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合作 提升效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_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强调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组合一定的学习小组。在每个学习小组中,学生相互配合,相互补益,发挥每个人的优点,激发学习的最大潜能,以团队的组合优势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应该灵活组合学习小组,这有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培养其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要关注到合作学习小组当中的所有成员,要妥善处理好后进生和优生、组长和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说来,按科学的人数、学习的层次、个体的性格特征分为5~7人的小组,小组内分配适当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监督员等。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挖掘学习的潜能,取得组合的学习效果。在学习中,还要互换角色,避免“好学生唱戏,差学生游戏”的局面,让每个学生在体验中都有所进步。
  二、合理配置学习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探究的有梯度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因此,精心选择学习内容是确保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的重要内容。只要是能够激起学生兴趣和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具备一定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都能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所以,教师要把握时机,对于合作学习的内容加以选择和科学设计。
  例如,在学习“周长”这一课时,我出示了不同形状的树叶和人的手,然后问学生它们的周长能计算出来吗?有的学生说能,有的说不能。于是这个问题就成了学生讨论的重点,到底能不能呢?学生边思考,边实践。这个问题对于刚接触周长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小组合作以及动手实践,最终还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见,精心的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发挥好合作的优势。
  三、精心把握学习时机
  抓住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是几个人的事,合作学习就不仅仅看一个人的状态,而是要看一个小组的状态。小组状态的好坏不只是每一个人状态的简单叠加,而是小组所有人的有效组合,是所有人的优化组合。它的组合不但要求每一个人都在最好的状态,更为关键的是它的组合要在合适的时机,时机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好的合作学习时机可以优势互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小学数学因为学科本身的原因,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合作学习,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积极诱导,把握合适的时机,因势利导,让小组的合作学习顺畅高效地进行。
  四、关键节点精心引导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除适时组织教学外,还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参与到学生中间去,在内容、时间、学生的情绪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虽然强调学生的合作,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学生因为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疑惑,尤其是在合作学习中会出现争执不下、群龙无首的局面。在这种学习的关键节点上,就需要教师精心观察、正确判断,进而根据每个学生的状况,抓住有利的时机,进行巧妙的引导。让合作学习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提升学习的境界,倍增学习的效果。
  总之,作为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将传统教学当中师生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及生生间的多向交流,从而促进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交流沟通及个性化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好方法。其应用得好,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责编 陈剑平)
其他文献
選民在美国各地参与投票。图/人民视觉
如何使学生的认知发展始终处于“平衡——失衡——再次平衡”的不断反复渐进的过程,这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探索的关键。在数学活动中,我尝试创设“质疑辩驳”的活动形式,旨在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不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持续深入发展。下面,结合“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片断加以阐述这一活动的环节构成与操作流程。  一、冲突引疑——引疑是基础  这是学生进行质疑辩驳活动的铺垫,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认知上的冲突而产
周末,我在街上看到一位魔术师,他神秘兮兮地拿着一张纸在表演魔术。  突然,我打了一个非常响亮的饱嗝,就像飞机引擎发动的声音一样,然后,我就看见魔术师手中的纸抖了一下,竟然从纸上跳下来一只小恐龙!魔术师也没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他扔掉道具,一溜烟似的逃走了。  小恐龙像认识我似的,飞快地跑到我的面前。我惊恐万分,吓得浑身发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本能地闭上了眼睛。没想到,它竟然奶声奶气地对我说:“别害
“知识会被遗忘,但能力却能伴随你终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的不断更新换代,“终身学习”成为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就显得比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因此学校教育在重视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新的课程改革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自学能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自主地、科学地去掌握和理解各学科的真谛,独立地去解决问题
追求简约高效的课堂,是有效教学的呼唤,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境界。我在平常的教学中也不断进行这样的尝试,下面是我教学苏教版第八册“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一个片断。  师(出示“△”):像这样摆一个三角形用几根小棒?  生:用三根小棒。  师:摆两个这样的三角形用几根小棒?  生:用六根小棒。  师(板书2×3):猜一猜,老师为什么不直接写6呢?  (半分钟之后,几位学生举
《大宋之变》  作者:赵冬梅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5月  定价:88元  谈到宋朝,王安石变法是绕不开的话题。赵冬梅先生的《大宋之变》给予了这段历史不同过往的制度审视。  众所周知,司马光和王安石是宋朝改革新旧两党的核心人物,对这二人的评价不仅关于两位古人,其实也折射出我们的历史认知。如果仅仅以保守派来论及司马光,以改革派来定义王安石,那么很多结论还是走不出中学历史教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学习的习惯、方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更高阶段的学习的好坏。因此,小学阶段的教学因为其重要性以及小学生的一些特点更具有挑战性和难度。教师进行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更加要注意教学的导入,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充满好奇心,对待很多事物都具有一种探知的冲动。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年纪小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借助思维导图为研究数学课程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从数学课程与思维导图形式融合(重思维导图形式)、数学课程与思维导图内容融合(重数学课程内容)、数学课程与思维导图辩证融合(重科学研究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依托思维导图将学习者对于数学课程的不同角度的理解进行不同形态的建构,锤炼学习者对于数学学习经验的自我体验和重新创造,使之形成一个有序、有效的数学思维框架
“幼儿”的学习生活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这个转折期,如何巧妙地化解这一矛盾,让学生在入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接受数学、接受教师,进而接受教师对他提出的要求,这是我这么多年工作中时常思考的问题。  一、兵未动、粮先行,习惯养成有情境  刚入学的学生常常较易为外界新鲜事物所吸引,不能集中注意于课堂上,更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他们在初入学时,虽然有了一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