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与钱穆高等教育思想比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na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无论是高等教育思想还是办学实践,钱伟长和钱穆都是领时代之先。文章从倡导全面发展、注重通识教育、培养自学能力、重视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家五个方面对“二钱”的高等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认为“二钱”的高等教育思想很相近,有的还颇为一致。
  关键词: 钱伟长 钱穆 高等教育思想 比较
  记得是2007年,我参加中国(无锡)吴文化国际研讨会后不久,有一次和江南大学研究员金其桢先生通电话,交谈中得知他正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钱伟长教育思想研究”。金先生问我是否有兴趣参加,我当即表示愿意。钱伟长先生是无锡钱氏的杰出人物,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当时还担任上海大学校长,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年长的大学校长了,他曾担任民盟中央副主席,是民盟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我作为无锡人、一名教师、民盟盟员,能参与钱老教育思想的研究当然是件无上光荣的事情。
  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研究,我撰写了其中2章内容并荣幸担任副主编。该课题结题成果为2008年6月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8万字的专著《钱伟长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研究》。其实,在此之前,我对钱老的了解是很表面很肤浅的,当我阅读了他的文选尤其是《论教育》一书后才真正走近钱老,我为他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学术的执著追求和深刻而独到的教育思想所深深感染和钦服。本文想从人们不太注意的一个侧面,即钱伟长和其四叔、著名历史学家钱穆的高等教育思想比较中谈些学习体会。
  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无锡农村一个贫寒的书香门第,16岁父亲病逝后就跟随四叔钱穆。钱伟长受家父和叔父的影响,从小爱好文史。考入清华大学后立志“科学救国”,弃文从理,选择了物理系,直至研究生畢业。1940年赴加拿大留学,获博士学位。1946年毅然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后任教务长、副校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83年出任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校长,直至2010年去世。可以说钱伟长一生和高等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正因为感到教师工作的重要,所以我不愿意离开学校,坚持留在教学岗位上。”钱穆(1895—1990),靠自学成才,早年在小学、中学任教,1930年由顾颉刚力荐,到燕京大学任教,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今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钱穆形成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思想,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教育家。对钱伟长和钱穆的高等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后我发现,一位以研究自然科学著称,一位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成名,但“二钱”的高等教育思想竟是那么相近,有的还颇为一致。
  一、倡导全面发展
  钱伟长一贯强调大学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单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他为原上海工业大学制定的培养目标是:“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钱穆为新亚书院制定的办学旨趣是:“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世界中西文化,为人类社会幸福谋前途。”提倡为学、做人并重,“一切教育方针,务使学者切实了知为学、做人同属一事”。“一个活得完整的人,应该具有多方面的智识,但多方面的智识,不能成为一个活的完整的人。你须在寻求智识中完成你自己的人格,莫忘失了自己的人格专为智识而求智识”。由此看出,“二钱”都主张大学首先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道德的人,其次才是专家。
  二、注重通识教育
  钱伟长早在清华大学工作时,就反对学习当时苏联的专才教育,即专业分得过细、不重视基础的工程师培养模式,为此遭到错误批判。钱伟长指出:“我们主张学生的知识面要广,在广的基础上提高,在广的基础上专,才能提得高,专得有水平。我们主张理工合一,文理渗透,反对现在国内中学就文理分家的现象。”“一个通识的知识分子,跟一个专家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没有注意这个区别,过去反对通才教育,现在大家已经慢慢地认识到不能反对这种东西。所以,现在主张专业面要扩大一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除了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以外,还要学点文史知识,学点经济知识,学点管理知识,也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现在我们知识面太窄,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知识面一定要宽,要多了解各门学科的发展方向。”钱伟长的通识教育思想继承了早年清华优秀的传统,而清华的传统是欧美通识教育的中国化。钱穆说:“本院向来提倡通才教育,因为学问是不能分割的,应该互相融会贯通。求学问的门户当阔,基础宜广。”“本书院一切课程,主在先重通识,再求专长。”“于博通的智识上,再就自己才性所近作专门之进修;你须先求为一通人,再求成为一专家。”他主张,“学文哲艺术的,不要忽略了将来置身社会时之实际事务干练。学商学经济的,也不要忽略了各人应有的文哲艺术修养”。由此看出,“二钱”都注重以通识教育培养人才,而他们本人就是通才式的大师。
  三、培养自学能力
  钱伟长认为:“教师的教主要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把获取与处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教学大纲不是规定教师必须讲的内容,而是规定学生必须懂的内容。教师的工作是引导学生。”“现在,知识发展很快,永远也学不完,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教师讲,由学生自己去学习,这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学教育应该重视学生自学,大学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己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将来干什么,他就能学什么。”他强调:“要教会学生有科学处理问题的头脑和方法,这是最关键的。”钱伟长常常用现身说法来引导学生,他说他现在干的,什么原子弹、计算机,过去在大学里老师都没有教过,甚至未听说过,但现在不也在干么。他在上海大学推行的短学期制,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为教师提供充裕的科研时间。钱穆主持的新亚书院,在教学方面,侧重培养训练学生的自学精神与方法。自三年级开始,学习专门性质及技术性质之课程,注重学生自修与导师之间的个别指导,故上课时间较一、二年级为少。“于讲堂讲授基本共同课程外,采用导师制,使学者各自认定一位至两位导师,在生活上密切联系,在精神上互相契洽……以药近来大学教育专尚讲堂授课,口耳传习,师生隔膜,以致学者专以学分与文凭为主要目标之流弊”。“务使学者在脱离学校进入社会以后,对于其所习学业仍继续有研求上进之兴趣与习惯”。可见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职责,“二钱”本身就是自学成家的典范。   四、重视科学研究
  钱伟长倡导教师要教学和科研结合,认为高等学校必须是两个中心(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一支队伍。他说:“搞科研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必须搞科研,搞科研的人很容易把教学内容与他的科研成果结合起来,这就使教学的内容同该学科前沿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教好课是教师的天职,可是怎么教好是靠你们科研的工作,因为你们只有高起点地了解本学科的情况,才能把这个问题讲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钱穆指出:“若使大学教育而忽略一种追求高深学问的学风之养成,而仅限于课业与学分之得过且过,这就绝不是大学教育使命之所在。这样的大学教育,实在说不上有多大的意义与价值。”“若不是正在过着一种追求学业的生活,那断不能说他已是一个理想的大学生。”“我們须在学校课业之外,再迈进一步,求能走向高深学业的长途程。”“二钱”深知科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认为高校应该成为学问的殿堂、科研的中心。
  五、服务社会国家
  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中心内容是“拆掉四堵墙”,实行开放办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人才。钱伟长多次强调,上海大学的特色就是“上海”两个字,上海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他经常说,他自己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他的专业。钱伟长一生就是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服务于祖国,无论遇到多大的委屈,总是无怨无悔,正如他所言:“回首平生,虽遭遇坎坷,历尽艰辛,然自强不息之精神未泯。”钱穆反复谈到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问题。“在私的方面,应知一切学问知识,全以如何对国家社会、人类前途有切实之贡献为目标”。教育学生要具备中国文化精神和服务精神。钱穆认为,来学校求学,并非为了拿张文凭,谋一份职业,“如果我们单是为了找一职业为谋生之途,那只是自私自利,并非是诸位来求学之主要目的”。“父母生了我们这一个人,有手、有脚、有头脑、有聪明,更有机会受高等教育,完成了你一个人,总要记得将自己所学,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服务有贡献”。这里,“二钱”指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有服务理念,通过毕业生服务,为社会、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对“二钱”高等教育思想的比较不是很全面,但从中可以领略到两位大师思想的相通之处。两人尽管所处环境不同、际遇有别,但都对教育事业的追求矢志不渝并提出了先进的教育理念,钱伟长更站在新的时代,呼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钱伟长72岁受命担任原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大刀阔斧改革,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把“名不见经传”的一所大学(后和其他几所大学合并)逐渐发展成为跨入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大学行列的上海大学,在2003年全国30多所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优中,上海大学名列第一。钱穆55岁只身南下香港,在困顿流离中创立新亚书院,主持校务长达15年(1949-1965),传承中国文化,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如余英时、严耕望等)。无论是高等教育思想还是办学实践,“二钱”都是领时代之先,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钱伟长.《论教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2]钱穆.《新亚遗铎》.三联书店,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问题情境 有效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成了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
摘 要: 区域活动材料是孩子探究、学习和发展的刺激物与中介,是教师引发、支持孩子探究的桥梁。要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让每个区域活起来,必须科学有效地投放区域材料,使材料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可探究性、有效性和更新性。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区域材料 有效投放  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是否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区域活动的成效。那么,如何为幼儿提供
摘 要: 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则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设疑艺术,从根本上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设疑  设疑是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學方式,
摘 要: 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高校不断盛行,在高校教育模式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围绕盐城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教育成效的情况进行探讨,希望能对今后本科生导师制在车辆工程专业的应用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本科生 导师制 车辆工程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现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在全世界的教育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本科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要劳动力,对其
摘 要: 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微课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中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尤其初中数学教学中,其紧凑的内容安排,清晰的讲解过程,以及灵活的教学安排,正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本文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例,介绍微课的特点,探讨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微课教学 实践研究 等腰三角形  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阶段数学理论知识更抽象,对学生逻辑思维能
一、背景  (一)一袋红薯干带来的信息活动  每周五是我班分享玩具和食物的时间,这不,今天鲁传钰小朋友带来了一袋红薯干,塑料袋上印有“又香又脆的红薯干”字样:“我请小朋友尝尝红薯干,这是我从苏果超市买的,昨天和爸爸、妈妈一起买了两袋,一袋在家里分享,可好吃了,这一袋我带到班上请大家尝尝!”孩子们都坐得端端正正的,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红薯干,希望先尝为快……  不一会儿,每个小朋友都拿到了一根红薯干,
摘 要: 材料化学实验作为材料及化学相关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在全国理工类高校材料学院中已经相继开展,并对材料及化学相关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及运用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材料学院开设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设置单一陈旧,考查知识点简单机械且片面。结合自身学院相关优势学科,整合专业优势,设置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材料化学实验对于提升学生对学院优势学科认识深度,提高具备专业知识储备的研究生培养均具有积极作用
近日,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非常火:鲁迅是否应该退出中小学课本?诚然,鲁迅的文章有晦涩之处,然而他的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感正是当下这个“毒疫苗”、“毒奶粉”事件频发,让我们惊呼“世界究竟怎么了”的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的社会缺乏的。同时,作为一个入行不久还在探索中的老师,笔者听了许多课,欣羡于一些如表演般异彩纷呈的课,然而实践起来终不是那么回事,于是慢慢悟出来没有里子的教学终究只是空中楼阁,
摘 要: 就目前教育发展形势看,自主学习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点在于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应该学会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驱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探究,故自主学习的目标就水到渠成。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全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向,并紧跟《新课程标准》的
摘 要: 新时期的教育者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娴熟,作为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发挥著重要作用。它独具的化繁为简、由静生动及以做促学的多元化功能,成为助力中学生提升数学素质、提高数学能力的一缕“东风”。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的技巧与注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教学运用  如果说新课改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场无声的战役,那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