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统所印”乃“万户”“军帅”之证明小兴安岭成为保大金王朝的义军之乡——关于金山屯地区金代建置兼“都统所印”分析(一)1974年,伊春市文管站在金山屯横山林场南面的砂山村(当时叫南岔战斗大队)征集到一方“都统所印”,系铜质,九叠篆书,印呈现方形,背有梯形方钮,边刻“都统所印”,背刻“行六部造,贞佑五年五月”。此印呈方形,长7厘米,宽7厘米,厚16毫米,印背长方形柱状钮,长32毫米,高26毫米,厚15毫米。同时发现镂金战刀,已被村民改做用具,还曾发现铜钱和铁箭头之类器物。省市有关专家均认定为“金代驻军所遗”。此印现存省博物馆。笔者据此认定,此大印虽然出土于属南岔区的砂山村,但南岔与金山屯区乃今人所划。金代当属同一个领域无疑,即同属“土温水”,现金山屯区属的横山林场所辖。横山本区发现的遗址规模更大,位于汤旺河左岸一至二级台地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该遗址东西长约1400米,南北长800米;当时看明显有宽1米左右,高0.6米左右的黄土残垣,南山坡有一个突出的土台,当地传说是“点将台”,此地发现大量的铁刀、矛、箭头、六耳铜锅、铜镜等等。省及市考古工作者已鉴定此处为金代古城城垣的残迹。城垣北山角下,有一座2米左右高的土石堆(此堆一直存在到70年代,现已平整为苗圃地),石堆侧有可登上堆顶的踏步阶,堆顶端以平板石和多块卵石围圈而成的“石头锅灶”,此“石灶”火烧火燎残迹清晰可见。当发现这堆土丘时,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何在土丘顶端摆上锅灶!难道当时金人非得登到土堆顶上去烧饭吗?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后来,根据当地老乡关于北面馒头山石砬子处是“金兀术兵放哨站岗”的地方,及敌来点烽火的传说,笔者在金山屯工作期间曾带人到此处山上勘察,当时发现山顶石砬旁有酷似石灶的残痕,因此,可以断定,此地在金代中后期确实是以烽火传令之所在,而馒头山与山城旁的土石堆可以遥遥相望,遇到敌人来袭时,馒头山远远就能看见,然后点烽火报警,山下哨卡发现有烽火起燃,立即点燃此土堆顶端的炉火,城里的人们看到城外烽烟升空不用动员就可以立即投入御敌战斗。这在金后期动乱的战争年代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据此推断,此处烽火传信的做法应在金代晚期,而不是金建国之初,更不是部落群居时代。可以断定,这正是此“都统所印”的同一时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