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大力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各高职院校已在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了创新,与此同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分析当前“思政课”在实践教学中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积极发挥实践教学在“思政课”中的作用,提高“思政课”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思政课”在实践教学中的现状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促使大学生成为品学兼优人才的重要措施。那么,高职院校对于“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注重对于实践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更好地让大学生实现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过程,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
(一)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各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时候,积极探索寻求适合自身学院特色和情况的实践教学手段。但从总体来看,各高职院校往往对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相应的,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投入不足的现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时总是以思政教师本身为主体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思政教师不能获取学院各部门大力支持与辅助。
(二)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实践教学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他们自身在高中阶段对于学习时间不能够合理安排,导致了文化知识不扎实,自身就已经失去了自信心,学习兴趣不浓,探索热情不高,特别是对思政课这类公共基础课的不够重视。在步入大学校园之后,有的学生来到陌生的大环境下,很容易被不良思想所诱惑,从而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健康成长。面对这一问题,思政教师更要加强基础知识讲解和实践教学。通过对学生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学会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以及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政治敏感度和使命感。
二、“思政课”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汇总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时安排中,一般都会有固定的授课标准,思政教师也是严格按照授课学时进行教学,但是从实际教学中就会发现,基本都是大班授课,最少也是两个班级合班一起参与实践教学,这样一来,使得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众多,思政教师根本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动态,触及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会,由于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导致有的学生不能充分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
(二)资金支持不足,无固定实践教学场所
一直以来,思政课实践教学理念落后,实践活动形式老化,创新意识不强,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真正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满足学生的热切期盼,而且实践教学的手段和形式远远落后于形式和需要。特别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固定的实践教学场所。一方面实践教学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堂外进行实践活动,这就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另一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长期稳定的教学基地,很多实践活动依然在教室课堂进行。
三、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
思政课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一般要遵循两个方面的原则,既要涵盖理论基础知识,又要集合当前时事政治,让实践教学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看得见,摸得着。这样一来,就要求思政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规划时,选好出发点,一切从学生的视角去考虑、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以思政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角度来启发学生、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行之有效的言语和情感,以此提升整个思政课教学的魅力所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样学生才会由内而外地认同你、支持你,这样我们才能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当然,思政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选题安排时,除了考虑到学生整体的普遍性需要外,还要从学生的不同专业角度为基础起点,既展示专业特长,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结合校园文化开展多元化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是指思政教师利用丰富的校园文化,开展思政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是一所院校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并且这种文化要得到师生的认同。此类实践活动完全融入于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摸索,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思政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另外,思政教师还可以利用自身院校共享资源,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环节,比如新媒体的互动、结对子活动等等,以小班教学的班级为单位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力求引导学生做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思政课”在实践教学中的现状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促使大学生成为品学兼优人才的重要措施。那么,高职院校对于“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注重对于实践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更好地让大学生实现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过程,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
(一)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各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时候,积极探索寻求适合自身学院特色和情况的实践教学手段。但从总体来看,各高职院校往往对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相应的,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投入不足的现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时总是以思政教师本身为主体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思政教师不能获取学院各部门大力支持与辅助。
(二)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实践教学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他们自身在高中阶段对于学习时间不能够合理安排,导致了文化知识不扎实,自身就已经失去了自信心,学习兴趣不浓,探索热情不高,特别是对思政课这类公共基础课的不够重视。在步入大学校园之后,有的学生来到陌生的大环境下,很容易被不良思想所诱惑,从而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健康成长。面对这一问题,思政教师更要加强基础知识讲解和实践教学。通过对学生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学会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以及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政治敏感度和使命感。
二、“思政课”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汇总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时安排中,一般都会有固定的授课标准,思政教师也是严格按照授课学时进行教学,但是从实际教学中就会发现,基本都是大班授课,最少也是两个班级合班一起参与实践教学,这样一来,使得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众多,思政教师根本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动态,触及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会,由于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导致有的学生不能充分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
(二)资金支持不足,无固定实践教学场所
一直以来,思政课实践教学理念落后,实践活动形式老化,创新意识不强,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真正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满足学生的热切期盼,而且实践教学的手段和形式远远落后于形式和需要。特别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固定的实践教学场所。一方面实践教学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堂外进行实践活动,这就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另一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长期稳定的教学基地,很多实践活动依然在教室课堂进行。
三、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
思政课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一般要遵循两个方面的原则,既要涵盖理论基础知识,又要集合当前时事政治,让实践教学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看得见,摸得着。这样一来,就要求思政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规划时,选好出发点,一切从学生的视角去考虑、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以思政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角度来启发学生、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行之有效的言语和情感,以此提升整个思政课教学的魅力所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样学生才会由内而外地认同你、支持你,这样我们才能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当然,思政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选题安排时,除了考虑到学生整体的普遍性需要外,还要从学生的不同专业角度为基础起点,既展示专业特长,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结合校园文化开展多元化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是指思政教师利用丰富的校园文化,开展思政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是一所院校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并且这种文化要得到师生的认同。此类实践活动完全融入于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摸索,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思政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另外,思政教师还可以利用自身院校共享资源,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环节,比如新媒体的互动、结对子活动等等,以小班教学的班级为单位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力求引导学生做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