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机是推动和指引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前贤同仁们对此进行大量论证与探讨,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而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初中生学习动机激发有了崭新的要求,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几点感悟如下。
1.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信息组织要恰到好处
《初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对设置问题情境做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并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要使学生全部身心都集中到教学中心问题上来,教师必须设置一个主题鲜明、能激起学生认知好奇心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渴望去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认知不平衡。
在教学信息素材方面,物理学科有其独特优势:大家生活在物理世界里,生活中物理问题无处不在,物理素材可以信手拈来;物理学史里群英荟萃,他们的曲折历程、人格魅力、辉煌成就,都可引起学生的共鸣;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素材共享和展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利用生活中的简单器材自制的小实验更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时,把乒乓球放在正在工作的电吹风机上方(如图1所示),乒乓球在空中旋转而不是从旁边掉落。当手持吹风机保持原姿势走动时,乒乓球自动地在空中跟着移动起来,吹风机到哪里,乒乓球就跟着到哪里,始终在吹风机的上方。甚至把吹风机适当倾斜,乒乓球依然不会掉落,仍在空中旋转(如图2所示)。学生对这个现象非常惊讶,急于知道为什么?这样以最少的时间,传达最有效的信息,引起最适宜的认识冲突,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能把精力全身心持久地指向学习目标,我们的目的便达到了。
2.积极创设合作环境,帮助给与要适时恰当
大量研究表明,合作的学习环境比竞争的学习环境更容易产生成功经验,并产生学习上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努力追求掌握目标。教师必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共创共生、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一个平等、尊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整个教学过程从始至终呈现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息,来支持、帮助学生新意义的生成。初中物理涉及的概念、规律有的比较抽象,所以物理对初中学生仍是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也必然遇到很多难以突破的认知冲突。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做好促进者、组织者、协调者角色,在活动中给以必要的指导、帮助。
然而,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因为囿于旧的教学理念,仍不敢把课堂放给学生,便以“指导”为幌子,对学生的课堂活动给以过多或过早的干预,剥夺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我们也常是把“指导”以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显现,学生情感获得的是自责和内疚。“指导”反成了学生学习动机的绊脚石,因而常常是我们的热情受到学生的抵触,遇到学生“不领情”的尴尬。要让我们的指导、帮助有效地发挥其激励功能,我们必须做到以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出现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探究实验活动,教师应出现在学生已经有了认知冲突、错误尝试、挫折体验之后,渴望帮助、鼓励之时。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这一节时,我们设计成分组探究课。这是初中第一个分组实验,我们把“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小组集体力量,利用课桌上所给仪器和教材,自己设计实验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之中体验、交流、纠正错误、改进不足。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做的仅是督促实验进程,纠正错误行为时坚决不代办。结果学生情情绪高涨,在乐此不疲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有效实施课堂评价,智慧捕捉要及时到位
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课堂评价作为一种重要教学评价形式,贯穿课堂进程始终。有效的课堂评价应能及时正确地肯定学生的成功之处(哪怕是一点点成功),能有效地去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有效的课堂评价是评价学生对所探究的内容能不能跟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如果能,老师要进一步去考察学生这种联系是不是正确;如果不正确,教师要通过他自己的评价,来促进学生发生正确的联系,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解释,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同时,三维评价目标还要求我们,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使我们的认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还要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抹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焦虑与畏惧,能够增强自我决定感和成功感,从而使学习物理成为学生的主动要求,学生的思维将更活跃,探索热情将更高涨。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观察要敏锐,倾听要认真,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动态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细心了解其内心活动的变化,积极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反应。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的眼神充满期待与渴望,学生成功时,获得的是欣赏与鼓励。诚然,物理是实验性、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在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与不足,有些似乎是教师不可容忍的,教师也应以参与者身份,艺术地指出、纠正。从而让学生学到知识技能,认知得到发展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也丰富了交往态度,从而实现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
4.坚持面对全体学生,差异关注要敏感准确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在课堂上我们只有力求把全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是和谐的。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在某个智力元素上是有差距的。我们只有充分把握了每个学生的具体差异,进行个案研究,关注点找准确才可能做得到。
物理是承接性比较强的学科,基础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基础不好是可以赶上的,我们不乏后来居上的例子,我们如果对这类学生发出你一定能赶上的信号,课堂上严格要求,及时鼓励,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起来,学习效率也就一定很高了;对始终努力学习,成绩仍不理想的学生,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帮他们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不让挫败感蔓延;对有性格障碍的学生,我们应积极的帮助矫正……
是的,我们不能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物理学家,但可以把他们培养成物理爱好者,实现人人参与的和谐课堂,实现“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的总目标。
教无止境,我们孜孜以求,以上拙见,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1.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信息组织要恰到好处
《初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对设置问题情境做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并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要使学生全部身心都集中到教学中心问题上来,教师必须设置一个主题鲜明、能激起学生认知好奇心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渴望去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认知不平衡。
在教学信息素材方面,物理学科有其独特优势:大家生活在物理世界里,生活中物理问题无处不在,物理素材可以信手拈来;物理学史里群英荟萃,他们的曲折历程、人格魅力、辉煌成就,都可引起学生的共鸣;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素材共享和展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利用生活中的简单器材自制的小实验更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时,把乒乓球放在正在工作的电吹风机上方(如图1所示),乒乓球在空中旋转而不是从旁边掉落。当手持吹风机保持原姿势走动时,乒乓球自动地在空中跟着移动起来,吹风机到哪里,乒乓球就跟着到哪里,始终在吹风机的上方。甚至把吹风机适当倾斜,乒乓球依然不会掉落,仍在空中旋转(如图2所示)。学生对这个现象非常惊讶,急于知道为什么?这样以最少的时间,传达最有效的信息,引起最适宜的认识冲突,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能把精力全身心持久地指向学习目标,我们的目的便达到了。
2.积极创设合作环境,帮助给与要适时恰当
大量研究表明,合作的学习环境比竞争的学习环境更容易产生成功经验,并产生学习上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努力追求掌握目标。教师必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共创共生、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一个平等、尊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整个教学过程从始至终呈现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息,来支持、帮助学生新意义的生成。初中物理涉及的概念、规律有的比较抽象,所以物理对初中学生仍是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也必然遇到很多难以突破的认知冲突。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做好促进者、组织者、协调者角色,在活动中给以必要的指导、帮助。
然而,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因为囿于旧的教学理念,仍不敢把课堂放给学生,便以“指导”为幌子,对学生的课堂活动给以过多或过早的干预,剥夺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我们也常是把“指导”以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显现,学生情感获得的是自责和内疚。“指导”反成了学生学习动机的绊脚石,因而常常是我们的热情受到学生的抵触,遇到学生“不领情”的尴尬。要让我们的指导、帮助有效地发挥其激励功能,我们必须做到以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出现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探究实验活动,教师应出现在学生已经有了认知冲突、错误尝试、挫折体验之后,渴望帮助、鼓励之时。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这一节时,我们设计成分组探究课。这是初中第一个分组实验,我们把“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小组集体力量,利用课桌上所给仪器和教材,自己设计实验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之中体验、交流、纠正错误、改进不足。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做的仅是督促实验进程,纠正错误行为时坚决不代办。结果学生情情绪高涨,在乐此不疲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有效实施课堂评价,智慧捕捉要及时到位
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课堂评价作为一种重要教学评价形式,贯穿课堂进程始终。有效的课堂评价应能及时正确地肯定学生的成功之处(哪怕是一点点成功),能有效地去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有效的课堂评价是评价学生对所探究的内容能不能跟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如果能,老师要进一步去考察学生这种联系是不是正确;如果不正确,教师要通过他自己的评价,来促进学生发生正确的联系,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解释,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同时,三维评价目标还要求我们,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使我们的认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还要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抹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焦虑与畏惧,能够增强自我决定感和成功感,从而使学习物理成为学生的主动要求,学生的思维将更活跃,探索热情将更高涨。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观察要敏锐,倾听要认真,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动态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细心了解其内心活动的变化,积极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反应。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的眼神充满期待与渴望,学生成功时,获得的是欣赏与鼓励。诚然,物理是实验性、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在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与不足,有些似乎是教师不可容忍的,教师也应以参与者身份,艺术地指出、纠正。从而让学生学到知识技能,认知得到发展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也丰富了交往态度,从而实现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
4.坚持面对全体学生,差异关注要敏感准确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在课堂上我们只有力求把全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是和谐的。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在某个智力元素上是有差距的。我们只有充分把握了每个学生的具体差异,进行个案研究,关注点找准确才可能做得到。
物理是承接性比较强的学科,基础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基础不好是可以赶上的,我们不乏后来居上的例子,我们如果对这类学生发出你一定能赶上的信号,课堂上严格要求,及时鼓励,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起来,学习效率也就一定很高了;对始终努力学习,成绩仍不理想的学生,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帮他们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不让挫败感蔓延;对有性格障碍的学生,我们应积极的帮助矫正……
是的,我们不能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物理学家,但可以把他们培养成物理爱好者,实现人人参与的和谐课堂,实现“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的总目标。
教无止境,我们孜孜以求,以上拙见,敬请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