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德育教学大纲(课标)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本文就将以1978年来国家发布的小学德育政策、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文本,试图梳理小学德育教学大纲(课标)演变历程及各阶段发展显著特点。
一、1978—1985年:整顿和调整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大纲
1978年前,我国小学德育一直处于政治课教学阶段,德育被“政治化”,道德教育被等同于政治教育。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德育更是被视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阶级斗争的工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致力于各行各业的拨乱反正工作。从1979年到1981年,教育部共举办了四次德育座谈会,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结合进行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把德育与革命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注意解决青少年的思想中的实际问题。这四次德育座谈会为小学德育改革调整提供了方向标。
1.开始改变小学德育政治化局面,加入了社会公德教育元素
首先,将政治课改名为思想品德课,从名字上可以观察到小学德育课开始减弱政治化倾向。而从1978年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观点教育”到1982年教学大纲中出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这也反映出小学德育开始注重学生道德纪律意识的培养。
2.政治倾向依旧十分明显
虽然教育部门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冲击一切”这种严重扭曲与异化的道德教育进行了纠正,但德育课程仍然没有摆脱“左”的影响,革命理想教育在小学德育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深陷于“泛政治化”情结之中。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编写出版的四年级使用教材,四个单元中,充斥着“革命”这类带有强烈政治意义的词汇,比如“旧社会”“压迫”“革命导师”“解放”。
二、1986—1992年:正式确立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大纲
1986年,第一次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继续搞活和开拓市场,加强和完善市场管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依靠国家统一调度制定的相对笼统的道德要求在新时期很难得到执行。经济上的改革要求人们在思想上逐步解放,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作为育人基础的小学德育走到了改革的前沿,开始了课程教学大纲的又一轮改革。
1.德育目标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从1986年正式确立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到1988年《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以及1992年修改确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小学德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德育目标也在跟随着现实的要求不断变化,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如1986年教育部修订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纲要》已经考虑到根据个体的差异制定德育纲要。
2.政治化趋向进一步减弱,开始注重德育经济功能
正如前文讲到的这个阶段的改革背景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点体现在小学德育教学大纲上就是注重经济功能。比如1988年将德育培养目标确定为“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改之前的“为把他们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政治化的趋向进一步减弱。
3.逐渐从关注社会转向关注社会主体——人
从1978年“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到1982年的“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再到1988年的《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提到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此时“我国德育目标已经从政治功能转移到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关注社会整体转移到关注学生个体的‘意志、品格和性格’”。
三、1993—2001年:全面深入改革小学德育课程大纲,构建学校德育新体系
为推进社会改革進一步深入,邓小平1992年发表南巡讲话。之后,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
在全党全国深化改革的响应下,我国学校德育冲破“左”的束缚,彻底解放思想,德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德育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如何开创新时期德育的新格局,如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等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90年代,中国学校德育进入一个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即全面、科学地规划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建构学校德育新体系。”
1.彻底突破德育政治化,提出公民理念
1993年《小学德育纲要》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为“社会主义公民”,提出了公民理念。所谓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和民主政治紧密相连。这一改变反映出我国小学德育彻底突破了以往政治化的培养目标,开始将民主、法律划入其培养体系中。
2.首次提出“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构建学校德育新体系
1997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首次将小学思想品德课与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根据年级的不同分别设定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逐步提高,构建起学校德育新体系。
四、2002年后:德育回归生活,开创新课程标准时代
随着德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单纯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构建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学者和教育家纷纷转向德育课程改革,试图构建起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另外,随着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往知识灌输式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小学德育课的发展要求。如何将思想教育融入生活和社会中,成为新世纪教育界探讨的新话题。
这时期中国小学德育改革整体呈现出“回归生活”的新特点:
1.初次尝试和实现了课程的综合
在小学低年级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设置为品德与生活课;在小学中高年级将品德课与社会课综合设置为品德与社会课。这是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使思想品德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初次尝试和实现了课程的综合。
2.小学德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回归生活’体现了新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新课程所反对的是:脱离、背离生活的道德规范教育、社会知识等教育。”小学德育慢慢扭转教学中脱离生活的误区,开始将德育融入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引领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关于德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活的探讨成为新时期教育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特别关注的话题。
总体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大纲经历了“整顿调整→正式确立→深入改革→新课程改革”四个阶段。从最初的单一政治化培养到不断注入社会公德、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等新元素,更多地关注学生社会生活品德培养,政治化趋势不断减弱。而今,小学德育大纲朝着“回归生活”的方向进行着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德育越来越贴近儿童生活。今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小学德育课程大纲还将出现更多的变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石陂中心小学)
一、1978—1985年:整顿和调整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大纲
1978年前,我国小学德育一直处于政治课教学阶段,德育被“政治化”,道德教育被等同于政治教育。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德育更是被视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阶级斗争的工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致力于各行各业的拨乱反正工作。从1979年到1981年,教育部共举办了四次德育座谈会,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结合进行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把德育与革命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注意解决青少年的思想中的实际问题。这四次德育座谈会为小学德育改革调整提供了方向标。
1.开始改变小学德育政治化局面,加入了社会公德教育元素
首先,将政治课改名为思想品德课,从名字上可以观察到小学德育课开始减弱政治化倾向。而从1978年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观点教育”到1982年教学大纲中出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这也反映出小学德育开始注重学生道德纪律意识的培养。
2.政治倾向依旧十分明显
虽然教育部门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冲击一切”这种严重扭曲与异化的道德教育进行了纠正,但德育课程仍然没有摆脱“左”的影响,革命理想教育在小学德育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深陷于“泛政治化”情结之中。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编写出版的四年级使用教材,四个单元中,充斥着“革命”这类带有强烈政治意义的词汇,比如“旧社会”“压迫”“革命导师”“解放”。
二、1986—1992年:正式确立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大纲
1986年,第一次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继续搞活和开拓市场,加强和完善市场管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依靠国家统一调度制定的相对笼统的道德要求在新时期很难得到执行。经济上的改革要求人们在思想上逐步解放,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作为育人基础的小学德育走到了改革的前沿,开始了课程教学大纲的又一轮改革。
1.德育目标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从1986年正式确立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到1988年《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以及1992年修改确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小学德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德育目标也在跟随着现实的要求不断变化,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如1986年教育部修订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纲要》已经考虑到根据个体的差异制定德育纲要。
2.政治化趋向进一步减弱,开始注重德育经济功能
正如前文讲到的这个阶段的改革背景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点体现在小学德育教学大纲上就是注重经济功能。比如1988年将德育培养目标确定为“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改之前的“为把他们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政治化的趋向进一步减弱。
3.逐渐从关注社会转向关注社会主体——人
从1978年“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到1982年的“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再到1988年的《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提到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此时“我国德育目标已经从政治功能转移到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关注社会整体转移到关注学生个体的‘意志、品格和性格’”。
三、1993—2001年:全面深入改革小学德育课程大纲,构建学校德育新体系
为推进社会改革進一步深入,邓小平1992年发表南巡讲话。之后,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
在全党全国深化改革的响应下,我国学校德育冲破“左”的束缚,彻底解放思想,德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德育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如何开创新时期德育的新格局,如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等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90年代,中国学校德育进入一个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即全面、科学地规划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建构学校德育新体系。”
1.彻底突破德育政治化,提出公民理念
1993年《小学德育纲要》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为“社会主义公民”,提出了公民理念。所谓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和民主政治紧密相连。这一改变反映出我国小学德育彻底突破了以往政治化的培养目标,开始将民主、法律划入其培养体系中。
2.首次提出“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构建学校德育新体系
1997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首次将小学思想品德课与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根据年级的不同分别设定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逐步提高,构建起学校德育新体系。
四、2002年后:德育回归生活,开创新课程标准时代
随着德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单纯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构建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学者和教育家纷纷转向德育课程改革,试图构建起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另外,随着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往知识灌输式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小学德育课的发展要求。如何将思想教育融入生活和社会中,成为新世纪教育界探讨的新话题。
这时期中国小学德育改革整体呈现出“回归生活”的新特点:
1.初次尝试和实现了课程的综合
在小学低年级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设置为品德与生活课;在小学中高年级将品德课与社会课综合设置为品德与社会课。这是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使思想品德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初次尝试和实现了课程的综合。
2.小学德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回归生活’体现了新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新课程所反对的是:脱离、背离生活的道德规范教育、社会知识等教育。”小学德育慢慢扭转教学中脱离生活的误区,开始将德育融入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引领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关于德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活的探讨成为新时期教育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特别关注的话题。
总体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大纲经历了“整顿调整→正式确立→深入改革→新课程改革”四个阶段。从最初的单一政治化培养到不断注入社会公德、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等新元素,更多地关注学生社会生活品德培养,政治化趋势不断减弱。而今,小学德育大纲朝着“回归生活”的方向进行着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德育越来越贴近儿童生活。今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小学德育课程大纲还将出现更多的变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石陂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