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以来,志愿服务事业在全球快速发展,并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志愿参与以“利他”、“奉献”为精神宗旨,它是志愿服务的先行过程,也是核心过程,决定着志愿服务能否实现及其未来发展走势。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在和谐济南建设过程中,公民积极广泛地参与了各项志愿服务事业,对构建和谐济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志愿参与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志愿参与主体意识淡薄、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针对济南市公民志愿参与的问题,提出培育公民文化,完善法制建设等措施,促进公民志愿参与,构建和谐济南。
[关键词]公民;志愿参与;和谐济南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5 — 0066 — 05
20世纪以来,公民志愿参与在全球快速发展,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志愿参与以“利他”、“奉献”精神为宗旨,参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为民众提供各种公益服务,在提高民众福利,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志愿参与广泛存在于各个国家、地区和事业领域。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在和谐济南建设过程中,公民积极广泛地参与了各项志愿服务事业,对构建和谐济南发挥了重要作用。出现了以“泉城义工”为代表的志愿参与的典范,志愿参与的良好效应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但志愿参与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志愿参与主体意识淡薄、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问题的提出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具体化了和谐社会实现的路径,“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自此,构建和谐社会由民间追求提升到政治追求的高度。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崇尚“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秉承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积极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时至今日,济南的社会面貌、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仍有许多不和谐音符阻碍着社会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就业难、城乡差距大等,另外弱势群体权利的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在近几年也广受社会关注。消解这些社会问题并非政府的单一力量所能完成,他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2005年8月21日正式启动的“泉城义工在行动”极大的带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并示范性的展示了志愿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作用。当前,济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国十一运会召开在即,志愿参与的热情、力度、效度大幅提高,志愿参与也受到政府、社会得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研究公民的志愿参与与济南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民志愿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公民志愿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秉承的价值理念、体现的文化诉求、表现的行为方式等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谐。和谐社会建设也为公民志愿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它拓宽了公民志愿参与的渠道,提高了公民志愿参与的效果和质量。二者是互促互进的正相关关系。(见图1)
图1:公民志愿参与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图
(一)公民志愿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
和谐社会的灵魂即“和谐的精神”,其载体即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包括三方面要素,一是谁建(who)?即主体。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包括组织和个体,政府是最强大的参与组织,除此之外,还包括各种类型的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尤其是当今社会广泛发展的志愿组织。个体主要指代的是公民。二是建什么(what)?即内容。和谐社会不是指某个领域或人类自身,而是人、自然与社会的生物圈。三是怎样建(how)?即途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府通过政策制定管理社会,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调节本领域的均衡,但政府和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社会力量必然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证明志愿参与能够帮助消解社会问题,是一种有效的社会参与方法。
(二)公民志愿参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支持
志愿参与大多致力于公益事业,公民在向社会提供服务时通常都是无偿或无营利的。当前的志愿参与主要集中于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社区服务、重大活动、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领域,参与主体——公民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力支持,在重大事件中,志愿者勇于参与,有效弥补了人力资源的短缺。二是资金支持。公民的资金捐赠是政府应对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三是实物支持,一些公民或企业将私有物资,如衣物、企业产品等捐献给社会。除此之外,一些公民还利用自己所长帮助社会,如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偏远农村,利用专业知识帮助特殊人群等。这些多种多样的志愿参与给与了需求群体实质性的支持。
(三)公民志愿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灵魂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浓厚的和谐文化氛围。公民志愿参与内含的价值观念是:友爱、互助、信任、合作,它提倡个体要有仁爱、责任之心,要乐善好施、帮助他人;社会要“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自然与人、社会是一体的,自然元素具有同等权利。这样的和谐追求凝聚了浓厚的和谐文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灵魂。其次,公民的志愿参与不仅是一种社会精神,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和塑造,对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对多样性的尊重。志愿参与还能够提高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增强社会诚信度,建立互助、诚信、合作的人际关系,培养民众的合作、信任、理解、公正的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的文化基础。〔3〕
从另一方面看,构建和谐社会也为公民志愿参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平台。构建和谐社会必将更多的赋权于社会,吸纳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社会发展。
三、济南市公民志愿参与的现状
(一)济南市公民志愿参与的历史追溯
济南市的志愿参与起源于慈善事业。在生产力严重不发达的渔猎时期,民众的基本生活资料还得不到满足,助人、互助是生活的必然组成部分,这为志愿参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步入农业社会,社会出现贫富差距,一部分人开始具有较强的经济和社会能力,志愿参与开始取决于个体的意愿、良知。但是,这一时期的志愿参与受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志愿行为带有很强的东方特色。主要表现为宗族参与、宗教参与,社会形式的参与较少。在参与行为上,表现为士绅、富商等上层社会的扶贫济困行为,在底层社会则存在着广泛的邻里互助。
清末民初,随着许多公益组织的出现,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具有现代意义的公民志愿参与开始逐渐增多,但公民志愿参与仍集中于社会上层民众。
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民间结社的清洁整顿,济南的志愿参与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公民志愿参与具有很高的“无私奉献性”,志愿精神表现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二是志愿参与数量非常少,政府主导着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政治参与积极。文化大革命时期,公益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公民志愿参与几乎中断。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认同,并予以确立,社会力量不断增强,公民志愿参与逐渐增多。首先是公民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力,在此基础上,公民广泛参与社会事务,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公民志愿参与的领域由早期的扶贫助残到今天的环保、心理咨询、医疗救助等领域扩展;志愿参与的方式更加多样,从捐款、捐物到各种活动参与;志愿参与的渠道更加宽广便利,公民可以个体参与,也可以通过非营利组织有组织化的参与,尤其是在网络发达、信息传递通畅的今天,公民能遵从个人意愿,非常便利地进行志愿参与。
从古到今,可以看出,济南市的公民志愿参与在不断发展,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志愿服务领域迅速发展——由窄到宽,社会环境更加有利——由控制到鼓励。这些为今后济南公益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济南市公民志愿参与的现状
1.参与环境
近几年,随着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志愿参与的环境越来越好。在政治环境上,济南市鼓励支持公民志愿参与。政府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公民的志愿参与。在经济环境上,济南市近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由表1可以看出, 200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995年5倍还多,这为公民志愿参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助他能力。另外,济南地处齐鲁文化交汇之处,深受传统文化影响,这为志愿参与提供了身后的文化基础。
2.参与形式
依据组织形式,志愿参与可分为组织化参与和个体化参与。当前,组织化参与逐渐成为志愿参与的发展趋势,组织将分散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能够增强志愿参与的力量、效率和效果,因此也广受认可。
从救助方式来看,公民志愿参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人员参与、资金参与、物资参与、智力参与以及其它形式的参与等。人员参与表现为公民以人力资源的形式参与社会事务。2009年全运会将在济南举办,届时将有9000名城市志愿者、10万名社会志愿者参与会前、会中、会后服务①。资金参与表现为公民以捐赠资金的形式参与社会事务。物资参与表现为公民以提供实物帮助的形式参与社会事务。智力参与表现为公民以自己的智力或知识特长为特定群体提供服务。各种形式的志愿参与往往交互应用,以达到对需求群体的全面救助,提升救助效果。
3.参与领域
济南市的公民志愿参与主要集中于社区发展、帮助他人、公共福利以及社会援助。因难以进行社会范围的统计,现以拥有8万多名志愿者的泉城义工为例来了解济南市的公民志愿参与领域。泉城义工开展的主题服务活动、固定项目服务活动等主要针对社区进行;其次,是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的活动;另外,应用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服务活动。由此可见,社区服务是济南市公民志愿参与的主要领域,其次是助他以及公共福利方面的志愿参与参与。
4.主要活动
济南市的公民志愿参与活动非常丰富,涌现出了在全国居有典范意义的泉城义工,另外,即将在济南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志愿参与、大学生志愿参与等活动开展的也非常深入,有力地促进了志愿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弘扬了志愿奉献的精神。
四、公民志愿参与不足阻碍了和谐济南建设
(一)济南市公民志愿参与存在的问题
1.自主意识缺乏
公民的志愿参与是在“志愿”意识的前提下参与的,即公民出自本愿,不受其它任何事物的强制驱使。但济南市的实际情况是公民志愿参与自主意识弱,随大流或迫于环境压力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现象非常普遍。作为参与主体的公民如果不能对志愿参与作独立、自主、深层的思考,不能进行自我选择,这样的志愿参与就脱离了“志愿”的本质,成为志愿参与表象下的非志愿参与。这不仅不能激发志愿付出,反而会导致公民对志愿事业的不信任,进而产生反感情绪,加大志愿参与的惰性。
2.动机模糊且单一
根据皮列文(Piliavin)的研究,公民志愿参与公益事业是一个决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经由问题认知——同情心唤起——成本收益的权衡分析——采取行动。〔4〕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动机决策过程,公民在对多种动机权衡之后,做出最终选择,采取行动。当前,公民志愿参与动机模糊且单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参与动机不明确。二是参与动机过度“神圣化”,违背了“人”的本性。
3.参与渠道狭窄
公民志愿参与渠道狭窄。组织化参与是当前志愿参与的主流形式,济南市的社会组织数量约有五千多家,社区组织两千多家,这为社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参与渠道。除此之外,志愿参与主要是通过体制内的机构运作,由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公民志愿参与。另外,一些公民还通过网络等媒介参与公益活动,但数量很少。且参与受到主流社会组织的严格管制,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广开渠道。
4.志愿参与方式单一
公民志愿参与以捐款捐物的形式最为普遍。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每年职工都要进行几次此类活动,但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的参与方式。在体制外,公民的参与方式也存在简单、单一的问题。对于一些诸如法律咨询、心理健康咨询、社区教育等较高级别的社会参与模式非常少,对于一些提供政策、思想咨询(也可称为思想库——think tank)的参与模式就更少了。
5.志愿参与激励不足
社会对公民的志愿参与也没有给与应有的激励——即制度化的社会认可。还有一些志愿参与活动不仅没有收到回报,反而受到社会的排斥,如那些走近艾滋病人给与他们帮助的人,有时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5〕激励不足导致参与的不足,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难以实现。
6.志愿参与不透明
一些志愿活动的开展没有向社会进行明确的说明和阐释,志愿参与的过程和结果都没有很好地履行参与者的知情权,造成许多公民只求参与,不求结果。参与结果的不透明掠夺了公民的基本知情权,同时也给与了活动组织者很大的自由运作空间,导致一些腐败案件的产生,这极大地降低了社会的公信度,打击了公民志愿参与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社会以及公民个体对志愿参与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仍停留在传统社会的互帮互助模式中,这也是存在于当今公民志愿参与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二)公民志愿参与的问题阻碍了和谐济南的构建
1.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广泛的公民志愿参与不仅是民主社会的有力表征,更是民主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志愿参与的不足断裂了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传送带,不能传送民众中各个不同部分的需要和表达他们的利益,阻碍了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政治沟通,并进一步强化了“全能政府”。〔6〕
2.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志愿参与的不足将恶化公共服务不足的现状,使得一系列社会问题等难以有效解决,进而加大社会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阻碍了社会公平正义地实现。
3.不利于激发社会活力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成员从过去的 “单位人 ”转变成 “社会人 ”,社会成员心理的失落感、盲目性必然会有所增加,志愿参与本身具有精神上充实和心灵上净化的功能,对于完善人性、提高生活品质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如若志愿参与不足,人们必将丧失一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使得社会整体活力不足。
4.不利于保障社会环境的安定有序
在重大事件中,志愿参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志愿参与不足将会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缺乏,不能有效应对重大问题。其次,志愿参与不足将不能有效唤起社会良知,形成社会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说,志愿参与还是一种对社会问题的预警预防机制,它能使我们及时了解社会问题或社会需求,加强对社会问题的防范意识,否则,极有可能任由社会问题恶化,甚至造成社会动荡、社会无序。
5.不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志愿参与体现的价值内涵不仅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完善,更包含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志愿参与的缺乏将会使脆弱的自然与社会失去一条保障途径,加剧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破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阻碍公民志愿参与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制约
传统文化限制了公民志愿参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核心的私德为基础的,而对于以社会志愿参与为基础的公德甚是缺乏。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这样写道:“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缺如,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德道所从出者也,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7〕。传统文化对私德的重视,不仅表现在对个人修养的完善,还表现在个人修养完善基础上的以家庭为核心的文化结构。在这样的文化结构中,个人修身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回报家庭——齐家。脱离家庭的个人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
尽管今天已是21世纪,但家族依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习惯将所余时间、精力、财物等奉献给家族或邻里,如在社会救助中,人们倾向于救助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认识的人,而对于此范围之外的人,虽有同情心,但往往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这极大地限制了社会范围内的志愿参与。
现代志愿参与文化尚未建立。现代公民志愿参与文化还尚未建立。尽管“家族”不断瘦身,“家族”观念正不断弱化,以社区为组成单元的社会结构正逐渐发展,但社会范围内仍没有形成系统的志愿参与的文化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志愿参与的本土文化理论尚未建立,致使在培养公民志愿参与意识时找不到本土理论根基。二是现代志愿参与文化体系尚未建立,缺乏权威文化对志愿参与文化的引领。
(二)志愿参与的制度法规不健全
1.志愿参与的法规不健全
我国对志愿参与还没有统一的全国性法律规定。首先,对志愿者的法律规范模糊不一,各地的志愿服务地方立法对志愿者的主体资格界定各不相同。其次,对志愿参与的程序;志愿参与者在保险、福利方面的待遇;志愿者在提供服务时发生意外事故应如何解决等问题,我国还没有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志愿参与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志愿参与者、被服务单位或个人、社会组织三方的权、责、利关系等不明确。其次,对中国各种社会组织的法人概念也不清晰。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规定,中国的社会组织分为四大法人:即机关法人、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根据1998年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成为第五类法人。但其它类型的公益组织的法人在概念上不清晰。其次,中国公益组织立法是从管理工作需要人手,以防范为主,起点和层次都比较低。
2.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局限
对社会组织的管制性政策直接导致志愿参与率的降低。我国在社会组织的成立上设定了比较严格的条件,限制了社会组织的活动范围和成长空间。一些力量弱小的公益组织无法登记成立,已经成立的公益组织则有很强的行政背景。这种双重管理体制意味着社会组织的“行政性”,损害了其公益形象,降低了其“公益”的本质属性。
(三)缺乏志愿参与的激励机制
首先,对志愿参与的激励主要是口头表扬,实质性的激励措施较少。目前只对高校学生的支教等行为具有较规范的激励措施,但缺乏对普通的志愿参与行为的规范化激励措施,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比例严重失调。其次,政府对志愿参与的重要组织载体——社会组织的税收管理还不成熟和完善,对捐赠的政策性优惠并不是很高,税收抵免限额较低,与税收相关的配套政策更是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和个人向公益组织捐赠的积极性。
(四)对志愿参与过程的监督不力
对志愿参与过程的监督不力主要体现在对公益事业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尤其表现为对志愿参与的载体——社会组织的监督不力。在外部,缺乏针对公益事业的制度化的、可操作的监督评估机制,没有针对社会组织的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也缺乏针对社会组织的评估体系。民政部门虽然负责对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进行监管,但实际上主要是对社会团体的登记进行审查,实际的监督和管理常常处于缺位状态。社会公众的监督还非常缺乏,公众的监督制度缺失,渠道狭窄。在内部,监督更为不利,主要依靠部门的自律,很多社会组织甚至没有内部监督部门,志愿参与的运作过程也不透明。
(五)对志愿参与的管理不够规范
缺乏对公民志愿参与的整体规划。志愿参与规划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需要什么样的志愿参与、需求量是多少、如何获取志愿参与、如何科学管理志愿参与等缺乏论证规划。大多数志愿参与活动的组织者很少具有志愿参与的日常管理措施,而只是在开展活动时才重视志愿参与的问题。
缺乏对志愿者的科学管理。志愿者是公民中的积极分子和优秀代表,是志愿参与的重要代表。对志愿者进行科学管理是志愿参与规范发展的重要表征。当前,对志愿者的管理还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进口管理不规范、过程管理机制不健全、出口管理缺失。
(六)志愿参与的宣传不足
志愿参与的组织者不主动走向社会,导致公民与组织之间信息交流不畅,供给与需求链条断裂,使得有力者不能为之,有财者不能与之。
除上述因素外,阻碍公民志愿参与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环境影响、个体能力等,只有深入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提供对策,促进公民志愿参与的发展。
六、鼓励公民志愿参与,构建和谐济南
(一)培育公民文化,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
寻求传统文化与公民文化的契合点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创建现代的公民文化体系,培育公民意识,引导公民行为,形成一种公民精神,促进公民志愿参与,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
培育公民文化的过程也是建立和谐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信任,形成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风尚。培育公民文化首先需要确立公民身份,在我国,宪法已经确立了“公民”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此基础上,培养公民意识,即公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诚信意识等。使得公民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关心社会事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二)完善法律制度、促进公平正义
针对济南市的状况,还需在国家法制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地方法规的建设。首先,完善志愿参与的法规建设,如“明确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组织的非营利性质;明确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义务;明确志愿者、被服务单位和个人及志愿组织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三方之间的纠纷解决机制;明确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将一系列鼓励志愿服务的制度和措施法制化,着眼于建立成熟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有关志愿服务经费筹措、捐赠优惠、经费管理及运营的规定……”〔8〕其次,规范对公益组织的管理机制。改革双重管理机制,放松政府管制,促进公益事业社会化,将组织推向社会,允许各种类型的组织之间进行竞争,激发组织动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提升社会认同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测量、描述、判断、第四代评估等方法对志愿参与进行评估〔9〕,为志愿参与提供评判依据。
(三)建立激励机制、提升社会活力
对志愿参与的个体,应采取多种激励形式,如提供培训、参与决策等机会。其次,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另外,给予社会组织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组织参与。在完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提升社会活力。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社会所需。活动组织者应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志愿参与的吸引力,积极加强各参与主体间的交流合作。形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良好氛围。
(四)健全监控机制、促进社会诚信
建立健全对社会组织的监控机制,增强活动的透明性,是获得公民信任和公民志愿参与的基础。为此,要建立制度化的、可操作的监督评估机制。建立统一的监督机构,建立第三方的评估机制,对公益部门进行严格审计,并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要允许社会公众从旁监督,为公众提供广泛的监督渠道。在社会组织内部,建立监督部门,防范弊端。监督应是全面的、有效的、制度化的,不仅要进行内部监督,更要加强外部监督。
(五)加强营销管理、提升志愿吸引力
科学管理志愿参与要建立营销的理念。制定营销计划,采用先进的营销方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增强社会的认知、理解和认同。营销过程中,注重树立品牌,建立良好形象,突出活动的社会使命,吸引更多的公民志愿参与其中,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的支持。科学管理还要对志愿参与进行科学规划。对项目、人力资源、志愿者等子因素进行规划,计算需求、寻求供给、过程管理、结束评估。(如图2)
除上述方法外,还要积极发展济南的经济,为人们的志愿付出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同时,要在全社会弘扬志愿奉献的精神,形成一种人人乐奉献、处处有关爱的社会风尚,促进公益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和谐济南的实现。
在济南市公益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志愿参与的公民发挥了“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支持,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促进了济南社会民主法制、公平正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的志愿参与也将出现新的特征,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礼记·礼运〔O〕.
〔3〕丁元竹,魏娜,等.北京奥运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4-5.
〔4〕江汛清,丁元竹,等.构建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8.
〔5〕世界银行专家组.公共部门的社会问责:理念探讨及模式分析〔M〕. 宋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2-44.
〔6〕〔美〕杰勒德·克拉克.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与政治〔C〕//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56-383.
〔7〕梁启超.新民说(黄坤评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62.
〔8〕江汛清.与世界同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89.
〔9〕埃贡·G·古贝,伊冯娜·S·林肯.第四代评估〔M〕.秦霖,蒋燕玲,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2-166.〔责任编辑:李允光〕
[关键词]公民;志愿参与;和谐济南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5 — 0066 — 05
20世纪以来,公民志愿参与在全球快速发展,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志愿参与以“利他”、“奉献”精神为宗旨,参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为民众提供各种公益服务,在提高民众福利,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志愿参与广泛存在于各个国家、地区和事业领域。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在和谐济南建设过程中,公民积极广泛地参与了各项志愿服务事业,对构建和谐济南发挥了重要作用。出现了以“泉城义工”为代表的志愿参与的典范,志愿参与的良好效应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但志愿参与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志愿参与主体意识淡薄、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问题的提出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具体化了和谐社会实现的路径,“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自此,构建和谐社会由民间追求提升到政治追求的高度。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崇尚“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秉承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积极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时至今日,济南的社会面貌、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仍有许多不和谐音符阻碍着社会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就业难、城乡差距大等,另外弱势群体权利的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在近几年也广受社会关注。消解这些社会问题并非政府的单一力量所能完成,他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2005年8月21日正式启动的“泉城义工在行动”极大的带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并示范性的展示了志愿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作用。当前,济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国十一运会召开在即,志愿参与的热情、力度、效度大幅提高,志愿参与也受到政府、社会得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研究公民的志愿参与与济南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民志愿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公民志愿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秉承的价值理念、体现的文化诉求、表现的行为方式等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谐。和谐社会建设也为公民志愿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它拓宽了公民志愿参与的渠道,提高了公民志愿参与的效果和质量。二者是互促互进的正相关关系。(见图1)
图1:公民志愿参与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图
(一)公民志愿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
和谐社会的灵魂即“和谐的精神”,其载体即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包括三方面要素,一是谁建(who)?即主体。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包括组织和个体,政府是最强大的参与组织,除此之外,还包括各种类型的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尤其是当今社会广泛发展的志愿组织。个体主要指代的是公民。二是建什么(what)?即内容。和谐社会不是指某个领域或人类自身,而是人、自然与社会的生物圈。三是怎样建(how)?即途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府通过政策制定管理社会,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调节本领域的均衡,但政府和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社会力量必然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证明志愿参与能够帮助消解社会问题,是一种有效的社会参与方法。
(二)公民志愿参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支持
志愿参与大多致力于公益事业,公民在向社会提供服务时通常都是无偿或无营利的。当前的志愿参与主要集中于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社区服务、重大活动、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领域,参与主体——公民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力支持,在重大事件中,志愿者勇于参与,有效弥补了人力资源的短缺。二是资金支持。公民的资金捐赠是政府应对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三是实物支持,一些公民或企业将私有物资,如衣物、企业产品等捐献给社会。除此之外,一些公民还利用自己所长帮助社会,如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偏远农村,利用专业知识帮助特殊人群等。这些多种多样的志愿参与给与了需求群体实质性的支持。
(三)公民志愿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灵魂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浓厚的和谐文化氛围。公民志愿参与内含的价值观念是:友爱、互助、信任、合作,它提倡个体要有仁爱、责任之心,要乐善好施、帮助他人;社会要“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自然与人、社会是一体的,自然元素具有同等权利。这样的和谐追求凝聚了浓厚的和谐文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灵魂。其次,公民的志愿参与不仅是一种社会精神,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和塑造,对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对多样性的尊重。志愿参与还能够提高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增强社会诚信度,建立互助、诚信、合作的人际关系,培养民众的合作、信任、理解、公正的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的文化基础。〔3〕
从另一方面看,构建和谐社会也为公民志愿参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平台。构建和谐社会必将更多的赋权于社会,吸纳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社会发展。
三、济南市公民志愿参与的现状
(一)济南市公民志愿参与的历史追溯
济南市的志愿参与起源于慈善事业。在生产力严重不发达的渔猎时期,民众的基本生活资料还得不到满足,助人、互助是生活的必然组成部分,这为志愿参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步入农业社会,社会出现贫富差距,一部分人开始具有较强的经济和社会能力,志愿参与开始取决于个体的意愿、良知。但是,这一时期的志愿参与受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志愿行为带有很强的东方特色。主要表现为宗族参与、宗教参与,社会形式的参与较少。在参与行为上,表现为士绅、富商等上层社会的扶贫济困行为,在底层社会则存在着广泛的邻里互助。
清末民初,随着许多公益组织的出现,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具有现代意义的公民志愿参与开始逐渐增多,但公民志愿参与仍集中于社会上层民众。
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民间结社的清洁整顿,济南的志愿参与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公民志愿参与具有很高的“无私奉献性”,志愿精神表现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二是志愿参与数量非常少,政府主导着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政治参与积极。文化大革命时期,公益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公民志愿参与几乎中断。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认同,并予以确立,社会力量不断增强,公民志愿参与逐渐增多。首先是公民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力,在此基础上,公民广泛参与社会事务,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公民志愿参与的领域由早期的扶贫助残到今天的环保、心理咨询、医疗救助等领域扩展;志愿参与的方式更加多样,从捐款、捐物到各种活动参与;志愿参与的渠道更加宽广便利,公民可以个体参与,也可以通过非营利组织有组织化的参与,尤其是在网络发达、信息传递通畅的今天,公民能遵从个人意愿,非常便利地进行志愿参与。
从古到今,可以看出,济南市的公民志愿参与在不断发展,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志愿服务领域迅速发展——由窄到宽,社会环境更加有利——由控制到鼓励。这些为今后济南公益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济南市公民志愿参与的现状
1.参与环境
近几年,随着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志愿参与的环境越来越好。在政治环境上,济南市鼓励支持公民志愿参与。政府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公民的志愿参与。在经济环境上,济南市近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由表1可以看出, 200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995年5倍还多,这为公民志愿参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助他能力。另外,济南地处齐鲁文化交汇之处,深受传统文化影响,这为志愿参与提供了身后的文化基础。
2.参与形式
依据组织形式,志愿参与可分为组织化参与和个体化参与。当前,组织化参与逐渐成为志愿参与的发展趋势,组织将分散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能够增强志愿参与的力量、效率和效果,因此也广受认可。
从救助方式来看,公民志愿参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人员参与、资金参与、物资参与、智力参与以及其它形式的参与等。人员参与表现为公民以人力资源的形式参与社会事务。2009年全运会将在济南举办,届时将有9000名城市志愿者、10万名社会志愿者参与会前、会中、会后服务①。资金参与表现为公民以捐赠资金的形式参与社会事务。物资参与表现为公民以提供实物帮助的形式参与社会事务。智力参与表现为公民以自己的智力或知识特长为特定群体提供服务。各种形式的志愿参与往往交互应用,以达到对需求群体的全面救助,提升救助效果。
3.参与领域
济南市的公民志愿参与主要集中于社区发展、帮助他人、公共福利以及社会援助。因难以进行社会范围的统计,现以拥有8万多名志愿者的泉城义工为例来了解济南市的公民志愿参与领域。泉城义工开展的主题服务活动、固定项目服务活动等主要针对社区进行;其次,是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的活动;另外,应用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服务活动。由此可见,社区服务是济南市公民志愿参与的主要领域,其次是助他以及公共福利方面的志愿参与参与。
4.主要活动
济南市的公民志愿参与活动非常丰富,涌现出了在全国居有典范意义的泉城义工,另外,即将在济南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志愿参与、大学生志愿参与等活动开展的也非常深入,有力地促进了志愿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弘扬了志愿奉献的精神。
四、公民志愿参与不足阻碍了和谐济南建设
(一)济南市公民志愿参与存在的问题
1.自主意识缺乏
公民的志愿参与是在“志愿”意识的前提下参与的,即公民出自本愿,不受其它任何事物的强制驱使。但济南市的实际情况是公民志愿参与自主意识弱,随大流或迫于环境压力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现象非常普遍。作为参与主体的公民如果不能对志愿参与作独立、自主、深层的思考,不能进行自我选择,这样的志愿参与就脱离了“志愿”的本质,成为志愿参与表象下的非志愿参与。这不仅不能激发志愿付出,反而会导致公民对志愿事业的不信任,进而产生反感情绪,加大志愿参与的惰性。
2.动机模糊且单一
根据皮列文(Piliavin)的研究,公民志愿参与公益事业是一个决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经由问题认知——同情心唤起——成本收益的权衡分析——采取行动。〔4〕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动机决策过程,公民在对多种动机权衡之后,做出最终选择,采取行动。当前,公民志愿参与动机模糊且单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参与动机不明确。二是参与动机过度“神圣化”,违背了“人”的本性。
3.参与渠道狭窄
公民志愿参与渠道狭窄。组织化参与是当前志愿参与的主流形式,济南市的社会组织数量约有五千多家,社区组织两千多家,这为社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参与渠道。除此之外,志愿参与主要是通过体制内的机构运作,由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公民志愿参与。另外,一些公民还通过网络等媒介参与公益活动,但数量很少。且参与受到主流社会组织的严格管制,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广开渠道。
4.志愿参与方式单一
公民志愿参与以捐款捐物的形式最为普遍。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每年职工都要进行几次此类活动,但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的参与方式。在体制外,公民的参与方式也存在简单、单一的问题。对于一些诸如法律咨询、心理健康咨询、社区教育等较高级别的社会参与模式非常少,对于一些提供政策、思想咨询(也可称为思想库——think tank)的参与模式就更少了。
5.志愿参与激励不足
社会对公民的志愿参与也没有给与应有的激励——即制度化的社会认可。还有一些志愿参与活动不仅没有收到回报,反而受到社会的排斥,如那些走近艾滋病人给与他们帮助的人,有时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5〕激励不足导致参与的不足,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难以实现。
6.志愿参与不透明
一些志愿活动的开展没有向社会进行明确的说明和阐释,志愿参与的过程和结果都没有很好地履行参与者的知情权,造成许多公民只求参与,不求结果。参与结果的不透明掠夺了公民的基本知情权,同时也给与了活动组织者很大的自由运作空间,导致一些腐败案件的产生,这极大地降低了社会的公信度,打击了公民志愿参与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社会以及公民个体对志愿参与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仍停留在传统社会的互帮互助模式中,这也是存在于当今公民志愿参与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二)公民志愿参与的问题阻碍了和谐济南的构建
1.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广泛的公民志愿参与不仅是民主社会的有力表征,更是民主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志愿参与的不足断裂了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传送带,不能传送民众中各个不同部分的需要和表达他们的利益,阻碍了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政治沟通,并进一步强化了“全能政府”。〔6〕
2.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志愿参与的不足将恶化公共服务不足的现状,使得一系列社会问题等难以有效解决,进而加大社会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阻碍了社会公平正义地实现。
3.不利于激发社会活力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成员从过去的 “单位人 ”转变成 “社会人 ”,社会成员心理的失落感、盲目性必然会有所增加,志愿参与本身具有精神上充实和心灵上净化的功能,对于完善人性、提高生活品质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如若志愿参与不足,人们必将丧失一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使得社会整体活力不足。
4.不利于保障社会环境的安定有序
在重大事件中,志愿参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志愿参与不足将会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缺乏,不能有效应对重大问题。其次,志愿参与不足将不能有效唤起社会良知,形成社会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说,志愿参与还是一种对社会问题的预警预防机制,它能使我们及时了解社会问题或社会需求,加强对社会问题的防范意识,否则,极有可能任由社会问题恶化,甚至造成社会动荡、社会无序。
5.不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志愿参与体现的价值内涵不仅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完善,更包含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志愿参与的缺乏将会使脆弱的自然与社会失去一条保障途径,加剧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破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阻碍公民志愿参与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制约
传统文化限制了公民志愿参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核心的私德为基础的,而对于以社会志愿参与为基础的公德甚是缺乏。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这样写道:“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缺如,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德道所从出者也,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7〕。传统文化对私德的重视,不仅表现在对个人修养的完善,还表现在个人修养完善基础上的以家庭为核心的文化结构。在这样的文化结构中,个人修身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回报家庭——齐家。脱离家庭的个人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
尽管今天已是21世纪,但家族依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习惯将所余时间、精力、财物等奉献给家族或邻里,如在社会救助中,人们倾向于救助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认识的人,而对于此范围之外的人,虽有同情心,但往往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这极大地限制了社会范围内的志愿参与。
现代志愿参与文化尚未建立。现代公民志愿参与文化还尚未建立。尽管“家族”不断瘦身,“家族”观念正不断弱化,以社区为组成单元的社会结构正逐渐发展,但社会范围内仍没有形成系统的志愿参与的文化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志愿参与的本土文化理论尚未建立,致使在培养公民志愿参与意识时找不到本土理论根基。二是现代志愿参与文化体系尚未建立,缺乏权威文化对志愿参与文化的引领。
(二)志愿参与的制度法规不健全
1.志愿参与的法规不健全
我国对志愿参与还没有统一的全国性法律规定。首先,对志愿者的法律规范模糊不一,各地的志愿服务地方立法对志愿者的主体资格界定各不相同。其次,对志愿参与的程序;志愿参与者在保险、福利方面的待遇;志愿者在提供服务时发生意外事故应如何解决等问题,我国还没有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志愿参与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志愿参与者、被服务单位或个人、社会组织三方的权、责、利关系等不明确。其次,对中国各种社会组织的法人概念也不清晰。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规定,中国的社会组织分为四大法人:即机关法人、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根据1998年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成为第五类法人。但其它类型的公益组织的法人在概念上不清晰。其次,中国公益组织立法是从管理工作需要人手,以防范为主,起点和层次都比较低。
2.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局限
对社会组织的管制性政策直接导致志愿参与率的降低。我国在社会组织的成立上设定了比较严格的条件,限制了社会组织的活动范围和成长空间。一些力量弱小的公益组织无法登记成立,已经成立的公益组织则有很强的行政背景。这种双重管理体制意味着社会组织的“行政性”,损害了其公益形象,降低了其“公益”的本质属性。
(三)缺乏志愿参与的激励机制
首先,对志愿参与的激励主要是口头表扬,实质性的激励措施较少。目前只对高校学生的支教等行为具有较规范的激励措施,但缺乏对普通的志愿参与行为的规范化激励措施,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比例严重失调。其次,政府对志愿参与的重要组织载体——社会组织的税收管理还不成熟和完善,对捐赠的政策性优惠并不是很高,税收抵免限额较低,与税收相关的配套政策更是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和个人向公益组织捐赠的积极性。
(四)对志愿参与过程的监督不力
对志愿参与过程的监督不力主要体现在对公益事业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尤其表现为对志愿参与的载体——社会组织的监督不力。在外部,缺乏针对公益事业的制度化的、可操作的监督评估机制,没有针对社会组织的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也缺乏针对社会组织的评估体系。民政部门虽然负责对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进行监管,但实际上主要是对社会团体的登记进行审查,实际的监督和管理常常处于缺位状态。社会公众的监督还非常缺乏,公众的监督制度缺失,渠道狭窄。在内部,监督更为不利,主要依靠部门的自律,很多社会组织甚至没有内部监督部门,志愿参与的运作过程也不透明。
(五)对志愿参与的管理不够规范
缺乏对公民志愿参与的整体规划。志愿参与规划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需要什么样的志愿参与、需求量是多少、如何获取志愿参与、如何科学管理志愿参与等缺乏论证规划。大多数志愿参与活动的组织者很少具有志愿参与的日常管理措施,而只是在开展活动时才重视志愿参与的问题。
缺乏对志愿者的科学管理。志愿者是公民中的积极分子和优秀代表,是志愿参与的重要代表。对志愿者进行科学管理是志愿参与规范发展的重要表征。当前,对志愿者的管理还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进口管理不规范、过程管理机制不健全、出口管理缺失。
(六)志愿参与的宣传不足
志愿参与的组织者不主动走向社会,导致公民与组织之间信息交流不畅,供给与需求链条断裂,使得有力者不能为之,有财者不能与之。
除上述因素外,阻碍公民志愿参与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环境影响、个体能力等,只有深入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提供对策,促进公民志愿参与的发展。
六、鼓励公民志愿参与,构建和谐济南
(一)培育公民文化,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
寻求传统文化与公民文化的契合点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创建现代的公民文化体系,培育公民意识,引导公民行为,形成一种公民精神,促进公民志愿参与,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
培育公民文化的过程也是建立和谐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信任,形成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风尚。培育公民文化首先需要确立公民身份,在我国,宪法已经确立了“公民”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此基础上,培养公民意识,即公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诚信意识等。使得公民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关心社会事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二)完善法律制度、促进公平正义
针对济南市的状况,还需在国家法制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地方法规的建设。首先,完善志愿参与的法规建设,如“明确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组织的非营利性质;明确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义务;明确志愿者、被服务单位和个人及志愿组织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三方之间的纠纷解决机制;明确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将一系列鼓励志愿服务的制度和措施法制化,着眼于建立成熟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有关志愿服务经费筹措、捐赠优惠、经费管理及运营的规定……”〔8〕其次,规范对公益组织的管理机制。改革双重管理机制,放松政府管制,促进公益事业社会化,将组织推向社会,允许各种类型的组织之间进行竞争,激发组织动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提升社会认同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测量、描述、判断、第四代评估等方法对志愿参与进行评估〔9〕,为志愿参与提供评判依据。
(三)建立激励机制、提升社会活力
对志愿参与的个体,应采取多种激励形式,如提供培训、参与决策等机会。其次,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另外,给予社会组织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组织参与。在完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提升社会活力。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社会所需。活动组织者应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志愿参与的吸引力,积极加强各参与主体间的交流合作。形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良好氛围。
(四)健全监控机制、促进社会诚信
建立健全对社会组织的监控机制,增强活动的透明性,是获得公民信任和公民志愿参与的基础。为此,要建立制度化的、可操作的监督评估机制。建立统一的监督机构,建立第三方的评估机制,对公益部门进行严格审计,并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要允许社会公众从旁监督,为公众提供广泛的监督渠道。在社会组织内部,建立监督部门,防范弊端。监督应是全面的、有效的、制度化的,不仅要进行内部监督,更要加强外部监督。
(五)加强营销管理、提升志愿吸引力
科学管理志愿参与要建立营销的理念。制定营销计划,采用先进的营销方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增强社会的认知、理解和认同。营销过程中,注重树立品牌,建立良好形象,突出活动的社会使命,吸引更多的公民志愿参与其中,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的支持。科学管理还要对志愿参与进行科学规划。对项目、人力资源、志愿者等子因素进行规划,计算需求、寻求供给、过程管理、结束评估。(如图2)
除上述方法外,还要积极发展济南的经济,为人们的志愿付出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同时,要在全社会弘扬志愿奉献的精神,形成一种人人乐奉献、处处有关爱的社会风尚,促进公益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和谐济南的实现。
在济南市公益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志愿参与的公民发挥了“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支持,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促进了济南社会民主法制、公平正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的志愿参与也将出现新的特征,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礼记·礼运〔O〕.
〔3〕丁元竹,魏娜,等.北京奥运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4-5.
〔4〕江汛清,丁元竹,等.构建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8.
〔5〕世界银行专家组.公共部门的社会问责:理念探讨及模式分析〔M〕. 宋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2-44.
〔6〕〔美〕杰勒德·克拉克.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与政治〔C〕//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56-383.
〔7〕梁启超.新民说(黄坤评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62.
〔8〕江汛清.与世界同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89.
〔9〕埃贡·G·古贝,伊冯娜·S·林肯.第四代评估〔M〕.秦霖,蒋燕玲,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2-166.〔责任编辑:李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