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多处提到要教师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科学施教。这是新时期教育形势的变化,对中学教师的新要求。我们知道,现在家庭的结构变化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使得中学生的生活阅历甚少,耐挫折能力相对弱。由于心理波动引发的极端事件时见报端,尽管属于个案,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灾难性打击。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研究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化解心理症结,避免不该发生的教育事故发生。但据调查,高中教师心理学知识相对较初中、小学较弱。这就更加需要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沉淀,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把加强自身修养和心理学知识的研修学习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中,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是一项很重要的研修课题,这就更加促使教师要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为研究的对象,它在某些方面比学科教学的研修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下面作者从平时高中生的教育中,总结出高中生的一些教育问题,应受到我们教师的注意。大家知道高中学生的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难管、难教、难说”之声不绝于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简单地说,高中学生的知识拥有量和年龄结构,使得对他们的管理难度愈来愈大,他们能说会道,“狡辩”心态强,较任性,社会接触面较广,交往人员过于复杂,精力充沛,好奇欲望强。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和各种衍生因素,使心智年龄处于成熟的青年人徘徊、迷茫。而作为一名高中教育工作者,我們通过多年的调查认为:有五类高中生难于管理,即父母离异型、隔代抚养型、做生意型、家庭条件优越型、高知家庭型,这五类高中生违反校纪,甚至触犯法律的人数居多,如何教育好他们,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自觉自尊自重的一代新人,意义十分重大。
缺失爱的孩子性格孤僻
家庭离异型:由于家庭的变故,使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缺失爱的孩子其性格孤僻,行事极易走极端,用极端方式来掩饰缺失的爱。例如:高三女生雨丹(化名),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过活,家里生活拮据使其多与有钱孩子混在一起,养成许多不好习惯,如抽烟喝酒,打击父母过于关爱的同班同学。该学生心里是这样想的,我没有的,你们都不该拥有,我虽没有钱,但有人给我,而且我可以大摇大摆抽烟!如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笔者与她交谈,她泪流满面,直表心迹:“爸妈离婚后,再加上我妈单位效益不好,我吃穿不如其他孩子,备受班里其他孩子的冷落和歧视。我暗暗发誓:要吃穿胜过冷落、歧视我的孩子。于是我给有钱的孩子打水、替他们买早点等以讨得他们的欢心,以赢得他们在金钱上的支持。别的孩子父母给孩子送雨伞、送饭、送衣服时,我特别忌妒他们,我为啥没有这些呢?因而我敌视这些孩子,打击这些孩子,尽管我与他们无怨无仇。”
隔代抚养问题多
隔代抚养型:父母把孩子交给爷奶抚养,由于隔代及家里孩子较少的缘故,再加上老人精力所限,爷奶对孩子监管不会到位。更多的是,爷奶过分溺爱孙儿,要钱给多,要物过分满足,作业无人检查,犯了错迁就孩子,随着时间的流失,孩子的不良习气养成,追悔莫及。高三学生小陈自小由爷奶养着,一个月父母才见一次。孩子淘气,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口角,爷奶与人家争高论低,不责怪自己孩子。结果是孩子在班里目中无人,吃喝肆意,见人没有礼貌,花钱过度,每天犯错,而且理由充分,教师无可奈何,真应了“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想进法院,不够条件”的俚语。
父母做生意 孩子被荒废
做生意型:孩子爸妈长期在外或忙于生意,在家庭教育上知之甚少,且居家时间短,与孩子的交流就更少。孩子缺少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吃饭三顿买,睡觉无人管,交友无人问。父母只是衣食父母,不是关爱、管理父母。久而久之,孩子钻了大人忙的空。用钱上无节制,交友上尽交酒肉朋友,安全上隐患重重,时常逃学,甚至离家出走。
生活条件优越 造成依赖心理
家庭优越型:俗语:“寒门出将相,富户生逆子。”事实如此,家庭环境的优越本应给孩子学习提供更为优越的环境,但往往事与愿违,班里不遵纪守规,常出事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环境特别好的。父母自己没有接受高等教育,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对孩子百般疼爱,甚至到了放纵程度,孩子以拥有优越的环境和父母的疼爱为自豪,始终下不了苦,受不了罪,遇到小的困难或挫折,不想办法自己解决,依赖父母出面解决,失去了青年学生的动脑筋习惯和朝气向上的锐气。
父母文化程度高 孩子逆反心理更严重
大家知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不同,家庭教育更多是教孩子如何做人。而学校教育更多是教孩子如何成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出现这种现象:家庭背景好,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孩子,往往逆反心理更严重。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在文化程度高的家庭,由于父母的社会地位较高,见多识广,始终认为自己什么都是绝对正确的,往往要孩子成为实现自己梦想的替身,老按自己成长的模式来培养孩子,同时,经常拿自己与别人的孩子比较。而现在的高中生个性和独立性都非常强,他们会觉得这是最不尊重自己的表现,往往就产生逆反心理。如我们班里的励志(化名)同学,父亲是市里一所大学的副教授,母亲是研究所的工程师,两人学术背景很好,孩子一到家,他们经常用省高考状元甲、市高考状元乙给励志做榜样,孩子心里很烦,不愿回家,本来对社团活动兴致很浓,结果退出社团,迷茫一片……
从这五种类型高中生反映出如下社会问题: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到位,过于冷漠或过于溺爱导致孩子如温室里的小草,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难于适应竞争社会的需要,更有甚者,误入歧途。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1.全社会来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宣传,典型案例的剖析等手段,使每一个家庭认识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这一观念;同时,作为父母要珍视家庭这一社会细胞,维系家庭团结,减少家庭摩擦,健全家庭教育制度,多与孩子沟通,及时排解孩子遇到的各种疑惑,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正常的心理适应能力。2.作为学校,重视对这些孩子的教育,正确引导他们看社会问题,激励他们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宽容的待人礼仪;同时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使他们有家的感觉。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心理学学习,谨防把教师职业仅作为谋生手段的低级认识,要有职业认同感。拓宽校本研修的层面,把高中生的心理教育纳入研修的范畴,形成心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式解惑、个人实践反思式模式的高中心理教育研修模式。对典型案例,尤其心理方面的,要认真研究,刨根问源,积累起处理有问题学生的经验。用父爱母爱温暖冰冷孩子的心,能用鼓励性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多承担班级的公益性活动,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去,有一定的归属感。3.作为政府及各种社会组织,要关注这些特殊群体,定期通过一些社会活动,关爱他们,挽救他们,使他们感到社会没有放弃他们。尤其是社区组织,更要担负起联系家庭、学校的纽带作用,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用浓厚得体具有说服力的社区文化教育引导家长。
总之,随着社会竞争更加的激烈,各种学生教育类问题将会出现,而高中生正处在人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叠加式的心理问题将摆在教师面前。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理性看待这些问题,研究其内在的规律,找出科学施教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化解各种心理矛盾,把隐性、细微的问题排解掉;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关注、关爱、关心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
编辑 张晓楠
缺失爱的孩子性格孤僻
家庭离异型:由于家庭的变故,使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缺失爱的孩子其性格孤僻,行事极易走极端,用极端方式来掩饰缺失的爱。例如:高三女生雨丹(化名),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过活,家里生活拮据使其多与有钱孩子混在一起,养成许多不好习惯,如抽烟喝酒,打击父母过于关爱的同班同学。该学生心里是这样想的,我没有的,你们都不该拥有,我虽没有钱,但有人给我,而且我可以大摇大摆抽烟!如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笔者与她交谈,她泪流满面,直表心迹:“爸妈离婚后,再加上我妈单位效益不好,我吃穿不如其他孩子,备受班里其他孩子的冷落和歧视。我暗暗发誓:要吃穿胜过冷落、歧视我的孩子。于是我给有钱的孩子打水、替他们买早点等以讨得他们的欢心,以赢得他们在金钱上的支持。别的孩子父母给孩子送雨伞、送饭、送衣服时,我特别忌妒他们,我为啥没有这些呢?因而我敌视这些孩子,打击这些孩子,尽管我与他们无怨无仇。”
隔代抚养问题多
隔代抚养型:父母把孩子交给爷奶抚养,由于隔代及家里孩子较少的缘故,再加上老人精力所限,爷奶对孩子监管不会到位。更多的是,爷奶过分溺爱孙儿,要钱给多,要物过分满足,作业无人检查,犯了错迁就孩子,随着时间的流失,孩子的不良习气养成,追悔莫及。高三学生小陈自小由爷奶养着,一个月父母才见一次。孩子淘气,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口角,爷奶与人家争高论低,不责怪自己孩子。结果是孩子在班里目中无人,吃喝肆意,见人没有礼貌,花钱过度,每天犯错,而且理由充分,教师无可奈何,真应了“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想进法院,不够条件”的俚语。
父母做生意 孩子被荒废
做生意型:孩子爸妈长期在外或忙于生意,在家庭教育上知之甚少,且居家时间短,与孩子的交流就更少。孩子缺少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吃饭三顿买,睡觉无人管,交友无人问。父母只是衣食父母,不是关爱、管理父母。久而久之,孩子钻了大人忙的空。用钱上无节制,交友上尽交酒肉朋友,安全上隐患重重,时常逃学,甚至离家出走。
生活条件优越 造成依赖心理
家庭优越型:俗语:“寒门出将相,富户生逆子。”事实如此,家庭环境的优越本应给孩子学习提供更为优越的环境,但往往事与愿违,班里不遵纪守规,常出事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环境特别好的。父母自己没有接受高等教育,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对孩子百般疼爱,甚至到了放纵程度,孩子以拥有优越的环境和父母的疼爱为自豪,始终下不了苦,受不了罪,遇到小的困难或挫折,不想办法自己解决,依赖父母出面解决,失去了青年学生的动脑筋习惯和朝气向上的锐气。
父母文化程度高 孩子逆反心理更严重
大家知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不同,家庭教育更多是教孩子如何做人。而学校教育更多是教孩子如何成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出现这种现象:家庭背景好,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孩子,往往逆反心理更严重。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在文化程度高的家庭,由于父母的社会地位较高,见多识广,始终认为自己什么都是绝对正确的,往往要孩子成为实现自己梦想的替身,老按自己成长的模式来培养孩子,同时,经常拿自己与别人的孩子比较。而现在的高中生个性和独立性都非常强,他们会觉得这是最不尊重自己的表现,往往就产生逆反心理。如我们班里的励志(化名)同学,父亲是市里一所大学的副教授,母亲是研究所的工程师,两人学术背景很好,孩子一到家,他们经常用省高考状元甲、市高考状元乙给励志做榜样,孩子心里很烦,不愿回家,本来对社团活动兴致很浓,结果退出社团,迷茫一片……
从这五种类型高中生反映出如下社会问题: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到位,过于冷漠或过于溺爱导致孩子如温室里的小草,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难于适应竞争社会的需要,更有甚者,误入歧途。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1.全社会来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宣传,典型案例的剖析等手段,使每一个家庭认识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这一观念;同时,作为父母要珍视家庭这一社会细胞,维系家庭团结,减少家庭摩擦,健全家庭教育制度,多与孩子沟通,及时排解孩子遇到的各种疑惑,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正常的心理适应能力。2.作为学校,重视对这些孩子的教育,正确引导他们看社会问题,激励他们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宽容的待人礼仪;同时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使他们有家的感觉。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心理学学习,谨防把教师职业仅作为谋生手段的低级认识,要有职业认同感。拓宽校本研修的层面,把高中生的心理教育纳入研修的范畴,形成心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式解惑、个人实践反思式模式的高中心理教育研修模式。对典型案例,尤其心理方面的,要认真研究,刨根问源,积累起处理有问题学生的经验。用父爱母爱温暖冰冷孩子的心,能用鼓励性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多承担班级的公益性活动,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去,有一定的归属感。3.作为政府及各种社会组织,要关注这些特殊群体,定期通过一些社会活动,关爱他们,挽救他们,使他们感到社会没有放弃他们。尤其是社区组织,更要担负起联系家庭、学校的纽带作用,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用浓厚得体具有说服力的社区文化教育引导家长。
总之,随着社会竞争更加的激烈,各种学生教育类问题将会出现,而高中生正处在人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叠加式的心理问题将摆在教师面前。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理性看待这些问题,研究其内在的规律,找出科学施教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化解各种心理矛盾,把隐性、细微的问题排解掉;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关注、关爱、关心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
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