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子将善进行了层级划分,认为“上善”是他的核心观念“道”的体现。而水由于本身具有了“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品质,从而使其与“道”在本体生成性、素朴无欲性和柔弱不争性等性质上具有了惊人的相似性。因此,老子以水来比喻“道”的体现者——上善,提出了“上善若水”。
关键词道 上善 水 柔弱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中极精彩的部分,老子对以水喻善的描绘可谓丰神秀美。自然万物,老子为何独独青睐于水,以水为喻来展现他所推崇的上善?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在涉及到上善与水之前,本文将先关注一下老子的“道”。“道”是老子整个思想的最高范畴和核心观念,不仅与“上善”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而其对于水,老子也曾明确的说:水,“几于道”。因而,在谈论“上善若水”时,“道”就成为绕不过的必然话题。
1 体现“道”的“上善”
1.1 善:“道”的体现
老子在《道德经》第8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在老子那里,“善”也就是“德”。善、德,也是《道德经》中高频率出现的词汇,属于老子思想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善”可以被看作是“道”的具体体现和基本特征,是道向人生和社会延伸的形态。因而,“道”可通过“善”来体现,而对于善的说明或设喻,也就必须贴近于“道”,能够充分地体现出“道”的性质才可以,这也就老子为何要选择以水喻善。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老子在“上善若水”中为何用“上善”而不是用那个一般性的概念“善”。
1.2 “上善”之善
老子之所以明确用了“上善”,是因为他将善进行了上下层级的划分,相比之下,他认为“上善”是能更充分体现“道”的。老子将善即德,划分为“上德”和“下德”,他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①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下德的人自以为不离失德,所以没有达到德。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有心作为。在这里,德,尤其是上德即上善是道的体现,是一种自然的德性,如婴儿般的纯朴天性。上德与下德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是有意为之。上德,是具有上等品德而因循自然的人所禀有的。与上德相对,下德主要是仁、义、礼等德性。下德是人为的、有心的产物,容易产生虚伪,而上德则是一种真正自然的、内心的流露,与自然同一。因此,其最关键的区别是“下德”是做作的、有人为痕迹的,而“上德”则是无人为痕迹的自然的,能更为充分地体现出“道”的特性的。
那么,老子为何要以水设喻提出“上善若水”呢?其原因主要是水所具有的品质与来自“上善”所体现出的“道”的特性之间的吻合。
2 为何以水喻善
2.1 “水”的品质
“上善”之所以若“水”,最关键的在于水本身具有着符合于“上善”,符合于“道”的品质,也就是水的品德,具体来说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简称之为“七善”。
居善地。地,荀子说“至下谓之地。”②因此,“地”含有低下之意。居善地,可译为,水善于停留在低洼之地。这种品质正符合于老子的处下、处弱之道,因而被老子所赞赏。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③江海能够善于处下,居人所不欲之地,并能不择细流容纳百川,这种气度与精神是超凡的,也正体现了老子“道”的性质。
心善渊。水具有无形、虚静的特点,渊深则多藏,且含而不露,像是沒有什么东西一样。水,不虚夸,不显露,能够深沉以待。老子也赞赏着这种善,他说:“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广大的德好似不足。
与善仁。待人要善于真诚相爱。水,滋润万物却不图回报的慈爱之性使其具有了上善的品质。老子极为推崇慈爱的思想,并把“慈”列为他的“三宝”④之首。水是最柔慈的,因而也是极符合于“道”的。
言善信。说话要善于遵守信用。水虽不言,却满含着真诚默默地在承担着一切该做的事情。其实,不言之言才是真言。
政善治。为政善于精简处理。水能够洗污净垢,具有圣洁的品质。
事善能。处事善于发挥所长。水能动能静、能柔也能刚。水虽是世上最柔之物,但却能战胜世上极刚强的东西。“柔弱胜刚强”,在以水为例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动善时。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水不仅能够随物成形,而且能随时令调节自身的形态,夏日为雨,冬日成雪,能够因循着自然的规律而行,这也正是“道”所要求的。
在老子看来,水具备了以上的“七善”,因而也就成为了“上善”。
2.2 水,“几于道”
“水”的如上品质赋予了它与“道”惊人相似的性质,这也成了“水”能被拿来喻善、喻道的最终原因。具体表现在二者共有的本体生成性、素朴无欲性和柔弱不争性上。(下转第121页)(上接第62页)
2.2.1 “水”与“道”的本体生成性
老子将道、上善与水联系起来也是由于几乎人类所有的文明都起源于水。水以其特有的品质最先走进了人类早期的文明之中。不论是在宗教、神话,还是在哲学中,水都是一个恒久古老的主题。在中国传统哲学最早的源头——阴阳五行中,首先就涉及到了水。将水列于首位,与火、木、金、土同作为世界的本原。《管子·水地篇》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可见,人类于很早的时候就已对水萌生了特殊的情感并开始注重对水的研究。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水的润泽。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黄河之水,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恒河之水,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尼罗河之水,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水,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因此,老子在当时浓厚的水文化背景下考虑到将“上善”与“水”联系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2.2.2 “水”与“道”的素朴性和柔弱性
老子“道”的素朴无欲性和柔弱不争性是由他的贵柔思想而来的,因此,老子以水喻善、以水体道也就与他的贵柔思想密切相关的。老子有着鲜明的贵柔处弱思想,他认为“柔弱胜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认为,“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⑤在自然界中,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却潜存着生机与活力。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⑥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而死亡离世的时候,就变得僵硬了。草木萌芽生长的时候,其枝叶是柔脆的;而凋谢死亡的时候,其枝叶就变得干枯而僵硬了。所以,坚强(坚硬)的东西属于即将死亡的一类;而柔弱(柔软)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正因为此,“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总之,“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因此,老子提倡守柔处弱,无为不争,并明确地指出“守柔曰强”。 ⑦
而水是天下至柔之物,因而在对道与善的说明上老子自然会对用“水”来解释青睐有加,从而形成他独具特色的水哲学。老子以水为例来说明“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⑧就是说,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 然而冲击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的。水性至柔,却能无坚不摧。滴水穿石,即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以柔克刚成为一条重要的自然法则。另外,柔弱中蕴含着像道一样的因任万物、顺应自然的潜能,因而具有了一种大化无我的气质和境界,从而能在自然中与他物和谐共存,这正是一种柔弱不争之道。
鉴于以上的论述,水与上善、与道之间的共同之处,可以用老子的话来归纳:“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简单来说就是,水与道都是善利万物,化生万物,并具有着不争的品质的,不争,从而能够处下;不争,从而能够守弱;不争,从而能够无为,无为,从而无不为。
因此,老子赞叹:水,“几于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注释
①③⑥⑦⑧道德经.第38章.第66章.第76章.第52章.第78章.
②荀子·儒效篇.
④在《道德经》第67章中,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林语堂先生在《老子的智慧》一书中,非常肯定地认为“慈”是老子思想中最好的学说。
⑤周高德.上善若水 为而不争——解读《道德经》.文化,2005(4).
参考文献
[1]管子.
[2]王充.论衡.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关键词道 上善 水 柔弱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中极精彩的部分,老子对以水喻善的描绘可谓丰神秀美。自然万物,老子为何独独青睐于水,以水为喻来展现他所推崇的上善?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在涉及到上善与水之前,本文将先关注一下老子的“道”。“道”是老子整个思想的最高范畴和核心观念,不仅与“上善”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而其对于水,老子也曾明确的说:水,“几于道”。因而,在谈论“上善若水”时,“道”就成为绕不过的必然话题。
1 体现“道”的“上善”
1.1 善:“道”的体现
老子在《道德经》第8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在老子那里,“善”也就是“德”。善、德,也是《道德经》中高频率出现的词汇,属于老子思想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善”可以被看作是“道”的具体体现和基本特征,是道向人生和社会延伸的形态。因而,“道”可通过“善”来体现,而对于善的说明或设喻,也就必须贴近于“道”,能够充分地体现出“道”的性质才可以,这也就老子为何要选择以水喻善。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老子在“上善若水”中为何用“上善”而不是用那个一般性的概念“善”。
1.2 “上善”之善
老子之所以明确用了“上善”,是因为他将善进行了上下层级的划分,相比之下,他认为“上善”是能更充分体现“道”的。老子将善即德,划分为“上德”和“下德”,他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①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下德的人自以为不离失德,所以没有达到德。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有心作为。在这里,德,尤其是上德即上善是道的体现,是一种自然的德性,如婴儿般的纯朴天性。上德与下德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是有意为之。上德,是具有上等品德而因循自然的人所禀有的。与上德相对,下德主要是仁、义、礼等德性。下德是人为的、有心的产物,容易产生虚伪,而上德则是一种真正自然的、内心的流露,与自然同一。因此,其最关键的区别是“下德”是做作的、有人为痕迹的,而“上德”则是无人为痕迹的自然的,能更为充分地体现出“道”的特性的。
那么,老子为何要以水设喻提出“上善若水”呢?其原因主要是水所具有的品质与来自“上善”所体现出的“道”的特性之间的吻合。
2 为何以水喻善
2.1 “水”的品质
“上善”之所以若“水”,最关键的在于水本身具有着符合于“上善”,符合于“道”的品质,也就是水的品德,具体来说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简称之为“七善”。
居善地。地,荀子说“至下谓之地。”②因此,“地”含有低下之意。居善地,可译为,水善于停留在低洼之地。这种品质正符合于老子的处下、处弱之道,因而被老子所赞赏。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③江海能够善于处下,居人所不欲之地,并能不择细流容纳百川,这种气度与精神是超凡的,也正体现了老子“道”的性质。
心善渊。水具有无形、虚静的特点,渊深则多藏,且含而不露,像是沒有什么东西一样。水,不虚夸,不显露,能够深沉以待。老子也赞赏着这种善,他说:“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广大的德好似不足。
与善仁。待人要善于真诚相爱。水,滋润万物却不图回报的慈爱之性使其具有了上善的品质。老子极为推崇慈爱的思想,并把“慈”列为他的“三宝”④之首。水是最柔慈的,因而也是极符合于“道”的。
言善信。说话要善于遵守信用。水虽不言,却满含着真诚默默地在承担着一切该做的事情。其实,不言之言才是真言。
政善治。为政善于精简处理。水能够洗污净垢,具有圣洁的品质。
事善能。处事善于发挥所长。水能动能静、能柔也能刚。水虽是世上最柔之物,但却能战胜世上极刚强的东西。“柔弱胜刚强”,在以水为例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动善时。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水不仅能够随物成形,而且能随时令调节自身的形态,夏日为雨,冬日成雪,能够因循着自然的规律而行,这也正是“道”所要求的。
在老子看来,水具备了以上的“七善”,因而也就成为了“上善”。
2.2 水,“几于道”
“水”的如上品质赋予了它与“道”惊人相似的性质,这也成了“水”能被拿来喻善、喻道的最终原因。具体表现在二者共有的本体生成性、素朴无欲性和柔弱不争性上。(下转第121页)(上接第62页)
2.2.1 “水”与“道”的本体生成性
老子将道、上善与水联系起来也是由于几乎人类所有的文明都起源于水。水以其特有的品质最先走进了人类早期的文明之中。不论是在宗教、神话,还是在哲学中,水都是一个恒久古老的主题。在中国传统哲学最早的源头——阴阳五行中,首先就涉及到了水。将水列于首位,与火、木、金、土同作为世界的本原。《管子·水地篇》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可见,人类于很早的时候就已对水萌生了特殊的情感并开始注重对水的研究。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水的润泽。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黄河之水,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恒河之水,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尼罗河之水,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水,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因此,老子在当时浓厚的水文化背景下考虑到将“上善”与“水”联系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2.2.2 “水”与“道”的素朴性和柔弱性
老子“道”的素朴无欲性和柔弱不争性是由他的贵柔思想而来的,因此,老子以水喻善、以水体道也就与他的贵柔思想密切相关的。老子有着鲜明的贵柔处弱思想,他认为“柔弱胜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认为,“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⑤在自然界中,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却潜存着生机与活力。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⑥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而死亡离世的时候,就变得僵硬了。草木萌芽生长的时候,其枝叶是柔脆的;而凋谢死亡的时候,其枝叶就变得干枯而僵硬了。所以,坚强(坚硬)的东西属于即将死亡的一类;而柔弱(柔软)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正因为此,“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总之,“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因此,老子提倡守柔处弱,无为不争,并明确地指出“守柔曰强”。 ⑦
而水是天下至柔之物,因而在对道与善的说明上老子自然会对用“水”来解释青睐有加,从而形成他独具特色的水哲学。老子以水为例来说明“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⑧就是说,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 然而冲击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的。水性至柔,却能无坚不摧。滴水穿石,即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以柔克刚成为一条重要的自然法则。另外,柔弱中蕴含着像道一样的因任万物、顺应自然的潜能,因而具有了一种大化无我的气质和境界,从而能在自然中与他物和谐共存,这正是一种柔弱不争之道。
鉴于以上的论述,水与上善、与道之间的共同之处,可以用老子的话来归纳:“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简单来说就是,水与道都是善利万物,化生万物,并具有着不争的品质的,不争,从而能够处下;不争,从而能够守弱;不争,从而能够无为,无为,从而无不为。
因此,老子赞叹:水,“几于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注释
①③⑥⑦⑧道德经.第38章.第66章.第76章.第52章.第78章.
②荀子·儒效篇.
④在《道德经》第67章中,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林语堂先生在《老子的智慧》一书中,非常肯定地认为“慈”是老子思想中最好的学说。
⑤周高德.上善若水 为而不争——解读《道德经》.文化,2005(4).
参考文献
[1]管子.
[2]王充.论衡.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