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当教师的情感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教的数学学科,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及深切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教师都要满腔热情,让学生从教师的“精神”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要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提倡“微笑教学”;要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帮助学生增强自尊自信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经常在教育教学中鼓励、赞美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平时要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与信任,学生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位老师,当然也会喜欢他所教学科。所以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取得进步时渴望老师给自己一个肯定的评价,老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即使一丁点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坚信表扬多于批评总不会错。即使进步缓慢甚至倒退也不要急着批评,因为批评只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和损伤学生的自尊。应该帮助他寻找原因和提高学习质量的方法,制订计划目标,并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口头上的鼓励和赞许的目光,时时向学生传递关注与肯定,这些能让学生感到更自信,从而培养学习兴趣。
三、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1.实用性。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
2.规律性。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总结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概念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对客观事物形成感性认识,再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而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概念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给出定义,而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及领悟隐含于概念形成之中的数学思想。
四、利用数学史和数学的美学价值等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列举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学习研究数学的趣闻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首选的例子是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高斯10岁时,教师出了计算1 2 3 4 … 100等于多少?这个题目,高斯很快举起了小手,并脱口说出了正确的答案。高斯不是用常规的方法计算,而是采用新的算法,将左右两端处于相对称的两个数相加,所得的和都是101,由于100个数可以组成50个对称组,所以,101乘以50,结果就是5050了。
还可以举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张广厚的事例。
华罗庚只有初中肄业的学历,业余钻研高等数学,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求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后来,华罗庚被聘为清华大学的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终生潜心钻研数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创立了“陈氏定理”,被外国数学家誉为“撼动了群山”。
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小学六年级因数学成绩不及格而留级。后来刻苦钻研,终成一代数学大家。这些事例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能起到激励作用。
2.数学的美学价值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很多学生眼里,数学只是枯燥的数字和图形。其实,数学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数学之所以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力量,就在于秩序、和谐、对称、整齐、结构、简洁、奇异,这些都是人们产生美感的客观基础,而数学恰恰集中了美的這些特点,并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此,我想起了一句美学的命题:美在于发现。所以,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美”的眼睛。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领悟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加深对数学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以“成功教学”观点培养学生的兴趣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解题的难度、广度、深度大大加大,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令有的学生一下子悲观起来,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陷入恶性循环,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和一些优秀的同学没法比。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因为自控能力低,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针对同学的这种状况,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消除不良因素,并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育学生的成就感,做到低起点,高要求,从简单处入手,从细微处入手,平时提问问题,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渐进,分层要求,把握好难度、梯度,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功的感觉,同时学生一有进步就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鼓励他们,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增强信心。
另外,对考试、作业中的失误,不能责怪、讽刺,而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知识上的缺陷,然后用类似问题对他们重新测试,往往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从学生角度思考,着力改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优化教学环境,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这样学生学习将是主动的、积极的。长期坚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就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当教师的情感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教的数学学科,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及深切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教师都要满腔热情,让学生从教师的“精神”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要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提倡“微笑教学”;要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帮助学生增强自尊自信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经常在教育教学中鼓励、赞美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平时要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与信任,学生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位老师,当然也会喜欢他所教学科。所以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取得进步时渴望老师给自己一个肯定的评价,老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即使一丁点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坚信表扬多于批评总不会错。即使进步缓慢甚至倒退也不要急着批评,因为批评只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和损伤学生的自尊。应该帮助他寻找原因和提高学习质量的方法,制订计划目标,并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口头上的鼓励和赞许的目光,时时向学生传递关注与肯定,这些能让学生感到更自信,从而培养学习兴趣。
三、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1.实用性。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
2.规律性。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总结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概念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对客观事物形成感性认识,再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而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概念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给出定义,而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及领悟隐含于概念形成之中的数学思想。
四、利用数学史和数学的美学价值等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列举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学习研究数学的趣闻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首选的例子是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高斯10岁时,教师出了计算1 2 3 4 … 100等于多少?这个题目,高斯很快举起了小手,并脱口说出了正确的答案。高斯不是用常规的方法计算,而是采用新的算法,将左右两端处于相对称的两个数相加,所得的和都是101,由于100个数可以组成50个对称组,所以,101乘以50,结果就是5050了。
还可以举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张广厚的事例。
华罗庚只有初中肄业的学历,业余钻研高等数学,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求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后来,华罗庚被聘为清华大学的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终生潜心钻研数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创立了“陈氏定理”,被外国数学家誉为“撼动了群山”。
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小学六年级因数学成绩不及格而留级。后来刻苦钻研,终成一代数学大家。这些事例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能起到激励作用。
2.数学的美学价值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很多学生眼里,数学只是枯燥的数字和图形。其实,数学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数学之所以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力量,就在于秩序、和谐、对称、整齐、结构、简洁、奇异,这些都是人们产生美感的客观基础,而数学恰恰集中了美的這些特点,并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此,我想起了一句美学的命题:美在于发现。所以,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美”的眼睛。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领悟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加深对数学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以“成功教学”观点培养学生的兴趣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解题的难度、广度、深度大大加大,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令有的学生一下子悲观起来,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陷入恶性循环,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和一些优秀的同学没法比。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因为自控能力低,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针对同学的这种状况,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消除不良因素,并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育学生的成就感,做到低起点,高要求,从简单处入手,从细微处入手,平时提问问题,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渐进,分层要求,把握好难度、梯度,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功的感觉,同时学生一有进步就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鼓励他们,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增强信心。
另外,对考试、作业中的失误,不能责怪、讽刺,而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知识上的缺陷,然后用类似问题对他们重新测试,往往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从学生角度思考,着力改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优化教学环境,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这样学生学习将是主动的、积极的。长期坚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就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