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课堂提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1227000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规的环节,如何实现理想中的课堂提问,是一线教师需要认真思量的问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热情的点燃,关系到教师科学的教学理念的运用,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具体化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决定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之结论性过强的特点,这些都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些困难。马克思在分析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形成过程时指出,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过程,在认识的思维加工上,马克思把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的阶段叫做思维的第一条道路,它的加工方向是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把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阶段叫做思维的第二条道路,它的加工方向是“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可见,设置具体微观的设问,可以使学生易于思考,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過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完成思维的第一条道路,这是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的。具体的微观设问,可以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直接与感性经验,容易分析、认识问题,进而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政治理论。
  比如: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的理论认识时,老师用改革开放三十年(生产关系的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加以说明。如果教师设置的提问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学生们听了之后,由于问题较大,思维易处于混乱状态,无从说起?有些概括性很强的同学会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等方面去思索,但是认识上往往是轻轻点水,很难深入下去,这样的设问说服力也不是很强,达不到论证的效果。如果提问改成“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生活如住房上有哪些变化?”同学们就可以从家庭居住条件的变化,联想到国家的住房政策、房地产市场的通胀、居民住房的消费欲求及投资理念等方面深入思考。具体化的提问(微观的),可以使同学们的思维很快有一个切入点,层层深入,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
  生活化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所以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设问应努力贴近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即生活化。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思想政治课也重新审视了一贯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科特色,所以应努力将生活化贯穿课堂始终。
  比如:《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规律,当提问“价格、供求和竞争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会按照逻辑学的用词回答谁是前提、基础,谁是结果、保障等,对三者关系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的词汇上,甚至只是照本宣科。如果提问改成“为什么早上的蔬菜会比晚上的贵?”由于设问的生活性,同学们很快就会充满热情的讨论、思考,分析得出答案,在生活的情景中潜移默化的理解了价格、供求和竞争三者之间。这样的课堂是情趣而又提升认知能力的。
  挑战性
  关于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们发现比初中学生具有了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高中学生的思维明显地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独立思考能力、有组织地进行思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能试图从本质上看问题,而不是停止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学会从全面地角度看问题,力求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这些都赋予了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更多的挑战性。在课堂提问中适当设置富有挑战性的话题,不仅符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能力,也给今天应试教育的课堂增添了活力。
  比如:“如何理解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你没有发现市场这句话?”“你若拥有50万元的原始积累,当如何使用?”“如何看待资源与开发这一悖论?”“中学生的‘青苹果’可不可以吃?”挑战性的设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培养学生高瞻远瞩的视野和憧憬未来的信心。
  4.指引力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如:思维敏锐,但容易偏激;热情豪爽,但容易激奋;意志品质坚定,但克服困难的努力不够;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关系上,易出现焦虑、困惑和苦闷,对家长、老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有较强的自尊心,自我中心突出,遇到挫折会有消极情绪等。这些都表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树立积极、向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面对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冲击。所以教师应努力结合教材理论深入浅出的指引学生,不仅传授知识,还应传授做人的道理和信念。
  比如:《哲学生活》“矛盾的特殊性”一课,从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引起,提问:如何看待地球上没有第二个你?如何看待“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如何辩证地看待“唯我独尊”?指引学生学会真正的赏识自己,悦纳自己,树立信心,直面人生。
  《哲学生活》“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的解读时,可以设置:如何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哭泣的地球说明了什么?这些话题,促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哲学生活》“人的价值”的解读时,教师可以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上加重讨论,提问:一个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像鲁宾逊漂流记那样?鲁宾逊真的离开了人类社会了吗?突出社会性意义的思考,自然会使学生体会到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然后才能获得社会对个人的需要和满足。这样的话题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社会规则、法则的意义。
  上述四个方面的提问倾向是要求老师们要勤于思索、精心设计、体味同学方能效果有佳的。这些的教育理念应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在成人的帮助下,把握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加速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实践。
其他文献
安徽省茶叶生产,在产量上比解放初期增加了4倍以上,但是三级以上茶叶所占比重,却有所下降,这种品质下降状况,对增加群众的经济收益是不利的,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不高。
目的  研究Survivin在肝外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外胆管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其在肝外胆管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临床意义,为肝外胆管细胞癌的治疗提供
本文介绍了采用特征造型技术而开发的轴类零件的GT—CAD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功能。这一系统不仅可完成轴类零件设计,也可实现与GTCAPP系统的信息共享,并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并行工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增加脂肪细胞3T3-L1中脂联素表达的作用机制。  方法  1.设立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及白藜芦醇+TNF-α组。用白藜芦醇、T
【摘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构造者。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开创新局面呢?下面是笔者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迅猛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那么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来适应时代的要求?新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让学生获得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并倡导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来实现这一课程理念。本文结合自身教学情况,介绍了如何把握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探究;教学模式;生物新课程;把握  中图分类号:G642.4
其实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快乐高效都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它让人在愉悦中收获。所以,也便成为每一个向上的教师所追求的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一节课不难,两节课也可以,但若要将其成为自己课堂的代名词,则需要教师个人的潜心打造经营了。  那么,快乐高效课堂有哪些因子呢?我们应该如何打造这样的理想课堂呢?  和谐—快乐高效课堂的土壤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课堂上和谐的关系犹如催化剂,有助于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越来越强,但学生却不善于提出问题,甚至提不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同时得到发展,从而有所感悟。这正是新课改要求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以下是对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教育学生“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提出问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但调查表明,学生处于“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占总数的4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30%。所以,我们应该把预习当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途径,力争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长期依赖教师的习
摘要:新课改提倡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理念。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勤于动手等,还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字:课堂;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21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積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的发展。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