相关原有知识比较贫乏,教师则可多一些指导,而对于一些综合实践,教师则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摸索,这更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更有利于探究任务的完成。因为合作学习是利用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使探究问题的思路更清晰,获得的概念更清楚,习得的知识更牢固。同时,开展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四、注重探究的成果交流,巩固探究意识
探究学习在目标上追求开放性,其课程目标不仅指向某种知识内容,而且指向各种知识的综合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它指向学生所发展的探究意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指向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综合探究过程的情感体验。而在整个交流活动中,学生不仅在交流,而且在学习。因此,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体验了新知识的产生过程后,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寻找出内在的解题规律,从而让学生学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并把自己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这既巩固了探究成果,又检验了探究效果,这种探究成果的体验将激励儿童继续进行新的探究活动,成为其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如上面所述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后,各小组再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究过程,揭示三角形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而且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逐步学会了学习。当然成果交流采取的、形式等根据内容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