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二轮复习中,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变式探究,即是从多角度,多方面设置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引导学生把各部分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点串成线、结成网,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强应变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导向;变式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以锌、铜、硫酸原电池的复习引入,掌握电极、原电池的概念,学会判断电子流动、电流流动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流动的方向,完成有关的电极反应式与总的电池反应方程式.再从电子的反向流动中引出电解及阴阳两电极的概念,掌握离子的放电次序等双基知识.
二、例题分析
图1例1如图1所示,当线路接通时,发现M(用石蕊试液浸润过的滤纸)a端显蓝色,b端显红色,且知甲中电极材料是铝、铜,乙中电极材料是铜、铂,且乙中两电极不发生变化.
(1)甲、乙分别是什么装置?
(2)写出A、B、C、D的电极名称和电极材料.
(3)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三、设计意图
巩固双基并对双基知识进行灵活应用.
变式1:如果把甲池中的电解液换成:①NaOH ②浓HNO3时,是否能构成原电池?若能,请写出甲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通过改变电解质溶液①NaOH,复习有关铝与碱反应的知识点;当改变电解质溶液②浓HNO3时,则铜变成了负极,当铜铝有足够的量时,会产生以下三种情况:
a.正极反应是浓HNO3中的H+与NO-3共同反应去得电子.
b.随着浓HNO3的不断消耗,溶液变成了稀HNO3,则此时铝又变成了负极,铜变成了正极,正极反应是稀HNO3中的H+与NO-3共同反应去得电子.
c.当稀HNO3消耗完后,溶液变为Cu(NO3)2,正极反应是Cu2+得电子.
通过此变式练习,拓展了电极判断的方法,还能培养过程思维,动态的去看问题.从总的反应结果来看,是铝与浓硝酸的反应,铜在反应中相当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上面的过程分析,相当于是铜作催化剂的机理探究.
变式2:如果改变乙池中的电极材料,判断电极反应是否发生变化?若有变化写出电极反应式.
(1)乙池的Cu电极换成Fe电极(强化阴极不参与反应的知识,电极反应与阴极材料无关).
(2)乙池的Pt电极换成Ag电极(练习电解时阳极由惰性电极向活性电极的转变,防止思维定势).
变式3:如果改变乙池中的电解液,判断其电极反应是否发生变化?若有变化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乙池电解液换成 KOH 或Na2SO4
(2)乙池电解液换成MgCl2
(3)乙池电解液换成AgNO3
(4)乙池电解液换成CuCl2
设计意图:通过此变式练习强化了离子放电次序,全面巩固了电解的四种类型:
(a)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包括强碱与含氧酸):电解的是水.
(b)活泼金属的的无氧酸盐:电解的是电解质与水(放氢生碱型).
(c)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电解的是电解质与水(放氧生酸型).
(d)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电解的是电解质本身.
可以看出,通过问题导向的探究教学可以理清问题脉搏,抓住问题关键,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尤其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总复习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或小专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广阔性).
在二轮复习中以问题为导向,多进行变式探究,就能化平凡为神奇,能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抓联系、作比较、会归纳、能延伸,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在高考中必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知新,王祖浩.化学教学系统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衣敏之.几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4(3).1
关键词:问题导向;变式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以锌、铜、硫酸原电池的复习引入,掌握电极、原电池的概念,学会判断电子流动、电流流动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流动的方向,完成有关的电极反应式与总的电池反应方程式.再从电子的反向流动中引出电解及阴阳两电极的概念,掌握离子的放电次序等双基知识.
二、例题分析
图1例1如图1所示,当线路接通时,发现M(用石蕊试液浸润过的滤纸)a端显蓝色,b端显红色,且知甲中电极材料是铝、铜,乙中电极材料是铜、铂,且乙中两电极不发生变化.
(1)甲、乙分别是什么装置?
(2)写出A、B、C、D的电极名称和电极材料.
(3)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三、设计意图
巩固双基并对双基知识进行灵活应用.
变式1:如果把甲池中的电解液换成:①NaOH ②浓HNO3时,是否能构成原电池?若能,请写出甲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通过改变电解质溶液①NaOH,复习有关铝与碱反应的知识点;当改变电解质溶液②浓HNO3时,则铜变成了负极,当铜铝有足够的量时,会产生以下三种情况:
a.正极反应是浓HNO3中的H+与NO-3共同反应去得电子.
b.随着浓HNO3的不断消耗,溶液变成了稀HNO3,则此时铝又变成了负极,铜变成了正极,正极反应是稀HNO3中的H+与NO-3共同反应去得电子.
c.当稀HNO3消耗完后,溶液变为Cu(NO3)2,正极反应是Cu2+得电子.
通过此变式练习,拓展了电极判断的方法,还能培养过程思维,动态的去看问题.从总的反应结果来看,是铝与浓硝酸的反应,铜在反应中相当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上面的过程分析,相当于是铜作催化剂的机理探究.
变式2:如果改变乙池中的电极材料,判断电极反应是否发生变化?若有变化写出电极反应式.
(1)乙池的Cu电极换成Fe电极(强化阴极不参与反应的知识,电极反应与阴极材料无关).
(2)乙池的Pt电极换成Ag电极(练习电解时阳极由惰性电极向活性电极的转变,防止思维定势).
变式3:如果改变乙池中的电解液,判断其电极反应是否发生变化?若有变化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乙池电解液换成 KOH 或Na2SO4
(2)乙池电解液换成MgCl2
(3)乙池电解液换成AgNO3
(4)乙池电解液换成CuCl2
设计意图:通过此变式练习强化了离子放电次序,全面巩固了电解的四种类型:
(a)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包括强碱与含氧酸):电解的是水.
(b)活泼金属的的无氧酸盐:电解的是电解质与水(放氢生碱型).
(c)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电解的是电解质与水(放氧生酸型).
(d)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电解的是电解质本身.
可以看出,通过问题导向的探究教学可以理清问题脉搏,抓住问题关键,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尤其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总复习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或小专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广阔性).
在二轮复习中以问题为导向,多进行变式探究,就能化平凡为神奇,能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抓联系、作比较、会归纳、能延伸,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在高考中必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知新,王祖浩.化学教学系统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衣敏之.几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