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十年:困惑与无奈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t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恍惚之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作为一名伴随课改成长起来的品德教师,笔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改所带来的变化,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课改,用自己的心灵感悟课改。十年过去了,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天的教学充满了生活情趣,孩子们在通向生活的路上,品德与社会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但我们在欣喜的同时,更需要理性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下一个十年再次收获欣喜与欣慰。
  
  一、当课程教学遭遇教育功利
  
  在开设品德课程十年之际,让我们重温课程定位: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成为健康安全、品德良好、热爱生活、乐于探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样的课程定位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终生幸福,也是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对国民素养的基本要求。但这样一门如此重要的课程在现实中却遭遇了尴尬:一学期过去了,有的班级学生的课本还是崭新的,他们甚至没有好好上过一节品德课。根据我在一线的长期观察,品德课教师大都由语文教师或是班主任兼任。其实不管谁兼任都是可以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现实中有太多的教师会“吃了”这每周仅有的两节品德课,而用来上语文课、班队课甚至作业课。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门课不考试,与升学无关。在当今教育功利化倾向的阴影下,品德教学在很多地方都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在这里,本来是不该讲所谓的学科地位的,因为从道理上讲,只要是国家规定的课程,都是重要的,都要严格执行。但现实是,品德课程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了,成了教育功利考试阴影下可有可无的配角,这不能不说是课改十年最大的尴尬与悲哀。笔者常想:我们的课程标准定得再好,教材编写得再精彩,但如果连教学时间都无法得到保障,这门课程的价值又怎样体现呢?当课程遭遇教育功利,我们除了无语与焦虑之外,站在这十年的节点上,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未来十年又要走向哪里?用什么来保障品德课程的正常开展?难道还是继续边缘下去吗?这也许在下一个十年开始时,我们应该思考与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当回归生活遭遇价值灰色地带
  
  综观十年的课改实践,品德教学是否回归儿童生活成了我们评价一节品德课是否合格的重要标杆。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有几个问题必须好好思考:第一,儿童正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第二,他们生活的主调是什么?第三,我们回归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哪些是肯定的,哪些是令人忧虑的?第四,回归生活就能解决儿童的道德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养成这一难题吗?不可否认,我们目前所生活的社会中,许多价值观都是令人堪忧的,人们越来越浮躁、功利,社会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用非常规手段获取各种利益成为一部分人振振有词的价值取向并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比如雷倒世人的“我爸是李刚”)。令人堪忧的是,我们期待儿童形成的道德诉求与当前社会所盛行的价值观之间是有距离的。在这样暧昧与灰色的价值地带中,儿童往往会不知所措:走出校园,是信品德教科书、老师、学校,还是眼见为实?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要引导儿童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而决不是陷入“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允许”的片面相对主义泥沼。但是我们的老师在现实面前到底有多少坚持的勇气与底气,有多少力量可以保证我们的品德课教师能让儿童在价值灰色地带中坚持该坚持的一切呢?“教学”与“李刚”之间,谁对儿童更有说服力?现实总是很无奈,回归儿童生活固然是必须的,但是假如儿童生活的这个世界“毒性过大”,那我们该如何面对回归儿童生活这个命题呢?这也应该是未来十年我们的课改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当单一知识结构遭遇课程综合要求
  
  品德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综合性。品德与生活是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等的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历史与文化教育、地理环境教育等的有机融合。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让综合在一起的生活,不为自成体系的课程所分裂,尝试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形态。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课程的设置就是要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纵观十年的品德教学我们发现,在这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面前,很多老师都显得力不从心,尽管很多老师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参与了很多的培训,但是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大多数小学教师相对单一的知识结构还不能适应综合性如此强的课程教学要求。这门课难教,难就难在很多教学主题连老师自己都所知甚少,更别奢望对学生实施有深度、有创意的教学了。也因此,我们在课改实施近九年之后,在长沙观摩全国赛课时发现,一些选手连在目标定位上都出现了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实中,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的小学教师并不多,他们急需要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但是客观现实是,很多一线品德教师都把这门课当成了可有可无的“闲课”,当然就不会有不断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合理的品德教师的动力了。曾记得自己为上好一节有关抗日战争题材的课,整整阅读了上百万字的抗战史料,撰写了两万多字的摘录和心得感悟。有了这个过程,我才对本课有了一个客观、正确、理性的认识,也才有了上好这一课的基本前提。但是试问,有几个老师能做到这点?况且,我们的教材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而设计了大量留白,以致很多教师不知如何处理教材,甚至很多时候把品德课上成了伴随知识性错误的看图说话课。未来十年,我们一定得清楚,课程的综合化需要教师知识结构的综合化,不然就会像某些老师所说的:还是老教材好哦,至少还能读读故事,新教材我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四、当活动探究体验遭遇理性分析讲授
  
  教学的活动化是本次课程改革一个显性特点。课程所设计的活动,都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需要他们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学习过程是儿童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因此,改革后的课堂上,都是热热闹闹的各式各样的体验活动,好像没有活动与游戏就不是品德课了。在课改走过十年的今天,我们必须思考,诸多教学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是不是所有的品德课都必须用活动化的方式来开展呢?是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有效呢?理性思考当下的很多“活动”,许多的“伪活动”就会进入我们的视野。当活动化教学大行其道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哪些教学应该是安安静静地开展?道德是有力量的,道德是有魅力的,有力量与有魅力的道德要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为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与感动,很多时候都需要理性的思考。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有理有据的传统讲授。课改应该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在改革与创新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传承的必要性。因此,在下一个十年,为了我们的品德教学更具有实效性,更能深入儿童的心灵世界,我们不妨在活动化教学与理性分析之间找到一条最适合的路径,我们需要明确:需要活动的教学就开展源于学生生活世界的有创意的活动,需要理性分析的课堂就用理性的方式开展品德教学一一哪怕我们的课堂平静如水,须知,有时候平静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走过十年,成绩有目共睹。为了未来十年能走得更稳更远,在欣喜、困惑与无奈之间,我以一名一线教师的身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让我们共同思考:我们的出路何在?未来还有多少困惑与无奈?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其他文献
1970年以来,我院认真贯彻毛主席“六·二六”指示,抵制和排除林彪、“四人邦”的干扰破坏,在做好院内收治工作的同时,坚持组织医疗队,深入连队,为指战员服务。八年来,全院共
摘要: 在二轮复习中,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变式探究,即是从多角度,多方面设置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引导学生把各部分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点串成线、结成网,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强应变能力,提高
·改革与发展·9。年代企业发展与技术改造······……陆道生2.34以深化改革推进调整战略的新选择 -一对继续治理整顿的看法···……蔡星火3.3关于住房改革若干问题的
摘要:构建主义认为,教学效能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包含了教学质量,又包含了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作为职高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已经势在必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对职高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职高数学;教学效能;能力培养  职高学生是职高数学学科教学活动实施的对象,也是职高数学能力培养目标开展的重要承载体.课堂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
不少父母常常纳闷:为什么我这么疼爱孩子,孩子却常常要和我怄气?难道他不知道我这份爱心?做父母的在想到孩子应陔理解自己的爱心的同时,有没有想到自己该如何去理解孩子?有
为探索慢性气管炎病因,我们和当地医务人员、赤脚医生一起,在宣化县东、西望山和沽源县东围子三个大队4,870人中查出患者632人,患病率分别为12.0%和17.7%。当地群众对慢性气管
中考数学试题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层次性、传承性和新颖性,几何图形变换题历来是中考重点考查内容。下面以2012年江西省及南昌市中考试题为例分析几何图形变换问题。 Entranc
我院遵照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自1975年3月至今年2月,共组织农村医疗队6批106人次,奔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structions of Chairman Mao
摘 要:作为政治教师,在传授学生政治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同时,应当着力于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初中政治教学的实践,结合当前新课改要求,就如何渗透德育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渗透;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33-1  随着苏教版初中政治教学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行,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题适合学习完上面两篇文章后检测使用.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有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