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他们的方式研究社会。”新课程以让孩子走进生活作为指导思想,这就能有效地克服和避免以往《品德与社会》课堂中那种简单说教,强制接受的呆板教学,这也正体现了朱熹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观点。如何引入“源头活水”,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场景再现,重温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面对新课程,我经常在思考: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究竟应该怎么教才能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下面我以《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教学为例来说说我的做法。《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力求引导学生感受建国以来祖国各个方面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这一单元教育内容的时间跨度决定了学生无法对那时的事情和那时的场景进行直接的观察。对孩子们来说,当时的那一段生活遥远又陌生,缺乏“现实感”。好多学生对脱离现实生活的“老古董”学起来毫无兴趣;让他们去调查过来人,比如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吧,有些学生觉得又要接受忆苦思甜的教育了,唯恐避之而不及呢!但是从媒体、从身边人的谈话中,学生对物质紧缺年代的生活还是有一点零星的了解的,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讲到“那个时候,人们买东西都需要票。”在同学们一个个介绍了自己知道的相关讯息后,我立刻提出一个问题:“在那个年代,光拿钱还买不到东西,还必须凭借各种票证。我们一起来再现一个情境:中秋节,全家想吃肉……”学生先是不说话,继而窃窃私语,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可是突然地,教室里迅速安静下来,孩子们都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到那么一个陌生的年代:“有钱没用咧!”“街上只有一家卖肉的!”“那必须排队!”“那么多人怎么排!”……
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假象的情境中,我循循善诱“肉买回来,没糖、盐、酱油等,怎么做?”他们再度进入情境之中,借助即将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的物品──糖票、盐票等进行合理的想像……
就这样,一个我们今天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吃肉场景,通过创设情境,通过再现场景,让久远的生活现实化,成为有生命的生活,让教学变得有血有肉、灵活生动、富于生活气息。
二、师生共鸣,切入生活
以《不和烟酒交朋友》的教学为例来说说我的做法。在备课时我想抽烟这个话题对大家来说都熟悉,很多学生家长也都抽烟。那么对于这个话题我只要能找准切入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经过课前认真备课后,我和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对话,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吸烟的人,很少能戒掉的,而且会越抽越多。要想远离烟草,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拒绝烟草。这样,找准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的切入点,教师就能迅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共鸣。当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有一种认同感时,品德教育就在无痕的教育过程中自然完成。
在教学中,我并不是简单的教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取素材,引导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提出符合孩子实际水平的要求,力求为他们现在、甚至未来生活提供正确的、有效的引导。
三、问题辩论,引领生活
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但进入六年级,学生不再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那样天真可爱,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敢提出不同观点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从另一方面讲,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增多,这时候的孩子需要更大、更宽广的思考空间。毋庸质疑,辩论是高年级学生都乐于接受的一种活动形式。
在《不和烟酒交朋友》教学中,我设计了“喝酒是非辩论”,和刚才谈到的关于“是否相信法轮功”的辩论有所不同的是,我改变了一下方法:在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亦把主要观点在黑板上写下来。一场辩论大战以后,双方的主要观点都呈现在大家眼前。大家从板书中就会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原来酒是“是”还是“非”,并不能一概而论,因量而异,这样,辩论就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生动讲解,延伸生活
《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引领学生踏入了更广阔的世界。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风俗习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的融合的差别,都是这个单元涉及到的知识。对这些学生都兴趣盎然。同时,缺乏专业知识的我们,对相关的内容可以说是只知皮毛,不少学生甚至一无所知。古时候说书人的经验启发了我:生动讲解,关键时候要嘎然而止,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我栩栩如生的讲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课内到课外,他们在被大师们的智慧所折服时,亦产生对世界地理、历史文化的兴趣,并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产生强烈的尊重和欣赏态度。这种情感不是外在强加的是发自内心的。只有这样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品德产生影响,亦是无痕的影响。
在摸索和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只要我们带领孩子走进生活,领略生活,我们的《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从而使他们在无痕的教育下一步步成长起来!
【作者单位:灌南县百禄小学 江苏】
一、场景再现,重温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面对新课程,我经常在思考: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究竟应该怎么教才能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下面我以《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教学为例来说说我的做法。《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力求引导学生感受建国以来祖国各个方面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这一单元教育内容的时间跨度决定了学生无法对那时的事情和那时的场景进行直接的观察。对孩子们来说,当时的那一段生活遥远又陌生,缺乏“现实感”。好多学生对脱离现实生活的“老古董”学起来毫无兴趣;让他们去调查过来人,比如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吧,有些学生觉得又要接受忆苦思甜的教育了,唯恐避之而不及呢!但是从媒体、从身边人的谈话中,学生对物质紧缺年代的生活还是有一点零星的了解的,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讲到“那个时候,人们买东西都需要票。”在同学们一个个介绍了自己知道的相关讯息后,我立刻提出一个问题:“在那个年代,光拿钱还买不到东西,还必须凭借各种票证。我们一起来再现一个情境:中秋节,全家想吃肉……”学生先是不说话,继而窃窃私语,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可是突然地,教室里迅速安静下来,孩子们都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到那么一个陌生的年代:“有钱没用咧!”“街上只有一家卖肉的!”“那必须排队!”“那么多人怎么排!”……
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假象的情境中,我循循善诱“肉买回来,没糖、盐、酱油等,怎么做?”他们再度进入情境之中,借助即将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的物品──糖票、盐票等进行合理的想像……
就这样,一个我们今天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吃肉场景,通过创设情境,通过再现场景,让久远的生活现实化,成为有生命的生活,让教学变得有血有肉、灵活生动、富于生活气息。
二、师生共鸣,切入生活
以《不和烟酒交朋友》的教学为例来说说我的做法。在备课时我想抽烟这个话题对大家来说都熟悉,很多学生家长也都抽烟。那么对于这个话题我只要能找准切入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经过课前认真备课后,我和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对话,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吸烟的人,很少能戒掉的,而且会越抽越多。要想远离烟草,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拒绝烟草。这样,找准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的切入点,教师就能迅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共鸣。当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有一种认同感时,品德教育就在无痕的教育过程中自然完成。
在教学中,我并不是简单的教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取素材,引导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提出符合孩子实际水平的要求,力求为他们现在、甚至未来生活提供正确的、有效的引导。
三、问题辩论,引领生活
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但进入六年级,学生不再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那样天真可爱,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敢提出不同观点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从另一方面讲,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增多,这时候的孩子需要更大、更宽广的思考空间。毋庸质疑,辩论是高年级学生都乐于接受的一种活动形式。
在《不和烟酒交朋友》教学中,我设计了“喝酒是非辩论”,和刚才谈到的关于“是否相信法轮功”的辩论有所不同的是,我改变了一下方法:在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亦把主要观点在黑板上写下来。一场辩论大战以后,双方的主要观点都呈现在大家眼前。大家从板书中就会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原来酒是“是”还是“非”,并不能一概而论,因量而异,这样,辩论就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生动讲解,延伸生活
《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引领学生踏入了更广阔的世界。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风俗习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的融合的差别,都是这个单元涉及到的知识。对这些学生都兴趣盎然。同时,缺乏专业知识的我们,对相关的内容可以说是只知皮毛,不少学生甚至一无所知。古时候说书人的经验启发了我:生动讲解,关键时候要嘎然而止,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我栩栩如生的讲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课内到课外,他们在被大师们的智慧所折服时,亦产生对世界地理、历史文化的兴趣,并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产生强烈的尊重和欣赏态度。这种情感不是外在强加的是发自内心的。只有这样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品德产生影响,亦是无痕的影响。
在摸索和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只要我们带领孩子走进生活,领略生活,我们的《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从而使他们在无痕的教育下一步步成长起来!
【作者单位:灌南县百禄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