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物课是学生探索生物科学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成功地做到以问题为导向,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奥秘的热情,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的“问题导学”离不开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是一种高效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引言
目前中国教育实施的主要理念之一是要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传统以教师教授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教育理念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知识显得非常重要。无数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问题情境的引入和创设是一种高效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1]。通过引入和创设问题情境,以“提问”促“思考”,运用问题指引学生探索和思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这明确地揭示了课内与课外在培养人方面的辩证关系。由于课外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不仅有助于促使学生在课内学习生物的兴趣,甚至可以产生专业思想的萌芽,这从许多生物学家成才的道路上能够看出来。下面笔者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分析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问题情境。
1 利用课本内容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很多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也比较熟悉,可以用于问题情境的引入和创设,从而引發学生的好奇和共鸣[2]。问题导学法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紧密联系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应尽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传达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有针对性地聚焦在对重点问题的思考上,实现“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思维的效率。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以“病毒到底属不属于生物”的问题引入,引导学生粗略地复习病毒的构成,然后以冠状病毒举例,提出问题:“病毒除了细胞不具备任何生命的基本特征,那么它们是如何复制的呢?冠状病毒在哪些细胞中进行复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课本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入新课学习最有效且惯用的方式。这种方法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生物学学习的热情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本当中有很多内容是与学生的学过知识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引入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学会温故知新。例如,人教版必修二《减数分裂中遗传物质的数目变化》的教学中,笔者在本节课开始之前先提出了有关“有丝分裂中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问题,带领学生通过温习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开拓新的知识体系,在“有丝分裂”的知识层面上讨论和分析得出“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所遵循的变化规律”的这一结论。
另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生物问题,在教学中,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及他们喜闻乐见的事件创设情境引出生物知识,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以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2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正在发育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外界信息做出的反应也比较敏感和强烈,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比较强烈,因此教师要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来探索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2]。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表现形式必须新颖、生动,对学生能产生吸引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雄性动物在每次射精的过程中从体内排出的精子数量多达上亿,但是一般只有一颗精子才能够与雌性动物体内的卵子结合,这是一种浪费吗?我们应当如何分析这种现象呢?精细胞在转换成精子的时候,细胞里面绝大部分结构都会逐渐地消失,而细胞核与线粒体都完好无损的保留了,应如何分析这种现象?怎么理解精子中的线粒体大部分都聚集于尾的基部?从母体中排出来的卵是发育较好的卵子吗?它在母体中的什么地方与精子结合?”通过运用这些学生懵懵懂懂而又非常好奇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找答案,学习生物知识。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会针对课堂知识提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学生感兴趣并且对此有强烈探究欲望的问题。教师需要及时抓住这些问题,进一步创设情境进行追问,往往能够在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促进学生主动拓展思路,开展自主、高效的探究活动。探索问题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大胆的提问和质疑,高中生思维方式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要支持和鼓励学生不能一味的迷信书本,大胆地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而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开拓创新。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的教学中,笔者故意给学生灌输错误的观点让他们辨析:喝水越多排尿越多,所以为了能够保证上课不去厕所,同学们尽量不要喝水。让学生对笔者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辨析与质疑,并说明自己的理由,纠正错误的观点,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而笔者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水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3 利用实验过程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往往是获得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生物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很重视实验,同样通过实验教师可以引入问题情境[3]。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或者与教材知识密切相关的科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进而尝试分析,得到合理的结论。为此,教师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验进行时多动脑,多观察,并试着回答,这不仅是学生发现、观察、动脑的过程,也是发散思维的过程。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渗透现象,笔者将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直接展示给学生进行观察。在演示的时候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得漏斗管内部的液面升高?如果用纱布来替换玻璃纸,漏斗管中的液体还会继续上升吗?如果烧杯里面的液体不是蒸馏水,而是具有相同浓度的蔗糖水,液面会怎样变化?”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学生们快速地回答了上述的问题。这个过程能够促使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得到问题的答案,获取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4 小结
总而言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发现、提出、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决不能随心所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科学和谐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这样就能使我们的生物课堂充满活力,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梅金生.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方法研究[J].生物学教学,2012(9):15-17.
[2]黄玮.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生物学教学,2009(9):30-31.
[3]王江伟.生物学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100-102.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引言
目前中国教育实施的主要理念之一是要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传统以教师教授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教育理念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知识显得非常重要。无数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问题情境的引入和创设是一种高效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1]。通过引入和创设问题情境,以“提问”促“思考”,运用问题指引学生探索和思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这明确地揭示了课内与课外在培养人方面的辩证关系。由于课外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不仅有助于促使学生在课内学习生物的兴趣,甚至可以产生专业思想的萌芽,这从许多生物学家成才的道路上能够看出来。下面笔者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分析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问题情境。
1 利用课本内容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很多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也比较熟悉,可以用于问题情境的引入和创设,从而引發学生的好奇和共鸣[2]。问题导学法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紧密联系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应尽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传达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有针对性地聚焦在对重点问题的思考上,实现“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思维的效率。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以“病毒到底属不属于生物”的问题引入,引导学生粗略地复习病毒的构成,然后以冠状病毒举例,提出问题:“病毒除了细胞不具备任何生命的基本特征,那么它们是如何复制的呢?冠状病毒在哪些细胞中进行复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课本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入新课学习最有效且惯用的方式。这种方法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生物学学习的热情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本当中有很多内容是与学生的学过知识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引入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学会温故知新。例如,人教版必修二《减数分裂中遗传物质的数目变化》的教学中,笔者在本节课开始之前先提出了有关“有丝分裂中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问题,带领学生通过温习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开拓新的知识体系,在“有丝分裂”的知识层面上讨论和分析得出“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所遵循的变化规律”的这一结论。
另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生物问题,在教学中,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及他们喜闻乐见的事件创设情境引出生物知识,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以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2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正在发育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外界信息做出的反应也比较敏感和强烈,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比较强烈,因此教师要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来探索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2]。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表现形式必须新颖、生动,对学生能产生吸引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雄性动物在每次射精的过程中从体内排出的精子数量多达上亿,但是一般只有一颗精子才能够与雌性动物体内的卵子结合,这是一种浪费吗?我们应当如何分析这种现象呢?精细胞在转换成精子的时候,细胞里面绝大部分结构都会逐渐地消失,而细胞核与线粒体都完好无损的保留了,应如何分析这种现象?怎么理解精子中的线粒体大部分都聚集于尾的基部?从母体中排出来的卵是发育较好的卵子吗?它在母体中的什么地方与精子结合?”通过运用这些学生懵懵懂懂而又非常好奇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找答案,学习生物知识。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会针对课堂知识提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学生感兴趣并且对此有强烈探究欲望的问题。教师需要及时抓住这些问题,进一步创设情境进行追问,往往能够在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促进学生主动拓展思路,开展自主、高效的探究活动。探索问题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大胆的提问和质疑,高中生思维方式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要支持和鼓励学生不能一味的迷信书本,大胆地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而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开拓创新。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的教学中,笔者故意给学生灌输错误的观点让他们辨析:喝水越多排尿越多,所以为了能够保证上课不去厕所,同学们尽量不要喝水。让学生对笔者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辨析与质疑,并说明自己的理由,纠正错误的观点,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而笔者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水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3 利用实验过程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往往是获得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生物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很重视实验,同样通过实验教师可以引入问题情境[3]。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或者与教材知识密切相关的科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进而尝试分析,得到合理的结论。为此,教师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验进行时多动脑,多观察,并试着回答,这不仅是学生发现、观察、动脑的过程,也是发散思维的过程。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渗透现象,笔者将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直接展示给学生进行观察。在演示的时候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得漏斗管内部的液面升高?如果用纱布来替换玻璃纸,漏斗管中的液体还会继续上升吗?如果烧杯里面的液体不是蒸馏水,而是具有相同浓度的蔗糖水,液面会怎样变化?”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学生们快速地回答了上述的问题。这个过程能够促使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得到问题的答案,获取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4 小结
总而言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发现、提出、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决不能随心所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科学和谐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这样就能使我们的生物课堂充满活力,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梅金生.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方法研究[J].生物学教学,2012(9):15-17.
[2]黄玮.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生物学教学,2009(9):30-31.
[3]王江伟.生物学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