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主要是通过教研组来实施的。作为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中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调动组员教师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呢?我认为,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老师有参与意愿,有主动学习、探究的意识尤为重要。
2010年我园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共同探究“以绘本为载体促进幼儿心智成长”。最初,在研究绘本的过程中,老师们不知从哪儿入手,也不太感兴趣,状态不够积极,总是在听主管发言,不能与主管有效互动,教研效果不明显。
今年,作为大班教研组长,我希望改变教师这一状态。由于仍然在教学的第一线,带领教研组有自身特有的优势:我更容易理解老师,和老师感同身受;我更容易第一时间发现共性问题,在教研中和老师一起来解决;我更容易将教研成果率先在班级里实践,发现问题,推进教研进程……此外,我注重与老师的日常交流,营造宽松的教研氛围。实践中,逐步转变了现状,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升了教研质量。
第 步:重研绘本《菲菲生气了》
为了让老师们放松心情,走进绘本研究,我们决定从“重研”开始。
本学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绘本《菲菲生气了》进行再次的研究。首先,这个绘本是原来大班研究过的,这样就能借鉴一些原有的资料,使老师们觉得有些依靠,不会太难,精神上就会稍稍放松些。果然,老师们拿着原有的研究资料,纷纷欣喜地说着“这个我们可以用”“那个我们也可以用”,都很高兴。其次,再次对绘本进行研究,在借鉴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要寻找新的“突破口”。我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建议,引发大家的思考。在我的带动下,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改往日“往后缩”的状态。老师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这个研究一点都不难。
老师们对研究此绘本饶有兴趣,有了好的开头,我请老师们每人设计一个网络图,下次活动时把自己的构思展现出来,进行交流。
第 步:老主题 新做法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够走得更高、更远。在已有教研成果的基础上,老师们结合自己的经验、本班孩子的经验和水平,设计网络图,提前做好第二次教研的准备。教研现场,每人拿出自己设计的网络图,交流、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共识。讨论中,将每个人的内容进行汇总,有重复的就直接合并,老师们说:“咱们这是‘老主题,新做法’啊。”最后,完善了新的主题网络,为之后的教育实践做足准备。
老师们有主动思考的意识了,讨论中不断萌发新的想法,产生的这些“小火花”使得网络图更加丰满、活动更加细化。
第 步:尝试——交流——调整——再实践
每周四是我们的教研实践日,集体备课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老师相互协商,互相准备材料,在合作中提升效率。
在教研实践活动中,我们利用“你先上,中间交,我后上”的形式进行教育活动,也就是,一位老师上午先做活动;中午时间老师们交流、研讨活动中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调整活动;下午由另外一名老师用调整好的方案,再做一次活动。如,上午活动中老师和幼儿一起分析绘本,寻找菲菲生气时身边的颜色变化。实践中老师发现了问题:幼儿对冷暖色的作用不太了解。利用中午时间,老师们围绕问题进行交流,通过翻阅资料、上网等方式查找颜色与心情的关系,探讨出活动调整方案。下午另一名老师在另一个班级,再次和幼儿一起寻找菲菲生气时身边的颜色变化,老师能启发幼儿思考颜色与心情的关系,并清楚地讲述,帮助幼儿归纳、总结和提升。第二天,两个班老师再进行交流,总结实践活动的经验。
就这样,我们采用质量认证P(计划策划)-D(实施过程)-C(检查发现)-A(改进调整)管理模式,集体备课、实践、调整、完善活动,平行班互相观摩、互相学习,教师及时交流、思考,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老师们脚踏实地地进行着研究,成效有目共睹。
第 步:以身作则 主动承担
为迎接全国教师观摩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教研组聚集在一起,商量由谁来承担接待任务和集体绘本教学的任务。一开始,老师们默默无语,我主动承担我班的观摩任务,做了表率。我用自身行动影响了组员,另一个班的老教师也举手示意,愿意承担任务。承担任务的人员确定后,全组老师共同出谋划策,发表自己的建议。根据绘本研究的进程,我们选择了相应的教育活动,最终使活动教案落实到位。
当说到人员的具体安排时,每位教师都主动承担相应的任务,开放活动任务落实到每位成员的行动上了,全组人员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走,在大家的合作下顺利完成观摩任务。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了这样的教研氛围,相信教研活动会更有实效。
第 步:合作结题
绘本《菲菲生气了》主题研究要结题了。大家主动整理活动资料,全体教研活动8次,课例20节,案例8篇,装订成册,形成本组的主题特色。看到教研的成果,全组成员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即将踏上新的教研之路。
教研活动是每一位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只有参与到其中,才能领略它的魅力。作为教研组长,应做到“三多”,多学、多做、多反思。即多学专业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多做、多实践,注重日常工作;多反思,注重教研活动每个环节的小结与提升,找准提升点,解决老师最想解决的普遍问题。可以说,年级教研组长居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需要具备组织能力、调控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需抓住每一次教研活动锻炼的机会,使自身不断走向成熟。
2010年我园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共同探究“以绘本为载体促进幼儿心智成长”。最初,在研究绘本的过程中,老师们不知从哪儿入手,也不太感兴趣,状态不够积极,总是在听主管发言,不能与主管有效互动,教研效果不明显。
今年,作为大班教研组长,我希望改变教师这一状态。由于仍然在教学的第一线,带领教研组有自身特有的优势:我更容易理解老师,和老师感同身受;我更容易第一时间发现共性问题,在教研中和老师一起来解决;我更容易将教研成果率先在班级里实践,发现问题,推进教研进程……此外,我注重与老师的日常交流,营造宽松的教研氛围。实践中,逐步转变了现状,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升了教研质量。
第 步:重研绘本《菲菲生气了》
为了让老师们放松心情,走进绘本研究,我们决定从“重研”开始。
本学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绘本《菲菲生气了》进行再次的研究。首先,这个绘本是原来大班研究过的,这样就能借鉴一些原有的资料,使老师们觉得有些依靠,不会太难,精神上就会稍稍放松些。果然,老师们拿着原有的研究资料,纷纷欣喜地说着“这个我们可以用”“那个我们也可以用”,都很高兴。其次,再次对绘本进行研究,在借鉴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要寻找新的“突破口”。我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建议,引发大家的思考。在我的带动下,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改往日“往后缩”的状态。老师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这个研究一点都不难。
老师们对研究此绘本饶有兴趣,有了好的开头,我请老师们每人设计一个网络图,下次活动时把自己的构思展现出来,进行交流。
第 步:老主题 新做法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够走得更高、更远。在已有教研成果的基础上,老师们结合自己的经验、本班孩子的经验和水平,设计网络图,提前做好第二次教研的准备。教研现场,每人拿出自己设计的网络图,交流、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共识。讨论中,将每个人的内容进行汇总,有重复的就直接合并,老师们说:“咱们这是‘老主题,新做法’啊。”最后,完善了新的主题网络,为之后的教育实践做足准备。
老师们有主动思考的意识了,讨论中不断萌发新的想法,产生的这些“小火花”使得网络图更加丰满、活动更加细化。
第 步:尝试——交流——调整——再实践
每周四是我们的教研实践日,集体备课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老师相互协商,互相准备材料,在合作中提升效率。
在教研实践活动中,我们利用“你先上,中间交,我后上”的形式进行教育活动,也就是,一位老师上午先做活动;中午时间老师们交流、研讨活动中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调整活动;下午由另外一名老师用调整好的方案,再做一次活动。如,上午活动中老师和幼儿一起分析绘本,寻找菲菲生气时身边的颜色变化。实践中老师发现了问题:幼儿对冷暖色的作用不太了解。利用中午时间,老师们围绕问题进行交流,通过翻阅资料、上网等方式查找颜色与心情的关系,探讨出活动调整方案。下午另一名老师在另一个班级,再次和幼儿一起寻找菲菲生气时身边的颜色变化,老师能启发幼儿思考颜色与心情的关系,并清楚地讲述,帮助幼儿归纳、总结和提升。第二天,两个班老师再进行交流,总结实践活动的经验。
就这样,我们采用质量认证P(计划策划)-D(实施过程)-C(检查发现)-A(改进调整)管理模式,集体备课、实践、调整、完善活动,平行班互相观摩、互相学习,教师及时交流、思考,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老师们脚踏实地地进行着研究,成效有目共睹。
第 步:以身作则 主动承担
为迎接全国教师观摩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教研组聚集在一起,商量由谁来承担接待任务和集体绘本教学的任务。一开始,老师们默默无语,我主动承担我班的观摩任务,做了表率。我用自身行动影响了组员,另一个班的老教师也举手示意,愿意承担任务。承担任务的人员确定后,全组老师共同出谋划策,发表自己的建议。根据绘本研究的进程,我们选择了相应的教育活动,最终使活动教案落实到位。
当说到人员的具体安排时,每位教师都主动承担相应的任务,开放活动任务落实到每位成员的行动上了,全组人员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走,在大家的合作下顺利完成观摩任务。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了这样的教研氛围,相信教研活动会更有实效。
第 步:合作结题
绘本《菲菲生气了》主题研究要结题了。大家主动整理活动资料,全体教研活动8次,课例20节,案例8篇,装订成册,形成本组的主题特色。看到教研的成果,全组成员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即将踏上新的教研之路。
教研活动是每一位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只有参与到其中,才能领略它的魅力。作为教研组长,应做到“三多”,多学、多做、多反思。即多学专业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多做、多实践,注重日常工作;多反思,注重教研活动每个环节的小结与提升,找准提升点,解决老师最想解决的普遍问题。可以说,年级教研组长居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需要具备组织能力、调控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需抓住每一次教研活动锻炼的机会,使自身不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