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初想】
  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是教学的重点。孔子的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一方面是因为孔子勤学苦练,另一方面是因为孔子不断进取,每次都有新的目标。要想让学生充分感悟孔子的精神品质,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孔子弹琴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去体会。如“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这一句中,“毕恭毕敬”说明孔子弹琴态度认真、严肃,“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说明孔子学琴认真、不知疲倦、精益求精。其次可以带领学生跟随师襄的四次听琴,从孔子说的话中体会他学会了曲子,还要追求弹奏技巧;掌握了弹奏技巧,还要追求领会曲子的思想感情;领会了曲子的思想感情,还要追求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师襄听琴时的动作、神态、语言中品味孔子勤学苦练、琴艺纯熟但仍不满足的进取精神,从而达到教学重点这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在演的过程中学会复述课文,以达到本单元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以孔子的“学”贯穿全文,最后落脚在“学”字上,教育学生从文中学精神、学做人,并运用到以后自己的“学”中。这篇课文有两大特点:一是线索清晰,明线暗线交织,层层递进,直至高潮;二是对孔子学琴的正面描写与对师襄听琴时的侧面描写相互辉映,从而使孔子之“学”跃然纸上。新的课程理念提出要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悟文本的内涵,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感染,是我教学本课的基本理念。基于以上理念,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引领学生完成“三读”——默读、品读、演读。即在一默一读中抓主线,在一品一读中悟精髓,在一演一读中练复述,让情感在师生的互动中流动,让智慧在生生自悟中碰撞。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感悟孔子从不满足、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地达到炉火纯青的”。
  3.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感悟人物内心。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都知道哪些乐器?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种乐器。(课件展示乐器图片并播放音乐)听,这么悠扬的音乐,是什么乐器发出的?有没有同学知道?
  (生根据音乐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琴、瑟、笙、磬这些乐器所发出的声音。)
  2.伴随着美妙的乐曲,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人,他就是孔子。(出示孔子像)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仅是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位音乐家,我们看到的这四种乐器他样样都会,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孔子学琴》,看看孔子是怎样学琴的。
  (师生一起书写课题,齐读。)
  二、扫清障碍,整体感知
  1.师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两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2)出示四字成语,让学生把它们补充完整。指名读。
  (3)从这些词中挑一个最喜欢的词读给大家听。指导读“如醉如痴”,要读出韵味。
  (4)指导书写“炉”“纯”。
  2.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句子,初悟品质
  1.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向师襄学弹琴的呢?(默读第1自然段)
  2.学生汇报,相机总结。
  引导学生理解“孔子是位音乐行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已经五十岁了还特意向师襄学琴”,从中感受孔子是一个从不满足的人,是一个虚心好学的人。(随机板书)
  3.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抓句子之间的前后联系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大家从这些文字中读出了一个虚心好学、从不满足的孔子,真了不起!
  四、自主研读,体味内心
  孔子究竟是怎样学弹琴的呢?让我们跟随师襄的脚步一起去看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6自然段,用不同符号画一画:①师襄几次去看孔子弹琴?听到了什么?②孔子每一次对自己提出了什么要求?
  1.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课件出示)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1)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感受?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弹完一遍又一遍”“丝毫”几个词语体会孔子专注、认真、学而不厌的精神。)
  (2)指导朗读。
  2.如果你就是师襄,会怎样想,怎样说?那么,孔子是怎样回答的?(引导学生明白孔子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体会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
  3.角色表演,加强理解。
  (1)读课文其余部分,想一想你们又从哪个词、哪句话中感悟到了人物的内心。同桌两个一人演师襄,一人演孔子。(引导学生表演师襄几次听孔子弹琴的过程。重点指导学生体会师襄第四次听琴的内心表現。)
  (2)拓展补充材料。
  出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①学生小声朗读。
  ②交流古文的特点。古人讲究锤炼语言,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涵,体会孔子炉火纯青的琴艺。
  4.回顾总结师襄四次听孔
  子弹琴,根据孔子琴声的变化,体会孔子每次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感悟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5.正是因为孔子从不满足,虚心好学,所以他的琴艺达到了什么境界?(体会“炉火纯青”。)
  6.(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师襄的惊异、佩服、深深一礼,只是因为孔子的琴艺吗?
  (学生汇报交流,感受侧面描写孔子纯熟的琴艺,感受师襄被孔子学琴的态度和精神所折服。)
  读出对孔子的敬佩。(课件出示: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
  五、拓展思维,传承孔子文化
  1.是呀,学就要永不满足,学就要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我们做任何事情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而要达到炉火纯青,就必须要有永不满足的态度。(完成板书)
  2.从这一件小事我们就能看到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课下,让我们走进《论语》,走近孔子。
  【教后所思】
  本篇课文思路比较清晰,有几个关键的时间词,如“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又过了多少天”,这几个词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段,也代表了孔子学琴所经历的过程。上课时,我抓住这几个时间词,先让学生理清思路,划分好阶段,再让学生从时间上感受孔子好学、不知疲倦的精神。在此基础上,以孔子学琴经历的阶段和孔子在每个阶段的真实想法为切入点逐步地深入课文。
  在讲解课文时,通过让学生画出孔子学琴的句子来感受孔子的品质,抓住重点词“毕恭毕敬”“丝毫不会厌倦”“激情洋溢”“如醉如痴”“醒悟”,体会孔子在学琴过程中的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精神。
  不足之处为学生参与度不是很高。在教学中,应做到“适时地进,勇敢地退”,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呈现进退有度、相机而动、有更多生成的课堂。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教学环节不容忽视,那就是诵读。书声琅琅曾是语文课堂的音符,但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在大环境下以成绩来衡量,所以诵读逐渐被淡化。为了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好,让我们的经典得以流传,我开展了“诵读经典,体味至美”的教学活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能力。  一、彰显经典之魅力  经典诵读是经典内涵的外显形式,它是学生对语言文字品读后的有声表达,是深度思维的语音再现。如果我们把目光只停
【设计理念】  “童年趣事”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可以结合口语交际或童年的照片等,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趣事,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趣,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快乐作文”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思想方针,我们要让学生“爱”上作文,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有习作的自信,正所谓“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此时,教师既是一个综合教学资源的引领者,也是一个打开学
惠特曼在一首诗中写道:“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题 记  在孩子们最初的生命里,学校力所能及的,能给予他们什么呢?学校里,最本质的东西应该是什么呢?步入2015年,清华附小快要跨入百年了,我们也从百年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和营养,尤其是无数先辈们的所言所行,至今仍诏示着我们。1914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演讲,勉励清华学子要做君子,树立“完整人格”。195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是一组书信,一封是小学生张国强给柯岩老师的来信,向柯岩老师述说自己的烦恼,请求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给予张国强小朋友引导和劝告。  我们重点看看柯岩老师的回信。单看柯岩老师回信的字数,就长达800多字,足见70多岁高龄的柯岩老师对待一个陌生的小朋友是多么真诚。再看两封信的写信日期,来信是5月10日,回信是5月25日,中间只相差15天,如果除去信件在邮递过程中所
一、请你认读  师:同学们,如果我就是西门豹,现在给你们上课,你们怎么称呼我?  生:老师。  师:这老师可多是了,你看,现在教室里都是老师。  生:西门豹老师。  师:把我的名字都带进去了,感觉有一点不太好。  生:西老师。  师:国外来的?  (众笑)  生:西门老师。  师:这位同学称呼我西门老师,我很高兴,为什么?  生:西门豹姓西门,是复姓。  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两个字的姓叫复姓,把
梅园寒无色,林中一枝春。  柔姿映水色,美妍最惊魂。  多情雪伴舞,才觉春已深。  赤怀寻芳踪,诚真最感人。  我觉得这几行文字最能道出我对吴琳老师的印象。  众所周知,对一个人来说,如果感觉自己小时候取的名字听起来不够好,长大了就可以再想一个,让大家叫起来方便,听起来好听。如果名字能印实自己的性情和喜好,表达自己的学养和追求就更妙了。“梅林”这个名字,有些时候听起来就比吴琳更容易被大家记住。在我
【教学生长点】  以字词理解为基础、感悟情境为提升、字词说话为目的,以悟促读,以读入境,紧扣教材,联系图文,让学生敢说、会说,说得对,说得美。  【活动设计】  朗读活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表达活动:感悟夏夜星空的美丽,借助情境练习运用书上的词串说话。  写字活动:学习书上的4个生字。“女”“奶”,比较“女”字的字形;“扇”,认识新偏旁——户字旁,写好字;“丁”,帮助学生辨清字义,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语文课堂的永恒追求。课改以来,语文教师从“教会”学生到指导学生“学会”,进而探索指导学生“会学”,实现了教学观念的重要转变。徐俊老师的以“骆驼”为主题的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就体现了指导学生“会学”的教学理念,展示了他高明的教学艺术。  一、指导会学,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很多教师眼里,运用自主学习方式,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意美、语美、音美、形美。在“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研讨会”上,我执教的观摩课《咏鹅》抛开字斟句酌的理解,放手以诵读的形式展开教学,始于“读”,终于“吟”,教给学生读古诗、品古诗的方法。教学层层推进,诗情自然流露,诗韵蕴含其中,让学生在浓浓的诗情间感悟了诗句特有的“美”。  儿童:天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目前,我们的教师普遍感到缺乏专业指导,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培训量大面广,而后续培训更为关键,仅靠专家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创新校本教研的方法和途径,构建新型校本教研模式,应是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教研工作的重点。  首先,要积极构建新型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