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a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很多高中生在阅读时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一遇到生词就求助于字典,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没有工具书就无法阅读,从而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速度慢,读了半天不会做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就高中英语阅读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阅读 语境 语感 词汇 句子结构
  
  阅读作为获取语言文化知识、了解外部信息、提高语言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教学大纲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使阅读教学的要求、任务更加具体明确。随着教学的侧重,很多学生感到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缓慢,深层含义理解能力不强,阅读无速度、无效率,无法从阅读中寻求知识乐趣,同时因为投入了一定的时间没有取得理想效果而挫伤积极性,进而对英语失去兴趣。
  通过阅读教学总结,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营造语境
  
  阅读活动中的刺激主要来自语言环境,简称语境。语境在理解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时,要在读懂了词、句、段的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领会其深层含义,必须有足够的语境信息。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文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以引起阅读兴趣,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他们理解上下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联系实际、自觉运用,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培养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扩充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理解的基础,也是学生阅读理解的最大障礙。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毕业生在学习阶段要掌握2000个单词或习语,其中1200个为四会要求的基本词汇,800个为三会要求的认读词汇。参照阅读研究对基本词汇量的测定和教学大纲的阅读要求,2000个词汇量显得有些不足。平时训练要不时地丰富所学词汇的扩展、延伸和转借等意义,并强调要重视构词法,掌握教学大纲公布的所有前后缀。
  
  三、理解句子结构
  
  一个完整意思的理解是以句子为单位,而句意的正确理解要求掌握句子结构。“英语句子结构模式的掌握,是高效英语阅读的前提。”由于表达的需要,英语句子结构富于变化。学生对句子结构不熟,在阅读中就会因弄不清句子结构而无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从英语的句子结构上说,除了修饰名词的定语和修饰动词的状语外,在千变万化的句子中可归纳为五个基本句式:
  (1)S(主)+Vi(不及物动词)(谓)
  (2)S(主)+Vt(及物动词)(谓)+O(宾)
  (3)S(主)+V(谓)(lv)(系动词)+P(表)
  (4)S(主)+Vt(谓)+InO(间接宾)+DO(直接宾)
  (5)S(主)+Vt(谓)+O(宾)+O C(宾补)
  
  四、指出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
  
  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来自口、眼、手的多余动作。
  1、回视重读:因担心遗漏细节、要点内容,或阅读材料超出学生的知识阅读理解范围,而重读阅读材料。频繁的回视重读使阅读失去连贯性和整体性。
  2、心读、默读:在文字符号和意义之间加入声音,直接影响着阅读速度
  3、指向阅读:手指或笔指着一个个单词阅读。阅读速度受制于手或笔的移动。逐词阅读造成视幅狭小,无法形成意群阅读和理解。
  
  五、教会学生阅读技巧
  
  1、快读(Skimming):快读的目的是用浏览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总的概念,快读时,应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始段、结束段、文章中每段的段首句和结尾句以及篇章连接手段和行文中的信息词(signal word),因为它们往往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概括,是左右文章大意的关键。
  2、查读(Scanning):如同查电话号码或翻字典查单词一样,是专门用来处理阅读中的细节问题(SupportingDetails)。Detai1s是用来说明、论证或分析文章中心的。这类题目常以“WH”形式来提问,如who、what、when、where、why及how等形式。这些问题的表达常不采用文章中的原话提问,而是使用同义词语等。因此,在选择答案前应首先看准题干、看清问题所问;然后,在查读时注意寻找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最后,在充分理解原文、原题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答案。
  3、细读(Reading for fully understanding):找到文章中的有关范围以后,即在该范围内逐句阅读,特别对关键词、关键句要仔细琢磨,以便对其有较深刻、较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不仅要理解其字面意思,而且要通过推理、判断,弄清文章中“字里行间”的潜在意思。在细读时,对没有学过的生词,可根据上下文或自己的背景知识等来推测其意义;对难以看懂的长句,可借助语法手段,对其加以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
  随着近几年高考阅读难度的增加,生词量增多,许多学生对阅读有一种畏惧感(特别是生词比较多时)。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非常重要。要静下心来读,遇到生词时,要通过上下文和整篇文章的内容猜。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始于基础,重在方法,贵在坚持。教学中,只要教师侧重阅读、学生注重阅读,阅读理解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玉新:《2008年高考备考讲座》
  2、胡春洞 戴忠信:《英语阅读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3、《中小学外语教学》,1997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摘要】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实践,合理组织教材,注重实践活动,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问题,发现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数学思想 数学问题 数学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
期刊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他们头脑中内在的数学思维活动与外部的数学学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突出强调: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在教学中,除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质,使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下面是笔者
期刊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題,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
期刊
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词汇记忆的能力呢?我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教育心理学指出:“凡是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都会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
期刊
什么是句型?句型就是根据句子的结构意义和结构特点而总结出的句子的典型结构。实践证明,从句型教学入手让学生学习英语是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的。学生通过句型的学习能掌握句型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意义,学会运用流利自然的语音语调,进而养成利用外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句型教学是以一个完整的句子为单位进行的。它包含语音语调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内容,是综合性的教学。句型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多,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
期刊
人类的阅读活动原始于文字的产生,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学士的阅读经验,也如散珠碎玉,丰富而珍贵。但以往对“阅读”的研究很不够:1979年版《辞海》没有收“阅读”这个词目,《现代汉语词典》仅解释为“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在现代社会,阅读作为一种智力技能,已成为每个公民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缺乏阅读能力的人被称为“功能性文盲”。迫于这种形势,80年代“阅读学”应运而生。  一批有识之士意识到阅读学研究是
期刊
一、阅读在中学英语中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要从浩如烟海的科技情报资料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就必须提高阅读效率。目前,对于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速度和理解的深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怎样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
期刊
实践证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下面,笔者对数学教学语言艺术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应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
期刊
现在完成时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且在中考中占分比例相当大,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此处于一知半解状态,中考得分不甚乐观。鉴于这种情形,我将自己在二十多年教学探索过程中关于现在完成时的教学体会归纳如下:  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分三种情况,其句子结构为“助动词have(has)+过去分词”。  用法一  过去发生了的动作对现在仍有影响,往往具有因果关系。句中没有过去的具体时间,句末带有up to
期刊
如何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前提下,省时而又有效地开展口语教学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bedroom/school…  在学完一至两个单元后,可抽出一节课專门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卧室、学校或教室等等,这一口语活动在初一第一学期就可以做。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参加,在此之前可先复习一下小学学过的there be 句型以及“介词短语+be+名词”结构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