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改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qkxx03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一名实践者,我认为它存在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挑战是因为新课程改革完全没有模板可仿,都得靠教师们自己边实践边摸索,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生死没有定数;机遇是因为新课程改革意味着所有的实践者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新老教师间根本不存在经验上的差异性。处在新课程、新阶段的我们,必须更深刻地认识、更妥善地处理实施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探索!在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新课改过程中,我就自己的一些体会谈谈心得。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及教学行为的体现
  新课改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教育形式单一,在很大程度上,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教师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们则只是在教师设计好的教案中顺利地完成所要学的知识。而新课改指出高中物理课程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使其今后能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让学生不做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当然教育理念是看不见的,教学行为却是看得见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育理念的反映,教师恰当的教学行为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常常通过对教学行为的观察来分析其教育理念。然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课程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比如:一节复习课,教师把各章复习任务分配给各小组,让每小组讨论每章(运动)的特点。教师的设计意图是想让同学们自主合作学习,但效果却是环境嘈杂,学生们的注意力分散,知识结构零碎。造成这堂课失败的原因大概是混淆了学生合作学习和科学家合作研究的目标,分不清课外探究和课堂探究的差异。如果仅仅追求某种行为的方式而忽视课程目标,就非常可能犯形式主义错误。因此,在构思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时,必须对课程目标心中有数,特别是“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
  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教学中通常说的“过程”是指:学生自主经历的某种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思考、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与“过程”相对应的就是“结果”,通常是指知识上的收获。在传统的教学中,更注重结果,而新课改中注重结果的同时更注重过程。因为经历某一学习“过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落实在知识结论上。学习“过程”,对学生获得体验、增强意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后者恰恰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素质。在教学中解答题目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终结果,然而解答的水平通常是以结果是否正确来评价的。因此,追求一个正确的结果,不仅成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目标,也成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因此,要做到在教学中真正“重过程”,需要做到三点:①认识过程目标的重要性(教学不光是为获得知识);②克服“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的思维定势;③不仅关注过程的形式,更要关注过程的本质。
  三、处理好方法和知识的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关于方法,流行的做法往往是:“方法概述+应用举例”,即先用准确、概括的语言介绍某种思路和方法的意义和步骤,然后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它,再用相似的练习题来巩固它。这是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在新课标教学中更注重通过渗透,来掌握物理方法。比如:新教材中关于矢量的渗透,在第一章的“时间和位移”中:第一次出现矢量,正文中只要求知道矢量有方向。接着在“思考与讨论”中让学生以位移为例,领悟矢量相加的方法,正文不出现结论,练习题也不作要求。而在第三章的“力的合成”中:实验探究二力合成的方法,得出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力的分解”中:概括矢量相加法则;总结出矢量的科学定义。并在“说一说”中:通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速度变化,深化矢量计算法则。然后在第四章的“牛顿第二定律”中:例题灵活处理矢量问题(正交分解)。在物理必修二中的“向心加速度”一节通过分析向心加速度的方向,进一步深化矢量概念。这样一系列的贯穿,逐渐的渗透,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矢量这一概念。
  当然,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中,我们还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还需要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物理的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成为了老师们关注的一大焦点。不少老师认为:新课程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但不好教。很多选文的篇幅都比老教材中的长,个性也更为鲜明,阅读教学不好把握,教学时间明显不够;一些长文只能“匆匆而过”,难以引领学生品读“神韵”……  确实,新课程的选文篇幅明显增长,加大了阅读教学的“负担”。但这正是语文新教材的“亮点”——“读”应该在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得到更多重视。
什么是和谐课堂?一句话:以人为本。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以人为本的几点认识与做法。  一、对以人为本的认识  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要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转化成数学能力,发展其智力。学生对课堂上某种信息的接收,并不是像复印机一样复印下来,而是一个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要思考学具、教具、教学软件、投影片所揭示的数
初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是初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任务大、时间短、要求高的特点。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地理教学的体会,我认为,要做好地理会考复习,必须吃透考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我的复习宗旨是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优的效果。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能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学科,总是愿意多下工夫,乐
我教《真情无价》一课成功之处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一、学前游戏,“反语”建立“教学磁场”   课堂教学中师生信息交流的实质是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教学场”。此场如电场、磁场一样,能使师生双方产生一种无法摆脱的吸引力。在这种“场境”中,即使的知识复杂、深奥,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十分容易和愉快。因此我就设计了课前游戏:   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遵守纪律、思维敏捷、答问积极。所以我想和大
2012年5月6日至18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根据省教育厅领导的要求和2012年度教师工作会议的部署,组织一批业务骨干,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专项调研。本次调研,规模大、范围广、效果实、影响好。现分四个方面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分五个调研小组,通过听取汇报、问卷调查、走访师生、实地查看、开座谈会等方法,实地访问了14个市州和19个县市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考察了市县两级
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 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发展自主能力呢?笔者结合日常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敢想、敢说。如苏教版教材《二泉映月》教学时,当读到“渐渐地,渐渐地……”后面这极富感染力的词语时,我首先用声情并茂的范读和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一幅美
用手势表示答案与用手写出答案一样吗?两次设计“认识分数”的导入部分,两种不同展示学生想法的举动,折射出不同的设计理念。  第一次上课:用手势表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再现分数发展史。初步感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揭示所学内容。  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多少?  生出示两根手指。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多少?  生出示一根手指。  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
走近初三的课堂,随处可见繁忙的身影,停不下的笔,做不完的练习卷,老师想找个学生谈谈心都感觉是在挤占他们的时间,内疚感丛生。常说初三是赛跑的最后冲刺阶段,紧张、压力、分数把所有人的神经都崩紧。学生更是把初三比作战场。分数成了初三师生头上的“紧箍咒”。在一次次测试之后,语文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急功近利的心态迅速蔓延,导致师生个个“急火攻心”。  良方在哪呢?什么才是最好的“清心降火药”呢?如何
【案例描述】  我现在所带这个班有几名学生总是爱违反纪律,每次老师不在的时候,班长总是向我这儿报告说:“老师,其他同学都很好,就是陶XX、顾XX、马XX、张XX他们几个老说话,而且我记他们名,他们还不服。”确实,这几个的确让班干部甚至是老师很是头痛,他们有共同点:自制力差,多动,犯了错,喜欢给自己辩解,总是认为自己犯的错很小。  还记得那是星期二,因为晚上不值班,又没有晚自习,在第二节晚自习上了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祖国西北边疆八月飞雪这奇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学生怎样才能理解、体会到诗中的“奇景别情”呢?那就是一个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达到“美读诗歌,理会主题,品味意境,当堂背诵”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铺设情境,激情引课的美   1.铺设情境   渲染课堂气氛,创造一定的审美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