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课堂导入教学模式提升初中语文教学实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ong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导入是新课衔接旧课的桥梁,是语文教学活动成功的开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进行新课程之前,都会进行新课导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新课导入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未深入学习的情况下,就可以把握学习的主题思想。通过实行课堂导入教学模式,可以渲染课堂氛围,营造教学意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教学引导下学习。巧妙地设置课堂导入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活动成功进行的开始,可以提升教学效果。精彩而恰当的课堂导入,如同电影的序幕,在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去。良好的开头,也能够把学生的思维集中起来,让学生把精力都放在教师教学中,为成功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种课堂导入教学模式,可以促进语文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巧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中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得他们对未知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因此,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根据教学的内容,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在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精确地把握学习的主题和思路。例如,在讲授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时,可以设置诸如“1 1=?”这样的趣味问答,让学生开动脑筋,自由讲述自己的答案。通过学生们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总结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止有一个,而是有多个。由此,教师引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新课,从而向学生们讲述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今后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又该怎样解决等等。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教学便可顺利地进行下去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2.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诗歌鉴赏。但是,教师仅靠语言来传递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课程导入时,营造出与鉴赏的诗歌相应的教学意境,有助于学生调动自身各种情绪,深刻体会诗歌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创设教学情境。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图片,播放音乐营造课堂氛围等。例如在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让学生欣赏王菲的一首歌《明月几时有》,让学生在歌声中领悟这首诗歌所传递的情感。利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激情,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诗歌的情境中去,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创设活动环节,激发学生实践情趣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能动性比较强烈,自我表现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活动来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仅调动全身的感官来投入到活动中去,也使学生发散思维,认真分析与思考,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通过总结经验,带着亲身感受理解课程内容,获取知识,这样,学生进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就十分顺利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活动的实效。例如在讲授苏教版语文教材《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分角色表演,我再进行点评,从而导入新课。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学效果十分的显著。
  4.贴近日常生活,调动学生直接感知
  语文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教师在讲授一些爱国主义题材、人与自然或者一些涉及社会焦点问题的文章时,可以将日常生活中一些与新课程有关的、学生所熟知的案例作为新课的导入,引发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这种新课程的导入模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学生对这些事件比较熟悉,通过教师的引导,将语文课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还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分析,理智地对待。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经常可以了解大熊猫的状况。因此,在讲授苏教版语文教材《国宝——大熊猫》时,可以通过介绍大熊猫的生活现状引入新课程,并指出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提醒学生要保护动物,爱护环境。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入新课程,使得语文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容易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巧妙设置新课程的导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实施课堂导入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导入新课的教学模式有许多种,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并且紧抓课文的主题,做出精心设计,将学生的思维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中肯地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厌学文化课是普遍的现象。一些中职学校因此减少文化课,很多学校尽管还开设文化课,也仅仅是摆门面,学生学与不学,听之任之,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对中职学校而言,提高学生对文化课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是严峻而艰巨的课题。  学生是否乐学、善学,首先取决于他们自身对学习的认识,知道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从而像雷锋那
英语是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法点拨,加强启发引导,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有效地发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经过将近20年的教学探索和研究,提出以下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互动交流,在教
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为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差异,以及学生学习英语态度的差异等,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了解这种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出现明显的差别。现阶段农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以下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以生活中现象,引入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数学知识融合在学生喜闻乐见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这一模式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单的研制、班级学习活动小组的建立、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等。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历史教学中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一、活动单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  活动单是教师对教材、学情深入研究后,精心编写的学习活动方案,是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技术关键,决定了学生活动
教学评估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凡是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都会通过教学评价来评估教学质量和改进教案内容。在教育界,终结性评价也即书面考试,似乎是英语教师所青睐的方法之一,这种方式具有简单、统一、量化的优点,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此考评方法的弊端逐渐暴露,更加显示出诸多的不适应。  一、传统评价方法的弊端与形成性评价方法的产生  第一,它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是教师立足的基点,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课堂教学评价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科学了解自身教学状况的窗口,使其明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研究符合时代潮流和课程改革相应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利于教师认知课堂教学的特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课堂教学提供合理的参考标准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我们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是把陶行知思想与当今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教育规律,以便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的内容,详细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重视“寓教于乐”,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从而引
职高计算机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有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发展和就业。如果没有过硬的实际应用能力,那么就业方面就会处于弱势。而自主探究能力,也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是新时代每个人都应当拥有的一种基本能力。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实际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就是以实际操作的项目为中心,让学生根据项目的指导完成一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动手
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认为满足每位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应是每位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的工作中本人也致力该项工作的思考,现将一些粗拙的观点作如下论述,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班集体建设  1.修路原则——解决问题对事不对人  如果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摔了两跤,他会被人们耻笑为“笨蛋”;如果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各摔上一跤,他们会被别人耻笑为两个笨蛋。但笔者的反应是:谁修了一条让人这么容易摔跤的路?如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