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方法、技巧”的思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F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课上,一个好的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基本控制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上来。可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直接影响着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恰当的运用提问的方法、技巧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许多乐趣,下面笔者就有效性提问的方法、技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提问应具有启发性,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的问题太直白、缺乏一定的启发性,问题出来之后,好,请同学思考回答?还没等学生思考、讨论完,老师立马就叫学生起来回答,学生刚说一半,老师就把话题接过来自己讲了,殊不知这时你的问题可能也就是几个优秀的同学明白了,大部分同学还是一头雾水。这样的提问、讲解,老师感觉到累,学生也累,且没兴趣,久而久之你的课堂就缺少了活力,变得死气沉沉。究其原因,就是你的课堂提问缺乏一定的启发性,学生缺乏足够思考的时间、空间。所以,数学课堂的提问要注重整个教学过程的积极引导,不应只满足于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更要强调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思路,问题提出后,要适当地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事实上,如果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会有所提高。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是有意义的。等待可以促进学生真正地思考问题,教师应尽可能多等待几秒。在最初的沉默阶段,师生都会觉得有些尴尬,当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和学生都会习惯起来。应用这种技能,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假如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表现出一无所知的茫然表情,这时如果等待,学生反倒惊慌。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等待。只有当学生表现出真正在思考问题时,教师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提问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特别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苏教版教材每一个例题都配有一个图片(图文并茂),其实那就是情境的最好资源。尤其是我们的低年级教学,积极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提问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说,低年级的教材就像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这学期学习了胡林红老师的一节一年级的《11—20的认识》的教学示范课,胡老师开始设计了一个情境:“喜洋洋运动会”。学生一看到他们喜爱的“喜洋洋”一下子兴趣来了,这时老师用非常亲切、形象带有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小朋友,想不想和喜洋洋一起参加运动会?生答:“想”,师:“可是羊村长提出了一个条件,每个小朋友必须帮羊村长一个“忙”方可参加……..”,这一下小学生的兴趣来了,争先恐后的在观察、思考?有的说:我知道一共有9个美洋洋,有的说:懒洋洋比喜洋洋少一个等等,小朋友观察的非常的仔细。我注意到。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朋友一开始在玩,这时也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过来了,参与到了活动中,整节课下来,老师教学的非常轻松,学生学习的也非常的快乐,教学效果非常的好。
  三、提问要有针对性
  提问要有针对性就是说:要因人而异,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男生和女生,都应有所区别。我们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应置大多数学生而不顾,而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名学生发问。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名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优生,提问内容要难些,要求应高一些,使其自感不足,有一定压力;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问内容要相对容易些,还要适当给以引导和补充,使其增强信心;对性格内向而又胆怯的学生,不仅要考虑提问场合。还要注意提问方式;同时不要吝啬我们手中的“表扬”,对于发现“赏光点 ”要尽可能多的给与表扬啊、鼓励。
  四、提问要有适度性
  所提问题必须从学生基础出发,难度要适度。对难点问题,要设计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提问,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避免千篇一律的“为什么”。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问只有在学生思维的入口处,才能激起学生思考、探索、推类、联想等方法来获取答案。同时,还应尽量避免那些“对不对”之类的提问,以及由此引出的简单答复。避免千篇一律的“为什么”提问可以改成追问或是你是怎样想的等。
  五、提问应把握住时机
  准确把握课堂教学中几种提问的时机:1、在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中提问。2、在学生的思维入口处提问。3、在知识关键处提问。4、在发现问题、遇到困难处提问。5、在探寻规律探求处提问。
  六、提问应该注意的问题
  1、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为了提问而提问。2、缺乏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与组织,随意性很大,千篇一律的“为什么”?3、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所提问题很难激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质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4、教师的提问往往集中在几个优生上面,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5、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教师人为的将老师、学生分割开来。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提问的精髓不在于“多问”,更在于“善问”、“巧问”。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我们教师的课前的认真准备,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与思考。
其他文献
一、了解孩子,因材施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的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渴望被被人欣赏."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应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研究孩子、相信孩子、发展孩子。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指出,为了让你对孩子有个更好的认识,你可以准备五张卡片:  1.仔细描述你的孩子  试着想一下孩子的样子,然后把想到的所有描述孩子的词语写出来(包括褒义词以及贬义词)  2.总结孩子的积极特质  作
一、以复习课堂教学为核心,建构生活化的英语复习课堂  1、以教材为依托,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与切入点  我们使用的《牛津小学英语》选材于生活,但从生活到教材是一个“由繁到简,提炼生活”的过程,它透过复杂的生活现象,展现了清晰、简约的文字与图片。而学生获得的语言知识只有回到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他们在语言、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启发学生留意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尊重学生
摘要: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中多点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妇科诊断未破裂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57例,按手术用药方法分为研究组27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输卵管间质部切开取胚术。研究组术中于妊娠包块表面、远端及子宫角、输卵管系膜4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术中于妊娠包块表面注射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
字典里的不少汉字,属于只此一读、只此一意,再无他用了,原因在于它们分别所指的"只此一山",或"只此一水",总归是"只此一地".比如岱、岷、汾、汩,比如赣、荥、浐、灞,全是地理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其开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课程资源对于一门课程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己经成为后者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广大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导致有些学校把培养目标停留在某一领域、课程资源开发时忽视人力资源等情况的出现,这就影响了课程资源整体功能的发挥。本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的教育经常是与家长及时沟通,家校结合。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更有底气,教育效果会更好。但有时我也曾遇到困惑,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后果。  那一年我做高年级班主任,一天课间操后,小伟哭着向我报告:“自己准备交给老师的一百元没了。”丢了一百元!我随即以情动人,循循善诱,希望该同学课后能悄悄还过去,但到放学,未
教学不是无情物,当教学漠视情感的时候,它面对的不再是活生生的学生;当教学取消情感的时候,它培养的将是社会机器。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的进行课堂教学。正如教育家赞科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一种师生互动关系的体现,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在任何一节课中我们都要有提问这一环节,若是要利用好这一环节,那么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有效性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的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的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精心选择问点,明确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一个亘古未有的物质文明。可在这种快速“生产文明”的过程中,严重的环境问题正日渐成为人类威胁自身的存在的隐患。现代的环境教育提出: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破坏是由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要改变这种恶化的关系还要靠觉悟了的人的自觉行动。当今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将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最大受害者,又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大受益者。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到了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