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规的环节,如何实现理想中的课堂提问,是一线教师需要认真思量的问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热情的点燃,关系到教师科学的教学理念的运用,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具体化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决定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之结论性过强的特点,这些都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些困难。马克思在分析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形成过程时指出,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过程,在认识的思维加工上,马克思把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的阶段叫做思维的第一条道路,它的加工方向是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把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阶段叫做思维的第二条道路,它的加工方向是“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可见,设置具体微观的设问,可以使学生易于思考,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過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完成思维的第一条道路,这是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的。具体的微观设问,可以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直接与感性经验,容易分析、认识问题,进而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政治理论。
比如: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的理论认识时,老师用改革开放三十年(生产关系的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加以说明。如果教师设置的提问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学生们听了之后,由于问题较大,思维易处于混乱状态,无从说起?有些概括性很强的同学会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等方面去思索,但是认识上往往是轻轻点水,很难深入下去,这样的设问说服力也不是很强,达不到论证的效果。如果提问改成“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生活如住房上有哪些变化?”同学们就可以从家庭居住条件的变化,联想到国家的住房政策、房地产市场的通胀、居民住房的消费欲求及投资理念等方面深入思考。具体化的提问(微观的),可以使同学们的思维很快有一个切入点,层层深入,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
生活化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所以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设问应努力贴近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即生活化。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思想政治课也重新审视了一贯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科特色,所以应努力将生活化贯穿课堂始终。
比如:《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规律,当提问“价格、供求和竞争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会按照逻辑学的用词回答谁是前提、基础,谁是结果、保障等,对三者关系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的词汇上,甚至只是照本宣科。如果提问改成“为什么早上的蔬菜会比晚上的贵?”由于设问的生活性,同学们很快就会充满热情的讨论、思考,分析得出答案,在生活的情景中潜移默化的理解了价格、供求和竞争三者之间。这样的课堂是情趣而又提升认知能力的。
挑战性
关于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们发现比初中学生具有了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高中学生的思维明显地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独立思考能力、有组织地进行思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能试图从本质上看问题,而不是停止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学会从全面地角度看问题,力求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这些都赋予了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更多的挑战性。在课堂提问中适当设置富有挑战性的话题,不仅符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能力,也给今天应试教育的课堂增添了活力。
比如:“如何理解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你没有发现市场这句话?”“你若拥有50万元的原始积累,当如何使用?”“如何看待资源与开发这一悖论?”“中学生的‘青苹果’可不可以吃?”挑战性的设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培养学生高瞻远瞩的视野和憧憬未来的信心。
4.指引力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如:思维敏锐,但容易偏激;热情豪爽,但容易激奋;意志品质坚定,但克服困难的努力不够;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关系上,易出现焦虑、困惑和苦闷,对家长、老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有较强的自尊心,自我中心突出,遇到挫折会有消极情绪等。这些都表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树立积极、向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面对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冲击。所以教师应努力结合教材理论深入浅出的指引学生,不仅传授知识,还应传授做人的道理和信念。
比如:《哲学生活》“矛盾的特殊性”一课,从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引起,提问:如何看待地球上没有第二个你?如何看待“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如何辩证地看待“唯我独尊”?指引学生学会真正的赏识自己,悦纳自己,树立信心,直面人生。
《哲学生活》“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的解读时,可以设置:如何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哭泣的地球说明了什么?这些话题,促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哲学生活》“人的价值”的解读时,教师可以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上加重讨论,提问:一个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像鲁宾逊漂流记那样?鲁宾逊真的离开了人类社会了吗?突出社会性意义的思考,自然会使学生体会到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然后才能获得社会对个人的需要和满足。这样的话题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社会规则、法则的意义。
上述四个方面的提问倾向是要求老师们要勤于思索、精心设计、体味同学方能效果有佳的。这些的教育理念应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在成人的帮助下,把握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加速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实践。
具体化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决定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之结论性过强的特点,这些都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些困难。马克思在分析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形成过程时指出,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过程,在认识的思维加工上,马克思把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的阶段叫做思维的第一条道路,它的加工方向是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把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阶段叫做思维的第二条道路,它的加工方向是“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可见,设置具体微观的设问,可以使学生易于思考,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過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完成思维的第一条道路,这是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的。具体的微观设问,可以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直接与感性经验,容易分析、认识问题,进而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政治理论。
比如: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的理论认识时,老师用改革开放三十年(生产关系的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加以说明。如果教师设置的提问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学生们听了之后,由于问题较大,思维易处于混乱状态,无从说起?有些概括性很强的同学会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等方面去思索,但是认识上往往是轻轻点水,很难深入下去,这样的设问说服力也不是很强,达不到论证的效果。如果提问改成“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生活如住房上有哪些变化?”同学们就可以从家庭居住条件的变化,联想到国家的住房政策、房地产市场的通胀、居民住房的消费欲求及投资理念等方面深入思考。具体化的提问(微观的),可以使同学们的思维很快有一个切入点,层层深入,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
生活化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所以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设问应努力贴近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即生活化。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思想政治课也重新审视了一贯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科特色,所以应努力将生活化贯穿课堂始终。
比如:《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规律,当提问“价格、供求和竞争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会按照逻辑学的用词回答谁是前提、基础,谁是结果、保障等,对三者关系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的词汇上,甚至只是照本宣科。如果提问改成“为什么早上的蔬菜会比晚上的贵?”由于设问的生活性,同学们很快就会充满热情的讨论、思考,分析得出答案,在生活的情景中潜移默化的理解了价格、供求和竞争三者之间。这样的课堂是情趣而又提升认知能力的。
挑战性
关于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们发现比初中学生具有了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高中学生的思维明显地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独立思考能力、有组织地进行思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能试图从本质上看问题,而不是停止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学会从全面地角度看问题,力求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这些都赋予了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更多的挑战性。在课堂提问中适当设置富有挑战性的话题,不仅符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能力,也给今天应试教育的课堂增添了活力。
比如:“如何理解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你没有发现市场这句话?”“你若拥有50万元的原始积累,当如何使用?”“如何看待资源与开发这一悖论?”“中学生的‘青苹果’可不可以吃?”挑战性的设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培养学生高瞻远瞩的视野和憧憬未来的信心。
4.指引力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如:思维敏锐,但容易偏激;热情豪爽,但容易激奋;意志品质坚定,但克服困难的努力不够;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关系上,易出现焦虑、困惑和苦闷,对家长、老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有较强的自尊心,自我中心突出,遇到挫折会有消极情绪等。这些都表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树立积极、向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面对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冲击。所以教师应努力结合教材理论深入浅出的指引学生,不仅传授知识,还应传授做人的道理和信念。
比如:《哲学生活》“矛盾的特殊性”一课,从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引起,提问:如何看待地球上没有第二个你?如何看待“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如何辩证地看待“唯我独尊”?指引学生学会真正的赏识自己,悦纳自己,树立信心,直面人生。
《哲学生活》“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的解读时,可以设置:如何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哭泣的地球说明了什么?这些话题,促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哲学生活》“人的价值”的解读时,教师可以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上加重讨论,提问:一个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像鲁宾逊漂流记那样?鲁宾逊真的离开了人类社会了吗?突出社会性意义的思考,自然会使学生体会到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然后才能获得社会对个人的需要和满足。这样的话题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社会规则、法则的意义。
上述四个方面的提问倾向是要求老师们要勤于思索、精心设计、体味同学方能效果有佳的。这些的教育理念应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在成人的帮助下,把握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加速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