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初礼乐歌辞影响开国诗风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ish_z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晋初礼乐歌辞虽然都是歌功颂德之作,无多少文学价值可言,但是由于其得到了统治者的倡导与朝廷重臣的积极呼应,甚至还在民间得到了万千文人士子的回应,由此形成了西晋雅颂文学蔚然可观的景象。因此,这类作品的意义在于它们影响了西晋开国之诗风,把西晋诗歌引至雅颂的方向。
  关键词:礼乐歌辞 歌功颂德 开国诗风
  
  洪顺隆先生认为晋初的礼乐歌辞堪称“建国史诗”,因为其体裁以叙事为主,多述建国事迹,目的在歌功颂德,用于祭祀饮宴歌舞(见洪顺隆《六朝建国史诗试论》,载《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正因为此类作品带有浓重的宫廷特征,所以它们的文学意义历来不受重视。但是考究礼乐歌诗的渊源,其来久远。先秦之作,见诸《雅》《颂》。汉武帝推行儒家礼教政策,设立乐府机构,一方面传承先秦雅乐,另一方面博引民间新声,以李延年、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乐歌,宣叙大汉功德。魏、吴立国后,在汉的基础上改换曲名、歌辞,歌颂本朝德业。历朝历代在开国之初,都会有这类作品的存在。
  据《晋书·乐志》记载:
  及武帝受命之初,百度草创。泰始二年,诏郊祀明堂礼乐权用魏仪,遵周室肇称殷礼之义,但改乐章而已,使傅玄为之词云。
  晋初,食举亦用《鹿鸣》。至泰始五年,尚书奏,使太仆傅玄、中书监荀勖、黄门侍郎张华各造正旦行礼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时诏又使中书侍郎成公绥亦作焉。
  由上述可知,西晋的礼乐歌辞皆为奉诏之作,主要是由朝廷重臣傅玄、张华、荀勖、成公绥等人创作。在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与重臣们的鼎力配合这两股合力的推动下,西晋的礼乐歌辞呈现出相当发达的发展态势。
  西晋留存下来的礼乐歌辞共计有郊庙歌辞二十一首,燕射歌辞六十首,舞曲歌辞十二首,共九十三首。而曹魏共计有十九首,东晋共计有十三首,相比之下,西晋礼乐歌辞在创作数量上比前后的曹魏和东晋都多。由此可见,西晋礼乐歌辞的创作之盛。
  在西晋文学中,作为国家典礼、朝廷歌舞的礼乐歌辞,虽然没有多少文学价值可言,但毕竟都是出于公卿而能文者之手,乃是一代人的精心之作。经过文人的创作,使得礼乐歌辞在典正之余,又有了文人化的特点。而这类作品的意义则在于它们影响了西晋开国之诗风,把西晋诗歌引至了雅、颂的方向,这一点是不容忽略的。
  晋初礼乐歌辞作为“国家级”的雅颂文学,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鼎力扶持,同时也得到了大批公卿巨臣的积极呼应,创作和编写了大量的作品。不仅如此,这些制于朝廷的颂美之声,甚至还在民间得到了万千文人士子的回应,他们争相模仿,敷陈藻彩,形成了西晋雅颂文学蔚然可观的景象。究其原因,可总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在政治上,西晋政权虽是篡位夺权而来,但魏晋嬗代在诸多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中,代价算是最小的一次。在魏末二十余年当中,皇室衰微,大权旁落,主要是司马氏集团和曹爽集团之间的政治大较量。在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之中,曹爽集团被灭,曹魏政权气数已尽,政归司马氏。咸熙二年十二月,司马炎柴燎告天,禅魏立晋。虽然这次嬗代不能说是风平浪静,但与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农民起义相比,这实在是一种“相对和平”的演变方式,以小范围的宫廷内部流血,完成了政权的交接,应该说是很经济的了。在没有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损害人民生命财产的情况下,进行“和平演变”,对百姓苍生而言,无疑是不幸中的大幸。此外,晋武帝在成宁元年(280年)三月,挥师灭吴,三国归晋,终于结束了自汉末以来持续了近百年的动乱分裂,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
  其次,在经济上,晋武帝司马炎在开国之后,实行宽松的政治,省徭役、薄赋税,使生产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晋武帝太康时期,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正如东晋干宝在其《晋纪总论》中所追忆的太康盛世那样:
  ······掩唐虞之旧域,班正朔于八荒。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余粮委亩,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虽太平未恰,亦足以明“吏奉其法,民乐其生”矣。
  政治宽松、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政局当然是人们所期待的,因此,礼乐歌诗里歌颂的明君圣朝,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社会的认可的。另外,经济繁荣、物质丰富、生活安逸,使得晋人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可以有条件去追求事物包括诗歌的形式美,这是西晋诗风华靡的开始。
  再次,在文化上,司马炎利用前朝人才,沿用以前州县的举荐制度,不遗余力地选拔、奖掖人才,并以儒业作为朝廷择士的重要依据。这无疑是给众多社会地位较低、期望崭露头角的寒士们提供了政治的出路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西晋新朝对人才的渴望,对文士的恩宠,所以获得了他们的普遍认同感。三国归晋的文化意义,不仅在于三国文化的交融会通,还在于三国人才的集中。表现在文学上,太康时期涌现出的大批杰出诗人就是力证。所以,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论及西晋文学时说“人才实盛”,因为他注意到了三国归晋后,文人在新朝集结的情况。
  西晋文人多有功名之心,既然曹魏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新朝新气象,于是他们都寄希望于西晋新朝,希望在新朝中成就一生之功名。如出身于山东的一个小吏家庭的左思,他在其《三都赋》的结尾,用一种非常强硬的语气说:“日不双丽,世不两帝。天经地纬,理有大归。”他是想表明自己坚决的态度和坚定的立场,他要告诉那些同情曹魏、留恋旧朝的人们应该面对现实了。
  礼乐歌辞是朝廷之作,但《三都赋》却是左思构思十年,自觉而为的。对三国归晋的赞美,对开国伟业的颂歌,希望在新政权的领导下创造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这就是《三都赋》的主旨。左思表达了多数士人的共同心声,因此引起了洛阳纸贵的轰动,获得了同时代人士的普遍欢迎。
  以上几点都表明了,西晋新朝是得到社会人士尤其是士人们的普遍认同的,他们回应着来自朝廷的颂美之音,以自身的才华和热情,积极参与到对新朝和新皇的热烈歌颂中,于其时,举国上下,颂歌四起。在这种情况之下,礼乐歌辞,这种施之于国家大典的颂美之声,引导着晋初文风形成了一种明显的歌功颂德的倾向。
  作为开国史诗、国家典礼,礼乐歌辞具有非常明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彻底地为政治服务的。它悦耳动听、雍容典雅,“舞开元,歌永始”(傅玄《飨神歌》),“率土讴吟,欣戴于时”(张华《食举东西厢乐诗》),“笙磬咏德,万舞象容”(荀勖《食举东西厢歌》),在傅玄、张华、荀勖、成公绥等一批新朝勋臣对主旋律的大力倡导之下,举国上下都沉浸在这些颂美之音中了。
  傅玄、张华、荀勖等人,他们以开国勋臣的尊贵身份,躬身制作,共同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这些人在政坛上位高权重,在文坛上引领群儒,他们的举动必定会引起底下大批人的争相效仿。在开国之初,几乎人人都满怀着对新朝的真诚归附,对明君的真情拥戴,对盛世的真挚期待。以傅玄、张华、荀勖等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们的这种创作导向,对当时的文士们所产生的导向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但是,当举国上下沉浸在对新朝的歌功颂德中时,建安的忧世传统、正始的独立意志以及批判精神,便很难得到继承与回应了。尤其是新生的一代,他们在举国上下对新朝一遍又一遍的颂美声中兴起,先天性地缺乏忧患意识,也缺乏汉魏时期士人们那种弘道济世的理想追求,对社会的关怀精神也异常淡薄。他们热衷于政治,不惜趋炎附势,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满足一己之功业感和成就感。西晋一代文士,先天缺失崇高的精神,精神境界普遍卑下。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他们继承了礼乐歌诗歌功颂德的倾向,在武帝后期浮华之风的浸染之下,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躁进的诗风。
  
  参考文献:
  [1]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钟嵘.诗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王澧华.两晋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中国文学通史系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8]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国文学思想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9]王运熙.魏晋南北朝卷(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0]刘跃进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我担任低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讲活故事,巧用图例,以情导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小学生来说,在课堂教育中枯燥地讲一些大道理,学生既听不懂,又记不牢。为此,我摒弃了干巴巴的讲授方法,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征,把每节课要讲的内容尽可能用故事形式讲活,寓理于故事之中,通过故事具体地、生动地向学生灌输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根据工作安排,在全面总结“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第一周期活动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将继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動,教育部办公厅就有关事项下发通知。通知内容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参加对象、活
对历史课堂而言,提供“在场”感是一种复杂的技术工作。现今的世界,之所以充满着发展与创新的机遇,是因为受到两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今天现代化道路前进的中国有诸多借鉴意义。在此,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教学为例,讨论如何通过一些重大历史的细节呈现历史“在场”感,让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历史产生真实的体验,引发学生对历史感与现实感的思考。  一、现实直达历史——谈教学立意  公元1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这句话强调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一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准确把握难度,则课堂将如行云流水,听课也会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如果起点过高,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如果起点过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学习更多的是内在思维活动和情感的体现,是对文本字、词、句、篇扎扎实实的感受、思考和探究。因此,学生的主动参与是通过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来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而达到与作者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标”凸显了学生的自立性、主体性,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好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这是学习语文的规
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多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而我们往往习惯将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称之为国学。国学凝聚着中华民族古圣先贤的智慧,是华夏民族的根,炎黄子孙的血脉。其实,国学有真假之分,真国学能弘扬民族正气,假国学则披着传统的外衣,偏离了教育的轨迹。在此,以福建省厦门松柏中学为例,就真国学校园创建之路进行探索。  一、假国学误
以往研究表明,在孩子向中学过渡的时期,父母可以充当他们的社交教练,当他们面临被同伴排斥、欺凌或与朋友产生冲突等诸多挑战时,为其提供支持和建议。然而,由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指导方式的有效性取决于孩子,一些孩子希望父母能提出具体的建议,而另一些孩子则希望能更自主地解决问题。  该研究选取了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在读学生及其母亲为研究对
[摘 要]獲取地理信息并对地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加工是地理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情,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归纳整理与分析信息,完善学校地理信息资源库等策略,培养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关键词]义务教育;地理;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  “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1]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
一、融合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专家学者相继提出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不少先行者也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尝试。如STEM教育强调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等不同学科知识整合起来,综合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STEM教育所主张的跨学科融合,不是将这几类学科内容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个性差异的生命体。他们有自己的需要、追求,还有自己作为人的尊严、人格和自由。所以,教育必须面向生命,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提升生命的质量。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地以人的发展为起点和归宿,才能拨动生命的“琴弦”,走进人内在的心理世界。这样,教育下的生命才能更加充盈、发展和完善,教育也才可能成为生命赖以成长之“根”,成为生命成长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