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DAN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系统科学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被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意味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仅仅依靠思想政治课是难以完成它的教育目标的,必须要发挥学校的各股力量,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并探索规划形成合力的路径,才能实现最优的教育效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内涵
  合力原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对“合力”的解释是,一个力的作用和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效果一样时,这一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在社会历史观视域,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历史合力论”。“历史合力论”指出历史是由无数单个人的意志和力量相互交错汇合成的一种总的合力所产生的结果,从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统一。统一的历史进程中的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合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这是“历史合力论”价值核心。在哲学范畴马克思提出的辩证法认为,现实世界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无法脱离其他事物而存在,无论是个体事物还是社会都是由多股分力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
  现代社会发展因子的多元化,使每个人都处于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人接受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多样化,施教者应该要正视教育实现途径多样化的现状和规律,也必须适时采用多种分力的方法去实现合力的最终目的。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正视这种复合多力教育模式的使用。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一点是,它不可能简单依靠传授政治观念与道德知识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这两种素质的提升是一个过程,受教育者要经历四个环节:知识———认同———感悟———实践,并且这四个环节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也处于不停的循环运动中。比较来说,知识可以在思想政治专业课上完成,其余的三个环节则需要主体自身有所行为,并与头脑中的意识发生碰撞,从而在心灵深处对德行涌现出认同感,愿意付诸于实践。后一个过程是在思想政治专业课上无法完全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他们生活的周围创造一种可以带动去思考的文化情境。所谓的文化情境不是强制性的,是自由选择进入的;不是单一说教的,是形式缤纷多样的;不是囿于一隅的,是充满校园的;不是止于一时的,是可以传承后续的。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它需要第一个专注、强韧的力保证实施,也需要第二个众多分力来潜移默化施加对受教育者的积极影响。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没有被充分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立体的、开放的过程”。[1]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立体的过程,现实生活中对受教育者施加自觉影响的教育主体往往不止一个,各种不同的教育主体都会自觉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各自的教育影响,这就产生了不同教育主体的各种自觉影响之间的交互作用,例如专职教师、政工干部、辅导员之间交互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受教育者又处于复杂的校园环境中,各种自发影响交互作用,其中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学生在很长时间里都置身于开放的环境中,面对良莠嘈杂的信息,势必要选优弃劣。教育者要实现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的辩证统一,既要沟通协调好不同教育主体的各种自觉影响,不断强化正确的自觉影响,使各种自觉影响汇成一股合力,又要对影响受教育者产生的自发影响及时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和预测,尽可能利用各种自发影响中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与自觉影响形成合力,共同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应出力。当前,自觉性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而对自发教育的控制和使用仍没有被充分重视,还存在很大的漏洞,而填补此项空白则可以为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出一份力。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还存在不合格的因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后,统一把4门课程列为必修思想政治公共课,改革的结果使一些曾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可有可无的观点纠正了认识,使得这部分教育内容有了政策上的保障,具有了一批专业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有了持续性的进步,巩固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独立性。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可以简单的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教授蕴含德性意蕴的教材,设想学生由此将多少获得一些道德信息,并神奇的通过这种学习成长为有道德的人。实际上,一个人受到最为深刻的道德教育并不一定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上。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还有很多的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它们在塑造一个人品格的功能上也不可忽视。更多的时候学生在这两种活动中投注的心力要大于课堂上的道德学习,因此探索和应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教育资源,让它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分支是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做的功课。
  3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有待加强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显性课程是指列入教学计划,有稳定的场所进行授课,并需要通过考核的课程。显性课程是学生修完学分,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基本途径。隐性课程则不具备上述课程的稳定性,也无学分之扰,文凭之忧,它隐匿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和校园风尚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比如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
  目前很多研究者已经意识到隐性课程的重要性,只是在教育政策及高校的管理制度方面还难以固定下来,并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现实途径还未成熟,因而发展隐性课程的措施也有待加强。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开发,学校哪些地方可以安排隐性课程是教育者要去界定清楚的问题。有研究者提出以下几个场所和环境可以构成学校的隐性课程:“学校图书馆那充满文化气息的走廊,浓厚的学术氛围,催人奋发的精神,对真理的崇尚和追求,维护伦理的传统力量,幽雅的校园景色等有机构成的文化环境,都构成了学校的隐性课程”。[2]从这个研究维度看,图书馆、科研处、总务处及其他学校管理机构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风、学风、校风、职业精神、科学精神、个人魅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深刻影响。不难看出综合学校各股力量来增强隐性课程的设置是当下值得研究的问题。   4个体自主道德学习的路径还有待开拓
  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道德学习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探讨学生如何习得道德;后者是从教师角度讲,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把道德传授给学生。教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习得,实际上教与学不总是等同的,教师的道德教育结束后,学生不一定能够马上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而是要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反复磨砺,通过亲身的参与直接体验、感受、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道德,道德学习才算是完成。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道德教育只是作为学生自主道德学习过程的初始,“道德学习的过程就是道德主体在实践中基于以往的经验不断建构出新的道德经验的过程”。[3]从而也可以看出,学生建构出新的道德经验的同时,也要具备道德意志,“坚决完成道德行为,还要坚决制止非道德行为”[4],使自身道德素质不断累积,更加厚重,坚定而不易随波逐流。那么,建构新的道德经验有时是在课下完成的,一个见闻,一份感触,一次经历,一场挫折,都可以进而生成深刻的道德感悟,指导以后的实践活动,以这样的方式完成的道德学习更不会过早的被淡忘。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对策
  1加强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统筹管理
  首先,在高校制度层面要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制度、舆情监管制度、处理机制、责任制度。管理制度要确定由谁来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只能由校长来负责。在校长的领导下部署和安排各级教育者的任务,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专兼协调,统筹规划。舆情监管制度是如何知道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发现敏感问题的制度,要制定掌握舆情的程序,保证最快了解到发生的问题。要在学生—宿舍—班级—辅导员—系(部)学生工作书记—系(部)院长—校主管学生工作校长之间建立最快联络机制,确保在第一时间内知晓事件的发生与原委。处理机制是谁来处理问题,本着何种原则处理的制度。处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敏感问题是考验高校能否有效解决事件的重要手段,如果及时成功给予解答会稳定学生的思想,并对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有所加分,反之,则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信任,消极抵制学习。责任制度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特定阶段责任归属的制度,在实施阶段如何划分责任归属,当产生负面影响是谁来承担责任。当务之急是制定以上几种类型规章制度,使教育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做到有章可依,按章分责,依章办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规范保障。
  其次,在机构与人员的落实方面,高等学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定一位负责的副校长,在其领导下经常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制订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要把学校各部门带动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单位、管理单位、基层党团组织、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学校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切实完成相应任务。充分发现能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股施力才可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2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教师教育模式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已完成专业化建设,形成了一支专业从事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研究的教师队伍。同时也应该看到,仅以少数教师来承担全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很难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2013年5月27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健全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引导青年教师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成为更多教师的工作任务。在此,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多元化建设,可以构建以专任教师为主干,青年教师为两翼,其他教育者为补充的师资结构,充分发挥全体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贡献。从两个方面可以得出多元化的教师构成是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
  从学生专业学习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例如高校自然科学专业,自然科学知识有着丰富的道德意蕴,如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科学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道德规范等,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如果教师能够给予一定的引导,也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补充。这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存在就可以相对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弥补思想政治课课时有限的局限,无形中完成专业课未尽完善的教育内容。
  其他非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个人传教过程中,也会经常就学生身心健康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方式避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意,应景适情,学生在不经意间会欣然接受。有一次体育老师在户外体育课上对学生讲解过“如何控制和排解情绪”,学生记忆深刻,经常在思想政治课上提到这次的解说。如此看来,高校的任何一位教师都有机会成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如果在他们心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强化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多元化结构就可以成为现实,其益处是非常重大的。
  3大力开发校园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精神之地,也是大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打造一幅什么样的大学校园文化图是学生自主构建思想政治与道德经验的关键所在。根据不同的分类法可把校园文化分为“政治文化、教学文化、科技文化、体育文化、艺术文化、历史文化、网络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商业文化、非主流文化”。[5]借此分类,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开发隐性课程:
  (1)展现最美校园,增强大学生的时代自豪感、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审美情趣。梳理学校历史发展,宣扬在发展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人物事迹和重大事件,标记带有标志性符号、建筑、塑像等,给学生对学校厚重历史以器物式的精神寄托,激发他们以校为荣的自豪感、建设校园的历史使命感。再者,教育者可以依托校园景观和礼仪风尚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校园里一株历史悠久的大树,一种特色的植物群,一坛自己动手修剪的花圃都可以带来无尽的美。校园里人们穿衣、鞋帽是否干净整齐,走路、说话是否优雅文明,上课、娱乐是否严肃活泼,处处体现着审美,师生齐遵守,由此而形成的良好风尚自然会影响一代代的后来人。
  (2)规范校园制度,让其传达出公平正义,健康向上的正能量。校园制度包括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奖惩制度、升学进修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要本着“以人文本”的原则,让它显示出一种民主、公平、理性、自由的精神,确立一个公平的系统,用以确保各种权利有正当的沟通程序。例如当一个学生出错受到学校惩罚时,它应确保有权享有正当的程序,为其权利受到损害而辩护,同时并注意判处惩罚与宣布划入“不道德”的人的区分。根据校规校纪可以对一个出错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惩罚,但是不可以简单的认定他(她)是不道德的人。道德是一个人人格的标志,抹杀一个人的人格要慎重,学校制度要以理性的精神客观约束对方,反过来对方也会因其理性而自觉遵守。
  (3)打造特色休闲娱乐。大学生在校期间还是要放松,学习知识不是唯一目的,很多时候享受休闲娱乐才能跟上时代的快速变迁,了解当下的多重价值观。教育者如何引导学生休闲娱乐,打造特色娱乐文化颇为重要。所谓特色不一定是新,是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需要,创办多种娱乐需要。比如有人在看电影时更喜欢集体观影,认为较之自己在个人电脑前看,和大家一起看精神较为集中,会主动去思考片中的思想,事后还会形成讨论,而去影院看的话门票价格也很贵,如果能定期组织放映,虽然这种娱乐方式相对传统,它对学生思想产生的益处较之个人活动更大,何乐而不为。
  总之,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教育模式要寻因问果,顾强补弱,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因素,开发被忽视的教育视域,促使多股力量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1.
  [2]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19.
  [3]戚万学.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131.
  [4]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314.
  [5]刘刚,王文鹏.多维大学校园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2013:80-204.
其他文献
新华网北京1月2日电教育部2日在其网站发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指出,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范围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
十八大报告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有用之才”是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因此,当前中国要实现“中国梦”,培养人才至关重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梅贻琦先生曾讲过两句名言,一句是“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另一句是“学生没有坏的,坏学生是教坏的。”也就是说,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教师本身的素质又是决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业领域注入新鲜的活力,尤其在教育管理方面,可借助信息技术改变传统陈旧的管理手段.然而当前现代教育实际应用下,仍有一定的弊病,如管理系统建设滞
轻度智障学生较重中度智障学生在情感、认知、自理、动手实践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接受劳动能力的训练效果也比较明显,制定明确的目标,提供有力的条件,采用正确的训练培养
当前,对于我国大众而言,流行舞蹈在广大的大众人群中更加受欢迎,他们甚至已经忽略了艺术舞蹈的存在。这种情况,在实践教学中也加剧了艺术舞蹈与流行舞蹈的不均衡性发展,为此,本文基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和运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大学生是科学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承担未来国家建设重任的重要力量,大学时期对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尤为关键。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强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
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人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基本因素之一,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
期刊
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发展期,各地高校都应该据中央政策实施统一部署,积极深入开展落实各项思想政治学习工作。2016年,中中央办公厅宣布了关于“两学一做”的具体内容,为此,高校
在高中文科班的教学中,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长期以来师生们喜欢把它比喻为“文科中的理科”。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班级中都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学习地理很努力,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