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小学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教学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929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角度构建了小学 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教学模型,在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小学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步骤概括为:①创设情境,明确主题;②提供案例、阅读导学单;③编写大纲,设计画面分镜剧本;④绘制角色和背景;⑤搭建程序,制作作品;⑥测试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文章作者对其操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小学程序设计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思维;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1-0037-02
  一、计算思维的概念
  什么是计算思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将计算思维定义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1]。国内外当前对计算思维的理解基本上都来自周以真教授的定义,但是在计算思维实践中又有一定的不同。ISTE(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和CSTA(美国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在原始计算思维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小学课堂中的计算思维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认为计算思维包含九大核心概念和能力,即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表征、问题分解、抽象、算法与程序、自动化、模拟、并行化。
  由于本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因此笔者在计算思维实践中将参考、借鉴 ISTE和CSTA关于计算思维的观点。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与自动化[2]。抽象是指计算思维是表达现实世界的基本手段,自动化是计算思维最根本的特性。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關注“问题分解”“抽象”“算法与程序”“自动化”这四个计算思维概念。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教学
  信息技术发展得很快,学生学习的技术在离开学校之前就可能已经过时。因此,关注技术背后的原理和思想,使学生掌握一种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将来社会对人的需求。计算思维实际上是作为人都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它与传统的读、写、算能力一样,而不单属于计算机科学家。
  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是针对 8~16 岁孩子设计的一款积木式、图形化编程工具。近年来,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软件已经被很多教师引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对于使用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的学生来说,该软件的学习门槛非常低,他们不需要撰写复杂的文字语言,只需要把一连串可视化的代码块进行组合,就可以创作有趣的游戏、动画、故事等作品,有利于中小学生理解和创造。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不仅是编程工具,除此之外,它还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还提供实时反馈,可以快速检查逻辑正确与否。可视化的结构让跟踪程序流程变得更加方便,更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思考方式。从本质上讲,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拉近了大众与计算机科学思维之间的距离。
  三、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小学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教学模型
  根据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的特点,同时考虑我国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构建了下图的教学模型。在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小学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教学步骤概括为以下六步:第一步,创建贴近学生经验的情境,明确主题;第二步,提供案例,阅读导学单;第三步,编写大纲,设计画面分镜剧本;第四步,绘制角色和背景;第五步,搭建程序,制作作品;第六步,测试与评价。其中 “编写大纲”和“绘制分镜”对应于计算思维中的“问题分解”;“绘制角色和背景”对应于计算思维中的“抽象”,学习单中的“行为框图”同样对应于计算思维中的“抽象”;“搭建程序”和“测试优化”分别对应于计算思维中的“算法”与“自动化”。上述教学模型涉及计算思维的四大要素,以期能通过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教学达到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小学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教学案例
  下面笔者将对该模型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创设情境,明确主题
  在创作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作品之前,教师要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情境。这个情境是学生较为熟悉和理解的,或者是自己思考和想象的,以让学生和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明确活动的主题。
  (二)提供案例、阅读导学单
  在此环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制作案例作为学习资源以及与案例对应的学习单。教师在学习单上绘制“行为框图”,全面分析和描述作品中有几个角色,每个角色发生了哪些动作,相应用到了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中的哪些指令, 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分解”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养成实时记录学习情况的习惯。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查看记录,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此外,考虑到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编程中遇到问题的学生,共同进步。
  (三)编写作品大纲,设置画面分镜
  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字水平有限,因此,作品大纲主要体现作品情节。大纲完成后,学生要将作品中的每个情节和细节进行分解,通过图画绘制和简单的文字描述来表现每个画面镜头的动画效果,画面中绘制的角色和背景尽量清楚详细,包括动作、表情、位置等,方便之后在简易图形化编程软件中进行制作,以上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分解”能力。
  (四)绘制角色和背景
  作品中的角色设计能够决定角色的表现力和价值。作品中的角色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还可以是机器,甚至可以是想象出来的神或者怪物。他们在性格、肢体语言、表情、外形特征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完成分镜剧本后,需要学生将纸质绘制的角色造型通过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在电脑中绘制出来,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抽象”能力,促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识别图像的方式绘制角色和背景,并设计不同的造型。   (五)搭建程序,制作作品
  在简易图形化编程软件中绘制完成分镜剧本上设计好的角色与背景之后,学生需要按照剧本上的画面要求制作作品,教师可以通过绘制流程图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角色及其在舞台发生的动作,让学生学会将文字描述的角色动作转换成程序语言,锻炼学生的“算法”能力。
  (六)测试和评价
  作品制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避免不了的,这就需要学生反复测试,寻找有效解决方案,灵活地使用程序指令,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帮助,又或者学生请教教师,这一过程不断锻炼学生的“算法”能力。作品完成之后,学生提交作品,并进行现场汇报,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最终进行评价总结,并启发学生去修改、完善作品。最终作品作为学生期末考核的一部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笔试的考核形式,又或者给予一个简单的情境操作题,让学生按要求完成,然后,教师查看完成度。
  结 语
  笔者利用上述模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实践证明,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小学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教学模型是可行的。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程度不同,導致学生运用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 来创作作品的实际操作情况有较大差异,课堂上要尽量照顾到他们的水平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此外,笔者认为计算思维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不是几节课就可以形成的。计算思维更不是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教学模块中特有的,它广泛渗透于整个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致力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要善于发现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计算思维,设计出能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课堂活动。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导向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拒绝重复记忆、机械应用,应该在学生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学科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创新、发展护航。
  [参考文献]
  [1]WING,JEANNETTE M.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3).
  [2]王荣良.计算思维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冷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8).
  作者简介:吉彩霞(1984— ),女,江苏响水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服务的需求和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电力营销服务管理部门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部
摘 要:新生态信息化环境下,小学生可以利用开放化、多元化数字化资源自主学习知识。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成为重要的新课改内容。文章以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高年段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为切入点,基于相关理论分析小学高年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以此探究信息化环境下促进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整个时代带来了极大的变革,也加快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更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信息化管理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管理活动,既给管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军工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军事装备上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装备性能和质量上的竞争,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不但要具有强大的作战性能,而且其在部队中也要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规模也逐渐扩大,因此火灾等灾害频频出现。因此,为更好将灾害发生情况降低,则需要加强建设消防工作。其中消防设备对救援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云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学习空间作为变革教育的重要手段,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已经成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文章的目的是探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践结果表明,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显著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成绩。此次研究是响应教与学方式变革的一次有效实
本文阐述了在现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建立科学的档案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效果,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论述了完善档
摘 要: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和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方式,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摆脱传统教学框架的束缚,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教师关注的课题。微课的出现及其在课堂上的应用为教师指明了方向。它在英语课堂的应用,可以打破以往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充满敏捷性和活力。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
摘 要:信息化时代,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微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以此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等效果,丰富学校综合的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初中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对初中生物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微课;初中
摘 要:化学在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与观察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化学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如今,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让其更全面发展。文章介绍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了将化学核心素养引入