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浙商的创业成功举世瞩目,这是和浙商的“企业家精神”分不开的。在注重创业能力培养的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校园里,市场营销课程如何渗透浙商的“企业家精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每个营销教师和企业思考的话题。
营销课程浙商企业家精神在我国,浙商的创业成功举世瞩目。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称道: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商的创业欲望和创业能力,就是一种资源和竞争力。他们每到一地,带去的是实干聪明的企业家精神,留下的是为当地创造的就业和税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观念和思路,是一颗启蒙的种子,这是浙商对全国人民的贡献。无数企业以亲身实践论证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重大意义。证实了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真实来源。因此职业教育专家唐永苏指出:在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中应引导学生发展“企业家精神”。因为这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有力的“助推器”。所以,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中培育学生的企业家精神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的目标是培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具有综合能力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业技术学校包含“职业”和“技术 ”两个目标。“技术”是职校的技能发展目标,“职业”是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也就是说,职业学校除了“以技能教学为重点”以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创业能力。市场营销,课程是教学生如何“做生意”,如何创业的。目前的中职营销课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大体上跟上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最初的满堂灌的纯理论教学发展到注重实训的“理实一体化”和项目教学。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了同步的发展。对中职学生来说,企业家精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大道理。
“爱生如爱子”,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是每一个营销教师所关心的。2012年,我们营销教研组对丽水职业高中原04和05届营销班,06、07和08届电子商务班毕业生进行了回访。共有127名毕业生接受了问卷和访谈,从数据中发现,25。2 %(32名)的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而自主创业者都以开小规模超市和从事电商为主,年销售额1000万以上的“大老板”仅有3人。虽然在访谈中他们也表示“自己想赚大钱”,但多数人仅满足于“养家糊口”,“小富即安”,缺乏“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冒险和进取精神。中职营销学生创业路上产生的问题,与在校接受的课程学习有密切的关系。中职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作为营销课程的教师所关注的。在问卷和访谈和对教师的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目前的营销课程存在着以下问题。
1.目前的市场营销课程过分偏重于专业理论和“技术”(即营销技能),即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维度,忽视了情感和价值观维度即非智力因素,即忽视了“职业”(即“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创业能力)的发展。“企业家精神”是学生创业的“催化剂”。虽然目前的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比起10年前的“满堂灌”的纯理论教学,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开始注重学生的营销技能的发展。但整个课堂只有“4P”(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没有关注学生创业的“企业家精神”。营销课程只关注学生“校园内的发展”,忽视了校园外的发展对学生的营销生涯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对学生创业重要的创新和冒险精神被忽略。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更像一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教师在执行营销课程项目教学时仅仅满足于学生掌握课标规定的理论和技能标准。没有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冒险精神。问卷和访谈中发现,他们、她们满足于“小富即安”,没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动力和愿望。市场是最喜新厌旧的,市场需要的是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更新,新产品每天都有大量上市,如果没有自己的创造和特色,最后终究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只有创造性的东西才有价值,才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创造精神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只有不断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价值创新等),才能在竞争中获取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而创新是需要承担风险的。所以,中职学校营销课程的冒险精神不应缺失。
3.项目教学中的学生合作意识缺乏。学生受初中时的学习习惯影响,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终极目标,习惯“各自为战”。在格子铺的经营中,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同一个团队的学生竞相以实现自己的最大经营目标为终极目标。缺乏合作使一个团队变成一团散沙。具体表现在于个人能力强,但一合作就毫无战斗力,不能与实现不了团队的目标。因此,在学会竞争之前,首先需要学会合作。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的进取精神不足。以完成项目规定的“指标”为终极目标。不愿意多费力气主动“扩大战果”。教师也以课标为指标,只要学生掌握了课标规定的内容就算教学任务完成,万事大吉。
教师是课程开发,执行,评价的主体,课程在开发,执行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息息相关。从问卷和访谈,课堂观察中的数据发现,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自身对“企业家精神”不熟悉。虽然大多数营销教师是营销专业科班出身,在大学里也听说过“企业家精神”,但认为这个对中职学生“意义不大”,“太过遥远”,“中看不中用”,所以未作深入的研究。有教师在访谈中指出:上营销课讲“企业家精神”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花时间讲营销策略。
2.教师片面认为职业教育以技能为主,日常营销教学只要符合中职营销课程标准中的各项理论和技能指标即可,对学生创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家精神”予以忽视。既然中职营销课标中没有涉及“企业家精神”,执行课程时不必“画蛇添足”,所以从课堂观察中发现:教师在执行营销课程项目教学时仅仅满足于学生掌握课标规定的理论和技能标准,没有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冒险精神。
营销课程浙商企业家精神在我国,浙商的创业成功举世瞩目。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称道: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商的创业欲望和创业能力,就是一种资源和竞争力。他们每到一地,带去的是实干聪明的企业家精神,留下的是为当地创造的就业和税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观念和思路,是一颗启蒙的种子,这是浙商对全国人民的贡献。无数企业以亲身实践论证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重大意义。证实了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真实来源。因此职业教育专家唐永苏指出:在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中应引导学生发展“企业家精神”。因为这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有力的“助推器”。所以,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中培育学生的企业家精神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的目标是培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具有综合能力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业技术学校包含“职业”和“技术 ”两个目标。“技术”是职校的技能发展目标,“职业”是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也就是说,职业学校除了“以技能教学为重点”以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创业能力。市场营销,课程是教学生如何“做生意”,如何创业的。目前的中职营销课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大体上跟上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最初的满堂灌的纯理论教学发展到注重实训的“理实一体化”和项目教学。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了同步的发展。对中职学生来说,企业家精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大道理。
“爱生如爱子”,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是每一个营销教师所关心的。2012年,我们营销教研组对丽水职业高中原04和05届营销班,06、07和08届电子商务班毕业生进行了回访。共有127名毕业生接受了问卷和访谈,从数据中发现,25。2 %(32名)的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而自主创业者都以开小规模超市和从事电商为主,年销售额1000万以上的“大老板”仅有3人。虽然在访谈中他们也表示“自己想赚大钱”,但多数人仅满足于“养家糊口”,“小富即安”,缺乏“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冒险和进取精神。中职营销学生创业路上产生的问题,与在校接受的课程学习有密切的关系。中职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作为营销课程的教师所关注的。在问卷和访谈和对教师的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目前的营销课程存在着以下问题。
1.目前的市场营销课程过分偏重于专业理论和“技术”(即营销技能),即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维度,忽视了情感和价值观维度即非智力因素,即忽视了“职业”(即“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创业能力)的发展。“企业家精神”是学生创业的“催化剂”。虽然目前的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比起10年前的“满堂灌”的纯理论教学,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开始注重学生的营销技能的发展。但整个课堂只有“4P”(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没有关注学生创业的“企业家精神”。营销课程只关注学生“校园内的发展”,忽视了校园外的发展对学生的营销生涯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对学生创业重要的创新和冒险精神被忽略。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更像一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教师在执行营销课程项目教学时仅仅满足于学生掌握课标规定的理论和技能标准。没有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冒险精神。问卷和访谈中发现,他们、她们满足于“小富即安”,没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动力和愿望。市场是最喜新厌旧的,市场需要的是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更新,新产品每天都有大量上市,如果没有自己的创造和特色,最后终究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只有创造性的东西才有价值,才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创造精神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只有不断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价值创新等),才能在竞争中获取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而创新是需要承担风险的。所以,中职学校营销课程的冒险精神不应缺失。
3.项目教学中的学生合作意识缺乏。学生受初中时的学习习惯影响,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终极目标,习惯“各自为战”。在格子铺的经营中,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同一个团队的学生竞相以实现自己的最大经营目标为终极目标。缺乏合作使一个团队变成一团散沙。具体表现在于个人能力强,但一合作就毫无战斗力,不能与实现不了团队的目标。因此,在学会竞争之前,首先需要学会合作。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的进取精神不足。以完成项目规定的“指标”为终极目标。不愿意多费力气主动“扩大战果”。教师也以课标为指标,只要学生掌握了课标规定的内容就算教学任务完成,万事大吉。
教师是课程开发,执行,评价的主体,课程在开发,执行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息息相关。从问卷和访谈,课堂观察中的数据发现,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自身对“企业家精神”不熟悉。虽然大多数营销教师是营销专业科班出身,在大学里也听说过“企业家精神”,但认为这个对中职学生“意义不大”,“太过遥远”,“中看不中用”,所以未作深入的研究。有教师在访谈中指出:上营销课讲“企业家精神”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花时间讲营销策略。
2.教师片面认为职业教育以技能为主,日常营销教学只要符合中职营销课程标准中的各项理论和技能指标即可,对学生创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家精神”予以忽视。既然中职营销课标中没有涉及“企业家精神”,执行课程时不必“画蛇添足”,所以从课堂观察中发现:教师在执行营销课程项目教学时仅仅满足于学生掌握课标规定的理论和技能标准,没有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冒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