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如何提高学生审美和兴趣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_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审美和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欣赏课是审美启蒙和兴趣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设法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小学美术教育不断探索与追寻的目标。如何让孩子的审美和兴趣在美术欣赏课中得到提高?本文将简要论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课;审美;兴趣
  小学美术欣赏课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它需要以审美和兴趣作支撑。小学生尚显年幼,对美不知如何审视,不易提起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欣赏课来锻炼学生对美的理解评判,在他们兴趣盎然的基础上提高感悟、欣赏和创造的能力,让美洋溢在学生心中。欣赏课将美进行整合、内化和升华,在循序渐进、不断熏陶的过程中培养审美,用兴趣这个最强劲的原动力,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一、 丰富架构,深掘内涵
  首先,要找准课文内容的重点、难点,逐个分析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审美概况制定教学目标。同时,要把眼光扩展到大学教材、专业杂志等资料中,用丰富的素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在课前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从而产生直接兴趣。在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须善于引导学生通过美术理解广阔的世界,挖掘作品中倾注的情感,蕴涵的人文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审美和兴趣,增强艺术气息,提高人文素养。最后,教师除了要讲解色彩、造型这类表象特点外,对于作品中蕴藏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也要進行深度挖掘。
  二、 因材施教,深入浅出
  虽然美术对于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学生的思维不能由老师代替,必须学生切身体会。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朱光潜先生说:“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的时候,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一味循规蹈矩地讲解,授课枯燥无味,永远无法激发学生的甜美联想。教师可以用直观的教具激起学生的兴趣,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针对性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质,鼓励学生从每个不同角度去审美,不轻易评论学生答案的高低对错,使他们的思绪自由发散。
  学生年龄阶段不同,审美能力也有所不同。欣赏的载体应从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形式和内容入手,由简到繁、由低到高,逐渐过渡。低年级学生适合欣赏少儿美术作品,因为其中童趣盎然,亲切可爱,易于领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需引导他们关注美术作品背景,分析比较中西美术的异同,表达自己对作品独到的感受和认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大小,运用浅显而有趣的语言,让学生多观察和发言,从而让学生在美术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保持纯真的心,获得发现美的窗。
  三、 交流评价,提高兴趣
  小学生单纯真诚,童言无忌,想象力与创造力极强。这些因素,正是培养学生欣赏兴趣的好时机,设问、小故事、小品、展示教具、录音等都是激发好奇心的好方法。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学有所悟,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讨论与交流,可促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肯定学生的同时为其补充,从而使他们欣赏的角度更加多元,审美能力在思维扩展的基础上提高。教师不能像法官一样给出是或否的判定,而要通过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来营造融洽的审美氛围,让学生在争论中发挥个性,从而产生兴趣,最终对画的认识加深。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审美的角度也会不同。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多组织一些评画、评作品活动,为学生搭建同学间、小组间的交流平台,能够达到互相激发兴趣、共同提高审美的效果。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学生会逐渐具有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四、 结合生活,处处发现
  美术是生活的缩影,只有将生活与美术结合才能真正激发美术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若仅靠纸上谈兵,只能模刻出一成不变的审美观,缺乏独特的感悟与思考。自然界中纷繁复杂的景色和事物,都是对象的具体来源,是最丰厚、最具权威性的美学教科书。要促使学生走进大自然,身临其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和触摸生活的美。再通过教师的点拨,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社会生活,学生受到视觉冲击的同时,必然产生心灵的震撼,萌生审美情感。美术能将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投射表现出来。把小学美术欣赏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文化用品开发学生的头脑,加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 利用科技,以趣促美
  欣赏课看似枯燥乏味,但只要教师善于利用教学工具,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对美的热情。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文影像以及交互功能,使欣赏课从一门灌输过程到多感一体的理解过程。学生可以从视听角度去欣赏美术作品,从而使作品打破时空限制,以多层次、多角度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在美术欣赏课上运用多媒体,不仅让学生对艺术作品有更好的理解,更可开拓学生的思维。欣赏课中,还可以借用动听的音乐来启迪思想,净化心灵。学生随着音乐节奏的韵律,声调的起伏,想象的情景不断深入,会对作品产生更强的共鸣。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馆展览,使课内外的美术欣赏活动相衔接,从而以趣促美。
  总而言之,欣赏课的核心就是提高审美,激发兴趣。教师应从课堂准备出发,通过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表达思想,为学生审美层次的提升建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艺术作品中情趣的流露与理想的追求,通过美的诠释激发学生兴趣的产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还可以用生活之美和科技手段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产生兴趣,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效果,潜移默化地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设.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考试周刊,2012,(48).
  [2]刘鑫.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之我见[J].读与写,2014,(9).
  [3]韩复生.浅谈美术教学的审美能力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
  作者简介:
  朱晓霞,福建省福清市,福清市音埔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小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培养自身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协作和沟通,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但由于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性、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不健全、课堂合作学习组织混乱等问题,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课堂上并没有实现它的优势最大化。本文从创设情境、明确目的、合作探究以及交流评价四方面进行简要阐述,以期对今后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开展有所
摘 要:道德的滑坡、社会的冷漠让我们不禁会思考:现代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人们思想道德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急功近利?笔者认为,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道德的缺失,德育的低效。  关键词:德育;教学时效性;素质教育  那么如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认知呢?这就需要从教育中来践行了。小学生作为接受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本身并没有完全的是非价值观念,所以,从这个阶段开始,我们就应该重视对其道
摘要:高中物理从深度和广度上较初中物理都有很大的提高,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公式都比较多,题型多样,解题方法灵活,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是无能为力了。  关键词:高中物理;深度;广度  即使记住了定义、公式,如果不理解其含义,不注意适用条件,乱套公式,乱代数据,结果可想而知。尤其对一些形同质异,质同形异的问题,如一些似乎两个看起来一样的问题,却要用两个不同的物理规律来解的情况,让人觉得物理好像是无章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改革,初中物理教学随之趋向生活化。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要和现实生活相联系,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深入课堂教学中,使其教学内容丰富化、灵活化,为课堂教学增加活力。对此,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还使学生能更容易、更简单地理解物理这门复杂的课程,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力学与生活研究,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
摘要:课程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专业素质。而青年教师又是学校教学主要的生力军,其课程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笔者结合中学青年教师课程力提升现状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中学青年教师课程力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青年;课程力;提升;策略;现状;科研;认知  课程力是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的专业素质,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教育资源,学校青年教师的课程权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语文教学中的工匠精神,在于语文教师工程师的实践特色,在于将职业道德和规范、专业技能和素养等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本文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从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改革、考评方式改革等方面探讨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工匠精神”。培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普通话表达、阅读和写作等专业能力。  关键词:工匠精神;语文教学;渗透  “工匠精神
摘要: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是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团队建设与教师课程力的提升从教研团队、班主任队伍、骨干教师团队、青年教师团队等角度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团队;课程力;教研组;构建;班主任;骨干;反思;青年  好的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优化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深化教师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意识,从过去单一的教书匠逐渐转变为课程内容的设计师,课程系统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作为学生系统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是关键的基础阶段,所以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针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教学质量  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课程力是贯穿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综合教育教学素养,有利于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论述了提升政治教师课程力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政治;课程力;有效;策略;现状;陈旧;薄弱  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更加凸显出了核心素养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治教师需转变常规的教学理念,提高课程力。课程力不仅包含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
摘 要:儿童时期是训练说话的最佳时期,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把握好这把钥匙,让学生能知道怎么样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本文就将从如何采用不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说话,从而来提升学生的说话能力这个角度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提升;说话能力;表达  儿童时期是进行说话训练的最佳时期,一旦遗弃这把钥匙,终身就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