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病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强化病理学与护理专业的联系,体现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近年来在护理专业教材改革方面,仍存在着种种误区,本文针对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改革的内容及对策做以下分析。
关键词: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及恢复患者健康为中心。加强对护理专业的病理学教材进行改革,对满足护理专业的需求,增强病理学理论对护理学实践作用,培养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有重要意义。
一、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病理学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护士以后岗位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的学习,可了解疾病的本质及为后期临床医学课学习奠定基础。病理学教材的内容描述简明扼要、文字力求精练,主要加重功能、代谢变化及有关发病机制的论述,加强病理学与护理专业实践的相关联系。200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供高职临床、护理、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工艺技术、药学、检验等专业使用的《病理学》教材。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个部分,内容比例约为2:1.5。与旧教材相比,它在保留传统章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章节,如“应激”“内分泌系统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且每个疾病中增加了病理与临床护理的联系。本教材在进行改革同时也体现出以下特点:以“三基”为主线,必须够用为原则,适当反映新进展;每课时由要点和教学内容构成;教材后列入相关彩图,可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及实习课的参考对照。
二、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误区
病理学是供多个医学专业共同使用的,它缺乏对护理专业特点的具体体现,对培养专一性的护理人才方面存在不足。迄今为止,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在内容编写上以叙述疾病的基本形态、功能、代谢变化等普遍规律为主,忽视了护理专业的培养需求,导致护理学实习中病理学与护理实践脱节。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内容应突出体现基本理论、基本实践技能,强化基本病理学与临床护理之间的联系,在编排上强调职业需求。另外,中国的护理教育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存在不足,如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科研都是按照医学模式进行的,对护理科学教育模式造成了一种误区。护理是研究人对疾病和健康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并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因此,护理专业应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为根本。
三、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改革的对策
目前我国护理人才紧缺,在护理专业中,病理学教材要如何改革才能体现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关注。
(一)转变教师理念,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教师是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发展的开发者,也是贯彻教材改革首要精神的执行者。目前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各种新仪器、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职护士都面临着知识老化和知识更新的问题,所以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加强改革的实施和推行。首先教师必须转变以往传统医学教育的理念,改变学时分配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多的弊端,明确目标,找准位置,从学生个人情况出发,来开展护理专业病理学的教学;另一方面,现在的医疗组织机构提高了就业门坎,国家对专业护理人员也有比较严格的准入制度,要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人员的就业率,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护理服务工作,所以教师教学中要坚持以强化学生护理职业能力为主线,学历证书为基础,职业技能或执业资格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增加人文教育,培养通科护理专业人员
护理专业所服务的对象是生活中受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共同影响的人,作为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医学知识及社会服务能力,还应有更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所以对护理病理学教材进行改革时,必须对教材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大量增加人文学科的内容,增加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营造有利于适应岗位、适应社会、适应专业的育人环境。其次要打破传统护理专业课程的医学模式,
拓宽基本教育,淡化专业学科,形成整体护理观,建立以专业理论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材,突出护理的专业内容和特色,培养知识能力型的通科护理人才。
(三)加强病理学与临床护理专业的联系
病理学可以协助临床诊断疾病,对确定护理诊断、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也有重要作用,要强化病理学与临床护理内容的教学联系,紧紧围绕护理来培养目标。将护理课程贯穿于病理变化的描述之中,而非单独讲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讲授血液循环障碍中的“血栓形成条件”时,根据患者发病时特征及临床表现,很容易就想到要避免长期静脉注射某一部位,尽量减少血管损伤,帮助长期卧床的病人作适当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等,从而引导学生做好护理要点,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其次,病理学与护理专业有效结合,对护理实践也有指导作用。如对创伤和骨折愈合的护理,既要熟悉愈合的过程,也要熟悉影响愈合的因索,这样做好护理工作同时也掌握了病理学基础知识。
(四)结合护理实践,编写复习题
根据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内容,结合护理实践,编写复习思考题,供学生实验课中讨论的教学模式,可促进教学的改革。平时教学中一般很少重视护理专业学生组织讨论问题,实际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很重要,像护理专业学生,课后可以通过采用练习、讨论复习题的方式对病案进行分析,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如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升高、脑脊液改变、神经精神改变),给出思考题,让学生自己讨论护理要点。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对护理学与病理学的联系理解得更加深入,训练了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的改革适应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它以突出护理专业特点为前提,增强病理学知识与护理专业联系的意识,提高教学质量,为其今后的临床学习打好基础,也为社会培养了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玲,华危持,王新宇,缪金萍,龚丽君,高枫,植娟.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31)
[2]施炜.对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现状的探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3]丁运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高职高专护理教材“病理学基础”编写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3)
[4]陈玲,华危持.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开设《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J].护理研究.2007(25)
关键词: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及恢复患者健康为中心。加强对护理专业的病理学教材进行改革,对满足护理专业的需求,增强病理学理论对护理学实践作用,培养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有重要意义。
一、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病理学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护士以后岗位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的学习,可了解疾病的本质及为后期临床医学课学习奠定基础。病理学教材的内容描述简明扼要、文字力求精练,主要加重功能、代谢变化及有关发病机制的论述,加强病理学与护理专业实践的相关联系。200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供高职临床、护理、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工艺技术、药学、检验等专业使用的《病理学》教材。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个部分,内容比例约为2:1.5。与旧教材相比,它在保留传统章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章节,如“应激”“内分泌系统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且每个疾病中增加了病理与临床护理的联系。本教材在进行改革同时也体现出以下特点:以“三基”为主线,必须够用为原则,适当反映新进展;每课时由要点和教学内容构成;教材后列入相关彩图,可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及实习课的参考对照。
二、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误区
病理学是供多个医学专业共同使用的,它缺乏对护理专业特点的具体体现,对培养专一性的护理人才方面存在不足。迄今为止,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在内容编写上以叙述疾病的基本形态、功能、代谢变化等普遍规律为主,忽视了护理专业的培养需求,导致护理学实习中病理学与护理实践脱节。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内容应突出体现基本理论、基本实践技能,强化基本病理学与临床护理之间的联系,在编排上强调职业需求。另外,中国的护理教育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存在不足,如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科研都是按照医学模式进行的,对护理科学教育模式造成了一种误区。护理是研究人对疾病和健康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并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因此,护理专业应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为根本。
三、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改革的对策
目前我国护理人才紧缺,在护理专业中,病理学教材要如何改革才能体现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关注。
(一)转变教师理念,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教师是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发展的开发者,也是贯彻教材改革首要精神的执行者。目前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各种新仪器、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职护士都面临着知识老化和知识更新的问题,所以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加强改革的实施和推行。首先教师必须转变以往传统医学教育的理念,改变学时分配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多的弊端,明确目标,找准位置,从学生个人情况出发,来开展护理专业病理学的教学;另一方面,现在的医疗组织机构提高了就业门坎,国家对专业护理人员也有比较严格的准入制度,要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人员的就业率,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护理服务工作,所以教师教学中要坚持以强化学生护理职业能力为主线,学历证书为基础,职业技能或执业资格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增加人文教育,培养通科护理专业人员
护理专业所服务的对象是生活中受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共同影响的人,作为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医学知识及社会服务能力,还应有更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所以对护理病理学教材进行改革时,必须对教材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大量增加人文学科的内容,增加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营造有利于适应岗位、适应社会、适应专业的育人环境。其次要打破传统护理专业课程的医学模式,
拓宽基本教育,淡化专业学科,形成整体护理观,建立以专业理论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材,突出护理的专业内容和特色,培养知识能力型的通科护理人才。
(三)加强病理学与临床护理专业的联系
病理学可以协助临床诊断疾病,对确定护理诊断、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也有重要作用,要强化病理学与临床护理内容的教学联系,紧紧围绕护理来培养目标。将护理课程贯穿于病理变化的描述之中,而非单独讲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讲授血液循环障碍中的“血栓形成条件”时,根据患者发病时特征及临床表现,很容易就想到要避免长期静脉注射某一部位,尽量减少血管损伤,帮助长期卧床的病人作适当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等,从而引导学生做好护理要点,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其次,病理学与护理专业有效结合,对护理实践也有指导作用。如对创伤和骨折愈合的护理,既要熟悉愈合的过程,也要熟悉影响愈合的因索,这样做好护理工作同时也掌握了病理学基础知识。
(四)结合护理实践,编写复习题
根据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内容,结合护理实践,编写复习思考题,供学生实验课中讨论的教学模式,可促进教学的改革。平时教学中一般很少重视护理专业学生组织讨论问题,实际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很重要,像护理专业学生,课后可以通过采用练习、讨论复习题的方式对病案进行分析,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如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升高、脑脊液改变、神经精神改变),给出思考题,让学生自己讨论护理要点。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对护理学与病理学的联系理解得更加深入,训练了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的改革适应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它以突出护理专业特点为前提,增强病理学知识与护理专业联系的意识,提高教学质量,为其今后的临床学习打好基础,也为社会培养了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玲,华危持,王新宇,缪金萍,龚丽君,高枫,植娟.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31)
[2]施炜.对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现状的探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3]丁运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高职高专护理教材“病理学基础”编写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3)
[4]陈玲,华危持.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开设《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J].护理研究.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